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绘图产生的轨迹
“体育绘图”作为一门课程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但利用图或直观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却是由来已久。如果再从教育或者是人类知识传播的角度看,我们还可以追溯得更远。
第一阶段,文字产生的影响。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其中图画是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古人常把所观察到的和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所居住洞穴的石壁上(图0-3)。起初,这些记事的图画是非常生动逼真的,人们一看便知道画的是什么。但时间久了,当人们习惯了这种画之后,就不再画得那么复杂、细致,只用几根线勾勒个大概轮廓,把原来画的复杂的图画,简化成一定的图案符号,人们见到这个符号,也就知道所代表的含义了。这样,某些图画就渐渐脱离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演变为对事物的一般意向的代表,并逐渐发展成了原始的图画文字或图形文字(例如云南的东巴文)图0-4。国外也有一些民族长期使用图画符号记事,如北美印第安人等。图画符号的进一步发展就可能转化为象形文字。
图0-3
图0-4
第二阶段,图书产生的影响。有了文字,就有了创造书籍的基本条件,当然并非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书籍。人们最初利用文字,不过是用来弥补生活劳动中语言的不足,促进思想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借以唤起共同的行动。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久远的时候,书籍便开始出现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一方面不断地通过增强书籍形式美的方式,提高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为了增加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因此,开始在书籍中增加插图或各种视觉材料,如图表、摄影、插画等。我国最早的图书插画是出现在唐代的木刻版佛经中。到北宋时期,出版书籍中儒家经典和文学读物渐渐占主导,同时也出现了文学插图(图0-5),元代兴盛的戏曲折子、小说杂剧等市民文化大大推动了图书出版以及书籍插图的发展。直到近代19世纪末,西方现代书籍出版方式对中国的书籍出版产生重大影响,而在西方早期的书籍插图散见于宗教读物。
《关圣帝君宝训像注》清雍正九年(1731年)初刻,北京琉璃西门内雕斋吴家刻字铺重修。图选“邪教诬民”故事。略谓:明万沥间,有奸民创“白莲教”。诡言入教者,上等当成佛作祖;下等转生不失卿相位,引诱男妇,因而敛财作恶,后被人告发,首恶尽除,此教乃息。反映了白莲教农民起义史实。
图0-5
第三阶段,体育图书和教育研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恢复高考制度招生近十年的基础上,山西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体育系主任会议,规范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合格的体育人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教材编写和教学研讨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开展起来。由于体育教材和各类体育图书的发展,增加插图提高书籍的吸引力和表现力自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教学中,利用图、表和各种直观手段扩大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也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之一(图0-6)。1986年5月《体育绘图》作为一门课程的概念进入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1991年7月又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体育绘图研究会,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体育绘图教学研讨会。迄今已出版黄寿山的《体育绘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和雷永时编的《体育绘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体育绘图》教科书。
图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