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
盘点一下中国的营销史,我们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营销的主导思想是产品为王;在初步竞争的时代,是渠道为王;全面竞争的时代是终端为王;PC互联网时代是流量为王;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用户为王或者体验为王。
如果从商业形态来划分的话,则很明显地分为两大阵营,即线上与线下,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商业,而移动互联网又在颠覆传统电商。传统电商对传统商业的颠覆主要是在渠道上,包括销售的渠道、营销的渠道、上游供应链的渠道,它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通过去中间化缩短了产业链,从而具备了线下商业所不具备的低价优势。
不过,从商业逻辑上来看,传统电商与传统商业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仍然是渠道为王,都是通过控制流量(线下的商铺、卖场垄断客流)来“胁迫”消费者,买衣服就必须上淘宝、天猫,买家电必须上京东,买书就得上当当,因为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这里了,你没得选择。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商业逻辑就是:“挟商户以令用户。”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流量垄断被打破,以及新型消费群体的崛起,这种逻辑越来越行不通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特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力人群是80后、90后,他们的消费理念与70后、60后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验至上
过去我们购物看重的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比如衣服穿着舒服不舒服、鞋子合不合脚,而80后、90后看重的是购物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这包括购买过程中和购买之后的所有体验,如购买过程有趣不有趣、好玩不好玩。除了产品本身的功能之外,他们还关注产品能给他们带去什么样的价值认同感,比如米粉、果粉对待产品的态度就超越了物质层面。
消费成为一种表达
伴随消费从功能型向体验型的转变,消费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新型消费群体的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功能型的需求,而且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个性、审美、理念等。朋友约在一块吃饭,菜上来了先拍照发朋友圈,才能动筷子;买了件衣服要晒晒,看场电影要晒晒,出去旅游要晒晒,好像买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晒的,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倒成了次要的。
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了,吃饭碎片化了,谈恋爱碎片化了,甚至上厕所的时间也碎片化了,我们在线虚拟生存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生存的时间。由此也带来了消费的碎片化,原先买个产品要先计划,现在不用了,看到好的产品,或者仅仅是朋友的一句评论,随时随地都可以下单购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购物具有典型的3A特性(anytime、anywhere、anyone)。
个性化
80后、90后是个性十足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消费成为他们表达个性的一种方式。
注重参与感
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标准化的产品,要求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的整个过程中去。
价格敏感度低
一方面是由他们的消费理念决定的,他们看重产品的品质以及产品给他们带来的体验,价格不再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唯一因素;另一方面是受手机本身特性的影响,手机屏幕小,不方便比价,而且移动互联网上的卖家都是相互独立和封闭的,一个用户只下一两个APP,消费者用了你的APP就成为了你的闭环用户,改变用户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移动互联网的闭环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先行者的优势将非常明显。
以上这些消费的新特性,也决定了PC时代的商业逻辑已经过时了,随着去中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话语权获得空前膨胀,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兴趣圈子成为意见领袖,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口碑传播的威力令商家胆战心惊。以往,“顾客是上帝”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为王则真正到来。面对消费潮流的逆转,PC时代的商业逻辑也必须做出调整,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与流量思维有何不同
流量思维也可以称为客户思维,客户思维与用户思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别迥异(见表1-2)。
表1-2 流量思维(客户思维)VS用户思维
主体不同
客户是付钱者,但未必是使用者,用户是使用者,但未必是付钱者。例如,我们是hao123的用户,可以免费享受它的服务,但我们不是它的客户,它的客户是在上面付费做广告的网站。
关注点不同
客户思维只关注付出成本的客户,而用户思维关注的是所有用户,以及能影响用户的关联人群。这两种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急功近利”的,只关注眼前利益,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围绕单次交易来进行的;而后者则是放长线钓大鱼,先做关系,建立信任,然后形成持续购买。
盈利模式不同
流量思维是直接通过产品盈利,是基于产品本身的盈利模式;而用户思维是基于关系的盈利模式,以产品为入口,先圈用户,创造用户价值,然后通过其他出口盈利,即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其盈利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奇虎360通过免费杀毒软件吸引了海量的用户,然后通过浏览器、软件管家、搜索引擎、随身Wi-Fi等产品来盈利。
引流导向不同
PC端的流量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移动端的流量主要来自社交,通过建立社群的方式来汇聚。相比搜索来的流量,来自社交的流量更加精准,转化率更高。流量思维是流量越多越好,而用户思维是用户越精准越好,流量如果不能转化为用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像线下的卖场,每天来来去去的客流量很多,但真正的有效客户很少,大批的客流来了又走了,需要不断去寻找新的流量,而通过社交媒体沉淀下来的用户关系更加稳定。
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逻辑
从交易导向到关系导向
传统的商业行为都是以交易为导向的,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以交易为最终目的。移动社交电商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关系的,与用户建立联接,打造用户价值才是移动社交电商最核心的目标。正如良品铺子集团营销副总裁赵刚所说,产品的销量并不是我们最大的核心,我们真正的核心是希望微信打通联接客户兴趣的社群。设想一下,一旦你有了一个百万规模的用户群,还愁找不到盈利的出口吗?
从一夜情到恋人关系
销售是一夜情,交易完成了,关系也就结束了,而营销是与客户反复发生关系,让顾客记住你的品牌、价值诉求,通过持续的互动,不断地产生盈利点。过去,由于品牌与消费者距离太远,无法很好地实现,移动社交拉近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距离,通过社群、圈子,顾客可以与品牌直接对话,品牌商了解了用户的反馈之后,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让双方的关系更持久。
口碑是第一生产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口碑的作用得到彰显,消费者对企业直接的商业传播越来越排斥,更愿意接受来自其他消费者或者朋友的分享和推荐。那么,如何打造口碑呢?答案就是永远给用户创造惊喜,给出的产品和服务永远都要超出用户的期望值,用户要A,你就要想办法给他A+,用户要B,你要给他B+。互联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买过他们产品的消费者都会发现,他们的“小恩小惠”很多:打开之后包装是两层的,除了你购买的产品之外,他们还会给你一些小夹子、小纸巾、小挂饰、松鼠玩偶等,目的就是要你惊喜,让你感动,你感动了就会在朋友圈或者空间里分享,他们的口碑自然就来了。
产品主义
好的口碑一定是建立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基础上的,没有产品为基础,即使营销做得再出色也是徒劳。现在有些人把互联网思维给神化了,好像只要用互联网思维一包装,就立马能打造出另一个小米。继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之后,又有人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来卖电视、卖包子、卖卫浴、卖家居,但真正成功的没有几个。因为他们忽略了移动社交电商最重要的一个商业逻辑,那就是产品主义。
眼下,很多人受“小米模式”“粉丝经济”的蒙蔽,而忽视了产品的重要性。殊不知,有多少人是真正冲着“参与感”“小米文化”“快速迭代的操作系统”这些概念去买小米手机的,他们选择小米手机的最终原因还是让人尖叫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