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才供求态势如何,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处于一种什么状况,若干年后我国的人才需求情况如何?是大学生就业求职必须首先要了解的一个信息。
高校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教结构调整
链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求态势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毛入学率上升到4%;20世纪90年代末,毛入学率进一步上升到9%,但每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还不到100万人,人才供求比在1:2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7.5亿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7%,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做出了高等教育扩招的决策,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连续八年的扩招,我国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1800万人。
●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的100万人增长为2006的400万人以上,预计到2008年将突破500万人,2010年将突破600万人。人才供应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积聚、就业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但另一方面囿于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传统提供给大学生的城镇单位就业岗位的年增长量远远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人数,导致全国人才供求形势发生了逆转。原先的高等教育卖方市场已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提供的数据,2005年高等学校毕业生有337万人,当年城镇各种所有制单位实际录用的高校毕业生为202万人,除去25万左右录取为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人以外,有六七十万人未找到正式岗位。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03万人,估计当年新录用的毕业生为250万~270万人,除去录取为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人外,当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为100万人左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问题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劳动力结构状况与人才需求预测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几十万人,主要面向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在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每年大学毕业生的规模相当于过去的五六倍,传统的就业市场已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必须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为此,我们必须全方位研究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
城乡经济类型的就业岗位结构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十五”期间每年全国城镇单位提供的正规新就业岗位均为1000万左右,“十一五”期间也将大致保持在1000万人至1200万人之间。由以上数据分析,2000年大学毕业生100万人,占当年城镇单位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为10%,当时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比较容易;而到了2006年大学毕业生增长为400万人,如全部在城镇单位就业,将要占去这些单位新增就业岗位的40%,但是其中只有一半(约200万人)能去传统的白领岗位(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其他人则要到企业基层单位做灰领或蓝领。截至2008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将相当于城镇单位全部新增就业岗位数的50%以上,要找到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岗位的难度就更大了。
今后的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向新的就业空间,未能在城镇单位传统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要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只能有两个去向:
一是在10人左右规模的城镇私人企业或工商个体户就业,其从业人员有7000万人,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还不足1%,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去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但其工作环境、待遇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低,要求应聘者的就业观念、期望值做较大的调整。同时,还要求毕业生“能文能武”,既做技术人员,又做普通劳动者。据初步估计,每年的吸纳能力在50万人以上。
二是去全国乡镇企业就业,其从业人员总数有1.4亿人,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也不到1%。这些乡镇企业中,有一部分是出口加工型企业,还有一部分生产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配套产品,迫切需要补充一批大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每年的吸纳能力也在50万人以上,但同样需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乐于到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一些的乡镇、农村去就业和创业。
分产业、行业的岗位结构分析
2005年全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在业人员和比例结构分别为3.4亿人、1.8亿人、2.4亿人和44.7%、23.7%和31.6%。其中:第二产业的工业劳动人口为1.3亿人,建筑业为0.5亿人;第三产业的交通仓储邮电业为0.5亿人,商业、餐饮、金融、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为1.3亿人,教科文卫体及软件与咨询服务业为0.41亿人,机关与社会团体为0.19亿人。也就是说,企业有3.6亿个就业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仅有0.6亿个就业岗位,两者的比例为6:1,在二、三产业中吸纳人才潜力最大的是城乡经济部门和企业。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今后高等学校毕业生绝大多数要到二、三产业就业,但在以往处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二三十年中,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传统去向60%以上是机关和事业单位,40%是工业、建筑、交通和商业服务业。但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为过去的4~6倍,已不可能维持原有的就业格局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做大的转变。
分产业、行业的人才现状分析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推算,全国近7.6亿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为5160万人,占6.8%,只相当于经济合作与扩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24%)的1/3。
同时,我国各产业、行业之间的人才分布状况又极不平衡:第一产业中的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仅占本行业、就业人口的0.2%;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分别为6.5%和4%;第三产业中的交通邮电业、商业与生活服务业分别为6.6%和5.2%,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才密度均很低。人才密度较高的只有两个大行业:一是以事业单位为主的教科文卫体、软件、咨询服务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1.2%;二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机关与社会团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0%。这个状况也说明了二、三产业的各经济部门比机关、事业单位更需要提高人才密度,可以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分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
党中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为此,我国必须在2020年初步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由上海市教科院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完成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经过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由2000年的8年提高为11年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将提高为18%~20%。按照这个期望目标进行测算,2015年全国就业人口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应当达到13%以上。
结合各个行业目前人才现状的基础和技术发展梯度的区别,我们对2015年分行业就业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拥有量和比例做了如下预测:
农林牧渔行业人才拥有量由2005年的70万人增长为2015年的310万人,人才密度由0.2%提高为1.1%;工业由840万人增长为1820万人,人才密度由6.5%提高为10.1%;建筑业由200万人增长为450万人,人才密度由4%提高为8.2%;交通邮电业由330万人增长为750万人,人才密度由6.6%提升为12.5%;商业服务业由670万人增长为1250万人,人才密度由5.2%提升为10%;教科文卫及软件咨询业由2100万人增长为4000万人,人才密度由51.2%提升为80%;公共管理业(机关与社会团体)由900万人增长为1600万人,人才密度由50%提升为80%。
2015年预测,第一产业人才密度为1.1%,仅相当于目前OECD国家平均值的1/5左右;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人才平均密度是10.1%;第三产业中的交通邮电和商业服务业的人才平均密度也是10.1%,仅相当于20世纪末OECD国家平均值的一半,要求不能算高。
到2015年全国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拥有量将达到10580万人,比2005年实际拥有量净增5420万人。考虑到2006~2015年期间,全国在业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将有近1000万人退休,因此十年实际需要补充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将在6000余万人,平均每年为600余万人,与今后十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年平均毕业生预测数相近。
分职业大类的就业岗位结构分析与需求预测
从全国职业岗位人数的分布情况看,2005年全国城乡的各类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分别为1150万人、5700万人和2800万人。这三类从事管理与专业技术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岗位占全国在业总人口的12.7%,其中在城市、县镇和农村乡镇工作岗位的比例是57:23:20。商业服务人员、生产工人和农民这三类以蓝领工作为主的人员数分别为1.32亿人、1.9亿人和3.4亿人,合计占全国在业岗位总人数的87.3%。当然,其中也有少部分是灰领岗位或称技术蓝领岗位,担任技师、高级技工、领班,或生产者兼任质量检验、生产统计等工作。他们既在生产一线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工作,又带有某些管理或技术职能,其人数估计占蓝领岗位总人数的8%至10%,也就是在6000万人至7000万人之间。
从各大类职业人口中的人才拥有量和所占比例来看
单位负责人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程度者人数为420万人,比例为37%。
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中的大专及以上者为2400万人,比例为40%。
办事人员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为1180万人,其比例为42%。
商业服务人员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为57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在第一线从事服务工作。但带有部分管理或技术服务职能的灰领,比例为4.4%。
生产工人岗位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也为570万人左右,其中大多数为技师、高级技工或带有部分管理职能的领班者,比例为3%。
农林牧渔劳动者中,大专以上毕业生仅为0.1%。
按照2015年全国就业规模和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的预测,我们对该目标年度的分职业大类人口的规模和人才拥有量做了如下结构预测:
2015年各单位负责人总数达到130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比2005年净增3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达到60%。
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650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20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为68%(美国在1986年为78%)。
2015年职员总规模达到3200万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7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为60%。
2015年商业服务人员总规模达到1.8亿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10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为9%(美国1986年已达到34%)。
2015年生产工人总规模达到2.3亿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10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达到7%(美国1986年已达到22%)。
2015年农民总规模下降为2.8亿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2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达到1%(美国1986年为18%)。
对未来若干年大学毕业生供求形势的粗略判断
从地域上看:城市、县城和乡镇农村的新就业人才需求结构大约是:城市为60%,县城为25%,乡镇农村为15%。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股份制、集体合作制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60%;私营、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其他非正规单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20%;乡镇企业和农村的人才需求占20%;
分产业、行业来看:第一产业的人才需求大约占4%;第二产业占23%,其中工业占18%,建筑业占5%;第三产业占73%,其中交通仓储邮电通信业占8%,商业、金融、餐旅和生活服务业占18%,教科文卫体和软件、咨询服务业占35%,机关、社会团体占12%。
分职业大类看:专业技术类人员岗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40%;职员岗位的需求占13%;商业服务类人员岗位的需求占21%;机器操作者和一线生产工人岗位的需求占22%;农林牧渔从业者中的人才需求占4%。考虑到“单位负责人”的绝大多数岗位需有一定管理、技术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的可能性极小,故将其对人才的需求分解到其他职业类中。
综上所述,三类白领岗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53%,三类蓝领岗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47%,基本上各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