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文有二。初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标。次解。后结略标中有三。初总标。次别列。后结所为。别列六中。初五为利乐众生。后一为正法久住。前五之中。初二佛法外人心有疑或。不生定信。次二已入佛法。欣佛法者。不解进修。后一已进修者。不能证达。此但问因。是须菩提所欲修故。唯问种性及证发心二所修法。不问佛位十地菩萨己证达者心所欣求出离解脱佛果之位。总显种性不断。有二义。一此中已闻欲令当来佛种不断。二明佛能令佛种不断。以能善摄及付嘱故。此中六因依古所说。合有四解。一云。第一佛法外。由有疑惑。多生诽谤。今问冀答。以断彼疑。令发信心。不生谤诽。起菩提心。二起信解者。若先虽不疑惑诽谤。但处中位。由不闻解。不能发心。今为于彼闻法起信入十信中前五心位。三若入十信第六心后。信决定位。名入甚深义位。若先虽发大菩提心。犹在十信前五心位。尚断善根。未信决定。不名入甚深义位。今为令入第六心后得信决定。深识佛法因果理智信智不退屈。由解深义。方无退信。名入深义。四若先虽得信不退屈入甚深义。十住位中入前六位。尚有退作二乘之心。今为彼等无退大意。入第七位。后名不退。五若先虽得入位不退。乃至得入十回向后。得四善根入决定择分位。犹未证达真净法界。不名生如来家。未名住极喜地。未得法苑乐。未证诸相增上喜爱。不名生喜。今为彼等得入十地证得法界入后后道。六由人信学。进趣证达。当来正法。教行果三久住于世。为此六因生随喜故。以发三问。地前地上皆有发心修行断障三义别故。结云。此是问者欲令佛种不断故问。以上一位配。下更三义位配。
次解中有二。初问。后答。答中顺第一解。初人可解。第二有乐福德等者。有先凡位不谤不信佛法三乘。但处中住意。其何在世耶有乐为福德。未发信心。名未成就。今为令彼起信解故得入十信。第三入甚深义。即前二人深达因果得信不退。第四若已得入信不退位。名为已得。不轻贱者。常住法决定出离。堪当得果。名不轻贱。入位不退。第五已得顺摄。是先根熟。但在位不退后。及净心者。位不退前诸菩萨等。不由于他起根本智。于法自证入。起后得智。于法得见。得入十地后。后亦复如是。生欢喜故。又第二解。初一人法外令入十信前五心。第二人五心前入信第六心后。信决定名信解。从初人作第二。第三入甚深义。即第二人在六住前者。得入位不退中。第七住后。名入深义。第四人不退转者。已得位不退。得入初地证不退。第五生喜者。即是次前得入初地。根已就者名为顺摄。展转得入二三地等。若已入位不退。后人名净心者。得入初地。合名生喜。又第三解。初人法外初入十信位。第二人业五心前得入第六信不退后。第三渐入初地。证入甚深真如法界。第四证入第八地后行不退。第五见道已后。证不退后。名顺摄。入八地名净心。得无漏心。恒相续故。皆生欢喜。初地顺摄展转得入佛地。生欢喜。八地净心不久得入佛位。皆生大欢喜。虽有三释。此解似佳。由问但问因中三行因得证后后胜品乃至成佛。具答三位诸行。从初发心。及至佛果。是前前位所修入故。今细审勘。地前凡夫唯三十心。初住法外令信入法。次在六住已前。令入七住。次在地前。令入初地。次在七地已前。令入八地。后在因中。令入佛地。各随彼位。以释其相。令法久住故。众生可得入前五因。由众生得入前五因故。法成久住故。发问者广为六因。略为二因。余如玄记说。
结略为四。但结前五。所学教理。即法久住。故不说之。其法外人疑者。令见因果等理。发生信心。入佛法内。如已发心乐福德信未定者。能摄受信及胜解定。已信解定成就之人。摄受初地。入甚深义故。今此二名为摄受。摄受信定及证定故。得入初地。知绍佛位。名得不轻贱。欣八地后胜品妙行。令精勤心。不生行退。八地已后无漏观心。念念相续名为净心。得入佛位。令生欢喜。此结次第依行位说。但说净心生大欢喜。前广释中并说顺摄。令生大喜。即入初地。顺可世尊善摄受故。总令作佛。故二合说。若依次第。应依结略。略为四因中。初一因为法外入法。第二人为内凡入圣。第三为七地前入八地。第四为第八后入佛位。说信行地为初人。说净心地为第二第三。说佛地为第四人。上来三解。依位配之。第四解作三问者。初问为初人令发心。次问为第二第三人修行。后问为第四人令断障。由三人各修自所求行已。净心生喜。乃至作佛。故结略中合第二第三为一摄受。摄受行故。
解种性不断中。自下第二解摩诃萨言。即兼解大乘义中。大义诸译并略无摩诃萨言。大唐及隋并有七大。七大者。一法大。对法第一名境大。缘于广大教法为境。二心大。彼第七名业大。穷生死际。示成菩提。建立佛事。三信解。大彼名智大。即了二无我。四净心大。彼第五名方便善巧大。不住生死及于涅槃。五资粮大。彼第二名行大。行二种行。六时大。彼第四名精进大。经三大劫。修难行行。七果大。彼第六名证得大。证大功德。彼论意说。缘教起行。达甚深理。精勤长时。不滞二边。证大胜果。穷生死际。建立佛法。故名为大。此论翻倒。或此意说。缘教发愿。建立佛法事。得智达理。不同凡夫二乘有所住著。常行二利。长时精勤。便得胜果。二论意别。前后不同。更勘菩萨地十地论初卷说摩诃萨者有三种大。一愿大。二行大。三利众生大。
第三解摄受菩萨等文中分二。初摄受。后付嘱。前解摄付时初成正觉及入涅槃时及所摄付根器。天亲云。根熟名摄受。未熟名付嘱。而未解释二种自性。天亲但解所摄付者及摄付之意。即此种姓不断。未释彼自性故。今释之。于中有二。初标问。后别解。此中分二。一善摄。二第一摄。罗什菩提流支真谛并无两文。唯大唐本云。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经文但以一最胜言。前文牒经文云。第一善摄摄受所有菩萨等。遂开为二。以最胜言具善摄第一两义故。下解付嘱。唯言第一付嘱。道理定尔。又善摄是总出体。第一是别解义。善摄第一摄为二。第一摄中有三。一标。二列。三解。乐谓与现在利益。利谓与后世益。即差别中世间定是现乐。三乘果是后利。利乐有十义。如唯识疏。此中唯在。第四牢固。谓后益毕竟果体。现益毕竟因体。俱名毕竟。第六异相未净菩萨者。谓地前信行地未得净胜意乐故。于彼菩萨不可善摄中。此善摄法最为胜上。毕竟难坏。能利自他。更无过上。为二世益解付嘱中。亦三。初标问。次列。后解。善友所者。谓将入涅槃时。根熟菩萨为所入处。为根未熟者之善友故。故知天亲依根未熟说后付嘱。付嘱与根熟。无著说在入涅槃时。解不相违。以根未熟为能入者。其根已熟。为所入处。其根已熟。法尔教化。佛教根熟。汝既得已。可转教他。由此未熟不失善友所入之处。法尔根熟。悲愍未熟。佛令转教。令根已熟转生尊重求佛教故。
下解正宗。第二以发起行相总文。初二句问。后二句答。答有三意。一答。由三乘菩提果各差别。唯问大者发大乘心。最胜乘者所趣究竟果故。能广益故。不问余二。二答。以能化法化所化生。后得果时。有三身果别。若问发行菩萨乘者。能以三乘法化所化生。令得三菩提。二乘不能。故不为问。三由三乘者菩提有异涅槃无差别。大乘菩提断二障。证二理。行二利。成二智。唯问趣此不得取余。三问别义如前已解。
下第三段解行所住处中文分二。初解赞印中善哉言。后解正陈。以须菩提问。顺可深理。是五问中。为欲利益有情故问。佛赞其问。故言善哉。重赞叹之。然菩萨行见善说者。施言善哉。今以须菩提问契玄宗深可道理。重言善哉。准十地论第一卷解善哉云。所说法中。善具足故。善哉有三。一所缘谓净慧。二体性谓说诸地未曾说法。三果谓具十力等无障碍。佛菩提故。此亦如是。准彼应说。
正陈之中。大分为三。初明信行地。次后卷中为证道下解净心地。后上求佛地下解如来地。说彼彼地。令住前前下位欣趣。下皆准知。初文分四。初解摄住处在十住位。创则安其心于彼彼法。行犹未胜。故名为住。次自此后。余住处中下第二解波罗蜜多净住处。次为欲得色身住处下第三解欲住处。合欲得色身法身二住处。为一欲住处。此上二住处在十行位。行六度诸行胜故。名之为行。次后卷初已说欲住处竟下第四解离障碍住处。在十回向位。凡所修行皆为回向。立回向名。依前略为八住处中。初六住处说为三地。以彼八住处中.后二住处通诸住处。非别配地故。后卷初云。今说离障碍住处有十二种障碍对治。十八住处中。合十二为第四离障故。前十六住处为信行地。分为四文。初二各一。合二为第三。合余十二为第四故。或分为二。初解摄住处。后解余三住处。以波罗蜜住处文初云自后余住处中有五种等。合明以下文各以五义解之。故合为一段。初名摄住处。若远解者。亦发大心。远期摄受大菩提故。近解释者。发心已摄受正法。摄众生故。通二解者。发期愿。摄受正法成佛利生。近远二摄皆在中故。前十八住处中名发心。是种性发心。初.所起行相为名。此名摄者。以当成果及能利众生。而为名目。文分为二。初别解四心。后总答三问。依天亲论。初文为四。初解广大心即是初住。次所有众生界施设住施设已者下解第一心即第二住。次如是无量众生入涅槃已者解第三常心。即次四住。何以故若众生相命人相相则不名菩萨下。解第四不颠倒心。即后四住。如中卷释。弥勒天亲总科文意。此中别释。
释彼所无。初文分二。初解总所有众生文。与罗什同。单言一切众生故。后卵生下别解三类。流支重言。所有众生众生所摄。大唐本云。所有诸有情。有情摄所摄。初言有情总谈也。后言有情者。世间有二。一有情。二器。今有情世间类摄之所摄。不是器世间类摄之所摄。又不佛化众生。菩萨观行有五无量。如障广说。一有情界无量。二法界无量。三世界无量。四所调伏界无量。五调伏方便界无量。今总言所有众生。在五无量中。初有情界无量有情.摄所摄。是第五调伏方便界无量。此调伏方便界无量。名为能摄。是诸有情之能摄故。为此有情能摄之心所摄者。即所堪化一切有情。初总欲化度。先观有情。有情无实。唯有诸法。以为自体。彼诸有情必住世界。依彼界处。观察所化性欲胜解所调伏异。然后应彼设调伏方便。由初有情。数非一故。名为无量。故经总言所有诸有情。乃至最后设方便。亦复非一。故言所有有情摄所摄。初所有言。贯通下人法。人法即是五无量中初后二种。令初发意当成初观。故举初后。以例中三。广大第一等义皆如玄记说。五无量如章说。恐繁不引。
卵生等者。别显三类分三。初总标差别。显前文总。次略举三别。后配别三。受生依止二义可知。境界别者。无所有处已下乃至欲界中。除住无想天二无心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此五有情外。余皆有粗境。有明利想。名为有想。显五位中无六识故不缘境界。皆名无想。在有顶地。极闇劣故。即以无少所有地法。而为境界。不如于前有想地。境界粗显。心想分明。名非有想。亦不同前五无心位全无心想。名非无想。有少细想。无粗明想。是故双非。想能取境分齐像貌。对境名想。外道多计为生死因。故偏说想。不名有心心所等举想。摄余诸非。色蕴色像之身。相状易知。心以想微隐。故对依止名有色等。不名有心等。死灭为终。生起为始。因初有后无。故依生类。名为卵生等。不名卵死等。此显初心愿意所化。总说一切无不周尽。应依界趣地居止等种种义门分别此三。问何故不明界趣所化。但明此三答受生通五蕴。总也。依止于五蕴中色非色蕴。以辨差别。境界复依四非色蕴。能有境界。而显差别。从粗至细。展转而谈。亦显界趣。在于中矣。欲令舍生死而得涅槃。故说受生。欲令舍无常色等得常色等。故说依止。欲令断除分别因故。故说境界。心想为分别因故。断此疑想。成无分别智。又外道说想为生死之因。无想为涅槃之果。今说彼俱生死可度。更不说余。故论说言。受生依止境界所摄。问依胜鬘经及瑜伽三十七。有四所化。谓三乘众及无种姓。或依楞伽。说五乘等。此中言总亦摄法尽。何故次言。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无余涅槃三乘众入。非第四故。其胜鬘云。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善戒经菩萨地亦尔。岂无种性亦入涅槃。经皆令作佛者。说一乘一道皆得作佛。应解佛意。答有三解。一解。若久学行。识知根性。于无种姓人天善化。胜鬘经文云。若初学行。未识根性。但总发意皆令入灭。此经文是亦不想违。二解。望其愿意。皆令入灭。此经文是。据实而论有无姓者人天善根成不得入灭。彼等经是。三解。彼别此总。理不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