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实务:安全型班组建设管理与班组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班组全员参与安全管理(2)

最后是素养(纪律)。素养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的素质。“5S”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

管理人员要明确“5S”,关心“5S”现场管理的方针及改善的要点,管理人员要重视“5S”,关心“5S”管理。对全员进行“5S”管理的意义及做法要求。选择示范单位或部门,率先实施“5S”管理。从现场管理具有代表性的部门,选择一至两个部门率先开展,集中力量树立样板,然后推行到企业的每个部门。最后要跟踪检查。经过每一阶段的推进后,由企业高层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巡回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即时监督整改,直至最后达到要求。

第五节 消除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既是实施管理的主体,又是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主体,是构成安全管理工作中首要和决定的因素,也是决定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科学有效的主要因素。例如,美国杜邦公司200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明确认定:引发事故的根源,96%来自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认真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大多都是由于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管理经验和事故明确告诉我们:要抓好安全管理,就首先要抓好每一个人的安全。

一、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和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1.人的不安全心理主要表现

(1)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因素,也是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的原因,而是“明知故犯”。例如,我们现场的“低、老、坏”现象反复出现,就是操作人员图省事不按章操作,当有人监督检查时,能够劳保穿戴齐全,检察人员一走,马上又会故伎重演。在他们的思想中存在一种“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的侥幸心理。

(2)麻痹大意,盲目自信

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在生产现场,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不采取任何措施盲目进入大罐、高空作业不进行防护、坐岗观察不认真等行为都是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的表现。这种人平时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时间久了形成“我经常这样干就没出过事”的想法,平时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

(3)逞能心理和习惯、从众心理

表现为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艺高人胆大”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操作规程,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例如:不系安全带上井架,安全设施不齐全、防范措施没有到位、不具备开工条件而盲目施工。还有一些人,在日常工作中用经验代替标准、用习惯代替操作规程。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明知不对,不仅不进行监督和制止,自己还照着做。

(4)惰性心理

一些员工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少出力,常常简化程序,而忽视了安全。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小漏洞、小问题不够重视,有的甚至认为出现这些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合理的,不主动去整改。现场巡检中,对这些问题不重视、视而不见,纯粹是“走过场,完任务”,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5)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一些员工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上不专心,操作中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兴奋、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增大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2.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1)管理者

第一,管理干部要有主动管理意识。平时对本单位队伍现状、员工素质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对管理目标、方法和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制订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员工的思想动态管理上更应具备主动性和预见性,要随时分析掌握其情绪,观察其行为,发现不良倾向,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第二,管理干部应具有较为全面的安全知识,熟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各岗位的安全风险、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只有具备这些素质,自己才不会违章指挥,抓安全才能抓到点子上,才会抓住关键。反之、日常的安全管理就会无的放矢。

第三,对员工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岗位安全知识、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对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进行重点培训。定期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操作技能。认真开展“反三违”和整治“低、老、坏”专项活动,组织职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切实吸取事故教训,遵守操作规程。

第四,在行为准则上加以诱导、用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首先要求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干部要不厌其烦地讲、踏踏实实扑下身子去抓,同时执行制度的力度要大,对违章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罚。只有各项制度执行到位,无违章指挥,安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事故就会远离身边。

第五,安全管理不能忽视细节。隐患无大小,一个小小的安全隐患,有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安全工作也应当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大日常隐患排查力度,查找管理死角,堵塞管理漏洞,特别是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要下大决心进行杜绝。另外,不能因目前较为平稳的安全形势而产生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妄自尊大思想,而应当考虑到目前机组扩充、新增人员多,再加上生产提速带来的人员紧张,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大,应该相应加大管理力度来应对出现的各种风险。

第六,抓好基层的管理者——班组长。因为安全隐患和事故常常发生在这些最基层的管理者身边。首先抓好班组长责任心的培养,平时要严格要求,采取压担子、定指标,定期进行考核等有效措施,使其认真履行班组安全员的职责。其次提高其管理能力,对班组长的日常班组管理勤检查、常指导,使其管理水平真正达到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自查自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班前班后会、一日一练等班组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2)被管理者

员工是现场操作者,也是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大的伤害者,因此抓好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员工安全意识要彻底转变。因为,只有员工自身防范意识提高了,才能保证自身本质安全。分析事故案例,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要么是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造成的,要么是自身的无知造成的。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习,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靠规程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二是主动服从管理,自觉克服急躁心理,不盲目蛮干;三是自觉分析岗位风险、自觉进行隐患排查,只有知道风险才会知道害怕,才能避免无知和违章,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四是严格自身要求,不简化程序操作;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把家庭或其他矛盾造成的不稳定情绪带到工作中;六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做到日常一切工作要为安全让路。

其次,安全工作要人人参与。因为安全事故在各种工作场所、各种工况和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动态监控。员工不仅要做到自身不违章,而且要主动监督和制止他人违章。做到人人参与,上下互动,齐抓共管,不留死角。

最后,强化执行力。安全管理和制度的落实是否有效关键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要靠安全制度、安全责任、员工安全意识、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来保障。这些保障因素无论哪一方面不健全或在执行上打折扣,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安全管理“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无条件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安全管理“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做到像执行军事命令一样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能因管理上的问题而找出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因为借口会淡化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甚至给安全管理设下屏障,类似事故就会重复发生。因此抓安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逃避责任。

据统计,在石油行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大多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引起的责任事故,但在追究责任时,事故责任者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各种借口,井喷事故说成是地层原因或设计缺陷,其他事故要么说是设备原因引起的,要么说自己非常忙没有时间顾及,要么说自己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等,尽量来为自己推脱责任。

殊不知,如果说是地层原因或存在设计缺陷,当初为什么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为什么还按该设计施工?如果说是设备原因,在事故发生之前,为什么不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更换?使用过程中为什么不加强检查?为什么事先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致使事故发生后不知如何进行控制?使用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现而等到发生事故以后才提出来?如果说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那为什么不培训合格后再上岗?这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任何一个为什么都可以将其推翻。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责任心、是完美的执行力,体现的是管理者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执行者不打折扣的具体行动,体现的是每一位员工对待安全的态度。

总之,安全管理是针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只要每个人都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积极负责的安全态度,那么安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的企业就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

第六节 安全管理中的“墨菲法则”

今天,竞相把安全问题作为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已成为世界一大热点。长久以来,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尊重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就能够实现安全发展;背离科学,违反科学规律想当然地盲目蛮干,就终将会在变革发展中失利。

西方有个“墨菲法则”,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科学文化中的杰出发现之一。这一法则并不只是强调人为错误的简单概率,而是更加强调重在发现和揭示偶然中的必然性。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有一句名言恰当地对此类原理给出一种诠释:“一条铁链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的最弱(而不是最强)的环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只是因为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而造成局部材料脱落,这个材料仅仅只有0.75公斤。系统论专家维纳也曾引用过一首民谣来说明小节影响大事:“钉子缺,蹄钉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战事折……”如果对一个微小的纰漏(关键性纰漏)不以为然或听任发展,往往会导致多米诺骨牌一样的系统崩溃,即一团雪球可能引起一场雪崩,一根火柴可以点燃整个森林,正是此理。

细节的“不等式”也客观地告知人们,如果对“细节”追求不够完美,则很可能意味着1%的错误将导致100%的失败。即创新发展实践中,如果你不能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对各个环节信息做到及时反馈与修正,没有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而是以90%的标准来处理每个环节的工作,那么其整体成绩便不会是90%的平均值了,如在5个环节后已是59%,成为不及格的成绩了。实际情况,甚至可能还要低于这个分数或是变成负数!这个简单的数学意义告诫我们,系统过程决不能打折扣。我国火箭自“东方红一号”发射至“神舟七号”,已累计成功发射百余次,为什么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就在于精益求精,在于每个细节都努力做到了完美百分百!

还有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同样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一起重大事故背后会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会有300个苗头。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要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把握其科学规律,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把措施落实在前,从而有效地保证系统良性运转。美国以《安全科学文摘》出版为标志,几十年来其现代安全理论和安全科学的研究探索不断深化,尤其近些年来安全科学理论日益体系化,已经从科学的基点出发开始转上安全科学文化建设的常态轨道。

只有把安全意识上升到品质培养的高度来认识,让安全发展理念真正植根于每个人的头脑之中,贯彻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才能于变革实践中真正做好创新发展工作,我们的安全管理能力才能够加速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