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锤子收拾它(2)
毛泽东说,一、四方面军是“合则力厚,分则力薄”。趁红军“力薄”之际,胡宗南一举打通了增援宁夏的道路。至此,红军夺取宁夏的战略规模被迫中止,也相应丧失了控制甘肃全省的条件。
不好打也得打
西征阶段是陕北中央最难熬的一段时期。自主力西征之后,留守陕北的力量变得异常薄弱。恰在此时,蒋介石派汤恩伯西渡黄河向陕北苏区发动了进攻,原驻苏区南面的东北军也不得不奉令北上。
毛泽东一看,瓦窑堡是注定守不住了,与其让汤恩伯占领,不如交给张学良。于是在退出瓦窑堡之前,就跟东北军前线的一个师长打了招呼,说你们再等两天,等我们撤走,就把瓦窑堡交给你们,这样你们在蒋介石那里也好有个交代。
未料驻在附近的一支国民党地方武装实施突袭,钻进了瓦窑堡。当时驻瓦窑堡的大部分红军都撤走了,毛泽东正在睡觉,周恩来身边也没有兵,幸好城内还埋伏着一个连,就靠他们抵挡了一下,才没有被对方包饺子。
众人赶紧把毛泽东叫起来,扶上马,然后匆忙向城外撤退。杨尚昆没有马,周恩来见了大声嚷道:“你们哪个给杨副主任(杨尚昆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一匹马呀?”
没人应声,大家都乱糟糟的,谁也顾不上谁。杨尚昆就靠着一双光脚板,一口气跑了十五里路,情形十分狼狈。
陕北中央从瓦窑堡撤到保安(今志丹县),说好的人情也没能做成。东北军前线部队对这件事还很不满意,说你们讲好把瓦窑堡让给我们的,要我们缓一两天,结果你们丢掉了,却让国民党地方部队钻了空子。
现在西线又陷危局。保安虽说是个县城,却只有百把人口,而且地瘠人稀,属于名副其实的“穷窝窝”,要是中央红军再一退进来,即便国民党军暂时不大举进攻,最后也注定只能放弃陕北,东渡黄河。这种形势就不仅仅是不利,而是相当危险了。
要守住西线,就要打好仗,而要打好仗,就必须提高彭德怀在前线的实际权限,特别是排除张国焘对作战指挥的干扰。11月15日,中央军委对三大方面军领导人下令,要求绝对服从彭德怀的命令,军委本身也不再直接指挥各方面军。
这时红军正撤离甜水堡,向山城堡转移。进入11月份,西北高原已极其寒冷,鹅毛大雪飘个不停。敌我两军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他们不仅要顶风冒雪,忍饥受冻,还要在这一干旱地区不断地寻找水源。山城堡虽然只有数户人家,但此地正有一股笔孔大的泉水。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然而无法一日不喝水。彭德怀估计胡宗南部一旦离开甜水堡,将无处找到饮水,所以也非得到山城堡不可。山城堡一带山连塬,塬连沟,土寨子较多,部队便于隐蔽集结,也便于发动攻击,与吴起镇颇有几分类似,是个理想的设伏地形。
彭德怀当即决定在山城堡布下埋伏圈,并以三大方面军联手的方式,对胡部予以重击。那时候的实际情况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刚刚长征结束,已近五个月没有得到休整,干部战士的体质都十分虚弱,弹药方面也十分缺乏,有的部队步枪仅有三发子弹。红一方面军经历西征,也是连续作战,同样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三大方面军各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尽量保存实力,避免自己部队过多伤亡的想法,打仗时也瞻前顾后,争打恶仗硬仗的热情和勇气大不如前。
针对部队中对山城堡一战要不要打、能不能打的疑问,彭德怀进行了反复动员,说明山城堡已处于陕甘宁苏区边缘,为了稳定局面,无论如何要打这一仗,否则就会给红军和苏区造成极大困难。
11月20日黄昏,胡部前锋丁德隆旅果然闯入山城堡,并抢修出野战工事。虽然红军已隐蔽于山城堡南北地区,且未被发现,但看到胡部训练有素的战术动作,究竟还要不要打,又进入了“有争议”状态。
不主张打的理由是丁德隆在山城堡内修了工事,伏击战变成了攻坚战,仗不好打了。彭德怀当然不能同意:部队已经展开,好打要打,不好打也得打!
21日,彭德怀一声令下,三大方面军的参战部队同时从不同方向发起猛攻。
决战前夜,三大方面军领导人曾联合下发《决战动员令》,再次强调了山城堡一役的重要性及联合作战的决心。可是真到协同作战的时候,又出现了“锣齐鼓不齐”的情况,有的是因为通信联络不好,产生了误会,有的却明显是领导下不了决心。本来是三面进击,但直到作为主力的红一军团已插入前沿,其余部队仍未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急了,立即向彭德怀报告。彭德怀深知,现在部队不仅展开,而且战斗已经打响,若决心再动摇,即便本来是胜仗也会打成败仗,因此他立刻对迟疑不进的部队进行严厉督促。
经过三令五申,各部终于将山城堡团团围住。战斗从黄昏打起,一直打到第二天上午才结束。仗打得极其艰苦,丁德隆旅虽被歼灭大半,红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包括红五团政委陈雄在内的一批将士均阵亡于此役。
杀鸡儆猴
胡宗南带了五个旅,折了一个,还有四个,本钱多得很。这一战结束,他又率另外四个旅由左路进击。
看到胡宗南重新追了上来,中路的毛炳文、王钧部和右路的东北军也只好继续紧跟。
12月上旬,红军已退到靠近内蒙古边界的盐池、定边一带。那一带全是大草原,人烟稀少,搞粮食也非常困难。红军驻地更接近沙漠,外面整天狂风怒号,漫天飞沙。彭德怀住在一个一米高、两米宽的土洞里,那座土洞是草原上的牧羊人为躲避风沙所居,条件十分简陋。
彭德怀当然顾不上理会这些,眼前的形势已变得危若累卵,他日思夜想的都是怎样才能再打一仗,以求得红军的生存和发展。
虽然国民党军还是多路进攻,但实际上真正卖力且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胡宗南第一军。说打仗,也就是跟胡宗南打,因为其余几路只需杀鸡儆猴,就可以吓退。
不过经过山城堡战斗的检验,可以发现与胡宗南的第一军作战确实很困难,即便杀敌一千,你还得倒贴进去八百。原先彭德怀有过消灭对方一两个师的目标,现在只能置换成消灭一两个旅。
12月12日深夜,彭德怀仍在和刚被指定为前敌政委的任弼时一起点灯看地图,研究作战方案。按照彭德怀的设想,他计划将部队埋伏于沙漠边缘,趁胡部通过沙漠疲乏和饥渴之际,给予突然打击。
这时译电员送来电报,以不同于以往的音调高声喊道:“蒋介石被张学良捉起来了!”
早在三大方面军会师的时候,红军同张学良的关系已经搞得很好了。中央派叶剑英到西安去和张学良联系,有一次叶剑英听张学良说,他不想让蒋介石在西北留这么多兵,在说这句话时,张学良无意间还流露了一句:“必要时进行兵谏。”
叶剑英回来汇报时,没有遗漏掉张学良的这句话。杨尚昆说他听了之后觉得有点惊讶,但没有想到张学良后来会真的把蒋介石抓起来。
据说对张学良发动兵谏起到进一步影响作用的就是山城堡之役。作为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的最后一仗,山城堡战斗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大战役,然而对张学良的震动很大——红军一退再退,却仍可以消灭胡宗南一个旅,其战斗力之强可以想见,这一下子就坚定了他和红军联合抗日的决心。
13日拂晓,胡宗南和其他几路追兵都趁夜撤走了。张学良将东北军集结于西安,原来东北军所据的延安、洛川、庆阳诸城都被他让给了红军,红军和苏区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也转瞬化为无形。
张学良兵谏事件也称“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对蒋介石是杀是放,中共内部存在两种意见,白区的地下党和游击队都主张杀,苏区也有不少人持这一想法,其中张国焘表现最为激烈。
经慎重考虑,毛泽东还是决定放。他到红军大学讲课,有人喊道:“蒋介石是人民公敌,应该杀!”毛泽东说:“我和你们的想法不一样。我问你们,你们是想继续打内战呢,还是想休整一下、缓和一下呢?”
大家回答:“我们都想休整一下。”毛泽东说:“这就对了。如果把蒋介石杀掉,内战就要继续打下去,如果把他放了,就可以停战缓和一个时期。”
关于放蒋,中央也专门致电彭德怀,征求他的意见。彭德怀和任弼时经过反复交谈,一致表示同意。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得抗日统一战线开始形成。其间围绕联合抗战,国共两党几经磋商,但拖了几个月也没能达成一致,谈判多次陷入僵局。直到“八一三”淞沪战事爆发,日军突然发动对上海的大规模进攻,蒋介石被迫做出重大让步,答应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谈判方才宣告尘埃落定。
1937年8月22日,蒋介石正式发表公告,同意将红军全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并分别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
彭德怀在红三军团时的老部下王平本来被安排在后方,他不想留在后方,于是给彭德怀发了个电报:“抗战开始了,我愿意上前方去。”
过了两天,彭德怀回电:“要来就马上来,迟了我们就出发了!”
“吃”地图
9月3日,彭德怀与周恩来、林彪等领导人从西安出发,奔赴抗战前线。他们在潼关渡河,然后换乘火车北上太原。
一路上,彭德怀所听到的各种街谈巷议,无不是希望八路军能够早日参战。到了太原,民众期盼之心更切,乃至于对八路军送水送茶,夹道欢迎。
最初彭德怀去的是大同,八路军也准备首先开赴大同作战,然而当他到大同时,阳高已经失陷,山西的抗战形势也随之急转直下。
彭德怀于是又从大同驱车,直抵位于雁门关的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阎锡山拿出了已经筹划好的方案,按照这一计划,晋绥军六个军的兵力将在平型关一线布置一个口袋阵,他希望八路军能够协防平型关。
彭德怀虽然名为八路军副总指挥,只协助朱德分管军事,但八路军的作战部署,实际多由彭德怀主导。早在来山西之前,他就对华北地形进行过认真研究,曾经整天待在地图前沉思。彭德怀的部下说他不是在看地图,而是在读地图,“吃”地图。
这位昔日的红军宿将已把晋北、晋东地形都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他知道日军有机械化作战的优势,但只要截断其交通和给养,就可以陷其于不利,而后者正是八路军的特长之一。
用兵方面,包括阎锡山在内的国民党将官与八路军有明显不同。他们一般情况下不敢集中兵力出击敌人的薄弱点,更不敢向对方的侧后进行突击。针对阎锡山作战计划中的这一空白点,彭德怀提出,可以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隐蔽集结于日军前进道路两侧,待对方进攻平型关时,从侧后实施夹击。
彭德怀的建议得到了阎锡山的同意。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到达五台山下的南茹村,彭德怀即命令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外侧选择地形,进入伏击状态,并相机出击。
两天后,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成功伏击了板垣师团所部。首战告捷,总部人员为之欢欣鼓舞,一片沸腾。
板垣师团虽在平型关受阻,但另一支日军却从茹越口突破内长城南下,阎锡山被迫下令晋绥军往忻口撤退。转眼之间,日军已进逼至太原北大门。
彭德怀对此深感惋惜。他并不认为日军有什么了不起,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只是神话,归根结底,还是晋军太不会打仗了(绥军还比较有战斗力),阎锡山的军事指挥也笨拙之至。
在平型关,板垣师团不过才投入了半个师团的兵力,阎锡山动用六个军都没法把它装进口袋,这就明显是指挥失误的问题。在彭德怀看来,既然想歼灭板垣,那就要狠一点,主力必须全部用于突击,不必多留预备队,以求一击成功。可是阎锡山既想吃着又怕烫着,说是要对板垣扎口袋,但迟迟舍不得动用主力,多数兵力都在平型关上进行单纯防御。这种样子,怎么可能逮得住板垣呢?
茹越口被突破,则反映了防御上的战术漏洞。彭德怀对野战筑城相当有经验,他认为好的防御配备,应该是有纵深的据点式部署,而且各个据点本身要隐蔽和独立,彼此在火力上能够互相交叉、互相支援。如此即便被敌军包抄至侧背,也可以像正面作战一样继续发挥防御作用,守军亦不必因此而发生恐慌。
阎锡山使用的却是实战中最需避免的线式防御,这种防御法一点被破,就会全线崩溃。
另外,阎锡山也不懂得使用预备队。同样情况下,如果是彭德怀指挥,他会事先控制一支较为强大的预备队,并布置于纵深侧翼的适当地点。敌军不来包抄便罢,若是前来包抄,那么它的侧翼一定也是暴露的,正可以用预备队进行猛烈的反突击,到时就算不能立刻取胜,局面也不致太过被动。
在总部与朱德等人闲谈时,彭德怀说如果八路军有二十万的常规部队,又有蒋介石中央军的装备,再能配备若干炮兵,别说让日军突破内长城,就是要打进山西,也是比较困难的。
可惜的是,现在的八路军没有那么强的实力,打个平型关伏击战就竭尽所能了,晋绥军倒是数量很多,武器也不错,但是兵不强将不勇,指挥者又笨手笨脚。那段时间,彭德怀自称“我似乎是以八路军代表名义到各处联络,做统战工作”,总的感觉是,干着急,很不得劲。
永远不过黄河
阎锡山虽然不擅用兵,但是平型关伏击战的成功,还是让他看到了八路军侧击战术的积极作用。退到忻口后,他除调动五十个团用以防守忻口中央阵地外,还特别拨出十个团归朱德、彭德怀指挥,用以对日军实施侧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