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破·习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悟人篇

悟识人:一叶知秋,识人于微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观察人,“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做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识人之道,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

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观察人,“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做人是安于什么,一个人做学问修养,如果平常无所安顿之处,就大有问题。有些人有工作时,精神很好;没有工作时,就心不能安,可见安其心之难。

看任何一个人为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做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外物所困扰。

“视其所以”,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动机决定手段。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苏秦为扬名于天下而“锥刺股”,易牙为篡权而杀子做汤取悦于齐桓公。我们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为什么这样做,要透过荷叶看到藕。如果我们仅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对人的认识又有多少呢?齐桓公被易牙所谓的忠诚所感动,结果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

“观其所由”,就是看他一贯的做法。君子也爱财,但君子和小人不同,小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夺,甚至杀人越货;君子却做不来,即使钱财如同身旁的鲜花可以随意采撷,他也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有时候不在乎做什么、做多大、做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做,官做得大,却是行贿得来的,钱赚得多,却是靠坑蒙拐骗得来,那也为人所不齿。

“察其所安”,就是说看他安于什么,也就是平常的涵养。比如心浮气躁,比如急功近利,比如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比如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等等,都是没有涵养的。这样的人,做事有可能半途而废,交友有可能背信弃义。只有踏实安静的人才能有所成就,而不被身外之物所干扰。想想吧,越王勾践如果没有静心,怎么能卧薪尝胆?司马迁如果沉不下心,宫刑的痛苦还不缠绕终生,哪还有什么心思写《史记》?韩信如果没有静心,早成为流氓的陪葬品,还能帮助刘邦成就霸业?静心是在寂寞中的坚韧,在困苦中的达观,在迷离中的坚定,在庸常中的高贵,在失败中的自信,在成功中的沉稳。有如此品质的人,谁又能怀疑他呢?

用这三点去识人,又怎么不能够把人看明白呢?然而,自古以来,能够完全了解一个人、看透一个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虽然不容易,但还是要去体味,毕竟识人是与人交往的基础。只有在对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决定与其相处的模式以及关系的远近。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一起在一片幽静的树林里散步。

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好!”苏格拉底问:“为什么这么说?”柏拉图说:“他经常挑剔您的学说,并且不喜欢您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很迷惑地问:“您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不恭敬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忙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非常富有同情心,我曾经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放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但是,他对您不那么尊敬!”柏拉图说。

“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慈爱地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苏格拉底的话非常有道理,要想客观地认识一个人,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因为这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其中考虑,很有可能有失偏颇。

识人不同于相人。识人是经由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与言论以鉴识其品德与才能,而相人是观察一个人的相貌与体征以判定其一生的吉凶祸福。两者小同大异。所以,与人交往,不能只凭借别人的相貌或体征评断其秉性,需要长时间去了解。当然,也不要在开始的时候就把很重要的事情交付于不知根知底的人,以免上当受骗,后悔莫及。

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得越深刻,用起来就越得当,相处起来才能减少摩擦。

识人观其友,亦可观其敌

北周奸臣宇文护卑鄙奸诈,他所重用的也都是一批狡猾无赖之徒。卫王宇文直,轻浮狡诈,素来贪狠无赖,看到宇文护执政,竟背叛自己的胞兄武帝,而投附宇文护。宇文护对他甚为亲昵,委以重任;后来他又背叛宇文护,参与诛杀宇文护之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叱罗协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也是宇文护相当器重的人物。他以恭谨见知,极善屈己事主,先后跟随葛荣、尔朱兆、窦泰等人,都能得其欢心。宇文护对他深相寄托,他也受宠若惊,欣然承奉,誓死忠孝。史书称道:“协形貌瘦小,举措褊急。既以得志,每自矜高。朝士有来请示者,辄云‘汝不解,吾今教汝’,及其所言,多乖事衷,当时莫不笑之。”可见宇文护重用的是一帮什么人。

闵帝登基时虽年仅十六岁,但是性格刚毅果决,很有见识。宇文护独断专行,不理会闵帝,闵帝“深忌之”,决定铲掉他。此时,有几位大臣,如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也痛恨宇文护专权,并看出他已有图谋篡逆的苗头。于是他们便团结在闵帝周围,又找了乙弗凤、贺拔提、张光洛、元进等人,共同计划除去宇文护。谁知张光洛竟将计划密告了宇文护。宇文护当即利用手中权力,将李植赶到梁州(今陕西汉中县)任刺史,孙值则放到潼州(今四川绵阳县)任刺史。二人虽被逐,却并没能够阻止他们实现除去宇文护的计划。

然而,由于他们未能识破奸细张光洛,计划再泄露。宇文护马上采取行动,调兵遣将,擒拿了乙弗凤、贺拔提、元进等人,又遣散宿卫兵,派贺兰祥率军围宫逼帝,幽禁于旧宅之中。接着便召集公卿大臣,诬赖闵帝荒淫无度亲近小人,疏忌骨肉,说“今日宁负略阳(闵帝原封号),不负社稷”,要废黜闵帝。被要挟的公卿慑于他的淫威,只好说:“此公之家事,敢不唯命是听。”无人敢抗一言,宇文护派贺兰祥将年方十六、在位不足十个月的闵帝弑杀,还不准以皇帝礼仪安葬。为斩草除根,断绝后患,又将李植、孙恒召回加以杀害,甚至同时杀北周功臣、李植之父李远及李植的几个弟弟。

其专横跋扈到了极点!

宇文护这个人,其实与他的同道之人,与他重用的那些人,是一样的,都是心狠手辣、穷凶极恶、阴险奸诈之人,这真实映照了那句老话: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际交往中,往往是那些有共同的性格、情趣、爱好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结为朋友。因此,要想辨识一个人,从他身边的朋友也可窥知一二。管子说:“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伊索说:“谁喜欢什么样的朋友,谁就是什么样的人。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时,不妨看看他结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鱼交鱼、虾交虾,蛤蟆找的是蛙亲家,赌徒周围的人都是投机者,搬弄是否者的身边多为“长舌妇”,睿智纯粹的人绝对不会和狡诈之徒结交。因而,欲知其人,可以去看看他在跟谁交往。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识人之术,“不知其人,固可观其友,但亦可观其敌”。观敌识人的例子,屡见不鲜。回顾中国古代的历史,那些被居心叵测者不断算计、打压,甚至迫害至丢掉性命者,无不是满腔正义之士。岳飞便是一个典型,他将北来的金人视为敌人,却被同朝为官的秦桧视为了劲敌,秦桧不断地在宋高宗面前进谗言,最后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一代名将。从秦桧的诡诈、阴险与不顾大局,便可清楚地知晓岳飞将军的品性,这就是观敌识人之法。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比知天还要困难。”天还有春秋冬夏和早晚,可人呢?表面看上去一个个都好像很诚实,但内心世界却包得严严实实,深藏不露,谁又能究其底里呢!有的外貌和善,行为却骄横傲慢,非利不干;有的貌似长者,其实是小人;有的外貌圆滑,内心耿直;有的看似坚贞,实际上疲沓散漫;有的看上去泰然自若,慢慢腾腾,可他的内心却总是焦躁不安。

人,有看似庄重而实质上不正派的;有看似温柔敦厚却做盗贼的;有外表对你恭恭敬敬,可心里却在诅咒你,对你十分蔑视的;有貌似专心致志其实三心二意的;有表面风风火火,好像是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一事无成的;有看上去果敢明断而实际上犹豫不决的;有貌似稀里糊涂、浑浑噩噩,反倒忠诚老实的;有看上去拖拖拉拉,但办事却有实效的;有貌似狠辣而内心怯懦的;有自己迷迷糊糊,反而瞧不起别人的。

纷繁芜杂的尘世间,我们需面对各式各样不同的人,究竟哪些人可与之交,哪些人应避而远之,除了直接观察此人之外,不妨采取“观友”、“观敌”之法,加以更进一步的辨识。

其言不可信,唯行方是真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人,广交天下朋友。临终前对他儿子讲,如果有难解决的事情时,可以去找你洛河的李叔帮忙。儿子想了想问父亲为何要找那个不太说话、平时又不苟言笑的李先生,为什么不去找平时与父亲交往颇多的那些人呢?

父亲听完后笑笑说:“别看我自小在社会闯荡,结交的人多如牛毛,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两个真正的朋友,一个是你徐州的刘伯伯,可惜他住得太远怕是不能及时帮忙;一个就是你李叔。其他的不足为托啊。”

儿子纳闷不已,因为他始终不明白为何平时那么多经常来往的“和善”的叔叔伯伯们不是父亲真正的朋友。他的父亲看出儿子的疑虑后就贴在他的耳朵边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些朋友,朋友的含义你自然就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李叔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别人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那位李叔一听,容不得思索,赶紧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了眼前这个朋友的“逃犯”儿子身上,而自己儿子却穿上了“逃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个能为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称为你的一个朋友,虽然他平时看起来不见得比别人“和善”。这就是“一个朋友”的选择。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一位不是真朋友的人那里,把同样的话叙说了一遍。这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逃犯”说:“孩子,我不是不救你,只是事情太大了,你看我也没有什么门路,要不你再到别处看看……”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急于脱身,怕惹祸上身的人是不足以把他作为真的朋友的。

“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正确方法,与朋友相交也是如此。嘴里说得明白,笔下写得明白,绝不等于心里明白,更绝不等于他能做到。对人,不要听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只听一个人说的话,或只看一个人写的文章,必须小心,那可能是一幅引导你迷失的错误地图。了解一个人,必须看他做的事。有的人平日里对你满嘴的甜言蜜语,实际上却是口蜜腹剑,与你相交完全是为了某种龌龊的目的,一旦达到目的,马上翻脸不认人。他是“满载而归”,而你却吃了个大大的“黄连”。相反,有的人虽不会说漂亮话,却能为你两肋插刀。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不要只是听信他的一面之词,而是要细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看清楚与你交往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言语,只是反应人性的一个方面。人在说话的时候,潜意识里总会将自己美化,而掩盖那些性格中的缺点。唯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看到真正的人性。只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与品行。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竖起耳朵去听别人说了些什么,而是擦亮眼睛看别人做了些什么。

茫茫人海,与我们有交往的人太多,有些只是匆匆擦身的过客,而有些则会在我们的生命中长久地驻足,无论是那些我们想了解的还是不想了解的人,都需要我们对其有一个评判,而这个评判的标准,只能通过眼睛来做出判断,唯有用眼睛看他的所作所为,才能获得尽可能真实的信息。因而,观人以行,才是了解别人的黄金法则。

临之以利以观其心

有一个王子养了几只猴子,训练它们跳舞,并给它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人脸的面具,当他们跳起舞来时,逼真精彩得像人在跳舞一样。有一天,王子让这些猴子跳舞,供朝臣们观赏,猴子的精彩演出获得满堂的掌声。可是其中有一位朝臣故意搞恶作剧,丢了一把坚果到舞台上去,这些猴子看见了坚果,纷纷揭掉面具,抢食坚果,结果一场精彩的猴舞就在朝臣的嘲笑中结束。

《伊索寓言》里的这一则寓言说明了猴子的本性并不因为学习舞蹈和戴上面具而改变,猴子就是猴子,看到坚果就原形毕露!所以,“临之以利以观其心”,不失为一个识别人心的好方法。权力、官位、金钱、欲望、利益历来都是人心的试金石。当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害时,或对自己有利时,人们之间就可以称兄道弟、亲密无间。可是一旦有损于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如果把人比成这故事中的猴子,人不是也戴着假面具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吗?因此小人戴上面具,会让你误以为是君子;恶人戴上面具,会让你误认为是大善人;好色之徒戴上面具,会让你误以为是柳下惠!真令人防不胜防呀!

猴子不改其好吃坚果的本性,因此看到了坚果,就忘了它正在跳舞娱人。人的表现虽然不会像猴子那么直接,但不管他再怎么伪装,碰到他的弱点,他总会无意识地显现他的真面目,因此好色的人平时道貌岸然,但一看到漂亮的女性就会两眼色眯眯,言行失态;好赌的人平时循规蹈矩,但一上牌桌就废寝忘食,不知罢手!不是他们不知道显露这种本性不好,而是一看到所好之事或所好之物就忍不住要掀掉假面具——就像那群猴子!

用“投其所好”来看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而人品会影响他的行事、判断和价值观,甚至影响他为善或为恶的抉择。无论是交朋友、找合作伙伴或共事,这都是一项重要的参考!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其处世水平,也即识人水平的高低。唯有学会投其所好,观其人品,识别人心,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顺利些。

莫以相貌论英雄,不以成见定良莠

唐朝有个神童名叫贾嘉隐,虽然其貌不扬,但小小年纪就具有深厚的学问和辩才无碍的内涵。贾嘉隐七岁时,有一次皇帝召见入宫。当时,长孙无忌和徐世正在朝堂讲话,当他们看到贾嘉隐长得面貌丑陋,决定要戏弄他一番。徐世便以戏谑的口吻问道:“你看我靠的是什么树?”贾嘉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松树。”徐世不以为然:“这明明是槐树,怎么能说是松树呢?”贾嘉隐说:“您贵为英国公,以‘公’配‘木’,怎能说不是‘松’呢?”徐世顿时哑口无言。

长孙再问道:“那我所依靠的是什么树?”贾嘉隐回答:“槐树。”长孙说:“你怎么又说谎啊?”贾嘉隐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取‘鬼’对‘木’,不是‘槐’,是什么?”俩人顿时红着脸,无话可说。

贾嘉隐在贞观年间被选才授官,虽有卓越的才能,却因丑陋的外貌,被人轻视。他曾被召见入宫,请皇上决定其去留。当时朝堂官员们退朝后一齐来看他。还没等别人说话,英国公徐世抢先道:“这小孩的脸长得像獠面一样,这么粗野丑陋,怎么能够聪明呢?”其他人还没答话,贾嘉隐就应声道:“您头长得像胡人都可以做宰相,面貌丑陋的人为何不能聪明?”满朝官员无不捧腹大笑。

以貌取人是一种“势利”和愚蠢的表现。以貌取人收获最多的就是蔑视和嘲笑。当你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打量他人的时候,别人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回赠”与你。贾嘉隐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予了那些以貌取人的人们最漂亮的回击。

人外貌的美丽或丑陋,不等于这个人的内在气质和涵养,而一个人能为别人器重、敬佩,取决于他的气度、才智与涵养,而并非是外貌。而一般人总是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然后为许多事物划下刻板印象,例如:看到体型壮硕的胖子,就说“一副痴相”;看到面容黝黑的农夫,就自觉他一定认字不多;看到做生意的,就说“无商不奸”……许多的偏见就由此得来。其实身材的胖瘦与其才智聪明并不相干,行业与知识学问也并非绝对相等,职业与人品高低,更不能画上等号。我们若能避开对于表相的迷信,必能对事情的真相,有更正确的认识。所以,莫以相貌论英雄,不以成见定良莠。否则,你可能会为你的肤浅认识和错误成见识错人、做错事,付出巨大的代价。

很久以前,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便宜的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的校长。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人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老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秘书很礼貌地说:“他一整天都很忙!”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在那里等。

秘书终于决定告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校长很傲慢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建立一座念物。”校长并没有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竖立雕像。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就会像墓园一样。”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他们的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每栋建筑物都超过750万美元。”这时,女士沉默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创立了斯坦福大学,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儿子。在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各种排名中,次序各有不同,但斯坦福大学总是名列前茅。而它所吸引的学者以及它所培养的学生们,则成为硅谷的第一代创业者。

校长的有色眼镜使哈佛大学失去了一次极佳的发展机会,这个代价可谓不小。在现实世界里,你是否有过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经历?你有没有从心底里厌恶同一个肮脏、丑陋的人讲话?也许机会就在你皱起眉头的一刹那溜掉了!客观地判断他人就是在积极地为自己争取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人都有一种心理:对长相出众的人颇具好感,对长相一般甚至难看的人给予较少关注或不关注。就是说,无论理智上怎样认为,实际上对别人判断时多少受到对方外貌的影响。我们总是戴着“漂亮与否”的眼镜打量着五光十色的人们,然后会根据自己的观察,从对方的形象上我们得出有关他的一切主观臆断:学历、职业、社会地位、家庭背景……

其实,观察人的外貌仪表是可以察人识人的,但不是唯一标准。与人相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相处对象还可以从语言、行为以及生活细节等多方面观察其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性格。总而言之,观察和认识一个人,可以通过外貌仪表来分析考察,但绝不可将其作为取人的唯一标准。

以偏概全识人难,一时荣辱不可取

传说公冶长善辨鸟语。他生活贫困,经常没有粮食吃。有一次,一只鸟飞到他的房前,大声对他鸣叫着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急取之勿彷徨。”公冶长听了之后,马上跑到南山,果然看见一只被虎咬死的山羊,于是拿了回来。后来,羊的主人在公冶长家里发现了羊角,就认为是他偷了羊,把他告到鲁国国君那里。公冶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但鲁国国君不信他懂得鸟语,将他关进了监狱。而孔子知道他的秉性,为他向国君申辩、求情。鲁国国君没有理会。

过了几天,公冶长在狱中,听到上次那只鸟又叫道:“公冶长!公冶长!齐人出师侵我疆。沂水上,峄山旁,当亟御之勿彷徨。”他听后,马上将此事报告给了国君,国君仍然不相信他的话,但还是派人前去查看,结果真的发现了齐国的军队,于是发兵突袭,取得大胜。因此释放了公冶长,并给了他很多赏赐,还想让他做大官,公冶长坚辞不受,因为他觉得凭自己懂得鸟语获得官位是一种耻辱。

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曾被关押,却是无辜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公冶长是曾经蒙冤,虽然后来得到平反昭雪,但也难免会遭受世俗的歧视和一些讽言恶语,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孔子超脱世俗之偏见,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说此话时,孔子是已经赢得了普遍的社会声誉和有着身份地位的人。孔子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明朝的冯梦龙曾警告世人:“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其主旨在于看人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以一时的荣辱取人。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大学》中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而孔子却做到了这一点。

在利益至上的当今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势利眼,这些人看重的便是当下这一刻。姑且不论势利眼对别人而言是怎么样的效果,单从对自己的结果来看,势利眼无疑是一个致命伤。

从前有一位居士,常发愿要见文殊菩萨,因此不时地广行布施,恤孤济寡。每逢斋日,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礼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见坛内的高坐椅上,坐着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而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眵,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佝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如夜叉,人鬼不辨。居士吓得倒退一旁,一颗虔诚心,顿成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敷高座,庄严坛场,皆愿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慈悲一现。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遂走至座前,在气愤之下牵着老翁下座,并嘱之曰:“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毫无表情,立即悄然而去。

第二天,居士便净备香花水果,前往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曰:“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于梦中有人言:“你一向恭敬诚求,愿见文殊菩萨。可是,你见之而不识,当面错过,还求于何处得见文殊?”居士曰:“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形影,究于何处得见,请君示知?”梦中人言:“日前你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文殊菩萨。”居士闻言,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遂向空中求乞忏悔。

生活中有一些人,便如同故事中的居士一样,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他们把正直的人看成恶徒,把有才华的人看成窝囊废。他们为此犯下了许多错误,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摘下佩戴许久的有色眼镜,丢弃以一时荣辱取人的旧习惯,看看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否则将一直被蒙在鼓里。

反馈试探需主动,透视人心要迂回

魏武侯有一次请教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起有关探知敌情的问题时问道:“和敌军对阵之时,如果不明敌情,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吴起答道:“应该采取诱敌之策。当两军交锋的时候,我们先虚应一下,然后退下阵来,借此机会观察敌军反应。如果敌军仍然阵容严整,不轻易追赶的话,表示敌军将领很有智慧;相反的,如果他们一点也没有纪律地追赶的话,就显示出这个将领是愚笨无能的。”

一般情况下,以行动和言语相对照,是最正确的透视人心法。但是,如果对方始终没有行为表现,我们也不能一直永无止境地等待下去,必须积极地采取主动,诱使对方有所行动之后,再加以观察。

啄木鸟在吃小虫之前,总是先以它尖长的喙试探一下何处有虫,再行啄食。这种积极观察人的方法,也是先采取主动,诱使对方产生行为之后,再进行观察测验,这和啄木鸟啄食的道理完全相同。

对于虚伪不实的人,要判别他的行为,使用下面这种方法极为有效。

有一次,楚国屈原回到自己的故乡选拔人才。考试之后,他发现有九十九个人的考卷成绩相同,都应列为头名,只有一个人稍差。可以列为第二。这样一来,仅头名二名加起来就有一百人。屈原知道这是考题泄密,于是决定进行复试。屈原宣布:“现在正是谷雨季节,你们每人带一点谷种回去,秋后以收谷为卷。”随后,分给每人谷种一百颗。秋后交卷时,九十九个头名都让家人背筐挑担,争着多交谷子,只有那个考第二名的农家小伙子,捧着一个小土罐,最后一个来到府门。屈原逐个检验每个人的成绩,他看到那成筐成担的谷子,脸色阴沉沉的,当看到青年农民的小土罐时,眼睛一亮,兴奋地问:“你一共收了多少颗谷子?”小伙子不安地回答说:“九百多颗,您发的谷种有九十七颗不发芽,只有这三颗打粮食。”那九十九个头名听到这里,“哄”的一声大笑起来。屈原却严肃地大声说:“这个青年最诚实,他是这次当选的唯一贤才。我发给每人的谷种都有九十七颗煮熟的,你们却都交来这么多谷子,显然是假的。”

屈原别出心裁地用三颗谷种辨出了贤才,显然这种行为反馈试探是成功的。

在使用反馈试探法的时候,不要耍花招,否则可能弄巧成拙。因为人际关系是相互的,在你试探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你也有被对方试探的可能。千万不可忘记,被你试探的对象也有眼睛,他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措施,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密性,不能让对方看出来。

反馈试探法,是种迂回的识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地从反面探测到别人的心,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识人方法。

识人不容易,识人禁忌要牢记

“人”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字,而“识人”却是极其难懂的一门学问。在人与人互动越来越频繁、人心却越来越难辨真假的当今时代,不管是新交或旧识,每天都要不断跟人交手、相处。很多时候,能否精准识人成了交际的关键。

然而,想要做到精准识人,尤其是识人才,一定要牢记两大禁忌。

禁忌一:凭个人爱好识人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颜驷历经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世,直至白发老翁之时,仍在郎署(汉朝官署名)为郎(宿卫之官名)。很多人都好奇,为何颜驷一生如此不得志?究其原因,就不得不说三位皇帝的喜好了。正如颜驷所言:“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喜好年老的而臣尚年少,陛下喜好年少的而臣已年老,因此历经三世都没有晋升的机会,只好一直在此当差了。”试想,如果文帝好武,景帝喜好年少,武帝喜好年老的话,颜驷一生的机遇必定大不相同。

虽说人非草木,有自己喜好的事物与厌恶的事物是常情。但如果识人鉴人的时候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往往会大失精准。在识人过程中,若不能察明对方的本质,而完全从自己讨厌对方出发,很容易忽略了对方的优点,甚至把对方的缺点当做优点。相反,若完全从自己喜好对方出发,会很容易忽略了对方的缺点,甚至把对方的优点当做缺点。

禁忌二:凭出身识人

生活中,大家总喜欢用“狗眼看人低”来讽刺那些仅仅以他人的出身来评价其高下的人。虽然这种讽刺有些难听,但仅凭借出身背景来识人确实是比较片面与武断。

公孙鞅是魏相公叔座的家臣。公叔座死前,曾极力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劝魏惠王“以国事听之”,重用公孙鞅。但是,魏惠王认为公孙鞅只是个家臣,身份太低微了,那些劝告只是公叔座病得糊涂而乱讲的。所以,公叔座死后,魏惠王并没有重用公孙鞅。由于一些嫉贤妒能者企图加害公孙鞅,公孙鞅只好投奔秦国。在秦国,公孙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结果,秦国日强,魏国日弱。

可见,在魏惠王的眼中,公孙鞅正是被“以出身辨人才”的偏见所埋没和扼杀。

识人难,精准识人更难!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喜好或仅凭对方的出身背景,将一个人彻底定性,那样很不客观、很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