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为政: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3)

钱氏千百年来名人辈出,尤其是在近代更是出了我国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历史学家钱穆,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思想家钱玄同等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大师频出的现象与钱家祖传的《钱氏家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钱氏家训》是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鏐留给自己后世子孙的一部行为指南,这部书不仅成为钱氏后人安身立命、持家报国的行为准则,也成为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蕴涵了许多极具哲学价值的思想,值得每个中国人仔细研读。如这句“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就是讲要想使国家强盛兴旺发达就要集思广益、听取大众的意见。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新唐书》中记载的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在进言劝诫唐太宗时说过的一句话。魏征意在劝诫唐太宗要广开言路,多多听取他人意见,这样才能成为有道明君,才能治理好天下。唐太宗正是善于听取、采纳臣子们的建议,才得以将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强国。我国今时今日也应采取同样的政策,多听取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声音,才能切实了解目前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妥善地加以解决。

从古至今的思想家和统治者们都是十分关注百姓的看法和观点的,并将此作为政府官员治理国家的一个准则。百姓身在草野民间,亲身经历各项政策的实施运行,这些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因而百姓是最有发言权来评价政策的得失好坏的。温总理的这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对关心国家大事的百姓们的最好的理解和支持。身在草野“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百姓们在其日常生活之外仍旧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温总理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这本身就已经体现出国家对民众看法的尊重。

http://www.gov.cn/zlft2010/wzzb.htm 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

事不避难

2008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温和而中肯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温总理饱含深情地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借此来表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态度。面对当前国家发展中的困难,温总理满怀信心地说道:“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事不避难”的意思是说做事情不能逃避困难。不能因为做这件事时会遇到坎坷而退却。这就像是攀登一座险峰,还没开始就想到攀爬途中的危险与艰辛,并因为这些而放弃原先的计划,使一切准备付诸东流。攀爬的途中固然会险象丛生、波折不断,但是只有经历过磨砺,才更能体会到达山顶时的喜悦和成功后的满足感。一个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要具备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勇气和信念,这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必备条件。一个国家也应该这样,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化进程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正视矛盾,积极地化解矛盾,而非一味地逃避,制造闭关自守、闭门造车的局面。真正的大国应该以豁达的心态迎接挑战、面对未来,并从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为长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温总理坚定有力的话语,激励我们要勇于战胜困境,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勇敢、不畏艰难的民族,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左传·襄公三年》中记载:“绛无贰志,事君不避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这句话是羊舌赤向晋侯表明魏绛心志的。大意是:

魏绛对君主没有二心,始终要求自己做到侍奉君主不回避危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他一定会来说明情况的,哪里用得着君王发布命令捉拿呢?

公元前572年的鸡泽盟会上,晋悼公的弟弟扬干扰乱随从的军队,因此掌管军法的魏绛就杀掉了他的车夫。虽然是依法处置,但晋侯觉得这件事侮辱了他的弟弟,决定处罚魏绛。他十分愤怒地找来羊舌赤,叫他把魏绛抓来,以消心头之气,但是羊舌赤却替魏绛求情。恰巧此时魏绛自己也来了,他把信交给国君的仆人,拔出宝剑要求自刎。旁边的人急忙劝解,此时晋侯也读了他的上书,知晓了他的用心。为他的忠诚和耿直所感动。因此赦免了他,并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晋侯对他说,刚才自己因为对兄弟的情谊差点犯了大错。你是为了维护军纪,对国家有利。我没能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弟弟,已经是很大的错误了,请你不要再让我的错误加重。故事中的魏绛不畏惧权势,而是以法律为准绳,他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勇气令人钦佩。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这样的忠良才会逐渐强盛,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信念将会推动国家一直进步。

《后汉书·虞诩传》中记载:“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这是虞诩自表心志的一句话,他说,“订立自己的志向不会选择简单的而逃避难以达到的,做事情也一样不会因为它的繁杂和困难而置之不顾,这两项是我的职责所在;如果一切都一帆风顺、毫无波折,那又怎么考验我呢?就像如果不遇到盘根错节的树木,怎么知道所用的砍伐工具是否锋利呢?”这是虞诩在任职朝歌长时对他的朋友说的话。因为朝歌临近韩、魏故地,背靠太行山,前临黄河,距离敖仓一百多里,又有一万多流民,因此十分不易管理。但是虞诩一上任就去拜访河内太守马棱,深入地分析当下的局势,采取宽松的政策,并召集有志之士,赦免有罪之人,以为自己所用。后来他打破贼兵,被任为武都太守。

李冰作为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他修建的都江堰造福后世,并使他流芳千古。建造过程中的诸多技术手段对现在的水利工程修筑依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记载了当时修筑的艰难过程。李冰因为心系百姓,以民为本,因此在看到人们因为洪水和旱涝灾害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惨状后,决定造福百姓。由于地势的险峻,这一工程修建起来十分艰难。但是李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建成了一座能分洪减灾、灌溉农田的大堰。

李冰跋山涉水,仔细地查看岷江两岸的地形和水情,制订有效的施工方案,解决技术难题。在开凿玉垒山时,由于岩石坚硬,许多工具都坏了,百姓也渐渐丧失了信心。但是他始终不放弃,最后在一位老者的指导下完成了工作。

李冰的这种勇于担当的勇气鼓舞了当地百姓的士气,使他们团结一心地进行建设。都江堰的修建保障了蜀地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足,李冰的功绩使他永远被后世敬仰。

温总理所说的“事不避难”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2008年我国不仅在经济上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国内也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南方的冻雨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前所未有的灾难,我国政府不畏艰难,积极应对,及时开展救援工作。由于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的制约,救援工作十分艰难。但是我们的政府临危不惧,越挫越勇,积极地采取措施救助当地群众,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党和政府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政府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应对困难的勇气,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任何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3月19日04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第十届第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并参加了分组讨论,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在经济界和农业界联组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加倍努力。‘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温总理表示,对于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一定会认真研究并积极采纳。他说:“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推进。”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出自《管子·乘马》:

市者,货之准也。是故百货贱,则百利不得;百利不得,则百事治;百事治,则百用节矣;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故曰: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为之有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唯一标志。所以当物品价格低廉时,商业活动就很难获得暴利;商业没有暴利,那么社会各项活动就都能搞好;社会各项事业搞好了,那么社会需求就会得到适度的满足。因此说,事情总是产生于谋虑、成功于务实、失败于骄傲。不深谋远虑不能有好的计划,不努力务实就不能成功,不骄傲轻敌就不至于失败,因此说:通过市场的变化可以知道社会的状况,可以知晓物资的多寡,只是不能通过市场创造物资而已。总而言之,市场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

管子的这段话,和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价值规律”原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继而引起市场的变化——内涵是统一的。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掌握了价值规律的运动规律,并成功将其运用在治国富民中。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总体来说,就是告诫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和长远意识。温总理在经济界和农业界联组会上引用管子的这段话,一方面是告诫政协委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要懂得未雨绸缪,周密地考虑和精心地安排各项工作,从而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是说,目前我国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综观全局,必须把改革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即使形势一片大好,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出自先秦韩非子的《韩非子·喻老》: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千里的大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蚁穴而崩溃;百尺的高楼,可能会因为从烟囱的小小的缝隙里冒出的火星而引起火灾,焚毁一切。所以说,白圭在巡视长堤的时候一定要堵塞住小洞,老人为了防止起火会涂封烟囱的缝隙。正是因为这样,才没有发生水灾和火灾。这些都是谨慎地对待微小易解决的事情从而避免大灾难发生的行为,都是郑重地对待细微的漏洞而避开大灾祸生成的事例。

《韩非子·喻老》篇中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生动而形象地阐释了《老子》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使得其中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具体可感。这种解释的方法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都起着发凡起例的重大作用。在解释“防微杜渐”这个道理时,韩非子先是用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警示世人: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自小及大的过程,当微小的安全隐患存在时,如果不及时正确地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随后他又选用了国人耳熟能详的“讳疾忌医”的故事来论证,如果不能够及时地防微杜渐,那么危害是十分可怕的。是以,韩非子在结尾处说:“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意思是说,因此良医治病,在病症刚到皮肤表面的时候就已经结束治疗了。这就是在事物刚刚萌芽时就把它解决掉的道理,处理天下事的道理和治病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说:“圣明的人会早早地在事件的萌芽期就加以处理。”

《礼记·经解》提到:“《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周易》中说:“君子在事情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表现谨慎,否则开始时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错误,到最后就会酿成重大的过失。”汉代桓宽在《盐铁论·申韩》中亦提到:“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大意是:

衣服破了一个小洞,如果不立刻补好,那么这个洞会越来越大;器皿漏了一个小洞,如果不及时塞住,洞也会越来越大,漏得越来越多。这两段话都是告诫世人,要居安思危,在处理事务时要注意观察、及早发现隐患并加以解决,否则必将酿成大祸难以收拾。

自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共同领导下,我国迅速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在这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挑战中,中国政府积极筹谋、妥善安排,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戒骄戒躁,秉持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精神,从而富有成效地降低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220166.html 2005年3月4日《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分别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