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握说话的分寸
其实说话就像驾驭一匹潜力无穷的马,驾驭得好,可以日行千里;驾驭得不好,就会让你摔很大的跟头。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中,说话不仅要追求得体,还要讲究言谈的分寸,否则便会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举步维艰。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说话的分寸是一个人获得好人缘的关键。说话言辞太尖锐,不仅会让人听了不愉快,而且会让人觉得你不识大体、不懂规矩,甚至觉得你没教养。所以,说话不懂分寸的人常常让人敬而远之,无法与别人正常交往。因此,讲究说话的分寸对处理人际关系很重要,与事业的成功关系也很大。
在日常交际中要注意说话的分寸,那么,怎样说话才不失“分寸”呢?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无论哪一个人,在何种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所谓特定身份,也就是应该知道当时自己在交谈中属于什么角色。例如,在自己的家庭内部,对子女来说你是长辈,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晚辈。如果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忽略了彼此之间身份的事。
其次,说话不要主观意识太强,尽量要客观。客观,就是要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那就是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猜测,把自己的主观看法强加给别人,这样往往会得到不尽如人意的效果。当然,客观地反映,也应该注意所在的场合、谈话的对象以及自己的表达方式。
最后,说话一定要是善意的。所谓善意,也就是要出于好意,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在乎。说话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只有自己带着善意,别人才更容易接受你的说法。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得好说话的度,那么自然就会变成一个很会说话的人。
案例典范
纵观中国历史,有些人仕途受阻,招来祸端甚至性命难保,究其原因就是说话没有分寸。
贺若弼是隋朝的大将军,他的父亲贺若敦是南北朝时北周的大将,由于说话口无遮掩,不讲究分寸,得罪了北周的权臣宇文护而丢掉了性命。贺若敦临死时用锥子刺破了贺若弼的舌头,让他牢记这血的教训。
但是贺若弼并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等他长大做了隋朝的大将军后,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他自认为以他的军功就算当宰相也是应该的。不久,还不如他的杨素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的官位仍是将军。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出来。
贺若弼说的很多没有分寸的话传到了隋文帝杨坚的耳朵里,杨坚便把贺若弼打入了大牢。杨坚责备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大缺点:一是忌妒心太盛;二是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如你;三是随口胡说、目无长官。”因为他有功,隋文帝不久便将他释放了。但贺若弼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向他人夸耀他和皇太子杨勇之间的关系,他说:“皇太子跟我情谊深切,连高度的机密都对我直言相告。”
后来杨勇在隋文帝那里失了势,杨广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皇太子,贺若弼因为与杨勇关系亲密,处境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隋文帝得知贺若弼又在朝中胡乱说话,就把他找来说:“我用高、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做’,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说我这个皇帝也是个废物不成?”贺若弼回答说:“高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任宰相的话。”这时,因他说话不讲究分寸,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受株连,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宣称他罪当处死。
隋文帝打算治贺若弼的罪,但贺若弼苦苦哀求皇帝饶他一命。隋文帝念其平陈有功,只将其贬为庶民。
就这样,父子两代人,同样都因说话不讲究分寸而招来了祸端。
现实点评
常言道:“祸从口出,福从嘴来。”这精辟地说明了说话既能阻止你成功,也能帮助你成功的道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说话能否把握分寸。语言是一把犀利的双刃剑,只是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其中的关键。
案例典范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孙权手下谋事,他的儿子诸葛恪不仅自幼聪明,而且还有良好的口才。有一次,孙权见诸葛恪时,问他:“你认为你父亲与你叔叔相比,谁的才能更大一些?”
诸葛恪以坚定的口吻说:“我父亲比我叔叔的才能大。”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的才智天下人皆知,因此,孙权问诸葛恪:“你为什么这样说?”
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知道自己该辅佐哪位明主,而我叔叔却不知道。”
孙权听后,高兴地笑了,从此对他们父子愈加看重,并委以重任。诸葛恪一番得体并且注意分寸的话,取悦了孙权,为他带来了好的前程。
现实点评
所以说,只有把握说话的分寸,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才能在社会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