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学而”为首篇,源自取其每篇第一章开头两个字。本篇内容丰富,大多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职业道德,如何当老师,如何做弟子,怎样做执事,怎样为政做官。总而言之,这一章是如何做一名君子的总纲。本篇首章和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二章最为重要,但历来释读多有差错,需认真辨析。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而且时时地复习,不就亦可以讲说吗?有一个有钱的人自远方来(求学),不亦是快乐(的事)吗?那个人不聪明而(我)不恼怒,(我们)不亦是君子吗?”
◆解字
学。“学”(學)是会意字,金文作“”,从臼从爻从宀从子,四个字根分三组会意,表示孩童在室内学习用双手演算算筹。学的本义指学习。“学”在《论语》一书中有64处。前者如《为政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后者如《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知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习。“习”(習)为会意字,甲骨文作“”,从羽从目标字根日(白),构意源自雏鸟练习飞行。雏鸟学飞,必须瞅准目标,从一棵树飞往另一棵树。雏鸟学飞,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习的本义为反复练习,可以译为“温习、复习”。“习”在《论语》全书出现三次,一处是本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另一处在《阳货篇之二》: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亦。“亦”是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大”形人物的两腋下边各增一点,以胳肢窝下的腋毛表示两边都有义。“亦”的本义为两边都有。亦的腋窝义由增符后的“夜”及转注后的“腋”字所继承,“亦”则表示分化后的两边皆有义,相当于现代汉语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引申后,表示仅限于某一范围。在《论语》一书中,“亦”与“乎”连用时,含有强调及反诘义,如《述而篇》:“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卫灵公篇》:“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说。“说”(说)是“兑”字的本义转注字。“兑”字从兄从八:兄为能够说话的大男孩,在此用为诉说;八表两边。“兑”的本义为向两边诉说,引申后又有兑现义。在“兑”的左边增添表示话语的“言”,以转注后的“说”继承兑字的言说义。说的古音读为“税”。
“说”,《说文解字》一书释曰:“兑,说也。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此处“说”字同《八佾篇之三十二》“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同《阳货篇之十四》“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朋。“朋”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写作“”,构形源自对一串(两系)货贝的示意性描摹。金文在右边增添表示提拎的手形又,写作“”,小篆字体写作“”。“朋”的本义为货贝的单位。郭沫若认为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朋”字引申后,又指共同花钱的人。如《楚辞·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又如《新唐书·李绛传》:“趋利之人,好为朋比,同其私也”。“有朋自远方来”意谓一个有钱人自远方前来求学。“朋”在此指子贡或司马牛那样有钱的学生。
《论语》一书,单言“朋”者,仅此一处。言“朋友”者有三处。如《公治长篇》,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学而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乐。“乐”(樂)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木从双幺从白:木表树木,双幺表示松柏树上流淌的黏脂(如同丝绳),“白”则表示柏树的籽实。“乐”的构意源自上古先民用作篝火材料的松树柏树(因含有油脂,砍倒便能燃烧,其他树种无此功能)。“乐”的本义为有用的植物(此义转注为药)。由篝火晚会时的歌舞引申出欢乐义,引申出音乐义。此处用其欢乐义。
知。“知”是“智”的省形假借字。“智”字金文作“”,从夫从口从于从目标字根日,构形源自弓尺(圆规)可以画圆量方。“智”的本义为聪慧(能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省去下边的目标字根“日”,便创设出假借字“知”,表示知晓、知道义。此处“知”字乃是“智”的省形替代字。“不知”即不智、不聪敏。
愠。“愠”是形声字,从心昷声:“心”为类旁,表示与人的内心情感有关;“昷”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温度上升义(“昷”字从日从皿,构意为日晒使水温升高)。愠的词义为心中火气上升。《说文》释为:“愠,怒也”。此处用为恼怒。
◆探微
古往今来的学者,视而不见“学”字与“习”字的概念差异。究其原因,他们相信“说”字是“悦”字的通假。相信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不会写“悦”字。或者,为了与下一句的“乐”字相区别,故意写了一个错别字。
说话的“说”,为什么不能解作讲说?为什么要当作“悦”字?是古代的圣贤脑子有毛病,还是我们的脑子有毛病?“学而时习之”,不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新”与学相当,“时习之”便是温故。“可以为师矣”,不就是讲给他人听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对译为:有一个有钱的人自远方来(求学),不亦是快乐的(事)吗?这里的“乐”读作“悦”,本义为欢快愉悦(不是前边的那个假“悦”真“说”)。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朋党论》。成语中有“狐朋狗友”一词。我们见过一同狩猎的狗,见过一同吃肉的狐狸。你见过一同捕捉野味的狐狸吗?显而易见,“朋”与“友”字的词性完全不同。
“朋”在文句中,可直译为“有钱的哥们”,也可译为“一块花钱的人”。“朋”便是子贡或司马牛一类的有钱人。如果你是老师,如果你办了一所民办大学,见到有钱的学生前来上学,你不就是“贤贤易色”,乐得屁颠屁颠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对译为:那个有钱的人不聪明而(我)不恼怒,(我们)不都亦是君子吗?这里的“人”指上句的“朋”。“知”则是“智”字的简省体。“不知”即“不智”。这个有钱人不聪明,但仍想学习,故而从远方来求学,并且带来了“束脩”。这个不太聪明的有钱人,乃是“有教无类”的典范,孔夫子则是“诲人不倦”的典范。所以,老师和学生都是君子。
这三句话是孔子的“自述”,是他老人家一生的行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秉承“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家(私立学校的创立人)。因此,他的学生中有颜回这样的穷人,也有子贡一类的有钱人。当有权势有钱财的人慕名前来求学时,孔子不仅得到了“束脩”,而且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自己办学的成功——有钱人从远方慕名而来,如此,又怎能不乐在其中呢?这就是孔子将门下弟子分为“先进(来的)野人”和“后进(来的)君子”的原因(参见《先进篇之一》)。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生有穷富之分,更有愚钝聪明之别。无差别地把诲人不倦施加他们身上,这样的先生,在今日已是君子,两千年前更是君子。
拜读古典文献,也就是读经,必须研究文字学。正如宋人郑樵所云:“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日之难明也。”
《论语》以此为第一章,就像迎风招展的大旗。如果连这面大旗都看不懂,不如回家买红薯。千万别去当老师,误人误己!
◆群言
钱穆: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杨伯峻: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李零:这一章好像研究生入学,导师给他们训话,主要是讲学习的快乐。第一乐是个人的快乐,你们来到我的门下,听我传道,按时复习,乐在其中。第二乐是和同学在一起,你们不光自己学,还不断有人慕名而来,成为你们的同学,弦歌一堂,岂不快哉?第三乐是师门以外,别人不了解,千万别生气,因为你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君子,学习是为自己学,别人不知道,照样是君子,你有君子的快乐。内心的快乐,不也很好吗?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恭,却喜欢犯上作乱,那是很稀少的。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立牢了,合乎道义的行为就生成了。孝和弟(悌),不正是仁德的根本吗?”
◆解字
孝。“孝”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长从子:长表年长之人,子表孩子。“孝”的构意源自孩子搀扶老人。“孝”的本义为孝敬老人,《说文》解为:“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孔子认为,孝的根本是“敬”。“今日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孝子的行为必须合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篇》)。
孔子关于“孝道”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巨大。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学说,提出了“亲亲”的孝道原则,其主张的“尊亲、事亲、事君”都源于这一章的“孝弟务本”。
弟。“弟”是会意字,从弋从己,金文作“”,乃是对尾部有系绳标枪的描摹。“弟”的构意源自系绳对标枪的顺应;标枪在前,系绳在后;标枪投出,系绳展开;标枪不动,系绳便缩聚一团。“弟”的传递义由后造形声字“递”字所继承,“弟”的次序义由后造转注字“第”字所继承,“弟”则引申表示同父或同母但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引申后,又表示儒家道德范畴中兄弟之间的行事原则,即恭顺和友爱(兄则友,弟则恭)。此义由后造形声字“悌”字所继承。“弟”字引申后,又表示学生,即弟子。《论语》一书中,“弟”字用为十八处。用为“悌”者有四处。孔子重视“悌”这一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弟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后来,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强调“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鲜。“鲜”是会意字,金文作“”,从鱼从羊:由鱼和羊肉刚宰杀时的腥味,表示新鲜义。又由新鲜鱼肉羊肉保存时间短,引申出稀少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本。“本”是指事字,金文作“”,乃是在表示树木的“木”字根部增添指示性的一横,标示此处是树木的根部。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部。引申后,泛指事物的根本、基础。
道。“道”字的甲骨文字体迄今未见到,最早的文字例证出自金文,即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的“道”字有两款,一款写作“”,从行从止从首;另一款写作“”,从彳从止从首。行与彳都是源自道路的象形字根:“行”来自十字交叉的道路路口;“彳”则是行的省形,通常表示端直向前的一条道路。从造字意念上讲,行与彳在“道”字中的表意完全相同,都表示人们行走的道路;“道”中的“止”则以脚趾之形表示人迈步行走(行走者留下的脚印);“首”则是一个源自人的脑袋(首级)的象形字根(上边是头发,下边是人的鼻子)。
“道”字以彳、止、首三个字根会意,表示可以看清对面来人面孔(首级)的大道。《说文解字》一书释为:“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说文解字》一书将“彳、止”合为一个部首)。道,便是将路裁弯取直,人工修筑的大路;道便是一通到底,直达目的地的大路。“道”在《论语》一书中有四种用项:一是道路;二是由走那条道引申出的主张义;三是用为“导”;四是用为“天下有道”之道,即好的政治局面。此处“道”为“夫子之道”的简省,可译为主张道义。
仁。“仁”是会意字,秦简文字作“”,从人从古文上。“仁”的本义为上等人,即春秋时代的上层统治阶级(与广义的民字相对立)。引申后,又指统治阶级中的精华部分,即上层社会中的君子们(与小人一词相对立)。这就是果仁之仁的由来。又由此引申指君子们应具有的品行,即仁德。此处“其为仁之本与?”其中的“仁”可译作“仁德”。
◆探微
有子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号有子。春秋末鲁国人。其体貌状似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死后,弟子思慕老师。有若状貌像孔子,弟子共同立他为师,敬之如孔夫子。可见,有若说的这段话,也就相当于孔子所说。
孝悌不仅是农耕家庭结构的基本准则,更是东亚封建社会的支柱,有了孝悌,而后便有了忠恕。从社会结构的功能类比上讲,国家实际上便是家国。君王、皇帝把天下视作自家,民众百姓则把邦国视作大号的家。道义因此由家延及到国:忠从孝开始,恕从弟开始,由父子延及到君臣。儒学因此奉孝悌为本。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在于地缘:中国的北方有一片黄土高原,这块黄土地的最大特点是土质松软,很难长成成片的大树(大风一吹,大树便会被刮倒)。即便长满了荆棘灌木丛,也很容易被连根拔起,火烧而后成为一片肥沃的良田。拜上天所赐,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农耕民族。试想,欧洲的黑土地上,长满了参天大树。在石器时代或者青铜时代,抑或铁器时代,你凭一把斧子,怎么把一亩参天大树砍伐刨根,使之成为一亩良田。
我们的祖先继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之后成为最具效率而且最彻底的农耕民族。常言说,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母亲,劳动力是父亲。母亲和父亲结合后便生出了丰衣足食这个儿子。但是,劳动力有生长、使用、衰老的周期。劳动力的生成可以由人的动物本性,即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因呵护天性而养育所成。但是,所有动物的衰老期都不需要得到关爱和帮助。动物从衰老到死亡之间的时间越短,越符合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腾出生存资源,让新生生命得到生存机会。在群团类动物中,雄性动物的衰败过程更为残酷,也更为短暂。
有了思想和自我意识的人类,尤其那些年迈的老男人,压根儿不愿意像动物那样,在没有任何帮助下悲惨地死去,为自己的儿孙腾出生存空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老男人产生了“养儿防老”和“入土为安”的基本需求。
进入农耕文化的全盛期后,男性作为农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很快便颠覆了商代社会的王权母系制社会,进入全面的王权父系制社会。父亲成为家庭的主宰,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的领导者和承担者。由于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经验在这里不可或缺。父亲,不仅是土地的拥有者,也是经验的拥有者。如何维护父系农耕家庭的经验传承,克服人性中由来已久的雄性取代本能,使处于劳动力衰败期的父亲仍能长久存活,长久地拥有家庭领导者这一权力,孝敬文化因此得到进一步发扬扩大。孔子生逢此时。尽管他三岁丧父,十五岁丧母,从未对父母履行过“孝道”,更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苦衷。但他却发扬光大了中华文明最为独特的孝悌学说。
孝悌文化由此产生,孔子是孝悌文化的始作俑者。有意思的是;孔子是母系走婚制“野合”的产物,但他却在倡导父系小农经济的孝悌观念。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能够)花言巧语(能够)使脸色变换者,少有仁爱品性。”
◆解字
令。“令”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上为倒口,下为跪跽的人形。“令”的构意源自一个人对跪着的人发布指令。“令”的发布义由转注后的“命”字所承继——在“令”中又增加了一个口,“令”则表示分化而出的指令义。引申后,又有“使之”义。“令色”,即使脸色变化。
色。“色”与“危”为同源分化字,金文作“”,从厄从人,构意源自双手扼住一个人的脖子。“色”的词义由扼住脖子后脸色变红变紫而来(“危”则表示危殆)。“色”的本义为脸色,引申泛指颜色。此处用其脸色义。
◆探微
能够花言巧语,能够让脸上的表情随时变化,甚至老泪横流,一种人是演员,另一种人便是伪善者。尽管后者常常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伪善面孔,但这种人仍然缺少仁爱之心。孔子痛恨一切伪善者。因为,伪善者常常装扮成假君子,假君子扰乱了真君子的价值功用。在孔子心目中,仁爱是君子的试金石,缺少仁爱者绝不是君子。“鲜矣仁”者一定是伪君子,一定是个骗子。
刘兆英先生在《论语新释》一书中说:“伪善是用来骗人的。因为‘巧言令色’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所以孔子撕下这些人的假面具,指出这些人缺少真诚,没有‘仁’,令人憎恶。这句话很可能是指向执政者的,因为这些人最喜欢使用伪善的面孔出现在人民大众面前,在政治舞台上扮演巧言令色的角色。”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日从三个方面反省我自己:为他人谋划是否有不忠?与朋友交往是否不讲诚信?(先生)传授的德行是否没有实践?
◆解字
吾。“吾”是会意字,从五从口:五表手掌,口表示嘴。“吾”的本义指用手掌捂住他人的嘴。“吾”的本义由转注后的“捂”字所承继,“吾”则表示由被人捂住口时辩解而生发出的自我义。“吾”与“我”构意不同。在古文中,前者表示单数第一人称,后者通常表示复数第一人称。
省。“省”是会意字,甲骨文作“”,目上为放射字根,构意源自一个人用目光四处巡视、寻找东西。“省”的本义为省视、省查。由对一片土地、一条道路的视察引申出“行省”概念。如陕西省,广东省。此处用其本义。
“三省”,可译为三次反省,但此处的三又含有三个方面,即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
谋。“谋”是形声字,从言某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某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果实甘甜义。谋便是把话说得像果子一般甘甜。又由说话甘甜者必有所图引申出图谋、谋划义。又由此引申出谋略义。此处用其谋划义。
忠。“忠”是形声字,从心中声:心为类旁,表示与人心有关;“中”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围绕一点旋转义(甲骨文的“中”字,构形源自氏族居住地中心广场上的旗帜)。所以,忠的本义为一心一意环绕一处(某人或某个集团)。
信。“信”为会意字,早期金文作“”,从人从口,以行走之人的捎话表示口信义。后期金文改为从人从言,但信的口信义未变。由捎话给人时的不增不减、原话原说引申出诚信义,由诚信义又引申出信任义。此处用其诚信义。
传。“传”(傳)为形声字,从人专(專)声:人为类旁,表示与人的行为有关;专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纺砖转动义。“传”便是一个人接一个人地把东西或话语传递过去。引申后,又有传授义。传不习乎?即(老师)传授的德行是否没有实践(复习)?因为孔子宣教的内容大多为礼仪德行,因此,“习”字可译为实践。
◆探微
曾子。孔子的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小孔子46岁。孝道提倡于孔子,遵行于曾子。战国时的子思、孟子对他大加推崇,阐扬其学说而成为儒家的一大宗派。《大戴礼记》一书中载有他的言论及行事观点。
本篇前四章,两章为“子曰”,一章是“有子曰”,一章是“曾子曰”。孔子说的肯定是孔子的主张,有子和曾子说的则是孔子传授的学说。由此可见“师传时习之”的力量。
“为人谋”,和“与朋友交”都讲人际关系,前者讲侍奉上级,后者讲交友,似乎与“传不习乎”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此处为什么要三事并列?实际上,追随并尊行老师的教导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伦理道德。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导引(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必须)恭敬于事而有信用,节省费用而爱人,役使民众选择(农闲)时间。”
◆解字
道。“道”是会意字,金文作“”,从彳从止从首,构意源自西周时期修筑的从宗周镐京通往成周洛阳的周道。“道”的本义为对面可见来人面目的直通大道。“道”与“路”的区别在于:路指由足走出来的小路,道指人工修筑的大道。此处“道”字用为“导”(導)。因为“道”是“导”字的初文。此时,“导”字尚未创设出来。
乘。“乘”是会意字,金文作“”,从大从木从舛,构意源自一个人跨腿站在大树上边。“乘”的本义为在其上,引申泛指驾乘马车。又用为马车的量词。“千乘”即一千辆马车。
敬。“敬”是会意字,从苟从攴。其中的苟为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跪跽的人上部增添两只狗耳朵,表示人像狗那样低下驯服。在“苟”字左边增添表示击打的“攴”,便创设出会意字“敬”,表示对权势必须恭顺。“敬事”即恭敬于事。
节。节(節)是形声字,从竹即声:竹为类旁,表示与竹子有关;即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俯就饮食义。“节”便是可以盛装水或食物的一节竹筒,引申指竹节。又由竹节的一节一节使用引申出节约、节省义。此处用其节省义。
用。“用”为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表示肛门的“凡”上增添表示草棍的一竖(上边一点表示人屎)。“用”的构形源自古人拉屎后用草棍枝条擦屁股(后来的达官贵人用厕筹)。“用”的本义为可用之物,引申后,又有使用义。此处可译为费用。
事。“事”是会意字,金文作“”,从干从口从又:干表干杈,口表城邑,又表手,构意源自手持干杈前往他处城邑征伐(同源分化出吏、事二字)。“事”的本义为征伐之事,引申泛指事情(“吏”则表示分化而出的委派、役使义。此义由转注后的“使”字所继承,“吏”则表示引申后的官吏(头领)义)。此处用其事情义。
民。“民”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目从直出字根十,构意源自见到统治者只敢眼睛盯着地面(不敢抬头直视)的被统治者。“民”的本义为农奴(在商周时代,指与统治阶层不同血缘族群的被统治者)。先秦时期的“民”与“人”也有十分明晰的地位层级义,即社会阶级意义。“民”在最下层,故称庶民;“人”在中间,君子和圣贤则在最上层。
时。“时”(時)是形声字,从日寺声:日为类旁,表示与太阳运行有关;寺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持拿义。“时”便是某一段能够把握利用的时光,引申泛指时间。又由此引申出时机义。此处用其时间义。
◆探微
《论语》一书,好用三分法来说事:第一章讲“说乎、乐乎、君子乎”的三件事;第四章讲曾子说的三省吾身的三件事;此章又讲,导引千乘之国的三件事,即“敬事、节用、使民”三件事。
在“敬事而信”中,恭敬于事是行为和表现,“信”则指结果:守时是一,说话算话是二,实事求是是三。恭敬于事不难,难在“信”的实现。
同理,节省费用的目的是爱人,因为爱人所以要节省人力物力。由此观之,花费最少的政府就是爱人的政府,花费多的政府就是不爱人的政府。
在孔子时代,人与民指不同的阶层。所以,民是一定要使唤的。关键的问题是,“使民”一定要选择时间,即孟子所说的“不违农时”。因此,“使民”在“节用”之后。
此章说给谁听?说给执政的大大小小官员听!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孔门弟子,进入(校门)则孝敬先生,出了(校门)则要兄友弟恭。话语严谨而讲诚信,博爱众人并亲近君子;躬行实践后如果还有精力,则需要学习文化。”
◆解字
谨。“谨”是“仅”(僅)的假借字,“僅”则是“堇”的本义转注字。“仅”的本义为人生人,一次只生一个,即仅仅只生一个。谨借僅的形、音、义,以言置换本字的人旁,以假借后的“谨”字表示一次只说一句话。此处“谨”字用为严谨。
众。“众”(眾)为会意字,甲骨文作“”,上为目标字根日,下为三个行走之人。众的本义指奔向同一目标的许多人。引申泛指很多人,即众多。此处用其引申义。
亲。亲(親)是形声字,从见(見)亲声:见为类旁,表示与(人们)相见有关;亲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凿子)裂木为板义,即分开。“亲”便是分离后的亲人重新相见,因而有亲人义,又有亲热、亲密义。“親”为繁体,简化字省形为“亲”。“亲仁”即亲近君子。此处“仁”指君子。
行。“行”为象形字,构形源自十字交叉的两条大道。“行”的本义为直路上的横穿之路。引申后,有行列义,又有行走义。此处用为行走,即躬身实践。
以。“以”字是一个具有图画味的会意字,甲骨文作“”,从人从厶:构意源自手执绳套的人准备套取面前的动物。“以”的本义为凭借、倚仗,可用在其他文字后面构成联合词组,如“是以、所以、何以、可以”等;也可用在其他文字前面构成双音节词,如“以前、以往”。此处用其本义,即需要(凭借)。
文。“文”是象形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母畜(牛)发情时的生殖器(“文”与“闻”同一音系)。“文”的本义为发情时的母畜(牛)生殖器(可用为吝、产、紊等字的构字符号)。由母牛生殖器发情时的变色及流出黏液,引申出纹路及文采义。又由纹路引申出文字、文化义。此处用其文采义,即一个人的外在的知识风貌。为使文句通顺,可译为文化。
◆探微
此段话乃是孔门弟子的守则:入孝、出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六条守则,由易到难。
入、出指的是进出校门,也包括一个人在家里家外的行为准则。这里的“悌”字同前文“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入孝出悌便是《三字经》中的“兄则友,弟则恭”。遇见同辈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便是恭敬,遇到比自己年龄小的则要友爱。
“亲仁”的“仁”,指的是君子,即有仁爱品德的君子们,用的是“仁”字的引申义。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躬行实践后还有能力,便应该学习礼仪和《诗》等外在的形式类东西。此处的“文”同《雍也篇之十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拿人钱财时要变换脸色(表示出感激之情)。为父母办事,能竭尽心力;为君王办事,能投入全部身心;与朋友相交,说话要有信用。(这类人)虽然说自己没(拜师)学习过,我必定说他已经(拜师)学过了。”
◆解字
贤。贤(賢)是形声字,从贝臤声:贝为类旁,表示与货贝有关;臤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伸手摘取义。“贤”便是手疾眼快能够求取货贝的人,本义指有钱人。《说文》释为“贤,多财也”。如“见贤思齐”一语,原本的意思是说,见到有钱人,便想与他一样有钱。后来,又由此引申出贤能义。此处“贤贤易色”一语。第一个“贤”字用为使动用法,即拿取;第二个“贤”字表示钱财。
易。“易”是会意字,金文作“”,乃是在鸟的翅膀处增添三撇(乃晃动字根),表示鸟禽扇翅起飞离去。“易”的本义为由一处飞往另一处,即变易停留之处。由水鸟飞禽在飞、走、游三种状态的自由变换,引申出容易义。此处用为泛化后的变易义。“易色”即脸色变换。
致。“致”是形声字,从攴至声:“攴”为类旁,表示与击打驱赶有关;“至”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到达义。“致”的本义为强迫使之抵达某处,引申泛指达到。此处“致”字用为抵达,可意译为投入。
◆探微
子夏,小孔子44岁。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县人,曾经做过莒父宰。子夏才思敏捷,研究问题多有独特见解。孔子赞许他:“起予者商也”。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讲学,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等人皆受业于子夏,后又为魏文侯师。孔门子夏学派由此而起。
“贤贤易色”一句中,前一个“贤”字作动词,即拿取,后一“贤”字用为名词,即有钱人。“易色”即变换脸色。此处“易”字用其本义。“色”字也用其本义,即前文“巧言令色”的“色”。
自古以来,如何解读“贤贤易色”,成了文字训诂学的一道试金石。杨伯峻先生不识“贤贤易色”四字的形、音、义由来,只好从整个文句上揣摸。他依据后边三句话一句讲“事父母”,一句讲“事君”,一句讲“与朋友交”。因而推测“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吧。杨先生认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视作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所以这里讲的是“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因为“易有交换、改变的意义,也有轻视(如言轻易),简慢的意义”,所以,杨先生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
不识古文字的李泽厚先生依据杨伯峻等人的解读,稍加改动,把“贤贤易色”译为“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
显而易见,古文典籍决不能这么不着边际地对译,训诂学者应该寻求每一个字的形、音、义由来,尤其是关键处的文字!
子夏与孔子有一个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好为人师”的先生,门下有弟子学生,都会接受弟子们孝敬的“束脩”和捐赠的钱财。因此,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夏则会说:有弟子孝敬,不亦贤贤易色乎?
对于身为师长的孔子和子夏来说,除了事父母、事君以及与朋友交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那就是在丧葬祭祀中充当执事,收取礼金。何况,官家乃是会宾或其他礼乐仪式中的事主,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衣食父母。他们是孔子其人和他的弟子们的饭碗,怎能不肃然起敬,怎能不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人,不仅“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而且好为人师,甚至做了魏文侯、孟懿子一类人的老师,并能做到“贤贤易色”,你敢说他没有拜过师,没有受过教育吗?子夏此话在说谁?子夏在说他的老师,那个少而贱,十五有志于学,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老彭彭!也就是孔丘孔大人。
◆群言
钱穆: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
李零:“贤贤易色”,前一个“贤”字是动词,即以贤为贤,尊重贤人,推崇贤人。前人对“易”字有三种理解,代替、改易、轻视。我认为,第一说最好,第三说最坏。“贤贤易色”就是孔子两次提到的“好德如好色”。它的意思是,要像“好色”一样“好德”。可见色是可以好的。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则不威严,学习则不会固陋,(为人处事)以忠信为主,不要结交不如己者,(有)过错不要惧怕更正。”
◆解字
重。“重”是会意字,金文作“”,从人从东(東)从土,构意源自背负很重的棍囊,腿脚离不开地面。“重”的本义为重压,引申后泛指物品分量不轻。重与轻互为反义词,此处用为庄重。
威。“威”是会意字,从女从戉,构意源自手持斧钺吓唬女人。威的本义为威吓。引申后,又有威势、威风义,又有威逼义。此处可译为威严。
固。“固“是会意字,从囗从古:“囗”表四周框定,“古”表口说直言。“固”的构意源自一个人闭嘴死活不说,“固”的本义为固执,引申后又有牢固义。此处用其本义,可译为固陋。此章“固”字同《子罕篇之四》:“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同《宪问篇之三十二》:“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主。“主”是指事字,金文作“”,乃是在灯盏之形的下部增添一横,表示手的持拿挪动。“主”的本义由转注后的“炷”字所承继,“主”则表示引申而出的主客义,即自己站立不动,他人向自己(灯下)靠拢。
友。“友”是同体会意字,甲骨文作“”,以两个“又”的上下并列,表示共同做一件事。《说文》因此释为“同志为友”。“友”的本义为一同做事的朋友,用为动词,则表示相好、亲近义。此处用为使动,即结交朋友。
过。“过”(過)是咼的本义转注字。咼为会意字,从 从口:“”为骨的初文,“口”为圆形字根(同智、员等字中的口),咼便是有着圆形空腔直通另一端的大棒骨。在咼的左边增添“辵”旁,便创设出转注字“过”,承继初文的通过、经过义。引申后,又有过犹不及义,即过错义。
惮。“惮”是形声字,从心单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感觉有关;单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干杈直对义。“惮”便是面对他人直对自己的干杈,心中感到恐惧,惮的本义为害怕、恐惧。
改。“改”为会意字,侯马盟书作“”,从巳从攴:巳表胎儿,攴表击打。其构意源自用击打的方式使女人流产。“改”的本义为变更到以前,即更正。引申泛指改变。此处用其更改义。
◆探微
这一章是孔子的教诲,言说君子应该做到的五件事。但是,孔子此番话语有针对性,是对一个轻浮弟子的训诫。因为轻浮而没有威严,因为学习不深入,因而囿于成见,固执一端。
后边两句话的对象仍是那位不庄重有轻浮毛病的弟子。因此,要他不去亲近比之更轻浮的人,有了过错不要惧怕改正。
自古以来,对“学则不固”一句的误解最甚。例如,李泽厚先生便将此句译为:“君子不严肃自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对“无友不如己者”的曲说也非常多。由于原文意思非常明白:不要结交不如你的人为朋友。鲁迅因此说,“这是势利眼”。苏东坡则认为:“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将孔子的原话导入矛盾胡同。南怀瑾、李零等人对“无友不如己者”都有一番曲说。
本人认为,环护曲说者,或贬低孔子者都忘记了这一章的主旨,即这番话语说给一个轻浮者!孔子言说并罗列为人处事的五个方面,教诲一个行止轻浮者。
◆群言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不严肃、自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应该以忠诚信实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怕去改正。”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办理(一个人的)死亡安葬,追念(祭祀)逝去的远祖,民众的品德将归于厚重。”
◆解字
慎。“慎”是“镇”的假借字。“镇”字从金真声,本义为将金属重物压置在上面。“慎”借“镇”的形、音、义,以心置换本字的金旁,表示被压置在下面的心情,引申泛指小心慎重。
终。“终”是“冬”的本义转注字,“冬”则是“卯”的增符会意字。“卯”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胎盘和胎儿全部降下,因而有生育终止义。在“卯”下增“冰”(仌)则表示一年的终结,即冬季来临。后来,人们在“冬”的左旁增添纟旁,以转注后的终承继初文的终了义。慎终,即小心谨慎对待一件事的终了。什么事的终了呢?此处讲一个人生命的终结。
远。“远”(遠)是形声字,从辵袁声:辵为类旁,表示与行走有关;袁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绕圈义。远便是行走时绕了一个大圈。由走路时绕远了引申出远方义。追远,即追思远去(逝世)的祖先。
◆探微
曾参父子都是孔子的弟子(其父名点字子皙)。曾参字子舆,亦称曾子,小孔子46岁,乃孔子晚年时期的学生。曾子以孝行著称,倡导“吾日三省吾身”,历代皆以他为“孝子”的楷模。后世公认,孝道提倡于孔子,遵行于曾子。战国时的子思、孟子对他大加推崇,阐扬曾子提出的“慎独”修身学说。曾子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
此段话由宗圣曾子说出,似乎出自道德诉求。但本人认为,这段话的基础是职业诉求,甚至可理解为广告语。
孔子的基本职业,说得文雅一点是缙绅先生,说得俗一点就是丧葬祭祀仪式中的执事。把丧葬、祭祀类的事情办理得越隆重、越复杂,执事们获得的尊崇便越高,从中得到的好处便越多。孔门弟子要从中讨生活,自然要大家“慎终追远”了。按照儒家的要求,父母亡故后要做到“丧事不敢不勉”,即“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还得“三年无改父之道”。父亲死了,孝子们必须在墓旁结庐居住37个月。
“慎终追远”“贤贤易色”,执事们自然有礼金可拿。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此另有一番解读,他们认为,守孝可以锤炼一个人的品行,使之不会犯上作乱,因循固守“父道”乃做人根本。“追远”祭祖则可以把宗族、家族团结起来。
孔子之后的墨子一派则对缙绅先生们的“厚葬”大加批判:“王公大人”死了,“厚为棺椁,多为衣裘”,又大修坟墓,结果,“民苦于外,府库单(尽)于内”。长久居丧,“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前者“多埋货财”,后者“久禁从事”。前者浪费财力,后者耗费人力。所以,“慎终追远”是“非仁非义,非孝子之事也”。墨子一派号召全社会抵制缙绅先生的厚葬久葬。
凡事有利必有弊,慎终追远也在其中。问题是你站在什么立场看待这一问题。我有一个搞古玩的朋友,他便认为孔子好。如果没有孔子提倡厚葬尽孝,肯定没有今日风光再起的古玩商和文物局。因此,他多次建议将孔子奉为古玩界和文物界的祖师爷。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于子贡说:“孔夫子到了这一个邦国,必定要询问该国的政治(即拜访执政者)。是老师向执政者请求的,还是执政者邀请的呢?”
子贡说:“孔夫子凭借温和、良善、恭敬、收敛、谦让而获得(接见)。孔夫子(确实)是主动请求的,他的诸般(行为)应该不同于别人的请求(接见)吧?”
◆解字
夫。“夫”为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人形的“大”的头部位置增添表示发笄的一横。夫的本义指已经成年可以承担男性家庭责任的男子。“夫子”一词是古代的尊称,相当于今天的“当家的,执事的”。后人大多译作“老师”,似乎不妥。今按俗语,仍作“夫子”或“孔夫子”。
是。“是”为会意字,秦简文作“”:从止,从目标字根日,从直出字根十。三根会意,本义为直对前行的方向是正确的,引申泛指正确。“是”字可用为指示代词,表示这、这个、这样。“是邦”即这个城邦。
邦。“邦”是会意字,从丰从邑:“丰”表地域边界上栽植的树木,“邑”表城邑。“邦”的本义指以城邑为中心,以鄙野为封界的诸侯国。汉代因避刘邦之讳,许多文献改邦为国。此处“邦”字,意谓邦国,即春秋时代的血缘族群国家。
闻。“闻”(聞)是会意字,从门从耳,耳在门内:构意源自耳贴门上探听动静声响,本义为听到。“闻”与“听”,词义有别,即俗语中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闻”又是“问”的假借本字。也就是说,“问”借“闻”的形、音、义,以口置换闻中的耳,以假借而出的“问”表示隔门询问义。此处“闻”字应作“问”字讲(此处何以有一个问字,又有闻字?可做多种解释)。
抑。“抑”是“印”的本义转注字之一。印字甲骨文作“”,构意为用手按压跪跽人的头,使之低首。在“印”的左边再增添一只手,便创设出转注字“抑”,承继初文的按压向下义(另一义转注为仰)。“印”则表示引申后的印章义。“抑”字的本义为抑制。引申后,可用为文言连词,表示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与。与(與)是会意字,从臼从収从与,构意源自两人四只手编成井字形来抬举他人。“与”的本义由转注后的“举”字所承继,“与”则表示引申而出的互相给予义。“与”作文言介词,相当于“跟、同”。“与”还可用作文言文的语气词,表示疑问。此义后来写作“欤”。“与”在此处用为疑问语气词。
温。“温”是“昷”的本义转注字。“昷”字金文作“”,从日从皿,构意为日晒器皿让水发热。在“昷”的左边增添水旁,便创设出转注字“温”,继承初文的让水加热义,“昷”则成为汉字形声系统声义偏旁。此处“温”字作温和讲,乃是对孔子性格的一种描述。
良。“良”是象形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半地穴屋室顶部的排烟通气采光孔。“良”字因而有通透义,又有美好义。此处良字作良善讲。
恭。“恭”是形声字,从心共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情感)有关;共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全部捧出义。“恭”便是将内心真情感奉献出来,即恭敬。
俭。“俭”(儉)是“佥”的本义转注字。佥字金文作“”,上为倒口,下为表示说话的两个“兄”字。“佥”的构意源自听取并训诉两个争竞的人,使之收敛约束一些。在“佥”的左旁增添人旁,便创设出转注字“俭”,承继初文的自我约束义。引申后,又有生活简朴义。此处用其收敛义。
让。“让”(讓)是形声字,从言襄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襄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绵软义。让便是语言绵软不强硬,引申泛指语言和行为上的谦让。让是孔子的伦理范畴之一,其弟子称颂他“夫子温、良、恭、俭、让”(《学而篇》)。
诸。“诸”(諸)是形声字,从言者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者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燃烧一大片义。“诸”便是话语说了一大片,引申泛指诸多。
异。“异”(異)是会意字,金文作“”,构意源自一个人将面具戴在脸上。“异”的本义由音转转注后的“戴”字所承继(戴发声)。异则表示引申而出的离异,即分开义。引申后,又有另一处义,即相异。此处用为相异,可意译为不同于。
◆探微
陈亢,字子禽。一说为孔子弟子,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论语·子张篇》里记载了陈子禽对子贡说的另一段话:“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这个子禽居然对子贡说:你在孔子面前那么恭敬,难道仲尼比你子贡有才能吗?无论在或不在孔门弟子中,子禽不仅是个异类,还有些敢说敢为的秉性。
此处记述,子禽对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求见各国君主行为的质疑。
“必闻其政”一语。杨伯峻释为“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此译不妥。将“闻”当作“问”字解,这一章的主旨便豁然开朗。孔子向执政者询问政事,自然有了“求之与,抑与之与”的问题。
孔子的身份是一个下大夫,去职后则以治丧和教书为业,地位并不高,要见国君自然是积极主动“求之”了。孔子对弟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但自己却一次接一次地求见当权者,试图出仕为官参政辅政。孔子的做法自然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只是子禽敢于提出罢了(子见南子,子路也有异议)。
子贡的回答显然绕了一个圈:“求之与,抑与之与”确实是事实。但一个人品行的好坏,即达到了温良恭俭让就能改变这种事情的性质。孔子的个人品行好,即便寻情钻眼、攀龙附凤,也没有什么低三下四比而不周之说了。
◆群言
钱穆:子禽问子贡:“我们夫子每到一国,必预闻其国之政事,这是有心求到的呢?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我们夫子是把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五者之心得来的。我们夫子之求,总该是异乎别人家的求法吧!”
杨伯峻: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独得的方法,和别人独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殁了后,观察他的行为。过了三年还没有改变父亲的主张,可以称之为孝子。”
◆解字
志。“志”是会意字,金文作“”,从止从心,构意为奔向远方的心愿。“志”的本义是心中愿望。引申后,又有标志义(此义由后造形声字“志”字所承继)。此处“观其志”,同《为政篇之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示一个人的志向。只是后者为名词,前者用为动词。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仪的使用,调和(众人)是其宝贵之处。先王的主张这一点最美好:大小事情都由此,(不和谐的事)所以不通行。知晓调和(宝贵)而欲调和,却不凭借礼仪来节制,亦是不可行的。”
◆解字
和。“和”是“”的因音形变字,从木从口:木表树木,口表鸟的鸣叫。“”便是树上鸟儿鸣叫应答,引申泛指和谐。“和”又是“盉”的合并字(此音读作“胡”):“盉”字从禾从皿,构意源自粉状谷物调和成糊状倒入汤中,使之黏稠结合为团。所以,“和”有和谐义,又有调和义。“和”字因而有两音两义。此处用为动词,即调和,读音为“胡”。
贵。“贵”是会意字,从臾从贝:臾以男子双手自慰生殖器,表示膨胀(丰腴)及须臾(一会儿)义;贝以货贝表示财物义。“贵”便是人为地夸大自己所持财物的功用和价值。“贵”的本义为贵重,此处可译为宝贵。
斯。“斯”是会意字,从其从斤:其表簸箕,斤表斧斤。“斯”的构意源自木工的锛子。“斯”的本义由转注后的“鐁、撕”二字所承继,“斯”则表示引申后的砍削义。又用为汉语虚词中的指示代词,表示这、此。由代词又虚化为连词,表示于是、就。
由。“由”是象形字,构形源自古代的漏斗。“由”的本义为由此通过。“小大由之”,即小事大事都经由礼仪。
◆探微
有子说的这段话,似乎有一个特定的场合和对象。有子是在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其一,礼仪乃先王之道,旨在“和为贵”。第二,小事大事皆由之,不和谐的事所以不通行。其三,知晓调和的重要性却不以礼仪来节制,这是不行的。礼仪是过程,调和(和谐)是目的。
孔门弟子以执事为职业。他们知道礼仪之事,包括丧葬祭祀都是一件众口难调的事。其次,孔门弟子知晓礼仪何以对社会为“贵”,更知晓礼仪之事对自己何以为“贵”。礼制可构成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石,这是经国济世之大事。礼制之事能让“小人儒”找到饭碗,还能让“君子儒”找到求官辅政的道路。这何以不是“小大由之”。
此章因为话语中多有省略,故各家解读大相径庭。
◆群言
钱穆:有子说:“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之道,其美处正在此,小事大事都得由此行。但也有行不通处。只知道要和,一意用和,不把礼来作节限,也就行不通了。”
杨伯峻: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李泽厚:有子说:“礼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前代圣王的规矩,这样算美;不管大小事情都如此。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即如果为恰当而恰当,不用礼来规范衡量,那也是行不通的。”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诚信接近于义理,说出的话语才可以履行;恭敬接近于礼仪,可以远离耻辱。姻缘(信、恭二者)不失去亲人(即义、礼),也可以(保持)宗本了。”
◆解字
义。“义”(義)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我从羊:我表两军对阵,羊表雄性公羊。“义”的构意源自两只公羊为争夺领导权和交配权而展开搏斗:两只羊同时后退到一定距离,然后同时向对方急冲,相遇时前蹄跃起,同时用角对撞。“义”的本义为仪式(含有对等施加的意义在内)。“义”的仪式义由转注后的“仪”字所承继,“义”则表示引申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等性的施加给予。“义”即义理和信义(俗称讲义气)。此处用为义理。
复。“复”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亚从倒止:亚以十字形大墓表示祖先神所在的地下“亚世界”,攵以倒置的脚趾表示走回来。“复”的本义为神灵返回,引申泛指复返。《尔雅·释言》曰:“复,返也。”“復”是“复”的本义转注字。“復”又是“履”的声义旁。此处“复”字用为“履”。
因。“因”是会意字,从囗从大,构意源自一个人掉落到陷坑之中。“因”的本义为因由(为什么身在坑中)。“因”又是“姻”字的声义旁,表示一个女人将自己终身嫁给一个男人,即婚姻。此处用为“姻”字,可译为姻缘。
宗。“宗”是会意字,金文作“”,从宀从示:宀为房屋,示表祭桌,构意源自在祖庙中祭祀先祖。“宗”的本义为一脉相承的祖先们,即祖宗。引申后,又有宗族义。此处“宗”字指可以追溯(祭祀)的祖宗,可意译为一件事的宗本。
◆探微
有子所言,原本很好理解:讲诚信必须符合(接近)义理。如此,说出的话便可以履行了。如果讲诚信而不符合义理,怎么能去履行呢?例如,你对坏人或敌人讲诚信,若履行便是助纣为虐,若不履行便是失去诚信。此节的关键是,把“复”字当作履行的“履”。
待人恭敬要合于礼制。这话不言自明。否则,只能招来耻辱。
为什么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有子认为,二者原本是一家,合而一宗,分为二亲。所以,信义二字不可分,恭礼二字相连接。这就是“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实质内容。
此章的关键处是正确解读“因”“宗”二字。知晓“因”是“姻”字的初文,此处用为姻缘。知晓“宗”为祖宗,此处用为宗本。但更深层的内容是,你必须知晓西周时代的姬、姜两姓世代为婚(周人奉行同姓不婚)制度。知晓舅舅为何是公公,姑姑为何是婆婆,也就理解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此章的解读,自然是驴头马嘴,公婆各有一理了。
◆群言
杨伯峻: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钱穆:有子说:“与人约而求信,必先求近义,始可践守。向人恭敬,必先求合礼,始可远于耻辱。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李零:“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读为“姻”。古代社会,最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宗”。其次是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就是“因”。前者也叫内亲、内宗,后者也叫外亲、外宗。孔子的意思是,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但如果不失亲近,也等于宗。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求过饱,居住不求安逸。勤敏于事而谨慎说话,接近有主张(思想)的人而匡正(自己),可以说是爱好学习的人了。”
◆解字
敏。“敏”是会意字,从每从攴,构意源自年龄大的女人梳理头发很快。“敏”的本义为敏捷。“敏”在《论语》中用为九处,如“敏而好学”,“讷于言而敏于行”等。“敏于事”即勤敏于事。
就。“就”是会意字,从京从尤,构意源自男子对女人实施性行为。“就”的本义为俯就,即趴在女人身上。引申后,又有靠近、相伴等义。此处“就”字意谓接近。
正。“正”是会意字,甲骨文做“”:上为源自城邑的“口”,下为表示行走的“止”。“正”的本义为征伐,此义由转注后的“征”字所承继,“正”则表示引申后的正对前方义。此处用为“匡正、斧正”。
◆探微
这一章是孔子对“好学君子”的注解:好学者必“废寝忘食”,必“敏于事而慎于言”,必“就有道而正焉”。这样的君子,才能算作好学之士。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但不(向人)谄媚,富贵但不(待人)骄矜,(这样做)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啊,但不如以安贫为快乐者,富贵却能爱好礼仪者。”
子贡说:“《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说《诗》了。告诉你过往你便能推知未来了。”
◆解字
谄。“谄”(諂)是形声字,从言臽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臽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掉入陷坑义。“谄”便是让人跌落陷坑的话语,即内容虚假的美言。此处用为谄媚。
骄。“骄”(驕)是形声字,从马乔(喬)声:马为类旁,表示与马的行为有关;乔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高而屈伸义。“骄”便是马将头高高昂扬一边,不与牵马人相沟通。“骄”的本义为骄傲。
切。“切”是会意字,从分断字根从刀,构意源自将条状物品一切两半。“切”的本义为剁切。
磋。“磋”是“搓”的假借字,“搓”则是“差”的本义转注字。“搓”的本义为两手互相揉搓。“磋”借“搓”的形、音、义,以石置换本字的提手旁,表示用石块对物品进行锉磨。
琢。“琢”是形声字,从玉豖声:玉为类旁,表示与玉石有关;豖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顶戳义。《说文》释为:“琢,治玉也”。琢的本义为雕琢,即一小点一小点地敲击下来。
磨。“磨”是会意字,从麻从石,构意为用石块揉搓麻皮,引申后,泛指摩擦。又引申指研磨,又特指把谷物弄碎的工具。此处用其研磨义。
◆探微
子贡与孔子之间一问一答,妙趣横生。
子贡是一个富学生,孔子是一个穷先生。这个富人说,做人应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个穷人则说,你说得还不够。做人应该是穷要开心,富要好礼。当然,孔子的话意落在了“富而好礼者也”。言外之意是,我这个穷先生穷得开心,你这个富学生要好礼哟!
接下来,这个富弟子话语一转:咱俩的对话不就是相互切磋,相互琢磨吗?穷老师则把话锋指向学生:可以和你讨论《诗经》章句了。告诉过往你已能推及未来了。言外之意是,你真聪明,一点拨便通透了,下来就看你如何做一个“富而好礼者也”。
相比之下,孔子比子贡的说话技巧要高明得多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惧怕人家不知晓自己,惧怕的是(你)不知晓(了解)别人。”
◆解字
患。“患”是形声字,从心串(毌)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心有关;串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贯穿义(串、毌二字为同源分化字)。“患”便是贯穿于心久久不去的那种感觉。引申后,又有惧怕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知。此处“知”字用为知晓。
◆探微
本篇的末尾一章与第一章均有“知”字,即“人不知而不愠”与“不患人之不己知”。前者用为智慧,后者用为知晓。
释读古代文献,尤其是先秦典籍,常常出现初文多词义的问题(即古今字问题)。例如,知智不分,闻作问、道作导、复作履、因作姻等等。这就要求释读者必须是古文字学的专家,知晓“读经当从识字始”这条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