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作为凡人的妙处与趣味(1)
她们或许不再漂亮,却活得越来越美好
我那么努力,用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用更温和的心态对待世界,用更诚挚的笔触记录世界,不过是为了能做一个值得被你爱的人——因为被你爱,所以我也看到了最美的自己。
十年前,我在一篇叫作《忘记自己不美丽》的文章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女孩。
那是央视一期叫作《挑战主持人》的节目里,经过唇枪舌剑的层层淘汰后,舞台上最后剩下的当期冠军——中等身高,不漂亮,穿简单衣裳,在现实生活中估计没有太大的回头率。
然而她拿着话筒,脸上有激动的潮红。她微笑着看观众,说:“来之前,我的老师告诉我,我不是那种美丽型的选手,我属于智慧型。所以,我要以我的机智和知识来获得胜利。”
当时我在文章里写:那一句话,让今天的我即便不再记不起她名字,也依然记得她的自信。她不是美女,然而她敢于走上央视舞台,然后她赢了,所有观众都看得出,她赢在流利的口齿与机智的应答。那短短几十分钟的竞技里,她的智慧光芒四射,我打赌,她忘记了自己的不美丽。或者说,这样的忘记,是将对自己的了解深埋于心,然后以别样的方式,获取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是的,十年后,我仍然记得她。哪怕这档节目已经消失于不断推陈出新的综艺舞台,但我还是能记起她神采飞扬的朝气。
但是,历经十年,再回头看当时的文章,突然发现,当初的态度和观点迄今未变,只是无论是那位冠军的发言,还是我自己的文章,其中的概念都略有混淆——现在的我更愿意相信“漂亮”和“美丽”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前者多指外形,后者藏乎内心。
比如上面所说的冠军,她只是不漂亮,但没人能否认,那些智慧光芒让她很美。
就像我因为工作缘故所认识的一位女企业家。
我认识她的时候是在一场公务宴请的席间,进门时有人给做介绍,说这是某大型连锁母婴购物广场的董事长,我一仰头,眼前的女士比我高十几公分,略有些惊讶,先笑着握手寒暄,我说我就是您店里的会员呢,会员卡都更新过两回了。她大笑,善解人意地提议坐着聊,一边解释“我以前是打篮球的”,哦,我心想,怪不得。
说实话,她不漂亮——尽管高挑,但不是时下流行的纤细骨架,有了浓眉大眼的英姿勃勃,就少了传统审美中的含蓄柔婉。但她笑容明朗,说话干脆利落,不仅口才好,而且言之有物,若她自己不说,我并没想到她曾把人生中最好的岁月都交给了篮球。
我是聊着聊着,才知道她有很强的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在退役后的日子里,一边经营店面、飞速连锁,一边考取了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若干资格证书,然后学习经营理念,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营销理论。她为员工开办职业讲座、为分销商开办管理讲座、为会员开办育儿讲座,都是公益。事业做大了,除了像很多社会名流一样做慈善以外,还在社区里做全免费的绘本馆,有时候也去给小朋友讲故事,希望关于“美”的教育能从娃娃抓起……当然,商业行为中需要管理者的核心参与,但所有那些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创新,让我愿意相信其中那些向善的追求,是发自内心。
那天,我们交换了微信号,再后来我便从朋友圈知道,她把放暑假的儿子送到仓库去搬货,过生日女儿亲手做了蛋糕把她感动到流泪,或是有时候会去参加一些类似旗袍主题的Party——仍然是最高挑的一个,但眉宇间的自信生动美丽。
是,不年轻了,也不能算太漂亮,但有那么一种人,她的美丽好像一轮小太阳,在言谈举止间,让人感觉到勃勃生机。在这样的人面前,你愿意倾听她的见解、学习她的长处,这样的美不是摆放在一边欣赏所用,而是带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人靠拢,影响人热情。
是要人生成熟到足够阶段,走了足够多的路,思考过足够多的问题,也放下了很多莫名枷锁后,才可以释放出的美。
以及,在成熟而美丽之外,我还愿意相信另外一种因爱而生的可能性。就好比在“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意识”的千年辩题中,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主观的判断——在爱你的人眼里,你总是美的。
举个例子。
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了母校学舞蹈的师妹们拍摄的宣传片,照片里的女孩子腾空跃起的瞬间几乎要和初升的太阳融为一体,飘飞的裙裾像彩霞一样飞舞,女孩年轻漂亮的身体为清晨的校园勾勒出柔美动人的弧线!
我忍不住在读者群里感慨:多遗憾,我从没有过如此美丽的瞬间。
然后开玩笑:作为一个艺术学院毕业的人,七年大学时光,周围美女无数,真是太打击自信了,下辈子再有一次机会,一定不要考艺术学院。
然而我的读者答:怎么会?你有你的美,你做讲座的时候、给我们写书的时候、为我们解惑的时候,都很美。
说话的读者是一家外企的高管,从我们的日常交流来看她绝对算不上是“脑残粉”。我哈哈一笑对她表示真诚的感谢,然而也没有特别激动的情绪——三十而立,想来“立”的便是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绝对算不上漂亮,但因为不辍耕耘,常可收获知己。而知己之言,不需要恭维奉承,偶有赞誉,只是因为你值得。那么,与其客套费时,不如继续奋笔疾书,毕竟,我所能给你最好的回报,便是用或温暖或凛冽的文字,带你看繁华世界背后那些琐碎的暖意,或是成长路上的不得已。
所以,这个问题的核心只在于——我那么努力,用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用更温和的心态对待世界,用更诚挚的笔触记录世界,不过是为了,能做一个值得被你爱的人。
因为被你爱,所以我也看到了最美的自己。
就在我和读者们聊天的时候,我当时只有4岁的女儿咚咚和2岁的儿子叮叮一路大呼小叫地跑进我的房间。咚咚手上拿着一枚小小的水钻发卡,问我:“妈妈,这是你的吗?”
我从书桌前转回头来看一眼,点点头,小女孩便爬上了我膝头,伸手,小心翼翼地把发卡夹在我的头发上——尽管我能感觉到她一定是夹歪了,但她笑盈盈的眸子里是真诚的依恋,她搂着我的脖子,看着我的眼睛说:“妈妈,你好美呀!”
我忍不住笑出声,扭头问儿子:“叮叮,妈妈美吗?”
儿子大声地答:“美!”
那一刻,我唯愿时光静止,孩子们永远天真烂漫,而妈妈们很美,没有岁月相催。
所以你看,十年过去,“漂亮”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十年前的话题应该改为《忘记自己不漂亮》,而十年后的事实验证,只有“美丽”是永恒。
不信可以回忆一下,十年倥偬,昔日朝露一样灵透的“班花”自从生完宝宝后就算没发福也小腹松弛;曾经在篮球场上迷倒一群女生的“校草”如今的肚腩活像怀胎八月;同学聚会时最美的女生未必是学生时代最好看的姑娘,但举手投足间的从容雅致会让人觉得愉悦敬佩;至于事业有成曾被《商业周刊》采访的那个男生,你还记得他当年戴着厚眼镜片孱弱得像竹竿一样的形象吗?
而当初因为容貌的不够漂亮便将你否定的那个人——你的暗恋对象、求职时的人事主管或者工作上的合作伙伴,他们的爱人历经十年未必还能艳压群芳(也或者从来就不是帅哥美女),他们引进的职员可能已经因为业绩不好而被辞退,他们新的搭档伙伴要么不够顺手要么顺手的也会老去……当然会有漂亮姑娘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堪称人生赢家,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寻常姿色未必不是福气。
从概率的角度出发——想拼漂亮?可是有多少“漂亮”能真的拼得过时间?
故而,这一次,我不再用励志书那样笃定亢奋的口气告诉你要奋斗、要勤勉、要找到属于自己这个萝卜的那个坑、要坚持下去给自己搏一片天……相反,对25岁左右、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我开始懂得你们的不易——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在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之后,要你相信我说的这些道理真的很难,因为无论是家庭的温馨和睦还是事业有成的美好前景,此时对你来说还有点遥远。如果是这样,我只能诚恳地说,亲,你往前走走看,走出象牙塔的方寸天空,一直往前走,走到远处,才能看见成功人士吃过的方便面和因为不漂亮而输掉的初恋,也看看今天小天地里的“男神”“女神”究竟能够走多远。
而对35岁的你,让我们来握握手吧——属于“漂亮”的十年已经过去,属于“优雅”的十年刚刚开始,我们的青春不在了,但所有那些内外兼修的工作都不会是白费。因为年龄予你阅历,生活沉淀智慧,沉着、稳重、睿智、豁达、洒脱……这些都是一种美。时间在延续,美好在叠加,更何况,无论多大年纪,今天都是你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所以,一切都还有可能,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时间肯作证。
我那么努力,用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用更温和的心态对待世界,用更诚挚的笔触记录世界,不过是为了,能做一个值得被你爱的人。
因为被你爱,所以我也看到了最美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底气的“穷人”
我们的底气,其实不过源于所有那些冷静的审视与客观的评判:你需要怎样的生活,你是否已经拥有这样的生活——说到底,这生活是你自己的,只要满足你自己的需求,你就无须在任何人面前自卑。
我的女儿咚咚,最近认识了一个和她一样大的小伙伴。
那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父母都有不错的职业。能认识,是因为我们常在同一时间去同一个室内游乐场玩耍,有时候孩子们在一起玩,坐在一边的父母们就闲聊,或多或少总能了解一些彼此的信息。
那是个开朗的孩子,嘴巴也甜,论性格,比我的女儿咚咚要开朗大方许多。看得出她妈妈很会打扮她,因为她的裙子很漂亮,发饰也很精致。有一天她的头发被烫出微微的大波浪,好看极了,我就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你的头发真好看!”
“看这里,阿姨,”她撩起固定大波浪的一个小发卡,“施华洛世奇的,我妈妈出国的时候给我买的。”
我点点头,“真好看!”
小女孩很开心,马上告诉我:“我妈妈去过很多国家,给我买过很多好东西,我的牙膏是日本的、牙刷是韩国的。你呢咚咚,你的牙刷是哪个国家的?”
她用胳膊肘碰一碰咚咚,咚咚一边在海洋球池里扑腾,一边抬起头看着我,不确定地答:“中国的吧?”
见我还在微笑,咚咚终于点点头,笃定地回答小女孩:“中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牙刷是中国的!”
小女孩怜悯地看一眼咚咚,“我妈妈说我用的都是最好的东西,有日本的、韩国的,还有德国的、美国的,你看见我的鞋子了吗?是耐克的!”
这次咚咚反应倒是快,“我的也是耐克的。”
小女孩愣一下,再不说话了。
我心里五味杂陈,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女儿“我是中国人,我的牙刷是中国的”这种笃定。因为,咚咚,你的牙刷和牙膏是德国的,水彩笔是美国的,油画棒是韩国的,吃过的奶粉是荷兰的,用过的纸尿裤是日本的……而我要到这时才发现,我所有对这些物品的形容不过是“咚咚你今晚要用葡萄味的还是草莓味的那款牙膏”“咚咚你记得带12色的水彩笔,不是小企鹅的那个油画棒”……
我曾经也对呆哥感慨过:“这年头养大的孩子都是国际化宝宝,小名都叫‘全球购’。”
但我是直到这一天才发现,这世界其实已经处处都是物质化的可炫耀标签,只是我从没想过要把这些标签贴在我的孩子们身上而已。
那之后过了几天,我跟电视台的一拨朋友约了晚餐。
那是个挺高档的会所,从我家到那里直线距离不远,但要经过本市最繁华、最拥堵的路段,所以毫无疑问,我是骑着电动车去的。
到了会所门口,一眼就看见站在楼下等我的新闻主播——他在看见我的一瞬间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我摆摆手,先在保安的指挥下特别淡定地把车子停在了隔壁写字楼的车棚里,然后又踱回来,走到他面前,听他难以置信地问:“叶老师,你刚才那是什么交通工具?”
“小电驴啊!你不认识?”我晃晃手里的车钥匙,“济南最快交通工具,二环内畅通无阻,上下班高峰期5公里只需12分钟抵达!”
对方更纠结了,“可是这个交通工具难道不是大爷大妈们的专利吗?”
“胡说,”我瞪他,“你刚才没看见我的小电驴吗?它是多么精致而小巧、洋气而炫酷,还有后面的宝宝座椅,三点式安全带,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他被我绕得无语了,哈哈。
其实,我只是喜欢小电驴可以节约时间。
我不算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在对待不喜欢的事情时,也常爆发拖延症。但我是个对“效率”有要求的人——如果用电动车能15分钟抵达目的地,我一般不会选择开车40分钟抵达(其中15分钟在找车位)。这当中有环保节能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节省出来的25分钟,我还可以做许多事。比如,可以翻几页书、逛半圈超市,甚至更悠闲放松地坐下听会儿音乐,而不是盯着红绿灯听广播电台。
至于孩子们喜欢电动车,一是因为儿子叮叮晕车,从小就喜欢“电动车没有怪味道”;二是女儿咚咚很早就强调“电动车有兜风的感觉”——在孩子的世界里,快乐是种感觉,与标签无关。
所以,那天聚会结束,当呆哥也骑着一辆外观一模一样的电动车来接我时,朋友们集体乐坏了。早先曾下楼接我的主播笑着感慨:“这才是土豪啊,人家都穿情侣装,你们俩开情侣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