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为政: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2)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虎门销烟的壮举使他成为鸦片战争后最有名的人物。当时的鸦片贸易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朝经济临近崩溃边缘,更重要的是鸦片的泛滥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林则徐在道光帝的支持下,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海滩公开销毁鸦片230余万斤,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输入贸易,深刻地揭露了鸦片贸易的危害,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同时也唤醒了国人的爱国意识。但是,虎门销烟同时也成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软弱的道光皇帝迫于英国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将林则徐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在赴伊犁途中,遇到黄河决口,又为治理洪水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得到赦免,接到的只是“林则徐于合龙后,着仍往伊犁”的谕旨。林则徐不得不远离家人,重新起程前往伊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首慷慨悲壮、雄健豪劲的名诗。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本是维护国家尊严、保护民族利益的壮举,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投降派的无耻诬陷以及道光皇帝的软弱反复,这样的壮举却以被发配边疆收场。然而政治上的失意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让林则徐放弃他的人生理想,他仍然激励自己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既表明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从国家社稷出发的,也向世人宣布,自己将一如既往、爱国如初。事实也确实如此,林则徐到达新疆后,不顾年老体弱,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加强军备,造福国家百姓。这让我们想起了宋朝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他也是屡遭贬谪而从未放弃。但是,苏轼身上更多的是一种面临艰难坎坷时的豁达,而林则徐身上则更多的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悔的报国之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一句出自《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郑国子产在进行改革的时候,有人诽谤他说:“子产的父亲是死在路上的,他自己是蝎子尾巴,让这样的人来对国家发号施令,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子宽把这些话告诉了子产,子产说:“这有什么呢?只要是对国家社稷有利的事情,就算搭上自己的性命也没有什么关系。”
子产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为了振兴郑国而力行改革,触犯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打击甚至诽谤。但是子产丝毫没有胆怯退却的意思,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持执行改革政策,最终,改革取得成效,郑国得以在内忧外患中生存下来。
中国自古以来,为了振兴国家而不计生死的改革家数不胜数。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申不害、邹忌和商鞅,北魏时期的孝文帝、北宋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等,其中很多改革家都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最极端的应属秦国的商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提出并实行了废井田、奖军功、重农桑、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但由于变法本身触动了贵族的利益,而商鞅在执法过程中又过于严苛,因此遭到贵族们的公开反对。在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继位后,商鞅最终因为政策过于严厉惹起众怒,最后被处以车裂极刑并被灭族。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想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以稳定为前提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够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新的空间,因此改革是发展必不可缺的推动力量。但是,任何一次真正的改革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改革意味着破除旧有惯例,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社会体制,这样就势必会触犯旧有惯例中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也必然会受到他们的阻挠与破坏,甚至会是殊死抵制。所以,改革者需要具备坚定不移的决心与至死不渝的信念,将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正如林则徐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改革的成功,否则,只能是在反对派的恶意攻击中功亏一篑。
《中国青年报》2009年6月24日01版
《温总理同大学生谈成才之路——2009年5月3日同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谈话》
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
2009年3月13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温家宝总理应邀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在谈到当前的金融危机时,温总理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人的心开始暖起来了。我以为,心暖则经济暖。我深知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但是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温总理审时度势地告诉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要发扬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优良传统。
“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温总理用这句话来告诫我们,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而不应只想借助外力。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困难才会得以解决,那种仰人鼻息、怨天尤人和坐以待毙的态度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从哲学上来说,推动事物发展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只是起到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面对国内的经济困难,我们不可能脱离国际这个大环境,但是最主要的是靠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不畏艰难地渡过这场危机。这样才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不至于舍本逐末、事倍功半。
“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出自《淮南子·览冥训》:
河九折注于海而不绝者,昆仑之输也。潦水不泄,瀇漾极望,寻月不雨,则涸而枯泽,受瀷而无源者。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黄河横跨南北,经过5000多公里的征程才注入大海,之所以不断流是因为有昆仑山输送的无尽的雪水;积水不泻而变得汪洋恣肆、一望无际,但是如果十天半个月都不降雨,这片积水就会蒸发掉,因为没有水源补给。就像后羿在得知自己向西王母求来的不死药被嫦娥吃掉后郁郁不乐一样,因为他知道失去就意味着再也得不到,他的不死之梦也就破灭了。所以任何事情都应该掌握它的根本,抓住技巧,这样才算是真正得到。就如与其向别人借火不如自己掌握取火的技巧,向别人乞水不如自己凿井取得源源不断的水。这段话以比喻的形式,展示了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掌握化解困难的方法,不能只想着依赖别人或借助外力。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外力才会为你所用。只想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的人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而非其他国家的帮助。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地改善自身、学习所需的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论语》中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也是在说这个道理。真正有才能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改变自己,发挥自己的才智来解决问题;而庸常之辈则会想到求助于别人,借外力来改变现有处境。《文子·上德》中“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也是同样的道理。可见古人早就已经懂得了自食其力的要义,知道凡事最重要的是依靠自身,而不应把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有依赖心理的人就像温室中的花朵,经历不住风雨的摧残。一个有独立精神的国家应像展翅的雄鹰,不畏狂风暴雨的击打,依靠自己强劲的翅膀,遨游于天际。
《东坡问答录》中记载了一段苏轼与佛印的故事。苏轼与佛印禅师一起游览杭州的寺院,苏轼见到寺内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念珠。于是问佛印这是为什么,佛印随口就说,“是为了念观世音菩萨”。苏轼正好想要刁难他一下,就继续说:“她自己就是观音,自己叫自己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佛印不慌不忙地说道:“求人不如求己。”这则小故事幽默而浅显,但是却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佛印之所以是禅师,源于他的智慧和机巧。他以六个字来回答苏轼提出的问题,微言大义地告诫后人要有自立、自强的品格,与其卑躬屈膝地乞求别人,不如自己不断学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任何的外力和帮助都是暂时的,要想拥有大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抓住事物的本质。
“不怨天,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来应对当下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以及人生中的挫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要求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但是在开放的同时一定要铭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自身的实力,要靠政府制定适时的经济政策,更需要全国人民不遗余力的努力。
《人民日报》2009年3月14日02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010年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探讨问题,温总理表示:“我真诚地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不一定每个问题都答得好,让大家满意。但是有一点就如同我去年所讲的,我是带着真情来的。我真诚地回答每位网友的问题,也请网民们帮助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现在有4亿多网民,他们代表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倾听网民们的意见,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书解篇》:
由此言之,书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质。折累二者,孰为玉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诸子尺书,文明实是。说章句者,终不求解扣明,师师相传,初为章句者,非通览之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子的书才是根本,经书只是枝节。枝节违背了事实,根本则体现了“道”的本质。对这两者加以分析比较,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玉屑呢?屋子是否漏雨,站在屋檐下的人心里最清楚不过;国家政策的好坏与否,老百姓是最清楚明白的,而清楚经书错误的人自然是在诸子之中了。诸子的作品文理清楚明白、叙事准确。解释经书章句的人,始终不想为求得透彻的理解而去问个清楚,只知道一代代地简单地传承下去。那么像这样只知道呆板地解释经书章句的人,不可能是通晓古今的人。
《论衡》为东汉王充所作,因见解独特而被人们称为奇书,后世对其有“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的评价。东汉时期儒学一统天下,在意识形态里占支配地位,但此时的儒学却带有严重的神秘主义色彩,而且谶纬之学十分流行,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王充作了《论衡》一书,对这些神秘之说进行批判。“论衡”二字的意思就是说此书即是评论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
《论衡》是我国古代一部具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文献。其中的思想或许在当时显得有些怪异,但如今看来却极为深刻。温总理在与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时引用这句话是十分恰当的。目前网络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途径。而网友们正是身在草野、心忧天下。温总理这是肯定了网友们的作用,相信网友们会对国家建设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从而听取网友的声音反观国家政策的得失。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出自《钱氏家训·国家篇》: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这段家训的大意是:所谓才智出众的人能够使国家强盛,也不过是集合了大家的智慧;而愚昧无知的人会耽误国家大事,是因为这样的人总喜欢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即使是聪明绝顶、智慧很高的人也要以愚笨自处;即便劳苦功高,也要谦虚谨慎、以辞让为先;就算是武功盖世,也要以胆怯自处;虽然富有四海,也要为人谦恭,不能傲气凌人,这才是有涵养、有德行的表现,同时也是自我保护的大智慧。在朝廷为官时,要把培养刚正的气节作为修身的首要工作;身在草野,浪迹五湖四海时要以培养元气、生机作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