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经济学常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走进经济学,经济学并不玄妙(2)

鹦鹉也可以学好经济学

一位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网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快上课了,一位学生匆匆忙忙地往教学楼上赶,偏偏这个时候电梯十分紧张,他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也在一楼等电梯上楼。但是,接连几部电梯都是开往地下室的,这位学生叫道:“真是的,为什么每个地下室的人偏偏都要在这个时候上楼凑热闹!”阿罗立即严肃地纠正他:“你把供给和需求弄混了。”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向我们说明了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独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成为经济学家常用的分析范式。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对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等到左思成年,他父亲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奋学习。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洛阳纸贵”的故事,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讲,就是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供给却跟不上,导致纸的价格不断上涨。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洛阳纸贵”正说明了供不应求,纸的市场价格才会成倍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涨了2毛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而购买冷冻酸奶。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涨,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医用口罩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涨,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的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市场对供给与需求的影响,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可见,供需与价格的反比关系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对待。

别轻易相信经济学家的话

2011年1月19日,某网站财经中心在北京公布了“2010最佳最囧经济预言评选结果”,经济学家谢国忠成为“2010最囧经济预言”得主。该结果由15万网友、50位经济学家、20位业内专家、30位财经主编、30位财经记者共同投票产生,按照投票结果考虑不同的权重得出最终结果。

为什么经济学家谢国忠会被评选为“2010最囧经济预言”的得主呢?这还得从2010年10月说起。当时,谢国忠发表言论认为,楼市已经见顶,中国已进入房地产熊市,且将持续5年左右,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很可能会下降一半以上。然而在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下,2010年9月至12月,全国房价连涨了4个月。

虽然这个评选有些戏谑的成分,但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别轻易相信经济学家的话。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家都是善于说谎的人,而是由经济学本身的理论性和局限性决定的。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是绝对的,理论是相对的。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局限性,都有失灵的时候,经济学也不例外。

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当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现实脱节的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会出现经济学失灵的问题。我们看下面一个例子。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视察了伦敦经济学院,并与一些教授讨论了经济形势。她随后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金融危机)呢?”

“抱歉,女王陛下,我们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英国一批顶尖经济学家在2009年7月25日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信中这样写道。

英国《观察家报》报社得到了这封信的复件。信件的联合署名者皆为英国知名经济社会学者,包括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蒂姆·贝斯利,伦敦大学着名历史学教授彼得·埃内西等。

在这封长达3页的信中,学者们除表达歉意外,还向女王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家成功说服各国政府并让自己也相信,他们已完全掌握了控制风险的有效办法,而现在看来,“这已成为人们一厢情愿和傲慢自大的最佳例证”。“总之,没能预测出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没能预测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反省。有些经济学家的确警告了房价泡沫正在形成,大部分人承认自己没能预计到泡沫的破裂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有些经济学家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这个职业普遍存在自由市场偏见,再加上过时的、过于简单的分析工具,使得很多经济学家没能觉察到危险迹象。

国外经济学家之所以没有预测出金融危机,是因为他们把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教条化,将自由市场看做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妙方,迷信市场万能、资本万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所谓的“资本万能论”不攻自破,也使各国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陷入难于自圆其说的尴尬困境。

中国经济学大师薛暮桥曾说过:“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的限制,我也不能例外。现在看来,我在各个时期写的文章中的观点,有一些就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他多次说过,一个经济学家的经济观应该让时间来检验,让历史来下结论,他期待着这种检验和结论。

凯恩斯说得好,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经济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利用经济学指导生活,而不是盲从于经济理论。否则,就很可能会上了经济学的当。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当然应该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学现象,不抠死板的理论。同时做有关财富的决定时,应更审慎一些,在听取专家或机构的经验和判断的意见时,也应该学习乐观派和悲观派经济学家的分析逻辑,在现实与理论的相互印证中寻找到自己对经济生活的解读,有所选择,而不要迷信权威。

你是否看懂了收入“被增长”

2009年,网络上兴起一个词,即“被增长”。它是一位网友在某网站的博客上提出的。所谓“被增长”,也就是说统计数据显示工资增长,但实际并没有增长,呈现出“幸福”的假象。这一感受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民间更有顺口溜准确地描摹了这种情况:“张家有钱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显然,这种“被增长”真切地透露出民众的不满。

为什么有的职工工资不到1000元,但是公布的平均工资却可能达到1500元(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00多元)?

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38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农村居民增长8.1%。

在世界陷入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收入增速居然如此之快,让很多国民都感到不可思议。统计数据背后,人们感到工资被高估,即工资“被增长”。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希望弄清“被增长”的原因。根据统计局相关官员的解释,这一问题主要应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工资统计范围过窄。统计显示,中国大约3亿在城镇就业的人口,目前工资统计只涵盖了约1.3亿,还有1亿多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人员被排除在统计之外。当前,很大部分私营企业人员收入尚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他们感觉“被增长”的感受最为强烈。

(2)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个别热门行业职工年均工资高达上百万元,有的行业的年工资水平却不过一两万,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例如,我国的金融行业平均工资居于工资榜首,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则在较低水平。最高年平均收入和最低年平均收入能达到上百万的差额。

(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是平均数。由于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是由统计部门根据每个单位上报的数据汇总计算得来,即用各单位全年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除以同口径的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在计算中,会将工资间的差距抹平。例如,一个年薪达到百万的高级职工,就可以将几个低收入的职工的工资带起来。工资的平均数也就会远高于后者的实际工资。

(4)个别地方政府的“数字腐败”。相关人士指出,现行的统计体制管理上也有问题。个别官员为体现政绩,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预”,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正是所谓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面对人民的监督,舆论、媒体的批评,统计局承认,一方面,传统的统计方法需要及时改进。它已经沿用多年,渐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out”了。所以,今后必须应该对统计方式展开改革。综合考虑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因素来作统计计算;同时需严厉打击“数字腐败”,加大对篡改、伪造统计数据等犯罪行为的处罚。

另外一方面,“被增长”的感受赢得共鸣,也来源于贫富差距拉大、收入悬殊的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现在的分配制度还不够规范,公平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初衷,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不同行业、不同劳动者的收入有一定差别,对于提升经济活力、促进社会进步,实有必要。但并不表示在人均收入“被增长”背后的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可以忽略,反而应该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