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都市环境的发展而引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化国家的疾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变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因为运动不多或身体活动过少而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尤其引人关注。一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此前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对“现代文明病”的研究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社会背景和机理。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个体应该采取健康行为,减少或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如吸烟、饮食不良、药物依赖等;也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行为来增进健康,如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等。由于意识到了上述问题,人类的健康行为成为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作为健康行为之一的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此,体育锻炼作为人们对抗文明病、摆脱亚健康,或者进行休闲、娱乐和发展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由于受到社会医疗费用不断上升、人们余暇时间增多、传统疾病治疗手段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明显,相比其他行为方式而言,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健康行为;而且,从长远来看,体育锻炼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人们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向往,则使体育成为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新型文化动力。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达到2300万,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并逐渐将成为工作骨干的群体,大学生是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人群,然而大学生的体质现状令人堪忧。随着我国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持续下降,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被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所重视。2002年我国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部分学校试行,2003年在50%的中小学和所有高校实施,2004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体育总局、团中央三部委联合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用3年时间使全体学生都要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7年初,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并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落实。在此背景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为习惯,研究机构也加大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的研究力度。现有的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开展,但成效不足,仍需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因此,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体能、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手段之一,其健身功能早已被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的心理疗效的研究,其中很多涉及心理疾病或障碍的锻炼疗法,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等。此后,研究者又对锻炼运动处方、锻炼动机、锻炼人群、锻炼干预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年来体育锻炼对心理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无论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医学心理学领域还是运动心理学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都还相对比较薄弱。
应用于体育锻炼研究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合理行动和计划行为理论、健康信念理论、保护动机理论、控制感理论和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跨理论模型。它们分别为分析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机理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探讨。跨理论模型作为近年兴起的行为改变理论,综合了多种理论模型的优点,从个体的认知角度提出了锻炼行为改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需要划分不同阶段介入不同的干预方法。这一理论模型把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跨理论模型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行为改变模型。
随着跨理论模型研究的深入,基于该理论模型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在国外开始有少量研究,而在国内则刚刚起步。目前尚没有发现对该模型进行系统、详尽的理论介绍、横向研究和纵向实验等支持性研究。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跨理论模型的理论架构及其来源、特点进行详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本土化探索;(2)把跨理论模型引进中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横向调查和纵向追踪调查研究,探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影响因子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