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的传说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这一现象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楔形文字的历史相当古老,大概有500多种,可惜这种文字早已失传,已经没有人会识别和使用了,人们只能通过古人留下的文献来猜测和研究楔形文字的含义。
解开谜题
公元前6世纪,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率大军远征埃及。为了保住皇位,他在出征前派人秘密处死了自己的弟弟巴尔狄亚。可奇怪的是,他出发后就听说巴尔狄亚发动了叛乱。难道是闹鬼了?原来,这个巴尔狄亚是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冒充的。叛乱持续了半年,波斯国内人心惶惶。冈比西斯二世只得匆忙往回赶。哪知道在途中,冈比西斯二世病死了。一时间,波斯贵族们群龙无首,皇宫里乱成了一锅粥。
这时,一个叫大流士的贵族出面平定了叛乱,并且靠着阴谋手段登上了皇位。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他命人把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郊外贝希斯敦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由楔形文字、新埃兰文和古波斯文三种文字组成。
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
地点
波斯
1835年,法国学者罗林森意外地发现了这个铭文,并制成了拓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终于译解了铭文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把楔形文字同古波斯文对照,从而读懂了楔形文字,解开了楔形文字之谜。
起源与发展
早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开发两河流域的同时,创造了楔形文字。之所以叫楔形文字,是因为它每一笔开始部分都较粗,而末尾部分都较细,样子就像木楔。可是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人们最初使用的文字看起来并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平面图画。这些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写法简单,表达直观,几个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复杂的意思和抽象的概念,类似汉字造字法:“人”和“木”合起来就是“休”,“眼”和“水”合起来就表示“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增多了,想要表达的东西就越来越抽象和复杂。于是,苏美尔人对文字进行了改造。首先,他们增加了符号的意义,又把图形进行简化,一个整体通常用部分来代替就可以了。这样,象形文字开始发展成了表意文字。
知识链接
楔形文字传播的地区主要在西亚和西南亚。随着其词汇的扩大和完备,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甚至国家之间的交往书信和条约,也都用这种文字写成。
后来,苏美尔人连年征战,一些统治者为了歌颂自己的功绩,常命人把征战的过程记述下来。在记述的过程中,人们常会碰到一些专有名词,如攻占城市的统治者和城市的名字,为了把它们区别开,他们就开始使用发音符号。发音符号能够表达图形符号无法表达的介词、副词等文法和语法结构,使意思更加准确。经过这样变化以后,苏美尔人开始逐渐用楔形符号代替象形符号,最终创立了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的文字最早是写在泥板上,后来发展为刻写在石块上。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又对楔形文字进行了改进,逐渐把它变成了字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