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历史中的博弈术:穿越心计的魔杖
孙膑与庞涓
——乱世生存与道德底线
现实永远是残酷的,现实利益能够引起最大争端,这比信仰冲突带来的争斗频率要高的多。事实上,现实利益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们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欲望和获取办法。正如《圣经》上所说的,对财富和权力的欲望是万恶之源——罪恶并不在财富与权力本身,而在于人类无法满足的贪欲。
1、不堪一击的兄弟情
我们经常会从史书上读到这样的故事:本来关系十分融洽的两个人,因为在职位、晋级、封赏等方面成为竞争对手,于是就开始互相打击,似乎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非要斗个你死我活。其实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如此变化的,只是那一点点世俗的利益而已,和信仰、理想、观念无关。
据史书记载,孙膑与庞涓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师兄弟之间感情很融洽,据说还曾结为“八拜之交”。这也难怪聪明的孙膑对庞涓非常信任,以至后来被庞涓所害还蒙在鼓里。
庞涓是个心浮气躁的人,他跟鬼谷子学兵法三年,自以为学成了,便打算出山一试身手。庞涓离开之时,师兄孙膑为他送行。庞涓对孙膑说:“我与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我倘有进身之阶,一定举荐师兄,同立功业。若说了不算,当令我死于万箭之下。”孙膑道:“多谢厚情,何须发此重誓?”于是两人挥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得到魏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元帅,开始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实有本领,攻打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国的国君纷纷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望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功勋,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庞涓于是写信给孙膑,邀请孙膑来魏国共事。其实庞涓的本意只是想向孙膑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另外庞涓还打听到,老师鬼谷子把绝世兵书传给了孙膑,庞涓希望因为自己的引荐,使孙膑甘愿把兵书拿出来与自己分享。
接到邀请,孙膑马上启程来投。从现象上来看,孙膑这次出山,就像一个被恶意招聘广告所蒙蔽的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一样,以为自己有过人的才能,而且有熟人代为引见,肯定能受到重用——不料却被设计好的招聘圈套迷惑,难以脱身。
孙膑来到魏国,先去看望庞涓,并住在他府里。庞涓发现,孙膑的谈吐已今非昔比,才能似乎比自己还要强,因此心存芥蒂,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十分欢迎的样子。魏王见到孙膑后,对孙膑很敬重,打算让孙膑作庞涓的副手,与庞涓同掌兵权。这更加深了庞涓的妒忌。
后来,二人在相处中,庞涓一直想法子让孙膑将兵书的秘密告诉自己,但一直没能如愿。
有一天,魏王要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就在演武场让孙庞二人表演阵法。庞涓之阵,孙膑一眼就能看懂,并指出破解之术。而孙膑排出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为怕失面子,忙偷偷问孙膑,孙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庞涓听罢,赶忙告诉了魏王。孙膑布置完毕来到魏王前,所回答的自然与刚才庞涓所说一样,魏王为有两个如此得力的助手而大喜。
在这样的情况下,庞涓如何选择,全靠他个人的观念。如果他是一个顾及同窗情谊的人,那么他就只能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无论孙膑会成为他的敌人,还是他的竞争对手,他都应该与之展开合理竞争,而不会使用阴谋诡计来暗算孙膑;如果他是一个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人,那么他就一定要在孙膑对他构成威胁之前处理掉孙膑,这样才能确保他的安全和富贵。
无疑,庞涓选择了后者,他下决心除掉孙膑。后来,庞涓设下奸计使魏惠王对孙膑产生猜疑,还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判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孙膑成了废人。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注定,往往最没有人性的恶性竞争,都发生在应该最有人性的人之间。师徒、兄弟、父子、朋友……这种本应和睦相处的人们,当遭遇到不可相容的利益冲突时,人性中往往展现出来的不是闪光的道德戒律,而是贪婪的原始欲望。孙膑的这次“栽跟头”怪只怪他还是一个懵懵懂懂、被人随意欺骗的无知青年。
2、不彻底的谋害
庞涓为什么不直接杀死孙膑以绝后患呢?其实,庞涓之所以不杀孙膑,不是还念同窗情谊,而是想让孙膑将《孙子兵法》传授给他,待孙膑将《孙子兵法》写完,再痛下杀手。
孙膑残废了以后,庞涓假装对他深表同情,关怀备至。这使孙膑非常感动。后来庞涓要求孙膑把鬼谷子先生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释讲解写出来,孙膑欣然答应了。孙膑日以继夜地在木简上写了起来,废寝忘食,以致人劳累得都变了形。
孙膑有个仆人叫城儿。有一天,城儿与庞涓的近侍闲聊,近侍告诉他说,庞涓对孙膑“外虽相恤,内实相忌。所以全其性命,单为欲得兵书耳,缮写一完,便当绝其饮食。”城儿闻言大惊,不忍看着孙膑被害,便偷偷告诉了孙膑,让孙膑及早防范。孙膑这才如梦方醒,心想,庞涓如此无情无义,岂可将兵法传他;但若不写,庞涓必然要下杀手。这时,他想起出山之时,师父鬼谷子曾授他一个锦囊,并嘱咐他:“到至急时方可开看。”孙膑遂赶忙打开看,见囊中有黄绢一幅,上书“诈疯魔”三字。孙膑恍然大悟。
到了晚上,在吃饭时,孙膑忽然作呕吐之状,良久,睁眼大叫道:“你为什么用毒药害我?”边喊边将桌上的杯盘摔到地上,并抓起写好的竹简投入火中,口中骂声不绝。庞涓闻报,亲自来看,见孙膑痰涎满面,趴在地上,忽而大哭,忽而大笑。孙膑睁眼看见庞涓在侧,忽然磕头不已,口中叫道:“鬼谷先生,救我孙膑一命。”见此情形,庞涓将信将疑。为了试探孙膑是否装疯,庞涓令人将孙膑置于猪圈之中。孙膑在猪圈中披发而卧,抓起猪粪与泥土便吃。庞涓见状,才相信孙膑是真疯了,认为孙膑已成一个废物,从此对孙膑不再管束,任其在猪圈里爬出爬入。
不久,齐国有使者来到魏国,孙膑闻讯,费尽艰辛,悄悄地爬着去探访齐国使者,向齐使说明了自己的遭遇,并请齐使帮助自己脱离险境。齐使很同情孙膑偷偷地将他藏在车中,将他带回了齐国。
孙膑得以逃脱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的才能与智慧,也不是因为齐使的鼎力相助,而是因为庞涓对后果严重性估计的不足。庞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一方面他想要建功立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军事家;另外一方面,他又想做一个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
庞涓既不够光明磊落,又不够心狠手辣,他没有坚持以实力来取胜,也没有狠到极点,斩草除根。他想要除掉对他有威胁的人,又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在战国时代称雄。
其实,庞涓既然已经决定抛弃交情去迫害孙膑,就应该想到遭受迫害的孙膑会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更应该考虑到一旦孙膑得到机会,将会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付自己。可惜,庞涓对这些似乎都没有意识到,正因为庞涓的这种莽撞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让他后来数次与孙膑的博弈中都处于下风。
3、曲线报仇之路
当孙膑逃到齐国之后,既没有急着向别人哭诉自己的冤情,也没有怨气冲天地去找齐王为他报仇,而是先在将军田忌的手下做了一个门客,后来因为著名的“田忌赛马”而受到重用。
孙膑在赛马这件事上,不但十分工于心计,而且能够巧妙抓住规则的漏洞,打击对手。从赛马这件事还可以看出,孙膑已经不是当年初出茅庐时那个懵懵懂懂、随便被庞涓欺骗的无知青年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冷静、沉稳、工于心计,不为规则所影响的实用主义者。
后来,田忌向齐威王讲了孙膑的遭遇。齐威王接见孙膑后,对孙膑的才能和学识大加赞扬。孙膑当时已是个不能走动的残疾之人,他之所以忍辱偷生,完全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报仇。如今,孙膑已经深得齐国君臣的信任与尊崇,杀庞涓、报深仇,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孙膑以他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军事才能为自己赢得了报仇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机慢慢成熟,孙膑利用“桂陵之战”大挫庞涓。庞涓受此教训后,才意识到原来孙膑是在“装疯”,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一直非常老实,不敢轻易出兵东征西讨。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庞涓自以为国力强盛,于是出兵讨伐韩国。齐国派兵救援韩国,孙膑随军出击,利用“减灶计”,在马陵打败庞涓。庞涓羞愧难当,自杀身亡。
孙膑曲线报仇也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当一个人自己的能力无法做到自己十分想做的事情时,只有通过迂回的方法,先获得做那件事情的机会,然后再开始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只是一味蛮干,将永远不会成功。”
攻城、攻心与诸葛亮
公元225年,诸葛亮准备率兵讨伐雍铠,虽然对胜负心中有数,但一直隐约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命人找来了参军马谡。诸葛亮说:“我们一起谋划共事多年,就征伐雍铠一事,你有更好的策略吗?”马谡说:“南中倚恃地势险要和路途遥远,发动叛乱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者所为,也不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6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到达南中。那时蜀已经和好孙吴,没有东顾之忧,诸葛亮放手南抚蛮夷,实践隆中路线。《三国演义》用了四个半的回目来记述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
孟获是一位作战勇敢的人,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很有声望和号召力。对于这样的人物,诸葛亮采取马谡所说的“攻心为上”的策略。当蜀军包围了益州郡时,孟获也在积极准备,守城应战。战前,诸葛亮下令只许生擒孟获,不许伤害。双方开仗时,蜀军设置埋伏,生擒了孟获。孟获以中计被俘,心里不服。诸葛亮让他观看了蜀军阵容,然后予以释放,让他整军再战。结果,孟获再次被擒,诸葛亮又放了他。这样再战再擒,前后七次,孟获终于心服,表示不再叛乱。南中叛乱本是当地豪强大族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挑起的不义之战,没有群众基础,得不到人民的真正支持;而诸葛亮的平叛措施得当,注意政治影响,因此平叛进展顺利,春天出兵,秋天即告胜利,消灭了叛乱分子。
平叛之后,诸葛亮即施“和夷”政策,这是他攻心政策的继续。首先是撤军。叛乱一平定,诸葛亮就从南中撤出军队,不留兵,从而缓和和消除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使“纲纪粗安”,“夷汉粗安”。同时,尽量任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做官。如任命李恢、王伉、吕凯为南中诸郡守,孟获为御史中丞,等等,通过他们加强了蜀汉在南中的统治。起初,有人劝诸葛亮不要这样做,诸葛亮说:“如果留外地人在这里为官,则要留驻军队,粮草的供应就是第一个难题;而这些夷族刚受过战争之苦,父兄多有死伤,怨气未消,任用外地人而不留驻军队,定有祸患,这是第二个难题;这些夷族叛乱分子屡次三番杀死和废掉官吏,自知有罪,与我们隔阂很深,若留下外地人为官,终究难以被他们信任,这是第三个难题。我不留军队,不转运粮食,使法令、政纪初步得以贯彻,让夷族和汉人能够基本安定下来。”部下觉得诸葛亮说得在理,就不再谏言。
诸葛亮还注意南中的经济开发,从内地引来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引进牛耕,以改变当地落后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提高了这一地区的生产力,从而吸引了许多原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开发南中,也给蜀汉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诸葛亮对西南夷王孟获成功运用攻心战术,可谓是他对蜀汉的一大贡献。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作指导,不仅平息了西南夷之内乱,稳定了蜀汉的的大后方,更重要的是认真贯彻了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中制定的联合孙吴和西南少数民族,共同对曹北伐的战略。诸葛亮的长远战略,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人的融合,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蜀汉专心致志地北伐曹魏,提供了兵员和物质上的保证。
从那以后,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这一地区的夷族再也没有反叛。可见,诸葛亮确实得到了这里的民心。
诸葛亮、周瑜的掌中之“火”
《三国演义》描写了这样的故事: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南下,要踏平江南,刘备、孙权两家只好联合抵抗。这时,诸葛亮来到东吴,积极游说东吴与刘备一起抵抗曹操的大军。凭借着三尺不烂之舌,诸葛亮终于说服了孙权。
虽然说服了孙权,但具体如何“抗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孙权的都督周瑜向诸葛亮请教如何破曹操的百万大军。周瑜说:“我昨天察看曹操水寨,极为严整、有章法,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攻破的。我想了一个计策,不知道是否可行,请先生为我决策。”诸葛亮看到周瑜得意的神情,就说:“都督暂不要说,我俩各自写在手上,看一看是否一样。”
周瑜大喜,教手下取笔砚来,先自行写了,写完后将笔递与诸葛亮。诸葛亮写好后,两人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仅有一“火”字;孔明掌中也是一个“火”字。周瑜说:“既然你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
在诸葛亮和周瑜未在掌中写出“火”字之前,或者尽管他们在掌中写出“火”字但没有互相观看之前,火攻为一个绝佳的破曹致胜妙计,这是他们两个人所共知的,但不是两人的公共知识。因为周瑜不知道诸葛亮知道这个策略,殊不知,诸葛亮是玩“火”的老手,诸葛亮刚出道就火烧夏侯惇,后来又火烧过新野。此时很有可能的是,诸葛亮知道周瑜知道这个策略,但周瑜以为诸葛亮不知道他知道这个策略。而当两人在手中写出“火”字,并互相印证之后,这个策略就成为他们取胜的公共知识了。
诸葛亮与周瑜将“火”字写在掌中,并互相观看,这样的行为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群体只有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而无其他人,“诸将皆不知其事”。如果其他人(尤其是曹操)也知道了“火攻”的话,那么火攻策略便不能战胜曹操,赤壁之战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在和诸葛亮切磋破曹策略的过程中,周瑜感觉到了诸葛亮的高明,出于嫉妒,也可能是出于保卫东吴的考虑,周瑜内心上已有除诸葛亮而后快的动机,诸葛亮对周瑜的心机也已洞悉,只不过当下最主要的是“抗曹”,还不是和东吴决裂的时候。所以,他想到了在隆冬季节借来东风,让周瑜把曹操的大军烧得灰飞烟灭。
赤壁大战,纵火的主谋是周瑜、干将是黄盖,诸葛亮不过是助人放火,最多只能算是协从。所以这一次战役,出彩最多的是周瑜,但周瑜心里清楚,在与诸葛亮的博弈中,自己落后了许多,所以在火烧曹军的同时,周瑜派人追杀诸葛亮,不过没有成功。
吕不韦的长线博弈
吕不韦出生在韩国的阳翟(今河南禹县),长大后成为一个小有积蓄的商人。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商人地位最低。吕不韦很希望光大门楣,争取政治地位,他知道,改变现状的途径要在社会现有的机制内寻找。或许是出于商人的本能,他选择了“风险投资”。吕不韦看中了子楚,把他当作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奇货”。
子楚是当时秦国派到赵国做人质的一个王子,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盛行互派王子做人质。秦昭王四十二年,子楚的父亲,也就是昭王的次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子女,子楚在20多个子女中排行居中。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因此子楚就被送到赵国作人质。
因为秦屡次攻赵,所以赵国对子楚这个人质也很不友好。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子楚的日子过得很不称心,天天借酒浇愁。当时的人们都看不起他。
有一次,对市场很有研究的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被酒家揪着衣服索债,大为感慨地说:“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可积存的财货啊!”当时,他心里就已经打定了一个主意:认为子楚就是自己弃商从政的切入点,自己不但可以利用子楚改换门庭,还可以赢得政治地位。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吕不韦通过种种手段,很快就和子楚打得火热。吕不韦对子楚说:“我能让您富有天下贵为国君。”子楚听到这,苦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我是一个人质,连逃离赵国都做不到。”
吕不韦神秘地笑了笑,把子楚带到自己的府上。进了密室,吕不韦对子楚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如今又是太子。我听说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因此,华阳夫人当推举继承人。而您兄弟姊妹20余人,您排行居中,且长年在赵国做人质,所以很难被安国君重视。如此看来,即使昭王死后,安国君得立为秦王,您也没有多少把握和长兄及诸公子争得太子之位。”子楚忙说:“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
吕不韦说:“您现在没有钱财,我吕不韦可以出钱去帮你铺路,让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公子为继承人。”子楚听到吕不韦这样说,十分高兴,忙说:“如果真如你所言,我当上秦王后,定与你一起分享荣华富贵。”
经过这一番接触,吕不韦以廉价的价格买下了一只最大的潜力股。虽说,吕不韦和子楚已经结交上了,但是,子楚能不能变成一只高成长股,也就是能不能当上太子,成为秦王的继承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吕不韦自有办法,他开始进行疯狂推销,也就是积极游说秦国的决策层。
如何让秦国的决策层听自己的话呢?吕不韦的超强社交能力开始显露出来。
吕不韦发现秦国的决策层最大的嗜好是爱财,所以,他拿出五百金交给了子楚,以供子楚日常用度及结纳宾客贤达之需;又用五百金买了很多珠宝,准备走“枕头风路线”。
首先,他找到当时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的姐姐,求她帮忙引见化阳夫人;然后以子楚的名义,将自己所买的奇珍异宝转送给华阳夫人,在对华阳夫人进行物质贿赂的同时,吕不韦还适时地对华阳夫人搞起了精神贿赂。他说,子楚常念叨:“华阳夫人是我子楚的精神依靠,日夜哭泣,思念父王及夫人。”华阳夫人听到这大为感动。
吕不韦又对华阳夫人说:“自古以来,女人都以美色而得到大王的宠幸,等人老珠黄时,宠幸也就不再有了。现在您侍奉太子,也可能会是这样!”这句话正好点中了华阳夫人的要害!因此,华阳夫人露出了焦虑之色。吕不韦察觉后便趁机说:“夫人应该尽快选出有利于自己的继承人,这样即使安国君百年之后,夫人仍然能永葆荣华富贵。”华阳夫人深以为然,急忙追问吕不韦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吕不韦加紧对手中潜力股的促销,他说:“子楚对您最孝,但自知在众多兄弟中排行居中,而且按照国律,继承人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其母亦不见被宠幸,故想依附夫人。夫人如能在此时立子楚为继承人,那子楚肯定感恩戴德,夫人富贵于秦国就理所当然了。”华阳夫人听后,深有同感。
经过吕不韦的几番游说后,华阳夫人对子楚的印象越来越好。在华阳夫人“枕边风”的作用下,安国君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为防日后生变,又与夫人刻玉符为据。安国君和夫人厚赐子楚,并请吕不韦做子楚的老师,时刻待奉在子楚左右。子楚因而在诸侯中名声大振。
吕不韦见子楚这只潜力股终于有了起色,便果断决定加大投资,他积极筹划尽快让子楚从赵国回到秦国。同时他决定用“美人计”,进一步抓紧自己的潜力股。而且,他的“美人计”显然不同于一般的“美人计”,吕不韦把自己的一个不仅漂亮,并且能歌善舞,最关键的是已怀有身孕的小妾安插到了子楚身边。当然,这个怀孕不能是外观上明显的怀孕,只能是天知、地知,吕不韦和他的女人知。
到此为止,这单生意成功的基础,已经结结实实地打好了,无论子楚日后如何经营,都逃不出吕不韦的算计。吕不韦通过“慧眼参股”、“发股上市”、“注资控股”,最终做成了一笔大买卖。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政出生,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安国君即位,但登上宝座刚三天就去世了。于是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按照原来的约定,就让吕不韦任相国,这样秦国的大权开始操纵在吕不韦手中了。秦庄襄王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在秦王嬴政尚小的时候,吕不韦一直大权独揽。
嬴政长大后,吕不韦最后没有得到善终,但不可否认的是,吕不韦对子楚这只潜力股的投资是极其成功的。
吕不韦的成功,作为现代人来分析,用现代词汇来讲,就是他具有商业眼光和投资勇气。他一手操作使走投无路的破落公子哥——子楚当上了最强大国家的君王,吕不韦自己也成了宰相,显赫一时。
一个人,一个企业,要想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要么出最大的成本,要么冒最大的风险,没有其他超越经济规律的方法。吕不韦的长线博弈告诉我们,要完成精明的投资,首先的一条是,要能够以独到的眼力,发现不被别人重视的潜力股。其次是,要敢于投资,具有倾囊而出的魄力,不要斤斤计较,过于算计。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主动地积极地对被投资对象进行经营,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博弈中胜出。
一生追求做仓鼠
——权相李斯的心路历程
人生的际遇往往是从一些小事情开始。关于一代名相李斯,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据说李斯年轻时,在家乡楚国上蔡做一个小吏。有一次,李斯上厕所,见到茅坑边有几只精瘦的老鼠在吃脏东西,一见有人进来,吓得惊惶逃窜,当时李斯并没在意。后来,李斯又到粮仓去,看到粮仓里的老鼠,个个肥肥胖胖,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人来了一点也不害怕。李斯见到此景,大有感触:“人不就像老鼠一样吗?大家同是老鼠,只看你活在厕所里,还是活在粮仓里罢了!”想到这,李斯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从此他离开家乡,开始他实现抱负的旅程。首先他拜到当时的大师荀况门下,跟随他学习一些帝王之术。据说李斯在荀况门下就读的时候,其母病故,李斯没有像常人一样赶回家奔丧,而是朝家里的方向痛哭几声,然后像没事一样继续学习。
几年后,李斯的学业大有长进,他再也按捺不住求取功名之心,就向老师辞行。李斯说:“一个人要做大事必须有做大事的社会环境,现在正是像我这样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地位卑贱更让人瞧不起,也没有什么比穷困潦倒更令人悲哀。一味抱怨世道不公又瞧不起追名逐利的人称不上是有识之士。”李斯的这番言论与自己老师的主张背道而驰,荀况因此大为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李斯告别老师后,没有回到自己的故国楚国,而是来到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秦国。在李斯看来,六国与秦国的差别即厕与仓的差别,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秦国。
通过吕不韦的举荐,李斯成为秦王的谋士。秦王嬴政十年,宗室议政认为来自六国的客卿都是为本国利益来秦国刺探秦国的虚实、离间秦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的,因此应该把客卿全部驱逐出秦国。李斯自然也在被驱逐之列。李斯不甘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在被驱逐的路上书秦王嬴政,即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书》。文中,李斯广征博引,历数客卿在秦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秦王嬴政看后,觉得李斯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派人追回李斯,随后下令废除逐客令。
后来,李斯的同学韩非也来到秦国。秦始皇曾在李斯面前表现出对韩非十分赞赏,这让李斯感受到了压力。因为李斯和韩非是多年的同学,对韩非的本领十分清楚,为了保住现有的地位,他捏造罪名,最后将同门韩非毒杀!
秦王嬴政打击了吕不韦的势力后,开始重用李斯。特别是秦一统六国后,国内大政方针如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都有李斯的参与,李斯的个人地位达到了顶峰。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斯的一家也权倾当时,李斯的长子做了地方郡守,儿媳都是公主,女儿都嫁给秦公子。一次,李斯为其长子接风,满朝文武官员都来巴结,门前停了上千辆马车。
然而,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李斯也许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当时的李斯早已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09年)十月,秦始皇死于出游的途中。秦始皇的遗诏本是立太子扶苏为新君,当时仅有李斯、赵高、胡亥等五六个人知道秦始皇遗诏的内容。如何安排秦始皇死去以后留下来的权力真空,每个知道内情的人都在算计。李斯深知,扶苏即位后,自己的地位必定会被蒙恬取代。所以,他与赵高合谋立昏庸残暴的胡亥为帝,并杀掉太子扶苏。李斯自以为这样做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哪想,秦二世上台后,其统治之残酷,较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最高统治地位,疯狂诛杀了身负军事重任的蒙恬、蒙毅兄弟。又网织罪名,杀秦公子、公主多人,其他宗室大臣连坐者不可胜数。秦二世二年,李斯也没有幸免被腰斩于咸阳。
临刑前李斯在狱中上书给秦二世,希望凭着自己的辩才使二世赦免他。他在上书中列举了自己七桩“大罪”,李斯列举这“七大罪”其实是他引以为荣的七大功!然而,二世并没有看到李斯的上书,那位指鹿为马的赵高把这封信烧掉了。
从心理学来讲,李斯天生自私自利,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个人目的,缺乏社会责任感、道义感和使命感。所谓个性决定命运,当这种个性融入时代趋势中的时候,自然于己于国均有益;但如果这种个性及行为违背了历史规律,事情一旦不成,人也就身败名裂了。在利益面前,李斯性格中自私的一面与善良的一面的博弈中总是获胜,这是李斯败亡的内在原因。尽管李斯的个人品质为大家所不齿,但不可否认,李斯在建立秦王朝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识人与失人
——刘邦与项羽的江山争霸战
秦朝末年,秦王的暴政、苛捐杂税的增加等使老百姓民不聊生。一时间群雄纷起,逐鹿中原,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雄,即项羽和刘邦。本来,与刘邦相比,项羽哪个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最终结果却是刘邦战胜了项羽;而项羽则落得个被围垓下,自刎乌江,至死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而死的地步(项羽至死还念道:“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本来是项强刘弱,最后却是刘胜项败,导致这种结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而项羽既无自知之明,也没有知人之明。
先说刘邦的高明,刘邦本是沛县的一个地方官,他天生性格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像个混混,但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还是笼络了不少弟兄。这一天,刘邦正在军营中洗脚,军士前来传报:营门外有个儒生前来求见。刘邦要军士告诉那人:“现在是战争时期,不需要儒生。”哪料想,这位儒生却不吃军士的那一套,他趁军士不注意,直闯营门,冲到了刘邦的大帐前,当着刘邦的面,指责道:“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读书人?”刘邦笑答:“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要读书人干什么?”这位读书人当即就反问刘邦:“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天下也能从马上治之吗?”听到这,刘邦有所触动,他打量了一下书生,态度也变得友善起来,刘邦于是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二人就当下的局势开始谈论起来,经过短暂的交谈,刘邦就被对方的学识所吸引,当下就决定重用这位书生。这位儒生就是张良。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后,有一天,问左右臣子:“你们直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大多数臣子只是说了些拍马奉承的话,刘邦听后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接着他又说,“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远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也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更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中豪杰,但均能为我所用,这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谋士范增,而且不重用,所以注定他要灭亡。”手下的这帮臣子各个点头称是。
现在再说说项羽如何对待范增。范增也算得上是当时一位足智多谋的能人,他七十岁才结识项羽。起初,范增认为项羽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肝脑涂地,想跟随项羽干一番事业。在跟随项羽转战各地的征讨过程中,范增也确实为项羽出了不少好点子,因此,项羽对他比较尊重,尊其为“亚夫”;然而,后来在关键问题上项羽总是没有采纳范增的意见。一次是鸿门宴上,范增力劝项羽除掉刘邦,以绝后患,但项羽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结果让刘邦逃脱。又如,项羽的大军打进咸阳以后,范增和其他一些谋士力劝项羽在咸阳建立政治中心,进而统一天下,项羽拒不采纳,他还纵使手下火烧咸阳,将闻名于世的阿房宫焚毁。项羽认为,“做官发财之后,不回家乡,就好比穿着绸缎衣服黑夜走路,没人看得到。”因此,他一意孤行带领大军回到老家彭城(今徐州),自称西楚霸王。
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项羽不仅听不进范增的意见,对那些与自己持不同意见,反对自己的人更是置之死地而后快。有个谋士,由于不满项羽的后期统治,曾私底下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意思是楚人就像戴个帽子的猕猴一样,虚有其表而已。项羽听到有人骂楚人,十分恼怒,竟将此人放在火炉上活活烤死。项羽的骄纵,范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免不了多提了一些意见,这使得项羽感到很烦。这时,刘邦使用了“反间计”,项羽对范增由信任到冷淡,最后竟怀疑范增私通刘邦,气得范增怅然离开了项羽,在回乡途中,生病致死。
从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两个的成败主要是因为一个能够知人善用,而另一个却不注重人才。这也是他们两个最后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弈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竞赛,就像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一样,最后的胜负取决于他们所采用的用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