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隆之狱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十一日,年羹尧被赐自裁。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办禁地。
(1)备受恩宠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清代名将,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曾在康熙年间担任工部侍郎、湖广巡抚等职务,后因为生病告退。兄长年希尧曾担任过广东巡抚,得到康熙、雍正的宠信。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年羹尧考中进士,后改庶吉士,被任命为四川广东乡试考官,后来做到内阁学士的官职。他从小聪颖无比,刚毅决断,涉猎广泛,长于记忆,能文能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二月被任命为四川巡抚,后又担任四川总督、平西将军。康熙六十年(1721年)担任川陕总督,既是封疆大吏,又是抚远大将军胤手下握有重兵、掌有实权的征西主将。年羹尧是雍正的心腹,他早就投靠雍亲王府,把他妹妹嫁给了雍正。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生下了一女,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又生下了皇子福惠,非常受雍正喜爱。年羹尧到四川、陕西担任巡抚、总督之后,曾在四川给雍亲王(当时雍正的爵位)写信说:“现在不辜负皇上,就是将来也不辜负王爷您。”这是在向雍正表示忠心。隆科多是康熙、雍正最亲的国戚。他是满洲镶黄旗人,康熙的生身之母孝康章皇后,是隆科多的祖父佟图赖的妻侄女,康熙的妻子、雍正生身之母孝懿仁皇后是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的女儿,佟氏成为康熙、雍正两朝的至亲。佟国维在康熙时是一等公,他被康熙称做“舅舅佟国维”。康熙晚年,佟国维因为是太后的兄弟又是皇后的父亲,位高权重。但佟国维亲近胤一派,常劝康熙废掉太子,使康熙很是不满。佟氏家族中,只有隆科多亲近胤禛(雍正)。所以,在雍正登基前后,隆科多是支持雍正的皇室内部最亲近、权势也最高的大臣。
年羹尧诗迹
年羹尧的功劳很大。他在担任四川巡抚、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平西将军时,做了很多有利于稳定地方统治、平定叛乱活动的工作;还任用、提拔了许精明能干、政绩突出的官员,如雍正、康熙年间的文官史贻直、武将岳钟琪,都受到过年羹尧的赏识推荐。康熙任命胤为抚远大将军后,年羹尧作为手握重兵的封疆重臣,是胤最为重要的协助者。在清军平定青海叛乱、进入西藏和新疆时,功劳都很大。在雍正正式登基前后巩固自己的地位的斗争中,无论是在争夺太子之位还是巩固皇权之时,年羹尧作为雍正的心腹重臣,手握重兵,对于稳定国内局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他还替雍正密切注意允和允在西部的举动。雍正登基之后把允召回京,剥夺其兵权,就命年羹尧掌管大将军印。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年羹尧加太保衔,被封为三等公,同年十月年羹尧又被提升为抚远大将军。当时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头子罗卜藏丹津反叛朝廷,扰乱西宁,雍正命令年羹尧率军平定叛乱。年羹尧初战即告胜利,随后他接受了岳钟琪的建议,让岳带领五千精锐骑兵突袭罗卜藏丹津的老巢,结果大败叛军,平定了青海。当年羹尧、岳钟琪胜利班师还朝时,雍正非常高兴,去外面亲自迎接,公卿们都在广安门外跪着,年羹尧和雍正并马而行,受到百官拜贺。年羹尧由于这次大功,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除有军功之外,年羹尧对安定边疆、治理青海也作出过贡献。如青海索罗木西面郭罗克部总是出来进行劫掠,康熙曾命当时身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探察敌情,以对其进行讨伐。在年羹尧的率领之下,岳钟琪领兵打败了郭罗克部,攻下40多个番塞,活捉了郭部的首领,使其部众降服,为雍正初年平定青海叛乱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平定青海叛乱之后,年羹尧又向雍正上疏奏请13条善后事宜,事关在青海各处设防、设兵,各项措施周密稳妥,符合当地实际,雍正听从了他的建议。年羹尧还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军事才能突出,善于发现敌情,使用计谋,出奇制胜,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隆科多虽然不像年羹尧有战功、军事才能突出,但他作为康熙、雍正两朝最亲的国戚,在雍正为藩王时支持雍正争夺太子之位;康熙驾崩后又是隆科多率先和许多皇子接受康熙遗诏,立雍正为帝,并且是隆科多向雍正宣读遗诏之后,雍正才得以即位,因此隆科多在受遗诏立新帝、使雍正顺利即位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雍正刚刚登上皇位,允、允、允等皇子表示不服,明里暗里总在抗拒,朝政一时混乱。当时在北京的朝鲜人就认为清廷不预先立太子,肯定会有皇子争位的情况,而康熙死后,局势不稳,也在所难免。作为掌握京师禁军的步军统领,隆科多坚定按雍正的旨意行事,将京城一度封锁,这对稳定局势、巩固雍正的皇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登上皇位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之一,承袭其父的一等公爵位,随后隆科多被封为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隆科多与年羹尧同时加“太保”衔,二年(1724年)六月,隆科多又兼管理藩院事务并且纂修康熙帝时的史事,他被雍正尊称为“舅舅隆科多”。自康熙晚年起,年羹尧和隆科多一个握有边疆重兵,一个掌握京师禁军,京师内外的局势也就得以控制。
雍正即位之后,十分亲信隆科多和年羹尧。在雍正给他们的谕旨和他们给雍正的奏折中,他们之间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亲,没有了君臣的界限。年羹尧总是向雍正表示忠心,在恳请陛见折中说:“我受皇上的恩宠最深,而我对皇上一直忠心。皇上天性至孝,是古往今来其他帝王所不能比的,这一点我平日里就清楚得很。”当时年羹尧瞧不起隆科多,曾对雍正说隆科多是非常平庸的人,两人的关系很不融洽。雍正力图和解他们,就对年羹尧介绍隆科多说:“舅舅隆科多,我和你以前不太了解他,真是大错特错了!他忠于先帝,又是朕的功臣,是现在少有的出类拔萃的大臣。”雍正和隆科多是亲戚,和年羹尧也是亲戚,就让年羹尧和隆科多结亲,要年羹尧把自己的大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做儿子。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而年羹尧和雍正辈份相同,比雍正年龄还小,把年的儿子过继给隆科多做儿子实际上是不合辈份的,雍正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年羹尧于雍正二年(1724年)元月十五日写了请赐诗扇折,雍正在上面朱批,告诉年羹尧自己做主把年熙过继给隆科多,语句亲切胜过兄弟,其程度常人是想不到的,这和其与亲兄弟允、允谈话时的言论相比,不知道要差多少。得知雍正谕令把年熙过继给自己,隆科多十分高兴,向雍正表示自己一定要和年羹尧抛去嫌隙、共同为皇上效忠:“我们两个人如果还是与先前一样当做两人看,那就是有负皇上了。”经过雍正的协调,年、隆二人作为雍正初年的功臣、权臣,成为雍正初年雍正巩固皇位最得力的助手。对于他们,雍正给过无数封赏,进行过高度评价,给他们以极重的威权。如有一次雍正赏给年羹尧鲜荔枝,由京城到西安的驿站传递只用了6天,以便保持荔枝的新鲜,防止变坏。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进京,雍正命礼部准备迎接大将军,年到达京城时,郊迎的王公以下的官员都是跪着迎接,年羹尧很是傲气,一眼都不看,只有他的同年史贻直作长辑没有跪拜,年看见后下马把自己座下的马让史贻直坐,自己又换了一匹马和他一起入城;王公们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微微一笑,点点头罢了。在京师短暂的时间里,雍正让年羹尧与马齐、隆科多等总理事务大臣一起宣布上谕。雍正向大臣们说,年羹尧是我原来的老朋友,记忆力好,文笔又好,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才让他传达旨意,宣布上谕。雍正又宣谕各王公大臣,说自己之所以那么看重年羹尧,就是因为年羹尧为国出力报效,劳苦功高,不但自己敬重他,就连自己的后代子孙和天下臣民也应该敬重他。这样,在雍正的恩宠下,年羹尧和隆科多逐渐变得恃宠妄为。
(2)从僭越妄为到被迫自杀
随着年羹尧、隆科多的权势愈来愈大,任权恣行的事愈来愈多。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在平定西部时任命私人,只要向吏部通报,不用向皇帝请示,称为年选。实际上,他那欺上压下、擅权横行的不法行为早就滋生起来了,任四川巡抚时,由于他本性贪婪,任权独断,加上军费开支很多,经常在四川加派赋税,使当地人民很是不满。当时江津县知县余田生对他额外急征的命令予以断然拒绝,年羹尧派使者拿了他盖印的文书去催征,使者到达县衙后,从早晨到中午,余田生不接见他。使者在堂上大闹,余田生命人把他捆起来,实行杖责。这时,江津几千百姓聚集在堂外,让几十位老人进堂,对余田生恳求道:“您敢得罪年羹尧,最多辞官不做;可您走了之后,我们没了依靠,日子就苦了。还是饶了使者吧!”由此可见,四川百姓对年羹尧加派赋税无可奈何。雍正登基后,年羹尧越来越放肆,很多大臣都向雍正弹劾年羹尧,揭发他种种罪名,结果反倒遭到雍正的训斥。雍正之所以这样对年羹尧和隆科多恩宠有加,除了因为年羹尧平定青海、隆科多传康熙遗诏之外,主要是年、隆二人作为雍正的长期心腹之臣,在支持自己即位、稳定即位后的局势、压制反对派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必须凭借他们,拉拢多数官员,使自己政权的核心力量得以建立。雍正这样做是颇为必要的,但是雍正对他们的恩宠肯定会使年、隆认为有这样亲近的皇帝为自己撑腰,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擅权专断,从而形成与皇权相抗衡的权力中心,使皇帝主宰一切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的局面遭到破坏。当雍正发现年、隆的势力已经开始威胁自己的权威、破坏国家统一,甚至危及自己的统治时,他对年、隆二人的态度马上转变,抛弃自己对他们说过的所有亲切的言语,到处搜集他们的罪证,鼓励大臣们揭发。此时,雍正已下决心将他们二人置于死地,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年、隆二人,特别是年羹尧,的确罪无可赦,不处死不足以维护封建法律的尊严,封建统治也不能得以巩固,对他们绳之以法极为必要,可雍正对这种局势的形成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对年、隆的感情由十分热烈到极其冷酷,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和康熙过去批评他喜怒无常大概也有一定的关系。
雍正对年羹尧态度的变化,从雍正二年(1724年)冬,即年羹尧第二次进京时开始。当年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在李维钧的奏折上批示说:“近来年羹尧上奏言事,朕怀疑他居心叵测,很是有擅政专权的意思。”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尧折上进行批示,说身为臣子的,有为国立功之心,容易立功,但要持守功劳是不易的,而君王也很难持守对臣子的恩宠。如果臣子有恃功妄为的,必会失去君主恩宠而受到惩罚。在这里就显示出雍正要对年羹尧下手了。从雍正三年(1725年)春开始,雍正对年羹尧的错误和罪行,不断进行指责,对年属下的川陕两省官员进行大批调整,鼓励臣下揭发检举年羹尧,对年羹尧连连罢官。当年一月,曾由年羹尧提拔、深得其赏识的甘肃巡抚胡期恒向雍正上奏弹劾陕西驿道金南瑛,雍正反而指责年、胡搞朋党,没有批准。年羹尧曾上奏弹劾蔡将属下官员逼死,刑部奏请斩首蔡,雍正反而接见蔡,蔡上奏弹劾年羹尧贪暴,雍正不但不问蔡之罪,还任命他为左都御史。二月,因为出现的天象怪异,雍正和很多非常迷信的人认为这是祥兆,大臣们纷纷上表祝贺,而年羹尧在三月所写的贺表上将“朝乾夕惕”这个称赞雍正的字眼写得颠倒了,而且字迹不清楚。雍正认为这是大不敬,下诏指责年羹尧并不是因为粗心,而是擅权之心显露无疑。不久,雍正又对年羹尧虐待青海残部、重罪逃入准噶尔之人表示斥责。据传说在雍正改变态度开始斥责年羹尧时,曾有人劝年羹尧谋反,赶走雍正自己称帝。当时年羹尧有个叫孙剑才的门客,投靠年羹尧很长时间了。年羹尧扩建住宅,术士们都说百年之内都可兴旺,而孙剑才却说一会儿就要完了。年羹尧勃然大怒,要杀了他。孙剑才对年羹尧说:“大将军就要大祸临头了,我也不怕死。”年羹尧马上细问为什么。孙剑才说:“您劳苦功高,声名远扬,圣上怀疑您,而其他人陷害您,这并不是好事,而且张广泗、岳钟琪领兵西征,是在牵制您。如果派人剌杀张、岳二人,您自己亲率大军谋取中原,进攻京师,何愁大事不成呢!”年羹尧说:“成败未卜,再说我手中也有重兵。”孙剑才被放,后来改名换姓逃走了。后年羹尧果然大祸临头。可以说,即使年羹尧当初真的听信孙剑才的话谋反,他也不会成功。
御录经海一滴序 清世宗雍正书
在雍正的不断恩宠之下,年羹尧得意忘形,擅权存私,任意对地方文武官员进行举荐,形成前面所说的“年选”局面。这样,在年羹尧周围聚集起来一批人,形成了新的宗派。此外,他还仿效胤,经常向将军、督抚擅自发布命令;对于皇帝派往军中的御前侍卫像奴隶一样使唤;甚至在进京时还让额驸扎萨克郡王阿宝在他面前下跪,令人难以容忍。还要提一下的是,年羹尧贪赃枉法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年羹尧的行为自然会使雍正无法再容忍下去,不过他还是有充分把握,随时可以将年羹尧绳之以法。所以在年羹尧第二次陛见后,有人提出不要让他回到陕西时,雍正很是不在乎,以为这是非常可笑的。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年羹尧之所以不叛乱,不是不愿意,而是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朕不提防他,是没有这个必要。”
康熙初年清朝统一全国后不久,吴三桂等人控制将近半个天下,以这样的力量发动三藩之乱,都还被康熙平定。现在清朝统一全国已80年,国家的富足稳定、皇权的巩固远胜康熙初年,如果年羹尧真的凭借川、陕两省来谋反,只能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历史决不会宽恕他。年羹尧不会谋反,因为他深知这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他又自恃有军功,而且手握重兵,雍正也会讲些情面,不会将他怎样。当时京城的确有人担心年羹尧会发动叛乱,建议雍正不要过分责备和处罚年羹尧。雍正很是坦然,说:“考察一下目前的形势,对年羹尧的实力很是了解,他不会有所作为。”雍正独揽天下大权,政权稳固,实力雄厚,不怕年羹尧谋反,故而敢于彻查年羹尧的罪行。这是雍正的高明之处。当年四月,雍正下令削夺年羹尧的军权,其权力交由岳钟琪暂时办理,命他去浙江就任杭州将军。年羹尧接旨后3天才交出大将军印,不得不离开了他管辖了十几年、指挥过十万大军、建立过重大功勋的川陕,带着少数随从赶往浙江,任由雍正控制。为了防止年羹尧在途中有什么不轨行为,雍正命令所经地方官员,密切注意他的动向。在去浙江途中,年羹尧还在幻想雍正能原谅他,竟上疏说自己不想去杭州赴任,这等于抗旨不遵,使雍正更为不满,命他即刻上任。朝廷大臣们看到雍正决心已下,纷纷上奏揭发检举年羹尧。直隶总督李维钧三次上疏,说年羹尧利用权势作威作福,贪赃枉法,排除异己,侵吞国库,滥杀无辜,残害百姓。雍正将这些奏折一一给年羹尧观看,要他回奏。随后,雍正严惩年的心腹和党羽,一一处理。同年七月,雍正免去年羹尧杭州将军职务,授以闲散章京将其安置在杭州,又令地方官员对如何处理年羹尧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处死年羹尧作舆论准备。于是广西巡抚李绂、河南巡抚田文镜等纷纷递上奏章,要求将年羹尧处死。雍正表示接受,于九月将年羹尧的官职头衔尽数革除,下令立即逮捕他。十一月,年羹尧被装进囚车送往京城。十二月,议政大臣奉雍正旨意历数了年羹尧九十二款罪行,请求处死年羹尧。这时年羹尧在狱中还希望雍正念自己有功能免一死,上书哀求雍正说:“我已经知罪了。希望主子能开天恩,可怜我,饶了我吧。我现在还不算老,还能给主子效犬马之劳。”但雍正不为所动,决心已下,认为在年羹尧的九十二款罪行中该判极刑和斩立决的就有30多条,但表示开恩,允许年羹尧自杀。在给年羹尧最后的谕旨中,雍正说:“你也是读书人,纵观历史,像你这样不法悖逆之人还有比得上的吗?自古悖逆之臣也大有人在,可在败露前还进行掩饰,而你却毫无顾忌,任意妄为,从古以来有这样的吗?”接到自杀的命令,年羹尧不愿动手,雍正就让他的死对头蔡担任监刑官,年羹尧只好上吊自杀了。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兄长年希尧因为没有参与年羹尧的罪行,被免去官职而没有被刑罚,年羹尧的儿子年富被斩首,其他15岁以上的儿子被发配到广西、云南、贵州等边远烟瘴之地充军,嫡亲子孙将来长到15岁时,一个个地发配,永不赦免。但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雍正还是将年羹尧戍边的儿子赦免了。
(3)隆科多大狱
处死年羹尧后,雍正着手消灭隆科多势力。隆科多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并主管吏部后,经他操办的铨选,人们称之为“佟选”,这样,他独揽了用人大权。隆科多虽然是雍正的亲信,在雍正登基时起了重大的作用,但他深知雍正不能容人,担心自己的地位不能长久保持,很早就把私产分藏到各位亲友家和西山寺庙中。雍正得知后认为他不守臣子之道。隆科多又主动辞去步军统领的职务,雍正马上想让巩泰来代替他,不让隆科多再对这一重要职务有什么影响。隆科多还经常与胤一党的人秘密往来;年羹尧案发后,隆科多又包庇纵容年羹尧的罪行。雍正愤怒无比,认为隆科多与年羹尧结为朋党,还想让胤党人加入自己的集团。这样,雍正在谴责年羹尧的谕旨中,就把隆科多跟年羹尧相提并论了。
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在处理年羹尧之子年富时,雍正又免去了隆科多的二儿子玉柱的乾清门头等侍卫、总理侍卫事、銮仪卫使等职务。雍正下令吏部议处年羹尧妄参金南瑛之罪,隆科多主持的吏部前后提出两个不同处理意见,雍正认为前者过轻,后者过重,这是隆科多有意这样做,命令都察院严肃处理,结果隆科多被免去太保一职,到阿兰善山修城垦地。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四年(1726年)一月隆科多被削去职务,但雍正还是命令隆科多先去阿尔泰山主持准噶尔和喀尔喀蒙古游牧地的划分疆界事宜,后来又派隆科多代表中国政府与俄国使臣举行会议划定中俄中段国界。雍正说:“这件事只有隆科多才能胜任,他要尽心竭力的话,朕会宽恕他;如果他心存叵测,不能办好定边大事,朕一定要治他的罪。”隆科多认真贯彻雍正的旨意,在执行自己的使命时尽心尽力,作出了贡献。特别要说的是,在中俄边界会谈时,隆科多坚持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强烈要求俄国归还它所侵占的中国蒙古族地区。尽管隆科多尽心竭力,雍正却违背自己诺言,不肯宽恕隆科多,他清除隆科多的决心已经确定。正当隆科多为维护国家主权与俄国使臣紧张谈判时,雍正以追查隆科多私藏玉牒底本为借口,突然召回隆科多,命策凌等人接替隆科多,策凌等在谈判中没有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却接连向俄方让步,在当年七月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条约》。隆科多回京后,诸王大臣历数隆科多罪行四十一款。其中有大不敬之罪五,如私抄玉牒收藏在家,将康熙钦赐御书贴在厢房里视为玩具,“妄拟诸葛亮,奏称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等;欺罔之罪四,如“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乃诡称伊身带匕首,以防不测”等;紊乱朝政之罪三,如“皇上谒陵之日,妄奏诸王心变”, “妄奏调取年羹尧来京必生事端”等;奸党之罪六,如“交结阿灵阿,邀结人心”等;不法之罪七,如“任吏部尚书时所办铨选,官员皆自称为佟选”、“纵容家人勒索财物,包揽招摇,肆行无忌”等;贪婪之罪十六,如索诈安图银38万两,收赵世显银1.2万两等。隆科多的四十一款罪行,有的和年羹尧的罪行类似,但隆科多的罪过是不能与年羹尧相比的,要轻得多,雍正处治他虽不为过,但隆科多还不像年羹尧那样肆无忌惮,还是有所收敛的。而且,在犯罪后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还受命与俄国使臣谈判边界问题,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难能可贵。年、隆结党又结亲,本来是雍正自己促成的,想要他们两人成为巩固自己统治的主要力量。年羹尧死后,隆科多已势单力孤,其实对雍正皇权已形不成什么威胁。如果雍正全面考虑一下,对隆科多降级免官就能达到他的目的。但是,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还是被囚禁在畅春园附近。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最后死在被囚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