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在时光深处与你相遇(2)

溱河和洧水是两条文明之河,这里留存着一百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同时也是裴李岗文化和新砦文化的诞生地,现在,溱河和洧水流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之所。

溱河和洧水是两条诗歌之河,《诗经》的源起,《桧风》的悲悯之思、《郑风》的浪漫之情都与这两条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溱洧”二字还曾多次出现在陶渊明、秦观、元好问等文人骚客的诗词曲赋里。

溱河和洧水是两条艺术之河,在它们之中浸润流淌着古朴苍劲的汉代画像、繁复瑰丽的魏齐碑帖、细腻华润的唐朝佛雕、绚烂多姿的宋三彩、质朴高雅的超化吹歌。

溱河和洧水更是两条浪漫的爱情之河,这里是伏羲女娲滚磨成亲之谷、是郑国男女相遇游会、谈情说爱之地,也是梁山伯祝英台化蝶之所,一曲曲凄美动人的爱情颂歌在这里日夜奔流跳荡。

“溱与洧,方涣涣兮。”简简单单七个字却传递给我们无数的欣喜,仿佛我们已然听到点醒春光的一声声虫唱;也确实看到点亮春日的一颗芽孢、点破春水的一剪燕尾,点染春风的一滴清露。而爱情已从漫漫冬眠中缓缓苏醒,正在懵懂的青春里抽芽生长。

曾经看过一道趣味题,问去罗马哪段路程最近。答案众说不一,而最后胜出的是:一个朋友。如果在这里问:到溱洧水畔哪条路最近?那么最贴切的答案应该就是:伊人。正如诗中所说:“士曰既且,且往观乎?”已经去过又何妨?和你在一起,再远的道路都觉得浅近,再长的时光都觉得短暂。我这一生,都是为你率性而来。

这春情涌动的三月三日,多少善男信女在溱洧水畔相约相守,嫣然是中国的情人节。而今人多把七夕当成中国情人节,多少词人墨客为牛郎织女吟咏悲伤,最动人心魄的就是那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而秦观《鹊桥仙》中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却一洗牛郎织女一河相隔的哀怨,让后世之人得以有所宽慰。只是,这种相爱却难相守的爱情未尝不是短暂人生中漫长的遗憾。

其实,中国的情人节古已有之,正是农历的三月三。它在古时被称为上巳节、女儿节。上巳节的风俗,是在仲春时节,人们在野外集会,在集会时人人于水滨祭祀高媒和祓契以求子,而年轻男女也得以在此时相遇、相会。《诗经》中有许多恋歌是在这个节日里唱出的。而《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正是对当时情境的完美记录。

到了王羲之的年代仍有这样习俗,他在《兰亭序》中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只是他在这里着重描写文人墨客的曲水流觞等风雅事,与恋情无关;而最接近于上巳节本色的应是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而今天的三月三,我们只知道用荠菜煮鸡蛋,最多记得个“春在溪头荠菜花”,或是刘三姐对歌。我们让从前这个美好的节日连着它纯真的内涵一并湮没于时间的长流之中。

红尘一世,在春情烂漫的年龄,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可以朝夕与共,心心相惜的人。不管是在三月三日,还是在美丽的七夕,我们都渴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携吾手,可以动我心。其实,这个人一直在我们身边,有的时候只是我们不敢面对。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像溱洧水畔那个率真的姑娘一样,为爱,率性而活。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春风入怀,才知道思念多么浓烈。不知,你是否感觉到了我的心跳。渴望与你相见,就在这阳光明媚的三月。你从春光深处,踱步而来。我的娇嗔,消融了眼前的春色。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你在这烂漫的时光里,也一定想与我相见。我是谁?我是《郑风·山有扶苏》中池塘边等你的姑娘。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你看那山顶的大树枝丫繁茂郁郁葱葱,而那池子里的荷花袅袅婷婷,在这么好的景致里,为何我遇不到像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偏偏遇见你这个拙钝的小狂徒!

你看那山顶上的青松长得又高又壮,那池子里也开满了红红白白的水荭,在这么好的景色里,为什么我遇不到像子充那样的好男儿,偏偏遇见你这个滑头小冤家!

《论语》中说“郑声淫”,从《诗经·郑风》中就可见端倪。《郑风》中共有诗二十一篇,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就有十八篇之多。在当时,郑国确实是情歌的沃土,而郑国的男女也都颇解风情。

《毛诗正义》中说,郑国“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其境内四季分明、有山有水,这样的地方即便不产美女,也易生多情人。而且郑国的都城新郑是当时有名的大都会,民间一直流行着男女在溱洧等地游春的习俗。

这首《山有扶苏》就是出自《郑风》的一首情诗,写了一个女子对情人的俏骂。

《孟子》中记载,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者也;而《毛诗传》中注“子充,良人也”,后世就将子都视为美男子的代表,而子充则为好男人的象征。

看似诗中的女子在惋惜喟叹没能遇到像子都子充那样的好男人,但是她最末句无疑是句嗔怪之言,好男人谁都向往,但是正如那山顶上长大树,池塘里开荷花,它们都是各得其所,各陈其美,而其他男人再美再好也与她不相干,只有那个滑头小冤家才是她心心念着的。

关汉卿也曾做过一首小令《一半儿·题情》,写的正是一对欢喜冤家的情事:

云鬓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

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掩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

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

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元曲的语言本色当行,情感也较浓烈、显露,也正是这份直白显露了有情人的真性情,不带半点儿虚假。这两支曲中写了冤家小儿女的小纠纷、小甜蜜,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然而纵使情深,也难抵生活涡流中的微波。

后两支曲写了女子深夜独眠的情境。人远了,渐渐夜也深了,女子怀着“才欢悦,早间别”的孤寂感,陷于一种新的痛苦之中。只见那银台灯灭,宝鼎烟销,奈何那一幕幕往事却不肯就此沉寂,一一在心头闪现。

无可奈何,她只得含着两行清泪慢慢走向那冷清清的罗帐之内,少了情人的陪伴只感到“情兴懒”、“被儿单”。于是在回忆和苦闷中,她想起了那个“多情多绪”的“小冤家”,和他那些半真半假的私房话。他总是逗得人魂牵梦萦,如今又惹得人腰瘦带宽,教人烦恼哀怨。

世间花木我独钟情花。世上遍寻不着,却无人能抛开它,风雨里生长,尘世中凋零。待到我把所有的泪都流成忘川,取一瓢弱水,几捧泪,若干情花,熬一碗孟婆汤,等你在黄泉路上。有你的故事,怎样的结局,都好。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请允许对方小小的娇嗔,因为有你这样的骄傲。这美好的时光与心仪的人相聚,把幸福的种子埋进彼此的心里,等待一个爱情收获的季节。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年少总轻狂,总以为没有人可以读懂自己,常会念着:“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再不就是“欲取鸣琴弹,愁无知音赏”,然而心里却也常会想遇见那么样一个人,只需一回顾,便让彼此终生难忘。也许正是这一次回顾,足以让人记挂一生。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古相思曲》中的女子让人垂怜。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

《古相思曲》中的女子恋得凄切、悲苦,这一切的苦都源于那人偶然间的一回顾,谁知竟连带着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他是天边的明月,她则是萦绕明月的淡淡薄雾,待到天明,月渐渐隐去,而雾也随着月慢慢散去,只是雾将它的悲伤留在那草木上,化作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他抚得一手好琴,而她常常伴着他的琴音起舞,但如今琴在匣中,无法自鸣,而那个让她全心为他而舞的人已经不再。于是,她的心也闭上了,再听不到那熟悉的琴音。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当初那次无心的回顾,他的目光像梦一样,是一桩带着笑的梦。他站在那里,儒雅而安静,像盛开在墙角的茉莉,不抢眼,却暗暗教人心喜。从那以后,她的心中就有他了,日日夜夜、朝朝暮暮,再也不能少了他。

她想着,就算要她此刻死去,那缕轻烟般的魂魄也定是会随了他去的。而有时也真恨不得自己就此死去,不然这绵绵缠缠的相思让她如何自安己处。

这辽阔世间,这茫茫岁月,她不知他的去向,而她的相思也终究无处投递。靠在门上,无助地望着天,她想起他临别前的叮嘱:如欲相见,登上那至高处,看看那悠悠长路,我反正在那种种悲喜交集处。

他们因一次回眸而相遇,相恋,却难相守,于是,她将这浓浓的悲哀写进长长的诗里,却仿佛不够似的,痛根本没有减少丝毫,也让后世的我读来心痛难忍。

而这种凄苦,我们可以从席慕容的《古相思曲》里找到描述:

在那样的古老的岁月里/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还是说 今夜的我/就是那个女子/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就是在樱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着的/那同一个人

那么/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多少次的别离/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席慕容写得这样好,诗中那个弹箜篌的女子仿佛就是她自己,也仿佛是诗外的我们每一个人。与意中人的一次相遇,就足以让人感念一生。如果转身走过,那么,留给自己的将是

痴恋的苦,诚如下面这首诗中所说:

我以为/我已经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样深/那样冷的/昔日心底/我以为/只要绝对不提/只要让日子继续地过去/你终于会变成一个/古老的秘密/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

木心先生所言极是:“确是唯有一见钟情,慌张失措的爱,才慑人醉人,才幸乐得时刻情愿以死赴之,以死明之,行行重行行,自身自心的规律演变,世事世风的劫数运转,不知不觉、全知全觉地怨了恨了,怨之镂心恨之刻骨了。”

人的一生中至少该有那么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就像杜拉斯说过的那句无比温柔的话: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一次回顾,让我爱上了你,却不知道这样慑人、醉人的爱竟然会带来这样的痛、这样的苦,纵使望断天涯路也难消除。

在流光深处,追寻你的影子

一次邂逅,足可以让人挂念一生。你的绝尘,带走了我的思念。在茫茫人海,追寻你的影子,依旧良辰美景,然而物是人非。桃花依旧,春风依然,却不见人面。这是《题都城南庄》讲述的崔护的桃花缘。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是博陵县一位年轻书生。他天资纯良,才情俊逸,但性情颇清高孤傲,平日里常是独坐寒窗埋头苦读,极少与他人交游往来。

这一年清明,天气晴好,桃花艳,柳色深,春意浓,晴阳暖照。崔护一时兴起而放下书本,独自出城寻春。他漫无目的地行走于春山春水间,不知不觉离城已远,来到一处僻野。那里农舍零落,只在山坳处桃林中,隐约见得一座茅屋。

崔护此时腿酸口渴,就快步向那茅屋走去。临近屋舍,只见桃林蔚蔚然然,满树桃花灼灼,风中满是绕人的清香,崔护沿着桃林间的曲径一直走到柴门前。他立定,轻叩门扉,道:“小生寻春路过,想讨些水来解渴。”

这时,屋内走出一位少女,布衣素髻,明眸善睐,她请崔护落座,随即为他张罗茶水。崔护细细打量眼前的少女,只见她一双眼秋波盈盈,面容间白里透着淡淡的红,不施脂粉,却宛如院中的桃花。

崔护看得发怔,未免失态,只得努力稳住外露的情绪,轻轻呷着茶水。接着,他状若闲聊地问起少女的姓氏及家人。

少女心中明了崔护的心意,而她也同样倾心于这位风华正茂,长身玉立的年轻书生,只是她不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心扉,所以无论崔护问什么,她一味含羞不语,但那含情脉脉的目光却泄露了心中的一切。

其实,崔护也与少女一样无措。平日里独来独往的他不甚明白女子心事,而饱读圣贤书让他不能做出热烈轻浮的举动,只好收心敛神,默默地饮茶。

眼看日头偏西,崔护不得不起身告辞。少女送他出院门后,独自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他渐行渐远。门前的丛丛桃花映着门下桃花般的少女,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