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居正讲资治通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卷三(2)

武王率兵回周的两年间,听闻纣的暴虐变本加厉,一天比一天严酷,比干与箕子都是纣的伯叔,因为直言进谏,比干被处死,并被剖胸挖心;箕子也被贬为奴隶,囚禁了起来。于是,纣同父异母的兄长微子知道事不可为,担心一旦国家灭亡,宗祀灭绝,便抱着宗庙中的乐器,投奔了周,以图保全宗祀。

此时殷商已经众叛亲离,人们对它已经不抱希望了。于是武王向诸侯们发出了讨伐纣的檄文说:“如今商王纣,杀戮贤臣,暴虐海内,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命已绝,是讨伐他的时候了。”便率领诸侯兴兵伐纣,以除暴救民。

自古以来国家兴亡,在于天命的去留,天命的去留在于人心所向,人心的所向在于是否能任用贤才。如果比干、箕子、微子仍然在朝堂之上,武王必不会去伐纣,商也不至于灭亡。等到这些贤臣或死或贬,纷纷离开了朝堂,武王便挥师讨伐,贤才对于国家是如此的重要,为君主的为宗庙社稷考虑要爱惜他们啊。

【原文】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不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叛。纣走反入,登鹿台之上,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斩纣头,悬太白?之旗,于是诸侯尊武王为天子。

张居正讲评:武王即位后的第十一年的十二月戊午日,他率军伐纣,渡过孟津。那时诸侯都苦于纣的残暴,都领兵与武王会盟于孟津,于是武王在商朝国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会合诸侯。帝纣听说武王率兵来讨伐他,便发兵七十万人前来抵御武王。武王让吕望率领百名勇武的士兵为前锋,先去挑战,随后以大军冲击帝纣的军队。纣的军队虽多达七十万人,但都饱受纣的暴虐之苦,无心恋战,希望纣战败,以脱离苦海。当武王率军冲击纣的军队时,纣的士兵纷纷倒戈,为武王让路。武王遂乘势进攻,纣兵或逃或叛,分崩离析了。纣见大势已去,自知不能免于一死,便逃了回去,登上鹿台,将平日里所积攒的珍珠宝玉披在身上,自焚而死。武王命人斩下了纣的头颅,悬挂在旗杆上,以泄百姓的怨恨。诸侯们因武王有诛杀商纣,救民于水火的大功,代天行道的德行,理应成为天子,代替商成为天下的诸侯的盟主。纣以前曾修筑鹿台以贮藏收集起来的珠宝,现在披着这些珍宝而死;以前曾经以炮烙之刑残害人民,现在自焚而死,后世的人当以此为戒!

【原文】初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曰:“父死不葬,爰即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杀之,太公曰:“义人也。”扶而去之。

及武王定天下,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张居正讲评:武王第一次讨伐时,文王尚未安葬,于是伯夷、叔齐二人拦住武王的马,对他说:“父亲尚未下葬就兴兵动武,这能算是孝顺吗?纣虽然无道,但他终归是君上,以臣弑君,这能算是仁德吗?”武王左右的人听完他们的这些话,深感讨厌,便打算杀了他们。太公吕望说道:“这两人是忠义的人,不能杀,杀了就不义了。”于是武王便放他们离开了。等到武王灭商而成为天下的君主,天下的人都成为了周的子民,然而伯夷、叔齐仍以商的臣子自居,以做周的官、食周的俸禄为耻,兄弟二人便隐居到了首阳山,以采集野菜为食,最后饿死了。当时,天命人心都抛弃了殷而归于周,则纣成了独夫一人,而武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伯夷、叔齐仍然自称为商的臣子,是因为君臣大义不可侵犯;孔子曾说,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人民至今仍然称道他们的节操。他评价武王的“尽美而未尽善”,“未尽善”就在于伯夷、叔齐饿死的事。后世的君王,当以桀纣为鉴,而为臣的当以夷齐为楷模。

【原文】元年,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纣之子武庚治殷。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氓隶6,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宝玉,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飨祠于军。乃罢兵西归。武王追思元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张居正讲评:武王即位元年,殷商刚刚灭亡,人心尚未安定,担心战乱再次发生,便封纣的儿子武庚为诸侯,殷商的都城殷为都城,又分封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于武庚的周围加以监督。这样就以保全殷商的宗庙而安定天下人心。以前,纣曾将箕子贬为奴隶囚禁起来,很多无罪的百姓也被囚禁起来,贤人商容也被弃置不用。等到武王取得天下,他下令释放了箕子及其他无辜被囚的人,又表彰商容的贤能。以前,纣横征暴敛,修建鹿台聚敛天下珍宝,钜桥仓库装满了搜刮来的粮食,根本不顾百姓死活。武王成为天子后,命南宫括将鹿台的珍宝分给天下的人,又打开钜桥仓库以赈济贫穷孤弱的百姓。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奴隶都让他们各得其所。又因历代相传的九鼎宝玉是国家的重器,担心遭遇战乱而遗失,便命南宫括、史佚小心看守。又伤心于比干因直谏而被处死,命闳夭扩大他的墓地以表彰他的忠义。又因天下平定,应当祭祀上天,便命掌管祭祀的官员在军中祭祀上天,然后率军回到了镐京。武王又追思先代圣人的功德,认为他们的宗庙不能没有人去继承、祭祀,便找寻这些先贤的后人,封为诸侯以祭祀先祖。神农氏的后代被封于焦,即今河南陕县;黄帝的后代被封于祝,在今山东莱芜县东南;帝尧的后代被封于蓟,在今北京大兴西南;帝舜的后代被封于陈,即今河南淮阳县;大禹的后代封于杞,即今河南杞县。上面记载的都是武王登基后所施行的新政,一反商纣的暴政,而施行仁政,所以《尚书》上说:“武王推翻了商纣的暴政,施行先代圣王的仁政。”孔子说:“武王兴兵灭商,推行先代的仁政,举荐贤才,天下民心自然归附他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实际上是建立在武王推行的仁政基础上的!

【原文】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于营丘曰齐,封周公于曲阜曰鲁,召公奭于北燕,毕公高于毕,弟叔鲜于管,叔度于蔡,叔振铎于曹,叔武于郕,叔处于霍,康叔封、聃季载皆少未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周之子孙不狂惑者,皆为诸侯。

张居正讲评:武王分封先代圣贤之后,又大封功臣谋士,以太公吕望功勋为第一,为开国元勋,分封于营丘,即今山东昌乐,国号为齐。以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有辅佐的大功,于是封周公旦于曲阜,即今山东曲阜,国号为鲁;封召公奭于北燕,即今北京;封毕公高于毕,即今陕西咸阳东北。一时有功的大臣都得到了爵位与封地。当时武王有兄弟数人,相互之间兄弟情深,便将弟弟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叔振铎封于曹,叔武封于郕,叔处封于霍。弟弟中像康叔封、聃季载因为年纪太小而没有得到分封。那时周朝的统治刚刚建立,武王作为周王同时也是天下诸侯国的宗主,一共分封建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分封兄弟建立的诸侯国有十五个,通过分封建立的姬姓诸侯国有四十个。周的子孙除了残暴、昏庸的没有被封为诸侯外,其他的都被封为诸侯。这样武王既封功臣,又封同姓,则功臣与同姓的各诸侯国都成为周的藩属与羽翼,共同卫护周。周享国的长久,施行仁政是一个原因,施行分封建国也是一个原因吧。

【原文】武王既胜殷,乃改正朔,以建子月7为正月,色尚青8,服以冕。

王虚己问箕子殷所以亡,曰:“吾杀纣是欤非欤?”箕子不忍言殷恶,而王亦丑之,乃问以天道,作《洪范》9,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余各以次受封,班赐宗彝?分殷之器物于诸侯,惟周公留周佐王。

张居正讲评:武王取代殷商而成为天下的君主后,以为国家创立之初,必当建立一整套的国家制度。于是始改定正朔,殷商时以建丑之月也就是十二月为一年的开始,周革商的天命,于是便以建子之月即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

又改变所穿衣服的颜色,商时以白为最尊贵,头戴冠;周则以红色为最尊贵,头戴冕。当然,武王不仅仅只是改变商的制度而已,他时时刻刻以商的灭亡为教训,虚心向殷的贤臣箕子请教商灭亡的原因。又问他说:“我处死纣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武王杀纣,本是为天下除害,救民于水火,又怎么会是错的呢?但箕子本是纣的臣子,不忍心说商的不是,因而说武王做错了。

武王也自以为臣下讨伐君主,于礼法有些不妥,心怀惭愧,于是便对这件事不再追问。他接着问箕子上天使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才能推行人伦道德,是因为他打算寻找治国的道理。箕子认为治理天下的方法不能失传啊,便举了一些君主治理天下的例子,比方说夏禹时河图洛书的出现,一一为武王讲解剖析,便创作了《洪范》一书,也就是现在《尚书》上所记载的。然而箕子只将治理天下的道理传给武王,却不肯出来做官辅佐武王。武王也不打算强迫他出来做官,于是便将他分封于朝鲜半岛,而不强迫他向自己称臣。其余的诸侯,陆陆续续地得到了分封,武王分别将宗庙中祭祀用的祭器赐给他们,又将商所收集的宝物分给诸侯,作为他们的传世之宝。如分给鲁的是夏后的祭器璜、炎帝的后裔封父的祭器繁弱,分给卫的是大路、大吕。封赏完毕后,诸侯们都回自己的封国去了。只有周公被留在了镐京,辅佐武王,直到死时都没有到他的封国。这是因为当时天下初定,周公作为武王亲兄弟和开国功臣,不得不留下辅佐王室。武王刚一即位就改正朔,易服色,行封赏,其规模之宏大远超先代。又向箕子请教治国的道理,而明白了使国家万世长存的治理方法;而后又任命周公辅佐政事,周朝八百年的帝业建立起来了。这就是武王治理天下首先要做的事,并不以建立法制为唯一要做的,为人君的必须要以重视法度、任用贤才为最重要的事!

注释:

豳,是地名,在今陕西彬县。

薰鬻,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名字。

漆,是漆水。沮,是沮水。二者都在西安。

梁山,在今西安乾县。

岐山,在今陕西宝鸡市境内。

如,解作往字。

文身,是刺在身上的图案,然后涂上青色颜料,古代江河湖泊附近的居民多有这种风俗。

吕望,姓姜氏,名尚,是上古时代分管四方诸侯的四岳的后人,受封于吕,因而又叫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