改革田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主教法”在田径普修教学的研究
一、前言
70~80年代中,我们对田径技术的理解缺乏深入。教科书、技术分析多以介绍和研究一般技术的现象为多。如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跑的冲刺动作,摆臂外形和躯干外形,投掷类的预备动作和出手动作等。其教学在抓质的方面也不够,多以逆向教学为主。当年,田径教学时数虽较多,但教学效果不明显。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原技术的理解提出了质疑,开始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其技术教学也采取了多种形式,但缺少深入和统一的认识,教学方法也不规范,可以说“百花齐放”。但教学效果仍不够明显。
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学科的不断渗透,田径教学时数逐渐减少,如何在较少的学时面前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教学实验设计
(一)“主教法”教学方案在我校田径普修教学的设定
90年代中,我们在教研室的领导下,全体教师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发展结合专业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统一了对田径技术实质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教学的规律,明确了各项目关键技术环节和难点,确定了在我校田径普修课中应以“主教法”的教学为主。狠狠抓住关键技术、难点技术环节进行。优化和规范教学文件,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和习惯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教学实施对象、项目、时间
实施对象: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的95级、96级、97级和98级本科男女、学生1113人,其中女180人。
对照组: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的93级、94级本科男女学生501人,其中女72人。
项目:田径的六个主要项目(短跑、跨栏跑、跳高、跳远、铅球和标枪)。时间:95年9月~99年9月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一)试验法
在我校田径普修教学课实施以“主教法”为主的教学(教案方案和进度)。
(二)统计法
统计试验组学生成绩和原成绩进行比较。
(三)比较分析法
将统计的试验组学生成绩结果与对照组学生成绩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并结合专业理论进行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见下表)
从统计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试验组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的95级、96级、97级和98级本科男、女学生1113人的各个组别平均分数均高于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93级、94级本科男、女学生501人的对照组分数,平均分数分别提高为0.71、2.63、0.31和2.51分。
我校田径课达标六项成绩跟踪测试比较(分数)
(二)分析
1. 在田径普修课中实施“主教法”的理论分析
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课的任务决定了它的特点,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强健身体,掌握基本的组织、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其基本技术、理论和技能,也就是经常讲的三基本六会。三基本六会中的基本技术又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田径技术要有深入地理解和研究,结合教学的规律,明确了各项目教学的关键技术环节和难点,狠狠抓住关键技术、难点技术环节进行教学。如:短跑要抓住途中跑技术;跨栏跑抓住栏间跑与起跨的结合技术;跳高、跳远抓住起跳技术;铅球和标枪要抓好助跑与最后用力的结合技术,只有这样,关键技术环节抓好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主教法”在我校田径普修课的全面实施就是基于这一点确立的。
2. 统计结果分析
确立“主教法”在我校的实施,从上面统计结果可以得到了证实,学时数虽然从36~28~24~22~20(今天只有16学时)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试验组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的95 级、96级、97级和98级本科男、女学生1113人的各个组别平均分数与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93级、94级本科男、女学生501人的对照组各个组别平均分数比较,却分别提高了0.71、2.63、0.31和2.51分。我们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从统计学上看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明显看到了教学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1. 我校田径普修课实施“主教法”符合教学的规律;
2. 我校田径普修课实施“主教法”教学效果明显;
3. 结合教学的规律和体育院校田径普修教学的共同特点,建议体育院校教学中应推广“主教法”,狠狠抓住和围绕关键技术、难点技术环节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