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看或不看,金子就在那儿——用经济眼光看问题(2)
1871年,法国政府给身在伦敦的朱尼厄斯发了一封密电,邀请他前往托文城。朱尼厄斯接到这封密电之后大喜过望,他知道摩根家族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份电报送给他的将是一个超级大礼包。
果不其然,朱尼厄斯·摩根赶到托文城之后,法国临时政府首脑梯也尔的密使正在这里等他商量贷款问题。梯也尔希望朱尼厄斯·摩根能够吃下法国发行的2.5亿金法郎(相当于5000万美元)的国债。这笔资金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当年向拿破仑买下路易斯安那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共也不过花费了1500万美元。
摆在摩根家族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蛋糕,买下这笔国债带来的巨大收益,将会使摩根家族一跃成为可以和罗斯柴尔德这样的老牌金融贵族媲美的“超级领主”。但是,此时摆在摩根家族眼前的有两个问题:首先,法国有可能像普鲁士说的那样在渡过难关之后,拒绝偿还国债;其次,摩根家族尚且不具备一口吞下这样一个大蛋糕的胃口,他们的资金不足以买下5000万美元的法国国债。
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机遇背后存在的危险,身在法国的朱尼厄斯、英国伦敦的朱尼厄斯的“大本营”以及纽约的皮尔庞特焦急地商议着对策。一队一队的信鸽带着密信从法国起飞,穿越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之后抵达伦敦,然后消息再从伦敦通过刚铺设不久的电报线传递到美国纽约。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商议之后,摩根家族决定吃下这笔国债:朱尼厄斯·摩根查阅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历届政府的金融交易记录,发现虽然这期间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总共经历了12届政府,但是没有任何一届政府有过赖账的行为,这一次朱尼厄斯打算相信天真烂漫的法国人一次。其次在资金方面,朱尼厄斯和儿子商讨出了一个绝佳的点子——成立联合组织“辛迪加”,把美国华尔街上较大规模的银行、投资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超级大机构,吃下法国发行的国债。
计划制订好之后,就轮到皮尔庞特在美国活动了,他利用自己舌绽莲花的口才和高超的交际能力,说服了华尔街的老板们。最终以摩根家族为首的辛迪加组织买下了法国所有的国债。
由摩根父子在“领主时代”联袂出演的这场好戏,使得朱尼厄斯·摩根由此成为了美国银行家中的“领头羊”。法国偿还国债之后,摩根家族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金融贵族。
4.让德雷克塞尔接过达布尼的“接力棒”
1871年,摩根家族的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同时皮尔庞特的生活也已经安定了下来,作为摩根家族的“王子”,他的年收入高达7.5万美金。在和范妮结婚后不久,他们便搬进了东四十街6号的豪宅里。此外,皮尔庞特还在西点军校附近买下了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庄园。
不过,就在皮尔庞特惬意地享受着生活的时候,一件令他感到意外的事发生了——查尔斯·达布尼宣布自己要退休了。这位老银行家那年已经65岁了,这在当时的美国已经算是高寿,除了想要抓住人生的尾巴享受下天伦之乐之外,他也感觉到自己对羽翼日益丰满的皮尔庞特已经“失去了影响力”。所以当1871年合同期满之后,达布尼退出了合伙公司,两个人的合作关系也随之结束。
达布尼退休之后,皮尔庞特虽然为失去这样一个得力的助手和温厚的长者而感到惋惜,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积极准备着要自己大展一番拳脚。但远在伦敦遥控的朱尼厄斯却不认为儿子有独立支撑局面的能力,为了保持对儿子的牵制和引导,同时扩大摩根家族在美国本土的影响力,他打算再给儿子找一个新合伙人。
在选择新的合伙人的时候,摩根父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不管是朱尼厄斯还是皮尔庞特,都认为摩根家族想要做大做强,仅仅有伦敦和纽约两个据点是不行的,还要将触角伸到其他国家。所以摩根父子对合伙人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实力强大,同时还要在业务上和摩根家族互补,以便摩根财团将自己的业务延伸到其他国家。从这一点来看,摩根家族的理想并不仅仅局限于成为一家实力强大的财团,而是要建立国际一流的银行。
虽然19世纪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远没有今天快,但是如日中天的摩根家族要选择新合伙人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美国。1871年1月,一位名叫安东尼·德雷克塞尔的银行家坐上了穿越大西洋的邮轮,跑到伦敦去拜访朱尼厄斯,提出了两家合作的主张。
德雷克塞尔家族乃是美国早期金融中心费城的一个显赫家族,安东尼的父亲曾是一名风度翩翩、充满艺术家气质的油画商人,后来老德雷克塞尔来到了费城,投身金融界,成为了费城最早的银行家之一。安东尼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之后,德雷克塞尔家族控制的费城银行已经成为了美国名列前茅的大银行,同时经过德雷克塞尔家族的多年经营,他们在法国、德国均有庞大的业务网络。
不过,德雷克塞尔家族也有自己的烦恼,在大本营费城,一直以来便有另一位名叫杰伊·库克的银行家和他们过不去,双方的竞争无比激烈,同时随着纽约的崛起,费城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衰落,德雷克塞尔家族在美国国内的业务也随之萎缩,1870年的美国国内业务所取得的利润只有35万美元,于是德雷克塞尔家族开始考虑向纽约进军。
由于之前德雷克塞尔家族和摩根家族有过业务上的往来,在合作过程中两者对彼此印象都很不错,再加上双方在业务上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了可能。于是安东尼和朱尼厄斯在这次会面中,决定强强联合,扩展业务。
1871年3月,皮尔庞特在父亲的安排下,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乘坐火车前往费城拜访安东尼。经过一番长谈,安东尼对比自己小12岁的皮尔庞特颇为满意。最终双方达成合伙协议,在纽约组建合伙公司,由皮尔庞特与德雷克塞尔三兄弟中最小的约瑟夫·德雷克塞尔共同经营。
1871年7月1日,德雷克塞尔三兄弟和摩根家族的合伙公司成立了,新的公司被命名为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德雷克塞尔兄弟为这家由约瑟夫和皮尔庞特共同经营的公司投入了700万美元,这足以看出德雷克塞尔家族的实力。由于当时皮尔庞特自己的资产只有35万美元,朱尼厄斯为了不让儿子太过“丢份”,便替儿子投入了500万美元。
虽然在新公司里,皮尔庞特的股份少于德雷克塞尔,同时从公司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摩根”是排在后面的,但是皮尔庞特对这家新公司仍旧十分满意,不仅仅是因为新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达布尼-摩根公司,更是因为在这家公司里,他的主要搭档约瑟夫的资历比自己浅得多,所以更多的时候约瑟夫要听命于他。
在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成立后不久,作为德雷克塞尔家族中的“老大哥”,安东尼又为公司买了一块新地,这块地位于华尔街和拿骚街的拐角处。1872年年初,一幢六层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在此诞生,被称为德雷克塞尔大楼。
耐人寻味的是,这座大楼的两个门,西面的那个正对着华尔街上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北面的则对着拿骚街的财政部分部。也许在为公司选址的时候,安东尼便希望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能够成为政界、商界通吃的霸主。同时颇具象征意味的是,“拐角”(corner)一词在英文中还有垄断的意思。不知道这是安东尼选址的时候有意为之,还是仅仅是一种巧合。
当年春天,德雷克塞尔大楼装修完毕,公司也搬到了这里重新开张,在皮尔庞特的极力主张下,这座豪华的大楼不仅用上了电,还安装上了当时并不多见的电梯,这在纽约高楼大厦中尚属首次。不久之后,皮尔庞特将在这幢大楼里面大展拳脚,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5.用“狼性”作风重挫“白须帝王”
在美国独立的早期,历届美国总统都面临着政府缺钱花的尴尬境遇,由于美国独立不久,政府并没有多少家底,而民众中间则有许许多多从欧洲旧大陆上移民过来的富翁,所以美国政府一到了财政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便会发行国债,向民众借钱。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联邦政府为了筹集军费,不得不发行高额利息的国债。转眼到了1872年,联邦政府虽然已经成功地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但是当时的“山姆大叔”的财政状况比现在的希腊政府也好不了多少,一时半会还偿还不了这笔贷款。但是一想到这笔国债的高昂利息,“山姆大叔”就感觉到无比头疼。
最后美国政府想出了一个绝佳的点子:再发行一笔国债来偿还战争国债。虽然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随着战后联邦政府的信用度大幅提高,这笔国债的利息要远远低于战争时期的国债,所以这一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联邦政府所面临的巨大利息压力。
在美国政府发行新国债的时候,德雷克塞尔家族在费城的老对手杰伊·库克成为了承销人的不二人选。杰伊·库克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不过他有一项绝技——能够一眼识别出假钞,借着这项本事,他在银行中混得风生水起。
在美国内战时期,由于时运巧合,他在为美国联邦政府销售债券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得到了林肯总统的赞扬。1865年杰伊·库克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专营权,由此他在美国金融界迅速崛起,成为了华尔街上尽人皆知的“白须帝王”,“富比杰伊·库克”这句口号也流行一时。
不过在德雷克塞尔和摩根这样的老牌金融贵族们的眼中,杰伊·库克不过是个凭借运气上位的暴发户而已。尤其令德雷克塞尔家族不爽的是,在杰伊·库克出现之前,他们一直是美国政府债券销售的主导者,在费城银行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他们无法容忍这名背景平平的投机者后来居上。这一次,德雷克塞尔家族有了摩根家族这样一个实力强劲的合作伙伴,于是便打算重新夺回被杰伊·库克抢走的债券界至尊的宝座。
1872年年初,联邦政府正式发行了第一批国债,然而杰伊·库克在销售这笔国债的时候却并不顺利,所以政府示意他组建一个辛迪加联合组织。于是在杰伊·库克的一手操办下,一个包括欧洲罗斯柴尔德财团和美国塞里格曼财团在内的跨大西洋辛迪加成立了。
这时候摩根父子和德雷克塞尔兄弟认为,这是一个击败“白须帝王”杰伊·库克的好机会,皮尔庞特作为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的代表,找到了联邦政府财政部长,提出了一个由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巴林兄弟公司和另一家名为莫顿-布利斯的公司共同组建辛迪加,承销国债。
虽然皮尔庞特所组建的这个辛迪加,在实力上并不输给杰伊·库克一方,但是作为多年把控政府债券承销业务的“白须帝王”,他的地位又怎么是新出道不久的皮尔庞特所能撼动的呢?对于这个新的提议,财政部长一口回绝了。
如果换作是旁人的话,在遭到这样的打击之后,很有可能就会打消这个念头,但是皮尔庞特不是平常人,他天生便有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坚信,自己只要耐心地寻找,就一定能够发现击败杰伊·库克的方法。于是皮尔庞特就像一只潜伏在阴影中的野狼一般,用灵敏的嗅觉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自己对手身上的缺点。
终于,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皮尔庞特发现了杰伊·库克的要害:杰伊·库克虽然富可敌国,但是口碑却一直不佳。这也是那个时代暴发户们的共有特点。1869年为北太平洋铁路融资的时候,杰伊·库克为了推销一亿美元债券耍尽花招,为了增加说服力,杰伊·库克凭空捏造了太平洋铁路上房地产、商业街等诸多不经推敲的项目。当投资者购买了他的股票之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假的。
皮尔庞特明白,如果政府将债券销售的业务都交给一个名声不佳的人去做,那么这份债券的销售业绩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债券销售情况陷入困境的话,政府很有可能就会考虑选择新的承销商,这时候皮尔庞特就有机会了。
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很简单,只要皮尔庞特“提醒”一下广大的投资者,杰伊·库克是个“有前科”的家伙就行。于是皮尔庞特再次施展自己幕后推手的本领,他私下里派遣了几个下属,前往各大报馆,掏了些好处给报馆的记者、编辑们,在第二天的各大报纸上报道了杰伊·库克曾经的不规矩行为。
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本来形象便不怎么好的杰伊·库克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国债的销售业务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点。迫于压力,联邦政府最后不得不于1873年1月底出台了一套新的方案:杰伊·库克和皮尔庞特共同发售3亿美元利率为5%的债券,发行量均分,各有1.5亿美元。
这样,年仅35岁的皮尔庞特与总统、财政部长以及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银行家直接对话,并为自己争取到发售联邦政府公债资格,将“白须帝王”杰伊·库克拉下政府债券主承销的神坛,成为华尔街令人瞩目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