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处世篇(1)
在人生处世中,只有不断地去悟知才能达到完美。但是,世故而聪明的人,远不如看似讷钝却发奋图强的人悟道得快。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对世间万物的觉察,从而逐步走向成功。
进退之道
龙虎寺的学僧正在墙上描摹一幅龙争虎斗图。图中龙在云端盘旋而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此时,恰逢禅师经过,学僧便请禅师评鉴。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没有把握好龙与虎的特性。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头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都非常佩服,其中一个说道:“师父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太高了,因此总感觉动感不足。”
禅师借机开示道:“为人处事,参禅的道理也是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攀得更高。”
学僧们终于大悟。
龙抬头、虎相扑,睥睨天下;龙退缩、虎低头,恭谦有加。仿佛只能从禅者身上才能体味到这种境界。常人也应该在加强自己的身心修养上下功夫,不断地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真正达到既睥睨天下,又恭谦有加,进退自如,如此行事才能灵活,处世方可巧妙。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生活得十分快活。
有一天,苏东坡过江去看望佛印,但到了佛印的住处才知道他刚刚出门。苏东坡便在佛印的方丈室里坐下,耐心地等他回来。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佛印还没回来,苏东坡有些不耐烦了,就走出方丈室,到寺里其他地方转转。他来到天王殿,看见正中端坐的弥勒菩萨总是微笑地看着他,苏东坡心中无限欢喜,顿时诗兴大发,便吟偈诗一首。回到方丈室,于桌上取了一张纸,随手写下这首偈诗,放在那里。又等了一会儿,佛印仍没回来,便打道回府了。
等佛印回庙后,看到苏东坡在桌子上留的纸条,上写道:“稽首天中天,毫王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看完后,心知苏东坡虽在字面上赞美菩萨的威严神妙,但在骨子里却是显摆自己的禅定功夫。于是,他拿起笔,在苏东坡的偈诗后批了两个大字,“放屁!”写完便着人过江送给苏东坡。苏东坡见了这个粗俗的批示,心中十分恼怒,立即过江,去找佛印理证。
船快到金山时,苏东坡就看见佛印禅师早已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你怎么能用这样的话来批我的偈诗?难道你没看出我是在颂扬佛法吗?你我相交这么多年,还不了解我?”
佛印禅师却微笑不语,只是递给他一张早已写好的纸条。苏东坡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惭愧不已。
东坡居士对佛禅已经有极深的研究了,但是,他在实践中还是没能完全做到“心中有佛”,甚至会炫耀自我。更何况我们这些半桶水的人呢!学佛不难,只要用心,做人亦然!
水车原理
无相禅师总是云游四海,行脚参禅。
有一次,禅师在行脚过程中由于口渴四处寻找水源,见到前面有一个青年在池溏里打水车,便向前跟青年要了一杯水。那青年一见禅师,便以一种羡慕的语气说道:“禅师,如果等到我看破红尘,我也会出家学道。但是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像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
禅师便问他何时才能看破红尘。
“我们这一带只有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而这又是全村人的主要水源。一旦出现了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那我就没有责任的牵绊,便可以出家学道了。”那青年答道。
禅师又问:“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胸有成竹地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带上水来。”
听了那青年的话后,禅师朗声说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绝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
那青年听完,猛然省悟。
禅者必须把握好出入的分寸,在看破红尘的基础上,更要发扬普度众生的宏愿。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出家学道,都应该将出世与入世平等视之。
时刻用心
有人去请示从谂禅师:“一日有十二个时辰,到底应该怎样用心才能最佳利用呢?”
禅师听完他的诉说后,轻言道:“你是被十二个时辰所使唤,但老纳却是自主地使唤着十二个时辰。”
那人听后,若有所思,似乎从中明白了什么,但又不是特别的清楚明了。
禅师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继续解惑道:“不要长时间地站在一个地方,一旦有问题就提出来共同商量,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自己去参究事理。只有如此,才能有所造诣。”
要想达到事业有成,必须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并且一心一意按照既定计划去进行,否则,心存杂念,三心二意,最终只会在碌碌无为中耗尽一生。
待客之道
从谂禅师是赵州一位有名的禅师,他毕生修行参禅,从未松懈一天。
一日,赵王专程去拜访他,此时的他正在禅床上休息,听到待客的禀报,非但没有起身,反而躺着对赵王说道:“大王,我现在已经老迈,以至于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大王莫怪。”
听完之后,赵王丝毫没有怪罪之状,还更增加了对从谂禅师的尊重。待他回去之后,便于第二天派一位将军给禅师送来礼品。令人意外的是,此次,从谂禅师一听禀报,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
事后,他座下的一些学僧颇为不解,赵王的部下到来能下床到门外相迎,而赵王亲自驾临时却卧床不起。他们便带着这份疑惑去请示禅师。
禅师听了哈哈大笑一声,转而严肃地说:“你们有所不知,老衲的待客之道分为上中下三等: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上等人;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中等人;用世俗的应酬到门前去迎接下等人。”
殊不知,在禅师心中,能特地来拜访他的赵王是上等人,因而享受了上等接客的待遇。而那个世俗的送礼将军表面上似乎受到了多高的礼遇,实际只被禅师视为一个下等人罢了。这种待客之道便是禅者心中对世俗与脱俗最好的区分!
宝剑不可触
一日,云游四海的慧明禅师在化缘时,有人向他问起宝剑在初胚未磨之前怎么样。禅师答道:“没什么用!”
宝剑未磨自然无法使用,修行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他的毛病和习气没有断除之前,无非就是一个充斥人性的皮囊,不会起丝毫作用。于是就有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名言。
但是磨好之后的宝剑由于其无比的锋利,因而也是触摸不得的,必须慎之又慎。
回归到人性,修行的人一旦修成正果更应加倍小心,否则,就是那修成的神通便会造成伤人害己的后果。所以,人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严加看护自身的本性,如此才不会在贪、嗔、痴、慢、疑中迷失自我。
居士与高僧
有一天,一个年轻居士前去拜访一位高僧。他们聊得十分投机,一直从早上谈到中午。到了吃饭时分,小和尚端上了一大一小两碗斋饭。
高僧当即把大碗推到居士面前,叫他享用。居士一点也没推让,张口就吃。高僧见状十分不满,心里总在思虑着,此人怎么如此不懂礼仪。于是并没有动筷进食。
居士很快便吃完了,抬头一看高僧却是满脸愠色,便问他为何不吃。
高僧却默而不答。居士笑着说道:“实在不好意思,刚才忘了让师父了。但是让师父并不是出于本意,所以我就没有那么去做。”继而又问高僧你推我让的目的。
在得到了高僧“便是吃饭”的回答后,居士转而严肃地说道:“目的是吃饭,谁吃都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让呢!莫非您把大碗让给我不是出于真心么?”
高僧听后颇有所悟。
做人应该坦率与真诚,而不应在过分客气和繁琐礼仪中脱离了做人的本色。
成功的秘诀
弟子们对于如何才能成功十分不解,于是,他们便去请示禅师。
禅师并没有直说何为成功的秘诀,而是向弟子示范了胳膊前后甩动的动作,然后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每天都做300次。”
弟子们听了,心里仍然非常疑惑。
禅师接着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会知道怎样才能成功了!”
弟子们却不以为然,感觉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月,禅师问弟子们:“有谁坚持做了我让你们做的事?”大多数人举起了手。禅师十分满意。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还有多少人坚持了,这次却只有一半人举起了手。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就转瞬即逝。禅师再次问大家:“还有几个人坚持了最简单的甩手运动?”此时,只有一个人高高地举起了手。
实际上,世间最容易做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做的事也能转化为最容易做的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去做,并且能否持之以恒。只有在不断地坚持中才能取得一次一次的成功。否则,多种美妙的梦想只会如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修行要诀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僧人非常想知道何为修行最重要的名言及要诀。
一天,他特意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石头禅师。禅师听了,仅以五字作答,“莫错下名言”。
修行道路漫长,在没有走到尽头之前,切莫自以为是,错下名言,否则会害人害己的。
僧人听完,感觉太简单,便继续问禅师是否还有方便的法门。
禅师心想他不懂得自己去参悟,就随便答了一句,以期断其妄想。
“黑黑的发髻被鸟雀误以为是鸟窝,便养雀其中。”
何为捷径,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巧妙手段。但不是事事都有捷径可言的,更不要轻易相信捷径,有时捷径甚至会是致命的陷阱。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行事,才能步入成功的殿堂。
自伞自度
从前,有一位信者在屋檐下躲雨,一见有位禅师撑伞走过,便大叫禅师带他一程,并说佛法是讲求普度众生的。
禅师拒绝了,而且说道:“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因此也就无需我度。”
信者听完,马上走出檐下,站在雨中,再请禅师度他。
此时,禅师又发话了:“现在我们都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不度你,是伞不度你,你应该找伞才是。”
说完,禅师便走了。信者却在雨中被淋成了落汤鸡,于是大骂禅师“专度自己”!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如此,生活亦如此。在人类社会中,互相帮助固然不错,但谁也不能帮别人看到自己的本心。人不能总想依赖别人,如果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只会一无所获。所以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潜在的资源,一切追求诸己。
确定的目标
一日,怀海禅师带着他的弟子在田里插秧。但是弟子们插的秧总是歪歪斜斜的,禅师所插的却是整齐得很,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弟子们见此情景,十分疑惑,怎么自己与师父同是插秧,而整齐度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便请教禅师如何才能把秧苗插直。
禅师回答道:“非常简单,只要你们在插秧时,眼睛盯着一样东西,自然秧苗就能插直了。”
听完师父的教诲,弟子们很快就插完一排秧苗,但此次所插秧苗还是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时,弟子们更为不解了,都在琢磨着到底是什么原因。
过了一会,禅师便问弟子们刚才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啊,那东西就是吃草的那头水牛,我们就以它为目标的。”弟子们回答得异常干脆。
禅师听了,继而笑着说道:“水牛是移动的,你们插的秧苗也跟随水牛移动,自然就弯曲了。”
弟子们听后猛然醒悟,于是选了远处一棵大树作为目标,后来所插的秧苗都十分整齐。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去付出。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无所求
从前,雪窦禅师喜欢四处游历。一日,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曾会学士。曾会便问他要去哪里,禅师说可能去住钱塘,也许会去天台。
于是,曾会就写了封信给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珊禅师一定会好好待他的。
禅师便带着信件去了,但他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交给住持,而是潜身去普通僧众之中过了三年,三年之后,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便想见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无人知道这么一个人。学士就亲自去了云水僧所住的僧居,好不容易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到了雪窦。
二人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便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带上我写的介绍信去面见住持呢?是不是那信件给丢了?”
禅师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了曾会,微笑着回答:“我只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所以才如此啊!”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后来,苏州翠峰寺缺少住持,珊禅师就推荐雪窦去任职。
求人不如求己!只要自己努力,才华就不会被埋没。相信自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遗余力地去付出,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空空如也
赵州禅师身为一代名僧,颇受人们的尊敬。因而有很多人去拜谒他。
有一次,一个信徒来拜访他,由于没准备礼品,心里惴惴不安,便向禅师道歉道:“我是空手而来的。”
禅师听完,便说道:“既是这样,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十分不解,自己没带礼品,那还能放下什么呢?
他的心思很快被禅师看破了,禅师沉寂了一会,说道:“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又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
“男子汉、大丈夫,要提得起,放得下”。殊不知这也是禅的要诀。人们应该把握时机,当提即提,该放即放,如此才能灵活行事,自己也不会被一些不必要的苦恼所连累,从而可以轻松自在地去享受生活。这真不失为人生处世的一种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