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习力就是战斗力:谁抓住了学习,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通用电气前总裁韦尔奇曾说:组织领导者应该同时作为教练、启蒙者以及问题解决者来为组织增加价值。他认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带领组织持续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组织的战斗力取决于组织成员个人的能力。而学习是提升组织成员个人能力的最好途径。一个优秀员工至少可以抵得上两名平庸的员工。谁抓住了学习,谁就抓住了战争中的主动权。
为什么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苹果公司CEO 斯蒂夫·乔布斯
钱学森从美国准备回中国时,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阻止钱学森:“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钱学森之所以这么厉害完全在于他超人的学习力。国外的刻苦学习让钱学森掌握了军事设备和火箭技术信息。回国后钱学森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试验成功,说钱学森具有五个师的战斗力一点也不夸张。
在军队中,像钱老这样优秀的人才可以抵得上5个师;同样,在企业中,一名优秀的员工远远胜过平庸的员工。“商界教皇”的汤姆·彼得斯指出:雇佣出色的员工是任何公司所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雇用一个出色的员工对企业来说不仅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关注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因为出色的员工不仅本身有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带动他人的发展,甚至在重要岗位上可以引领公司未来的发展,从而给公司带来长久的效益。众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都会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从入职选拔到在职工作都会进行严格的测评考核。
二流员工靠管理,一流员工靠学习。谁都知道一流员工的学习力、战斗力最为惊人,超强的学习力是员工奋进的一股强劲动力,它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斗志。一般来说,学习力强的员工能够帮助企业在成长期更好的发展,在企业遇到问题时以学习到的远见卓识帮助企业及早走出困境,渡过难关。在企业中,管理者要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学习能力。专业、学历、能力固然重要,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或取得。
微软公司以卓越的创新能力著称于世。殊不知,创新有赖于知识,知识积累唯有学习,微软极其注重员工学习力。微软公司在招纳人才拥有“绝招”:在面试时,上午教给应聘者一些新如识,下午则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不会的就淘汰。正因为如此,微软员工个个学习能力非凡。微软在开发Windows2000系统时,只动用了30名的研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写出50多万行代码。
同时,比尔·盖茨在微软倡导相互学习,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如对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提出建议或提案。
在企业中,拥有学习力的员工才有强大的战斗力,拥有学习力员工的企业才有强大的战斗力。一个人,如果使学习成为一种能力,他就能够把握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个企业,如果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么这个组织就有了具备了永远先进、永远成功的战斗能力。
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研究表明: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期,每10年增长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长一倍;目前估计每2—3年增长一倍。所以,企业只有强化员工的学习意识,从选拔、培训机制上着手,提高员工学习力,不断进行知识、技能创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在能够在未来的高度激烈的竞争时代具备高度的战斗力,使企业永葆活力,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现代战争是学习力的比武
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毛泽东
现代战争拼的不光是战术,拼的还有学习。我们的生活正在被现代高科技所包围着、影响着,军队战争也时刻需要学习来武装军队的战斗力。
现代战争拼的不光是战术,拼的还是学习。不只是我们的生活正在被现代高科技所包围着、影响着,军队战争也时刻需要学习来武装军队的战斗力。
1982年6 月, 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 以色列运用现代化的电子战手段, 一举瘫痪了叙利亚防空导弹的指挥控制系统。在以军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下, 叙军19个苏制萨姆-6防空导弹连, 在6 分钟之内就被全部摧毁。这里面也有高技术起了作用。
在海湾战争中,仅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一方, 就使用了六、七十种成千上万件高技术武器装备,,其中首次使用的就达50多种。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类导弹、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和制导地雷等精确制导武器; 二是包括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坦克和装甲车、作战舰艇等在内的新一代作战平台; 三是性能优越的航天、航空、地面侦察器材; 四个“软杀伤”和“硬摧毁”相结合的先进电子战装备; 五是快速、灵敏、高效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 六是新型的夜视、夜瞄器材及其装备。
由于这些武器装备技术、战术性能高超,并在实战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因而就为多国部队一方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给予敌人致命打击的是多的是科技力量,而不是必须要近距离与敌军作战的陆军。一位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军将领在刚刚走下战场时说,“任何军队若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也是惟一永不改变的法则是比作战对手学得更快更好。”
倘若说一个军队没有学习力,就很难掌握最新的科技和信息,就无法操纵武器系统、信息系统等高科技装备。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军队战斗力与构成军队的个人与团体总体学习能力和水平紧密相关,只有个人和团体具备学习力,军队才能具备战斗力。在现代军事实践中,持久的战斗力优势将突出表现为是否有能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习力是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源泉,一支军队有学习力,才能有战斗力。
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演,强调了加强文化工作,建立有文化的军队的重要性。工农是革命军队的主要成份,他们由于长期遭受阶级统治,不识字、无文化,这种状况对于他们提高觉悟,掌握军事技术妨碍极大。
因此,早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毛泽东就把提高部队文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它使这支军队产生了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
学习力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当今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军队的学习力最终要落实到个人身上。现代化的军事理论要靠人去研究和运用,现代化的军事思想要靠人去总结和实施,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要靠人去操作和使用,现代化的编制体制要靠人去制定和落实,现代化的战争要靠人去指挥和驾驭,因此不会学习,就不能建设现代化的军队,也就无从谈起现代化的战斗力。
向南林是某集团军高炮修理兵。他曾撰写的6篇学术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使团队新配发的技术最先进、操作最复杂、保障最困难的雷达;他总结的挥仪修理“听声初判、观表定位、按图推演、实地解难”四步排除故障法,在学校教学中推广 。
向南林有个习惯,每天打开局域网搜索世界军情动态,阅读世界强军人才培养的报道,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
向南林的战斗力与他的学习力是分不开的。“在学习方面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就军队而言,今天不具备学习能力,而是习惯地把建设未来的军队停滞在昨天、停滞在被以往战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手段上,那么明天战场上的角逐,就将成为被动之旅甚至是败军之旅。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正像《希望不是出路》中所说:“军队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学习的组织,也许是美国最前沿、最先进的学习组织。”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均把提高官兵的学习能力,作为质量建军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
了不起的公司有一个学习型团队
因为我们能够看到了不起的创业公司,从美国的微软、谷歌、苹果,到中国的阿里巴巴,都是创业团队的优秀和凝聚力造成了后来的成功。
——原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企业往往直观地把一个部门或班组、一群管理人员或工人称为“团队”。其实不然,现实中很多所谓的“团队”与团队本身所体现的团结、合作和共同目标等基本特征格格不入,根本不能称之为“团队”。
真正的“团队”应当是一个具有学习力的组织,为着企业共同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断超越,具有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机制。而团队学习则是团队的必备要素。只有通过团队成员整体的学习,使团队成员进步提高的速度能达到个体速度之和,团队整体产生的成果达到个体成果乘方的水平才会产生团队效果。
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有“军队的执行力、学校的学习力、宗教的信仰力、家庭的亲和力”,这样的团队才能真正无敌于天下。这样既能提高企业效率,也能够提高团队效果。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团队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内部分工将越来越细,为了保证部门和员工都能围绕团队的目标和意愿进行,就必须要求全员学习、团队学习。
在并购IBM PC之前,联想2004财年营业额为29亿美元,2007财年金融发生危机之前,营业额达到过169亿美元,杀入世界500强。而利润在4年间从1.4亿美元,增加到4.84亿美元,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3%增长到7.6%。2008~2009财年,联想巨亏2.67亿美元。
2009年柳传志自任董事长,将杨元庆推向CEO的位置。杨元庆成立8个人的班子,4个国际人士,4个中国人。联想用了“土办法”,即在每一次会议中,让8人核心团队从务虚开始讨论,然后一步步务实。
联想公司2009年11月5日公布的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第二财季业绩显示,净利润5300万美元。联想集团主席柳传志对业绩表示满意,并表示:“这些表现和进步都是执行了预定战略的结果。”
试想,在企业面临危难之时,如果企业没有强大的学习力,如果没有员工的共同参与,这种力挽狂澜的壮举是很难出现的。
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始终坚持通过学习营造良好的企业学习文化。是什么造就了世界500强企业中的西门子、惠普、索尼、雀巢、IBM、汇丰等品牌?既不是资本、规模和技术,也不是特定的优秀员工——这些因素每天都在变化,而是看不见的企业学习文化造就了它们今天的辉煌。
学习促进团队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学习型团队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企业学习就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它使每一个成员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促在学学习方面达成一致的共识。企业学习必须坚持全员参与,形成广泛的共识,把“学会学习”的意识变成普遍的意识,把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把学识变成共识。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会充满凝聚力,在竞争中愈战愈强。
在市场经济中,学习已成为企业的灵魂,即三流企业靠价格,二流企业靠质量,一流企业靠学习。企业没有学习就如人没有灵魂和思想,只是由机器设备、办公设备和人员组成而已。这样的企业,对内,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外,没有爆发力和竞争力。
当今,学习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不败的动力之源。当代企业的发展更是证明,只有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多、学得快才能保持你的竞争优势,保证持续不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壮大中的作用,正日益被企业管理者们所重视。尽管企业决策者、管理者个人在教育背景、生长环境和人生价值观取向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他们丝毫也不怀疑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但是,企业文化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企业经营者用心力、用智慧、用时间、用方法来完成的系统。
企业要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提高竞争能力,首先应以激发企业内员工的个人追求和不断学习,从而使之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一旦真正地开始学习,企业定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作为团体中的人也会快速地成长起来,企业的内功更会不断强化。
企业团队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很难想象,一支学习能力差的团队在市场竞争中会立于不败之地。
天才是学出来的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东汉时期思想家 王充
在生活中,人会常常以千里马自比,偶尔也会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感叹找不到慧眼识才的伯乐。诚然,每个人都渴望找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但是否你就是一匹如假包换的千里马?
不是随便一匹马都可以被称为千里马,在遇见你的伯乐之前,你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匹千里马。否则即使有天偶然遇见伯乐,他也不会对你青睐有加。
那么,要成为千里马,有一个途径: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马匹,才能够征战沙场所向无敌。
同样,要想有一匹职场上千里马的战斗力,同样也要经过训练,训练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学习。也就是说要成为职场中的天才型选手必须时刻学习。
比尔·盖茨从小就喜欢阅读,父亲的藏书总是令他爱不释手。不论是人物传记还是地理经济读物,在丰富他的知识的同时,也塑造了盖茨良好的品格,为他日后成就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业有成之后,他依然热爱读书,在他的别墅里,有一间藏书14万多册的大图书馆,他一直翻看《金融家》杂志来关注世界新闻。现在他一年休几次假,并赋予假日不同的主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假期学习。比如,就在几年前,他去了趟巴西,他把那次假期命名为物理主题假期,度假的过程,他阅读了大量的物理书籍。
比尔·盖茨说:“即使在科技领域,学习新东西也会带来无穷的乐趣,当我想找出我们在不同时期的转变模式到底会把我们导向何方时,我就会召集专家为我们讲解有关信息。我花两个星期来做‘学习周’,在那期间,我阅读专家们提供给我的材料,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组织在一起。”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都与书相伴,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使自己的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终身学习的习惯让比尔·盖茨能够始终紧跟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微软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
听了比尔·盖茨先生的心得,你怎么想?看来读书的用处有时还真的可能被我们低估了呢。好在,书决不会对任何人偏袒或者吝啬,她向每一个愿意珍惜她的人敞开心胸,关键在于你是否把她看做是你终身的朋友。
在很多人看来,青岛啤酒的总经理金志国的成功充满传奇色彩,因为他是直接从中层被提拔为青岛啤酒总经理的。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啤时,他还只是一个洗酒瓶子的工人。但是有一点他与别人不同,那就是他爱学习。他把别人喝茶、聊天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而且看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他看书是为未来做知识储备。这样的学习习惯,使他在技术理论和操作经验上都比同龄人强。
后来,金志国的报了上海的华东电力学院,学了热工的函授课程,继而又考进了电大,学习劳动人事管理专业,以知识武装自己。虽然没有学历,但是他知道至少能够学到技术,当他读完大学回到单位后,他就有了更大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单位越来越重视知识型干部他很快就得到了提拔。
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有句名言:“我一直跟我同事说,作为成功的人要有学习精神,这是树的叶子,不断吸收养分,才能变得旺盛。”
一个人要想提高战斗力必须学习,没有文化武装的是不能战胜竞争对手的。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倘若不学习积累,想轻易获得很强的战斗力,打开成功的大门简直是枉然。
马云说,博士学位拿到了,只是生活考试的开始。很多像马云、俞敏洪、任正非之类的牛人虽然有很高的学历,不论工作多忙还是每天会固定的抽出时间看书学习。即使不能通过书本来学习,他们都会时刻留意,在工作或者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人生的学习和提升。
学习水平决定领导水平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领导学习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在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力的强弱,这也与企业的发展快慢有着密切联系。
——选自《马化腾腾讯管理日记》
刘邦曾和韩信有过一段对话。刘邦问他:“像我这样的军事指挥水平,能统帅多少军队?”韩信回答:“陛下至多只能统领十万人马!”刘邦问:“那么你呢?”韩信说:“臣,当然是多多而益善了!”刘邦哈哈大笑:“你既然多多益善,为什么现在被我抓住了呢?”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所以我就被陛下擒拿住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什么很多企业人才济济,管理层却总是抱怨无人可用?为什么组织中很多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都沦为“万年科员”?企业中真正奇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将才!最好的领导不仅要善于“将兵”,而且要善于“将将”。企业如同一辆战车,它能安全顺利地前行完全依靠驾驶人强有力的掌控与驾驭。没有管控力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企业。一个统帅,并不在将兵,而在将将,善将将者方为帅。刘邦以战胜项羽而建立汉王朝。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是项羽和刘邦不同的统帅能力和领导才能。项羽虽有盖世武功,却只能饮恨乌江。刘邦虽个人武功平平,却能驾驭一帮精兵强将。
领导不是一般人都能当的,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往往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领导所具备的领导力不是指的某个人单独的能力,而是为了公司的使命,发展战略和整体目标,往前迈4步的一种团队能力。如果再进一步细分,领导力可分为有策略制定的能力、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组织体系的能力、流程控制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技术竞争的能力、市场开拓的能力、培养员工的能力等。
曾有记者在98年前采访张瑞敏的时候描写道,在他十几平米的小休息屋里,书籍占据了一半以上。海尔张瑞敏先生同时还兼有一个职务,就是海尔大学的校长。可见,海尔的成长与张瑞敏的学习力是分不开的。
1984年12月,在走进那个连门窗都不全的街道小厂时,没有人告诉张瑞敏该怎么做,中国企业管理中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相应的能力,就得着手培养这些能力。张瑞敏在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学中寻找入门路径。
由此,名牌战略阶段海尔借鉴了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管理从无序到体系的跨越;多元化阶段完善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体系的延伸;而国际化阶段的市场链流程再造已经走出改良,实现管理学上颠覆式的创新:主体上,员工由管理的客体变为主体,这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的颠覆;主线上以订单为主线,是对日本年功序列制的颠覆;主旨上推出SBU,是对韦伯层级理论的颠覆……
海尔二十多年在管理上的成功,确保了这样一艘大船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稳健航行,并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国际典范,这都与张瑞敏这位船长的领导分不开的。
但领导都不是天生的,像张瑞敏在接管海尔时也是对管理一无所知,作为企业领导之所以眼界开阔、洞察敏锐,就在于他能够广泛的吸取知识和不断的去向成功的人士去学习,向世界顶尖的专家去学习。因为学习你才能具备辩证的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这样的话你就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你就能够具备那样一种格局和具备那样一种境界。作为企业领导你需要有自己首先能够跟上形势,能够不断持续的学习,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跟上形势制定与企业相匹配的战略,企业才能够与时俱进,才能够发展壮大。
哈佛商学院的奎因·米尔斯分析说:“专业化服务在亚洲经济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强势的领导风格将弱化,鼓励参与,甚至放权的领导风格不断加强。亚洲的领导风格也将变得越来越像西方。”企业领导的领导风格跟随大环境也会发生变化,领导风格变化的过程就是否定、学习、改变的过程,学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会学习就不会领导,会学习的领导在企业内才会有威慑力。如果你作为下属,当然也不会理会一个“技不如人”的领导对自己的瞎指挥。不会学习的领导缺乏领导气度,根本无法在企业内称职的担当好领头羊的工作,也无法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好的领导不光自己学习,也会督促自己手下其他管理人员进行学习。这些管理人员作为更低一级工作人员的领导,会继续促进他的下属学习。久而久之企业就形成了学习型企业文化。
稻盛和夫认为,领导者在管理和领导企业员工时,只有打破常识的束缚,挣破常规观念的约束,具备的创新能力,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迎接挑战,不受陈规和以往经验的束缚,打破传统模式或习惯,勇于引进或创立新的理念、不雅念、方式或流程,精益求精工作学习要领,并致力于建立一种鼓励员工创新的工作环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同时企业领导者要具备对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敏锐感知的能力,善于捕捉信息,加工出新不雅念、新设想。
领导者只有时时都有创意,并激发员工去想一些新点子,不断地在新的领域中挑战自我,才能得聚集能量,使潜力得以在瞬间爆发,驱使自己的企业迈向成功,否则企业和社会的未来将一片黯淡。只有领导者真正摆脱老框框的束缚,敢想、敢说,不断探索新世界的奥秘。然后再将这种气质传递给下属员工,使得他们提高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收益,使企业发展壮大。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哪一个企业领导不是学习的“过来人”。要想认清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带领手下杀出市场重围,领导人的学习就不只是过去式,还应当是现在进行式和将来式,将学习变成本能,一直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