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汉书》(2)
6.李广巧计疑兵——《汉书·李广传》节选
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擅长射箭,杀死、俘虏了很多敌人,当上了汉朝的郎官,任骑常侍。李广常随从文帝出猎,格杀猛兽,文帝说:“可惜啊,你没有碰到时机;假使你处在高帝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在话下呀!”
后来,吴、楚七国起兵叛乱时,李广担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攻打吴国、楚国,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后来李广被调任为上郡太守。
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
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几十里后被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现在这样凭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兵追赶射击我们,我们就会立即死光。现在我们停下来,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的诱敌者,不敢来攻击我们。”于是,不退反进到离匈奴阵地约二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说:“都下马解下马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很多并且离得近,倘若解鞍后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都解下马鞍,表示不走,用这办法来坚定他们的猜想。”
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夜半时,匈奴兵也以为汉军在附近有埋伏的部队,要乘夜袭击他们,匈奴全部撤退了。第二天清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部队。
史家评论:李将军诚实得好像粗鄙之人,口不善言辞,到死的那一天,天下人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之流泪,说明他对士大夫们是忠心诚信了。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虽然是说小事,也可以喻大。
7.苏武牧羊北海——《汉书·苏武传》节选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苏建为国立功,而与兄弟们一起被任用为郎,苏武后来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
当时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双方互相扣留了多批使者。天汉元年,且鞑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于是说:“汉朝的皇帝是我的长辈。”把扣留的汉朝使者路充国等全部放还。汉武帝为了报答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返回,却碰上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但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单于非常佩服他的气节,派人早晚探问他的病情,并拘捕了张胜。
苏武的伤势日渐好转,单于派使者劝他投降,又共同审判虞常。卫律用剑杀死虞常之后,举剑要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应当与他连坐。”苏武说:“我本来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与他连坐?”卫律用剑比划着要刺苏武,苏武毫不动摇。卫律再以荣华富贵劝降苏武,苏武痛斥卫律说:“你作为汉朝臣民,不顾恩义廉耻,背叛皇帝和亲人,投降蛮夷,我见你干什么?你明知我不投降,如果想让两国相攻伐,匈奴的祸败将从杀我开始。”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符节和一小群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符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过了十九年,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连汉武帝也已去世,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要求释放苏武等人,匈奴诈说苏武死了。后来,汉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史家评论:孔子说的“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些做人的道德标准,在苏武身上都体现出来了。
8.奇智多谋东方朔——《汉书·东方朔传》节选
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自荐,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武帝读了东方朔自许自夸的推荐书,赞赏他的气概,命令他待诏在公车署中。
公车令俸禄微薄,又始终没有见到皇帝,东方朔很是不满。为了让汉武帝尽快召见自己,他故意吓唬给皇帝养马的几个侏儒说:“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你们还不赶快去向皇帝求情!”侏儒们大为惶恐,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即召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终于有了一个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他风趣地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侏儒身高3尺,我高9尺,所挣俸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白米。”东方朔诙谐风趣的语言,逗得汉武帝捧腹大笑,遂任命他侍诏金马门,不久又擢为侍郎,侍从左右。
东方朔巧言善辩。一次,武帝诏令赏肉给侍从官员。大官丞到天晚还不来分肉,东方朔独自拔剑割肉,随即把肉包好怀揣着离去。大官丞将此事上奏皇帝。东方朔入宫,武帝说:“你不等诏令下达,就用剑割肉走了,是为什么?”东方朔摘下帽子下跪谢罪。武帝说:“先生站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再拜说:“东方朔呀!东方朔呀!接受赏赐不等诏令下达,多么无礼呀!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肉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呀!”武帝笑着说:“让先生自责,竟反过来称赞自己!”又赐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妻子。
东方朔也常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向汉武帝谏诤国政。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不敢依法治罪,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左右大臣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独东方朔故作糊涂,向汉武帝祝颂说:“圣王执政,行赏不避仇敌,诛杀不择骨肉。今圣上严明,天下幸甚!”此举使汉武帝难徇私情,不得不忍痛依法惩处了昭平君。
史家评论:东方朔是滑稽之雄啊!东方朔的诙谐表现在逆违讥刺、射覆等,这些事情浮浅,流传在百姓当中,儿童、放牧的小孩无不炫耀。
9.公孙贺巫蛊之乱——《汉书 ·公孙贺传》节选
公孙贺,字子叔,他的祖父昆邪,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因为率军攻打叛乱的吴、楚等国有功,被封为平曲侯,著书十几篇。公孙贺年轻时参军作战数次立战功。汉武帝做太子时,公孙贺为太子舍人,到武帝即位,提拔公孙贺为太仆。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而受宠幸。
武帝年间,公孙贺抗击匈奴屡立战功,终于代替石庆任丞相,被封为葛绎侯。当时朝廷多事,监督责罚大臣。从公孙弘以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享善终,但多次遭受谴责。所以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不愿接受丞相印绶,叩头哭泣,说:“我本是靠鞍马骑射的本领当了官,才能实在不能胜任宰相。”武帝说:“扶起丞相。”公孙贺不肯起来,皇上就起身走了,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左右大臣问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公孙贺说:“皇上贤明,我当丞相不称职,害怕受重责,从此就危险了。”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代替公孙贺做了太仆,父子同居公卿之位。公孙敬声仗恃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骄纵奢侈不守法令,擅自挪用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事情发现后,被逮入监狱。这时皇上下诏搜捕朱安世还没捕获,公孙贺自己请求追捕朱安世来赎公孙敬声的罪。皇上允许了公孙贺的请求。
后来,公孙贺果然抓获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城的大侠客,听说公孙贺想用他为儿子赎罪,就笑着说:“丞相的灾祸牵连到他的宗族了。我正要告发丞相违法的事,丞相家的罪过罄竹难书。”朱安世于是从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以及指使巫师在祭祀时诅咒皇上,并且上甘泉宫在驰道上埋偶人,用很恶毒的语言诅咒武帝。武帝勃然大怒,下令有关的主管部门审讯查验公孙贺,彻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这就是巫蛊之乱。
征和二年正月,长安城中寒风凛冽,行人稀少,一片萧瑟景象。公孙贺父子在中尉府狱中相对而泣,随后两人共赴黄泉。其家族亦被满门抄斩。
史家评论:至于丞相、御史大夫两府中的人士,不能坚持正确的意见来辅佐丞相,对有共同利害的人,阿谀逢迎无原则地附和,以此讨好上司,这些人就像孔子说的“材器小劣之辈”,不值得称说。
10.主父偃倒行逆施——《汉书·主父偃传》节选
主父偃是齐国临茁人,他学的是长短纵横之术,年轻时游学于齐国读书人之间,儒生们一齐排斥他。于是他北游燕、趟、中山,但都没有人厚待他,客居异乡,非常困窘。卫青将军多次对皇上说起他,皇上一直没召见。主父偃无钱可用,在京城逗留时间久了,诸侯家的门客大都讨厌他,于是他就向朝廷上书。奏书早晨送到皇帝那里,晚上他就被召进宫中拜见皇帝。
后来主父偃多次上疏言事,皇上下令迁升主父偃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当中提升了四次。主父偃认为,诸侯王地方千里,缓则骄奢而为淫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武帝进言说:“希望陛下令诸侯王推恩分其土地给所有子弟,使他们都成为侯。他们人人喜得所愿,皇上用恩德布施,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王的封国,必然会渐渐自己衰弱下去。”皇上采纳他的建议。
在尊立卫子夫为皇后以及揭发燕王刘定国的暗中犯罪活动,主父偃都有功劳,声势日赫。大臣们都害怕主父偃的嘴,贿赂和馈赠给他的钱财累计达千金。有人劝告主父偃说:“你太横行无忌了!”主父偃说:“我结发游学四十多年,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兄弟不收留我,朋友离弃我,我穷困潦倒的日子太久了。大丈夫在世,生不能享用五鼎食,死就受五鼎烹刑算了!我日暮途穷,所以倒行逆施,不按常理做事。”
主父偃曾经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入齐王后宫中,但是没有成功,主父偃由此与齐国有了嫌隙。在主父偃得到武帝宠幸时,他乘机说:“齐国的临苗有十万户人家,一天所收市场交易税黄金千斤,人多而且富足,超过长安。不是天子的亲弟弟及爱子不会得到这个王位。现在的齐王与皇族已是更疏远了!”于是,就从头至尾地讲给武帝听,说吕太后时齐国就想造反,到吴、楚谋反时齐孝王几乎也起来作乱。现在听说齐王和她的姐姐在通奸。于是,汉武帝就拜主父偃为齐国丞相,要他去主持审理此事。主父偃到了齐国,迅速审讯齐王后宫中帮助齐王联系其姊翁主住所的宦者。齐王年轻,怕因此有罪而被官吏逮捕处死,于是就喝毒药自杀了。
赵王刘遂见主父偃一出皇宫就败了齐国,担心他会逐渐离间刘氏骨肉,便上书说主父偃收受贿赂及其用心不公的事。天子于是把主父偃囚禁起来,但还没有决定杀他。这时公孙弘说:“齐王因忧虑而死,而且没有后代,不杀主父偃无法满足天下人的愿望。”主父偃就坐法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