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异功能夏令营(2)
篝火越烧越旺了,天色已经昏黑,头上呈现出一片灿烂的星空。火光把黑黢黢的人影投射到四周的树木上、山崖间,巨大的影子在四面八方跳动。
“李小晖!”胡主任喊道,他的声音在静夜里传得很远“你先来,带的什么书?”
“安徒生童话选集,”后排站起一个圆脸蛋、葱鼻子、一对招风耳的男孩子,篝火的红光映照着他的脸。
谷雨认出来了,他就是今天下午晓翔指给他们看的那个穿蓝短裤的小男孩,不过现在换上长裤了。
大伙儿以为他要走到篝火跟前去,前排的往两边挪了挪。
“开始吧!”胡主任挥挥手。李小晖坐下来,在黑暗中,一本书摊开在他膝盖上,他的两只手在上面摸索,然后清楚地念出声来——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正如人们一提到皇帝时不免要说‘他在会议室里’一样,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皇帝的新衣——我读过!”小寒捅了捅哥哥的胳膊肘,又问:“他是背下来的吗?”
“你没有看见,他用手摸着读的吗?”谷雨回答说。
这时候,在篝火的另一面有一位女科学家站起来说:“来,小朋友,拿这本书去念一下。”
李小晖走过来,接过书。这是一本精装的厚厚的书。他看也不看一眼,回到自己的地方,摊开书,摸索着念下去:
“研究地球的构造和历史的地质学家和观察人类的体质和社会特征的人类学家,向我们提供了早期人的种种遗迹。科学的起源就必须到早期人的这种种遗迹中去寻我……”
“什么?”邓卓教授诧异地问。
李小晖有些茫然不知所指。
“把最后一句话重复一次,”女科学家平静地说。
男孩子机械地读着:
“科学的起源就必须到早期人的这种种遗迹中去寻我……”
“寻我!”邓卓教授喊起来,“把书拿过来!”
就着篝火的红光,他查阅了这一页书,好大一会儿,声音洪亮地笑起来:
“刘明华!真的,你的书有一个字错了!唔……了不得,李小晖,你的手指头比眼睛还厉害哩。”
“是触觉?”女科学家刘明华接过书,边察看着那个排印错误的字,边说,“要不要用仪器测试?”
“明天吧。”胡主任说。“现在,该谁了?”
他的眼光鹰一般犀利,并反射着篝火的红光。最后,落到一个细长个儿的女孩子身上。
“韩云岚,你看看,我们那个帐篷里有什么东西?”
这个女孩子迟疑地站起来,扭转身子,向着黑黢黢的半山坡的帐篷眺望。在场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那个地方,然而眼睛最好的人也只看见几个模糊的白点儿。
“迎门左面那张床上,”韩云岚慢慢地、小声地说,她的声音在静夜里却很清楚,只有篝火的轻微的哔哔剥剥声和它掺杂在一起,“有一件雨衣。床头的椅子上,放一个小箱子……是的,一个药箱,咖啡色,皮制的。上面还有一个红十字。第二张床头,有本打开的书,我没看见书名,书的封面……对,浅绿色的。再过去,一个大箱子……哦,不,一定是什么仪器,有一排按钮呢!”
“噢,”小寒吸了一口气,问他哥,“她真能看见?”
“别吵,”谷雨轻轻说,“也许不是看见,是感觉到的。”
现在韩云岚说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有信心了:
“右面,是一个白色的柜子,好像电冰箱,也有按钮,一,二,三……六个,对,是六个。第二张床上有一个书包,书包里装着照相机、两本书和一个笔记本……”
“真神了!”邓卓教授大声说,“喂,你们说,怎么样?”
“一点儿也不差!”科学家们纷纷说。
“这不比红外线探测仪还厉害吗?”邓卓教授乐呵呵说,“喂,刘明华,你这个仿生学家;能否受到点儿启发,造出一架功能赶得上这个小姑娘的仪器?”
“我还没有开始研究哩!”刘明华愉快地说。
远足到湖上
噢,这么多的奇异功能!在夏令营的最初几天里,每天都看到了许许多多教谷雨和小寒吐出舌头缩不进去的奇迹。雪莉还是跟小哥儿俩在一起,但是她对于无论多玄的事情,都不表示惊讶,她挺沉得住气。她说,她要好好练练,要赶上韩云岚。
“这可不是练得出来的。”谷雨嘟哝道。
“那么,是天才?”雪莉噘着嘴问。
“你自己的奇异功能是练出来的吗?”谷雨反问她。
“当然。”雪莉夸口说,“去年,我刚学会耳朵认字。后来,有一个科学家来我们学校了,他让我不要把纸放在耳朵上,放得远一些。我最先认不出来。他说,你集中注意力。后来,我认出来了。他又拿得更远一些。就这样,他帮我练出来的。”
当谷雨兄弟俩和雪莉表演的时候,科学家们都开动了仪器测试。他们在本子上不断地记录些什么。雪莉说,本子上净是一些数字和曲线。这些科学家都很兴奋,很激动,也常常争吵。有一回,孩子们在帐篷里休息。他们组有一个叫黄光辉的小姑娘忽然说,科学家们在半山坡那棵大榆树下正吵得凶呢!其实,这时候一点儿声音也听不见。当然黄光辉也是“感觉”到的——这个女孩子,耳朵、腋下都不能认字,但是对声音有特别的敏感,试测的那天,有一个科学家跑到三里地开外,说了一句什么话,她也听到了。
“这才是真正的顺风耳呢!”邓卓教授高兴地宣称道。
在普遍测试过一遍以后,夏令营安排了一次远足,就是翻过山头,到他们来的时候经过的那个湖泊。他们带齐了野餐的用具和食品,出发了。
活跃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些孩子该多么高兴啊!他们大多来自城市,有些还从来不曾爬过山呢!虽然是夏日,但是在山区,空气是凉爽而清新的,漫山遍野的松树、刺槐、山毛榉和栎树,一派蓊蓊郁郁的景象。北方的天空是十分蓝的,蓝得清澈、深沉、明亮,似乎阳光洒遍整个天空,而透明的空气里渗透了那种温暖的气息。
孩子们气喘吁吁地攀上山顶,他们马上看到了——湖。这是一处尚未受到工业污染的水域,还保存着大自然纯朴的美,庄严而沉静。最顽皮的孩子,站在山冈俯视这个晶莹的蓝色的湖,也立刻肃静下来了。
“啊大青湖!”邓卓教授喘着气,爬上山冈,感叹着说。
“喂,孩子们!”胡主任忽然响亮地说,“你们都集中注意力,认认这湖里有什么?”
他把目光投在细长个儿的韩云岚身上,但是韩云岚默不作声。
“她的奇异功能不能透过水——看来,真是红外线。”邓卓教授思忖道。这时候,小寒喊起来了:“我知道,有鱼,很多很多的鱼!”
大伙儿都笑起来。女科学家刘明华问:“什么样子的鱼儿呢?有多大的个儿?”
小寒立刻不吱声了。
只听见晓翔用平静的声音说:“陆志浩已经看见了,可是他不想显示自己。”
“是吗?”胡主任问,接着他在人丛背后把一个十分腼腆的男孩子拉出来。
“是鲢鱼、草鱼和青鱼。”陆志浩小声说,低着头,用脚踢着山坡上的青草,“大多数都是一尺来长。靠右面岸,有几级石磴。还有一处网眼很小的尼龙网围着,里面养的是小鱼苗……哦,对了,湖底有几块大石头,其中一块是石碑,上面刻着——”
大家都屏气敛息地听着。
“对,‘先考张公君房之墓’——可我不知道‘先考’是什么意思?”
“你是看到的吗?”邓卓教授迫不及待地问。
陆志浩摇摇头。“我猜到的,好像头脑里在放电影。”他低声说。
“他准不是依靠红外线。”邓卓忽然转身对那伙科学家说,“红外线是不能透过水的。”
没有人跟他争论。陆志浩的奇异功能把大家都征服了。
“如果让他去打捞沉船……”刘明华慢慢说。
“在深海里会不会衰减?”邓卓像问自己,又像问大家,“喂,小同学,你说,这湖有多深?”
“十米零二十七厘米。”他迅速回答。
“了不得!”邓卓教授像孩子一样嚷起来,“孩子,你的目测或者‘感觉’,就有那么准吗?”
“不是。”陆志浩红了脸。“湖边有一把标尺,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我也看到这标尺了。黑色的格子,红色的字。”韩云岚忽然说。
“好吧,我们马上验证。下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