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台北(8)

迪化街

说起台北市的老街,大家一定会向你推荐迪化街,一般指的是台北大桥以南的迪化街一段,这条街经过刻意保存,是台北保存最完整的老街,早在清代,就以洋行、茶叶、樟脑、中药,甚至鸦片等买卖闻名,现在是台湾的南北货、中药和布匹批发商集中地,货物从这里上船直达大陆,或者到淡水装船送到岛外。沿民生西路走到底,过了堤防,就可以到大稻埕码头,现在当然只剩下游艇了。

迪化街整条街都是雕工精美的楼房,是研究早期台湾商户的好地方,在文化及历史上都有指标意义。事实上,迪化街及附近几条小巷,你还会看到很多华丽的老洋楼,每户都是几代相传的巨富之家,每一户里的主人都与台湾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台湾许多传统财团都是从迪化街起家的,逛迪化街大稻埕这一带的方法就是“抬头看”。只要是老房子,每户都有风格,每户都有造型,那花窗、牌楼、柱子,有华丽的巴洛克石雕,也有混搭现代主义风格建筑,那是以前大户人家在互相比气势,争奇斗艳。到现在迪化街那些门面很窄,纵深很深的老房子叫街屋,呈狭长形,室内比较阴暗,因此建筑中间常有天井,第一间叫一进,第二间叫二进,有机会一定要与店家套近乎,让他们带你进去参观参观,据说老房子里都还住着一些低调神秘不为人知的富商家族。在台湾,迪化街被视为地下金融街,一直有这条老街有能力几小时调动数百亿现金的传闻。

迪化街平常时人其实不多,总会与一些有趣店家不期而遇,这是个有生活感的地方。越来越多年轻有创意的人租下这的老房子改建当工作室,它不只是老街区,还是一座活的生活场域,有别于其他观光化的老街,不如说大稻埕是座“城市”。走进这里,创作题材仿佛用不完,但只要临近农历过年,这里每天都有汹涌的人潮,那是一年一度的年货大街,光是卖年货、小糖果、零嘴那些玩意儿,短短两个星期加起来就会有快十亿元的营业额,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来逛迪化街,从街头走到街尾,光是试吃,你就能吃饱了。你平常去,人比较少,可以慢慢看那些屋宇的华丽立面,年货大街时去很热闹,不过屋宇立面都被遮住了。

慈圣宫

慈圣宫始建于1866年,现在的建筑是1910年时重建的,主祀的神明是妈祖,与霞海城隍庙一样,都是当年同安人从艋舺带神像过来重建的。提到慈圣宫,最有名的不是宫庙本身,而是宫前那一整排小吃摊。在台湾所谓找到美味小吃的三个线索:宫庙前、榕树下、巷仔内,这里全部符合,非常具备草根性的地方,很多小吃摊都是几代经营,与附近居民都是世交。你经常可以看到穿着得体西装做派优雅的老绅士,边吃边跟着同样年老、穿着汗衫的摊主话家常,名车名牌对这一带的传统有钱人来说,远不如老朋友重要,他们可能穿着汗衫骑着破脚踏车就来这吃碗米粉汤。当然,也只有在大稻埕能看得到这景象。在这里,整排小吃几乎没有重样,偶尔还能一边吃一边看酬神剧。方便的是,每摊彼此都很熟,你可以在前面跟想吃的摊子各点一样东西,然后说要坐里面某处,吃饱离开只要跟一位摊子结全部的钱,老板会把其他摊子的钱帮你转过去,这就是庶民的人情味。在这里,隐藏了许多老台北人心目中“台北第一”的小吃。

宁夏夜市

如果在台北你只能去一个夜市,又要交通方便,那就来宁夏夜市吧!这里有全台北最齐全最多样的小吃种类,几乎不重复,不用特別推荐一摊,可以从街口吃到街尾。这里也管理得最好,又不会太贵,内行人都知道要来宁夏夜市,这是台北人自己来的夜市。事实上,这一带也正是台北最早的小吃发源地之一,所以你会看到许多祖传两三代,经营了超过50年的摊子。这几年老牌聚集的宁夏夜市重新火爆,却也没有因为这样神气起来,不像其他夜市有名就消费纠纷一堆。前2年宁夏夜市推出了“千岁宴”的服务,打出了名号,只要你们人数够多,就能和夜市管理处联络,他们会带你到专门的室内空间,一次性将夜市里各知名摊子及招牌小吃以合菜形式端到你面前的餐桌,免去东跑西跑的麻烦,不过在冷气房里吃夜市小吃气氛颇怪的,因为小吃就应该在户外吃嘛!

台北人对“夜市”的这个概念跟南部人不太一样,南部人以为,“夜市”就是在一块空地上,每个星期有几天会有大批摊贩来摆摊,晚上吃吃玩玩休闲的地方;但对于台北人来说,“夜市”理所当然就等同于“小吃”,这也是一个南北差异。

离宁夏夜市不远,民生西路上有一间波丽露西餐厅,1934年开店,是台湾最早的西餐厅。跟明星咖啡店的外省做派不同,波丽露从日据时代起就是本省文人雅士爱去的地方,那时候的穷文青把妹都拼命存钱到这里来点咖啡配饼干,然后混整个下午,很长一段时间,这里也是台北有名的相亲西餐厅。总之,路过的话可以多看一眼,这一浓浓老派作风的店。

士林-北投

这两个在基隆河北岸的区,阳明山麓占了很大部分,依山傍水,生活质量普遍不错,很多景点主要与山、温泉有关。孟庭苇唱《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你真的在冬季到了台北才知道,又湿又冷,这时候,台北人都知道,上山泡温泉的时候到了。

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简直就是观光客认识台湾夜市的起点,名气不是普通的大,它的范围是文林路、基河路、大南路围起来的这片区域,不仅到处都是小吃,卖各式衣服、小首饰、特产品纪念品的店一应俱全,整个区域逛下来,边走边吃你可以逛一个晚上。很多人狭义地以为士林夜市指的只是公有市场地下室那片美食街而已,其实那地下室的摊商大多是以前地上摊商的集中地而已,因为都集中在那儿反而少了夜市的气氛。而且,本地人都知道只有观光客会走进那地下室,而且价钱普遍偏高。曾经有评论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士林夜市是“什么都卖,什么都不好吃”,当然这说法是见仁见智,只是士林夜市里同类的小吃太多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真要找过去士林夜市的感觉,就要从大南路慈诚宫前,以及文林路阳明戏院前那整排的小吃开始,逛士林夜市首重“巷弄”,在这如迷宫的片区中,很多老字号美食经常就藏在不经意的拐角中。吃饱喝足了,再逛逛大东路人潮汹涌的商店街(九成以上都是观光客),再转到基河路的游戏摊赢一些奖品,这样你的士林夜市之旅就功德圆满了。士林夜市有一些专门坑观光客的水果摊,都上了好几次新闻了,要买水果前切记先问清楚价钱。

士林官邸

这幢蒋介石生前在台的官邸及园区,在1996年前是神秘且不可亲近的禁地,在逐步向军方争取之后,逐步松绑,直到2003年1月正馆2楼起居室开放后已经算没有秘密了。整个园区内主要分为官邸和花园两个部分:官邸包括官舍、招待所、蒋介石及夫人做礼拜的凯歌堂、每年为蒋介石做寿设堂之慈云亭;而花园部分,因为这块地在日据时代是园艺管理所,总是花团锦簇,包括中式庭园和西式庭园。另外,还有玫瑰园以及露天音乐座,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花展。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每到周日中午,士林官邸前的中山北路总会交通管制,原来那时候还有很多信基督教的政府要员及将领会在凯歌堂里做礼拜,礼拜一结束,一辆辆黑头车就从里面开出来,现在这画面也成了绝响。

此外,你可能会发现,剑潭山这里,包括山背的忠烈祠,总是重兵把守着,因为这里也是军事要地。那座山看到没?众所皆知,里面是空的,至于里面是什么,嗯……爆发生化危机时领导人应该会逃进去指挥。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是不用多作介绍的景点,这座在外双溪山脚下的博物馆,是举世闻名的文化资产,其收藏品的年代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华文化5000余年未曾中断的历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完全能让你在里面慢慢看上一整天,甚至来看好几次,现在馆藏约有85万件收藏品,每次展出约15000件,每三个月即随着展览主题的不同而更换橱窗展示品,真的要看上30年你才能把它给全部看完,旅行团走马观花绝对无法领略其中震撼,所以在参观台北“故宫”之前先上网站预习一下非常必要。一般人会认为,台北“故宫”的镇店之宝是“猪肉白菜锅”:肉形石、翠玉白菜与毛公鼎,总是很多人围着瞧个不停,其实前两项只是过去皇家有意思的收藏品而已,而毛公鼎的出土让周代的铭文呈现。除了历史,更有文学方面的价值,绝非其他工艺品可以相提并论。毛公鼎是真正的国宝,而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只是重要文物而已。只是观光业的需求,让大家都懂得逛台北“故宫”,就推行了“酸菜白肉锅”三件套组合。至于会选这三件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玉器跟青铜器不容易受光线、氧气等因素而有消耗,所以故宫会长期放展,每次去几乎都可以看到,不易扑空。一般人心目中都知道好的玉不便宜,甚至怀着雅俗共赏的心态,对于去台北“故宫”看玉就有吸引力。台北“故宫”真正镇馆的绝世珍宝其实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不过这三幅画只有在特展时有缘目睹。真正内行人,都是冲着台北“故宫”的特展去的。

画家张大千的故居“摩耶精舍”就在台北“故宫”旁边,张大千病逝后,遗骨火化亦安葬于摩耶精舍后院梅丘立石下,其后代子孙将摩耶精舍与其绘画收藏品等全部捐出。现在他的故居由台北“故宫”代管,想参观的可先向“故宫”申请。

现在台北“故宫”游客非常多,10:00~12:00、14:00~16:00这时段人最多,而旅行团也多集中在玉器瓷器青铜器这几个展区(只有2个小时你想能参观多少),所以如果你想稍微安静点参观,在这时段可以先去看书画,等过了这时段再回来看热门的。更安静的时段是周五周六的夜场,基本上下午五点后游客就走得差不多了。台北“故宫”所在的外双溪风景秀丽,本来它环抱于群山中,视野一览无余,你从“故宫”走出来一定可以见到它中轴线正对面盖了一座不怎么漂亮的豪宅,大煞风景,严重破坏视野,当年这栋楼要盖时就引发了很大的抗议,不过也无力回天了。

素书楼-钱穆故居

1949年后一批文化大师,如胡适、林语堂、钱穆、梁实秋、傅斯年等人陆续来到台湾。在台北各处都找得到他们落脚的痕迹,凝神驻足在他们的故居,感受得到动荡时代下沉淀出的文化底蕴。一代大儒钱穆先生的故居,离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远,就在东吴大学校园里的山坡上。1968年他搬来此居住,取名素书楼是为了纪念先生的母亲,次年便应文化大学聘任担任历史研究所教授,在家为研究生授课,客厅就是钱穆讲学的课堂。听课的学生不限校内生,旁听的比门生多,有的门生一连听课20年;有的学生则听成了教授,又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听课,成为当时台北一文化重地。

1988年有市议员质疑市产被非法占用,其中便点名素书楼,虽然按契约可使用至1992年,但钱穆自觉受辱,就在1990年,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以96岁高龄搬了家,不过6月搬离素书楼,8月就离开了人世,而在一代鸿儒的最后时日留下这样的事件,也令文化界唏嘘不已。

现在故居展示钱穆在此居住时的文物,也利用这个闹中取静的小楼举办文化讲座、读书会等,作为公共人文空间。此外,此处亦是我大学时翘课打瞌睡的地方,钱穆先生,对不起。

最佳路线

钱穆故居在东吴大学内,正门一条路走到底即是,从后门出左拐走故宫路,再右拐至善路步行一刻钟即可到台北“故宫”。

反之,参观完“故宫”可步行至东吴大学后门钱穆故居处,参观完后由后门出直接打车只要10分钟即可达忠烈祠,参观完忠烈祠后走10分钟即可到圆山大饭店,从另一侧走下山一刻钟可达士林夜市。

新北投

整个新北投一带,是台北传统的温泉乡,非常日式,而且是日式小清新的那种日式。沿着山坡蜿蜒而上的路,两旁都是温泉旅馆,就连空气中,也充满着浓浓的硫黄味,不仅可以舒舒服服地泡个温泉,自然人文资源也很丰富。

从捷运北投站转乘新北投支线开始,整列电车风格跟其他路线的捷运车厢就很不同,完全以温泉为主题装修内部的,在车厢内就开始告诉你有关温泉的故事与信息,让你知道这是一条开往温泉乡的电车。

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就有德国商人利用北投温泉兴建温泉俱乐部,为北投温泉开发之始。后来日据时代,最爱泡温泉的日本人发现了此地的观光价值,而开始建温泉旅馆,为了方便泡温泉,甚至还特别开了一条铁路支线,也就是现在的捷运新北投支线原路面,做温泉观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