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 《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
要读懂《论语》,必须掌控这本书的核心概念,知晓“儒、礼、仁、孝、恕、知”六字的形、音、义由来,以及它们在《论语》一书中的活用。因为它们是夫子之道的基石。
“儒”字在《论语》一书中仅见《雍也篇》: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儒字从人需声,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人”为类旁,表示与人有关;“需”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沐浴义(“需”字从“雨”,从源自胡须的象形字“而”,意谓雨水从头淋下)。儒便是沐浴干净的人。因为古代主持丧葬祭祀的司仪,在行事之前必定要沐浴而后更衣,所以又特指此类司仪。因为这类人在操持丧葬祭祀时通常穿宽大的袍子,腰系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束带,古代又称之为“缙绅”先生。例如《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现今,人们将此类人物称为“执事”或“主持”。
汉高祖刘邦祭祀孔子
孔子的第一职业便是“儒者”。弟子们投奔孔子门下,也是奔着学做一介“儒者”而来。所以,孔子对子夏说:你不要满足于仅仅作一个小人儒,只能为平民百姓办理丧葬祭祀。你应该努力学习,立志做一个君子儒,能为达官贵人操持礼仪之事,还要能出仕为官。
《论语》一书中,有一个人名叫孺悲。《阳货篇》说:“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孔子不想收他为弟子,故意避而不见。《礼记·杂记下》载:“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意思是说,鲁哀公派遣孺悲前往孔子处学习士丧礼,后来便有了《士丧礼》这本书(孔子后来何时收孺悲为弟子,史书无载)。
这个“孺”与儒者之“儒”都以“需”字为声义旁。孺悲也是一个“儒者”。
儒家的职责和业务是操持丧葬祭祀,目的是通过办理各项仪程而收取礼金(这一点自古至今相同)。所以,自古以来的儒家有三大特点:一、一定要说这些规矩和礼仪是圣人制定,是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二、凡礼仪规程一定要繁杂重复,越繁复越缭乱方能显出儒者的重要性和自身价值;三、没有尽心尽力操办丧葬祭祀的人,皆为不孝之徒。忘却“慎终追远”便是大逆不道,一定要发动民众群起而攻之。
孔子在齐国时,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想任用孔子。但是,齐国的执政大臣晏子则对景公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祥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参见《晏子春秋》)
作为儒家的反对者,晏婴在这段话语中历数“儒者”的弊害:“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祥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描述得可谓一语中的。
拜读《论语》,一定要知晓孔子的第一职业便是儒者。因广揽弟子,率众以为礼俗,孔子成为儒者、儒家和儒教的先驱。孔子办学,实际上是办了一所丧葬礼仪职业学校。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
“礼”(禮)在《论语》一书中出现75处,是孔子学说最核心的概念。
“礼”(禮)是“豊”字的本义转注字。“豊”为会意字,金文作“”,从“”从双亡:为古代立鼓的象形,亡字则源自人的趴伏在地(躲藏起来)。所以“豊”的构意源自随着鼓点声众人一齐跪拜下去。“豊”的本义由转注后的“禮”字所承继(增添一个表示祭祀的“示”),“豊”则升格为汉字形声系统的声义偏旁,如“體”“醴”二字。
“礼”的本义为祭祀时的礼仪。《说文解字》释为“礼,所以事神致福也”。例如,《书·说命中》:“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引申后,又指各种礼仪中所包含的与当时的等级制度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即礼制。如《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由此引申指一个人在特定场合应具有的礼节仪态,即礼数。
《论语》一书中,“礼”字的用法不外乎以上三种词义。如“礼之用,和为贵”。这个礼字用为礼仪。“克己复礼为仁”一句中的礼,则用为礼制。“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其中的礼便指礼数。
显而易见的是,礼仪是儒者操持丧葬祭祀,以及朝会会盟时的凭借。儒者凭借一套设计好的程序和规定好的仪态行为(多为相沿传守遵行之成法),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听从指挥,毕恭毕敬地磕头作揖,毕恭毕敬地焚香洒酒,或前进或后退,或发声或静默。孔子是一介儒者,孔子以“礼仪”为自己的衣食父母,在《论语》中多处谈及“礼”,乃是自然而然之事。
孔子认为,既然一介儒者在祭祀礼仪场合能指挥若定,让所有人都听从指挥。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礼仪扩延到政治之中,让除了君主以外的所有人都听从一人指挥,进退有据,按部就班。只要这样做了,天下无道的社会一定会变换成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只要坚守周公制订的礼制,礼崩乐坏的局面一定会改观,只要人人都遵礼循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定能再现周公制礼时的西周盛世。
孔子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为自己张扬出一面礼制大旗,上面书写了“克己复礼”四个大字。礼,因而成为夫子之道的核心概念,成为儒家追逐的目标。
“仁”在《论语》一书中出现109处,每每扼据孔子学说诸多文句的咽喉。什么是“仁”?“仁”与“礼”是何种关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仁”是典型的会意字,从人从古文上(“上”在古文中作“二”,构形源自一物放在一物之上)。“仁”字的本义为社会的上等人,即上层统治阶层,与“民”为相对概念。注意:“元”字也从人从古文上,只是与“仁”字的相位不同。
由于上层统治阶层中的人有好也有坏,因此,引申指上层统治阶层中的优秀者、精华们,这就是“仁者”概念的由来,这就是果仁之仁的由来。又由此引申指上层统治阶层中优秀者的品德,即“仁德”。
“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中的“仁者”指上层统治阶层中的精华们。《国语·晋书一》云:“为人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爱亲”和“利国”是仁者的行为准则。
《雍也篇》载:“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赞扬颜回能够三个月不违背仁德。这里的“仁”便指仁德。
由于“仁”字有三重词义,“仁德”又涵盖多项标准,因而,孔子对“仁”有了多重解答: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孔子心目中的仁德标准,包含了“辛劳,爱民,恕,克己,无怨”,以及“恭,宽,信,敏,惠”等诸多德行品质。
在《论语》一书中,“仁者”又等同于“仁人”。如: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仁者”一词又等同于“善人”。如: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进》)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子路》)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尧曰》)
总之,“善人”与“仁者”异名同实。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解字》一书对“仁”字的解读是错误的:“仁,亲也,从人从二”。许慎认为“仁”字从人从二,词义是两人亲爱。由于许慎的错释,后世《论语》注释者对“仁”字的解读都有不同程度的谬误。
由于“礼制”社会是孔子心中的目标,因而仁者是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仁者的责任便是“克己复礼”。“仁德”更与一个人的“礼数”相呼应,这就有了孔子倡导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其心三月不违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总而言之,复礼是仁者的目的,仁德是克己复礼的途径。君子因而要三省吾身,君子因而要修身,并由此到达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地。
“孝”在《论语》一书中出现19处。虽然频率不高,但却是以“礼”为目标,以“仁”为核心的夫子之道的基石。
“孝”是一个会意字,从“长”从“子”,甲骨文作“”,构意源自孩子搀扶长者。孝的本义为孝敬,小农私有经济出现后,则含有对长辈的赡养在内。
在孔子的教导中,孝子的行为必须合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色难”,即承受父母的脸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亡故后要做到“丧事不敢不勉”。还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其中有两点在“孝道”中格外耀眼: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不妥之处(包括违礼违法行为),应该适当劝说。自己的想法不被父母听从,仍然要对父母恭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按照父母意愿去做且没有怨言。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必须替父亲隐瞒。
“又敬不违”和“子为父隐”是孔子孝道的特别之处。如果父亲是杀人犯,强奸犯,甚或叛乱分子,孝子又该如何办呢?
儒家大力张扬“孝道”的直接目的,是出于职业需求。讲孝道,无非是为了让每个人都“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慎终追远,无非是让“儒者”多多承办丧葬祭祀冠婚嫁娶,有“礼金”可拿。
“孝道”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它可用来维系父系宗法制,使小农私有经济的基础,即父系家庭和父系家族制得到维护。“孝”在东亚农耕社会的不可或缺,早已由历史得到明证。这就是孔子在血缘族群共有制崩溃,小农私有农耕制产生后,大力张扬“孝道”的社会基础。这也是孔子能够成为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至圣文宣王”的原因。
在儒家心目中,孝不仅事亲,还可扩延到事君。因此,《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孔子则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倡导以孝事君,君主则明令以孝治天下。孝由修身齐家的工具扩大化成了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论语》一书载,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君主倡导孝慈,天下臣民便会回报以“忠”。因而孝是夫子之道,即礼制社会的基石。忠孝两全因而成为中央集权专制社会的道德基石和法哲学原点。这就是年幼失怙的孔子从未在父母身边尽过一日孝,却要大力张扬“孝道”的原因。这就是儒学被后世升格为儒教,成为封建社会治国纲常的原因。
“恕”在《论语》一书中出现过两次: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里仁》)
从孔子对“恕”的界定来看,“恕”的词义是以仁爱之心推己待人。那么,“恕”字的本义又是什么呢?
“恕”是形声字,从心如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心意有关;“如”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顺从义(“如”字从女从口,构意源自小女孩的乖巧听话)。由此可见,“恕”的本义为内心里的顺从,即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别人的心意。引申后,又有原谅、宽恕义。如《战国策·赵国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窃自恕”即私下里自己宽恕自己。
《论语》中的两个“恕”字,一个用其本义,即内心顺从。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然而,“恕”在“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句中则用为宽恕。意思是说,臣下对待君主,一是忠诚,二是宽恕。言外之意是说,臣子们看见君主的过错和邪恶,要宽恕谅解,要视而不见。
究其根源,孔子生活在一个正待变革的世袭等级制社会中。由于君主和贵族是世袭的,孔子对君主不作评价,君主不论好坏,不分贤愚,一概要对之忠诚。
孔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孔子夸赞楚国的子文子三次登上令尹这个官位没有表现出高兴的脸色,三次被罢官,更没有流露出怨恨的颜色。能做到这一点乃是因为臣下心中对君主有一个“恕”字。
卫出公抢了其父的君主位置。出公想请孔子担纲为政。子路问,夫子要怎么干。孔子说,一定要“正名”。子路认为孔子太迂了。孔子大骂子路,并说了关于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的一大段话。孔子的正名,便是为卫出公正名,既然出公已成为君主,这个君主便神圣不可更换,即便君位原本应是其父的也不行。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沐浴后去朝见鲁哀公,说:“陈恒弑杀国君,请您出兵讨伐。”哀公说:“你去告诉那三个公卿吧。”孔子前往孟孙、季孙、叔孙处报告,都没有答应出兵。孔子说:“凭借着我做过下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啊。”
齐简公是齐悼公之子,公元前484—前481年在位,即位前曾流亡于鲁国。悼公死后回国即位,即位不久即派师伐鲁,在艾陵之战中大败,由此引发与其臣陈恒(《史记》作田恒)的矛盾。鲁哀公十四年被迫出奔,随即为陈恒所杀。陈恒杀了无能且毫无道义的齐简公,自立为君,齐国从此成为田姓的天下。也许,正因为这一变故,鲁国被楚国灭后,齐国仍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就是这样一件事,孔子三番五次请求鲁君出兵诛杀陈恒,原因在于陈恒是臣,齐简公是君。即便君主坏得脚底流脓,坏得无恩无义,做臣子的也只能“恕”。
恕,还可见于孔子对侍卫灵公,以及对待公山弗扰和佛肸的召唤上。这些人在行为上,或在道德上都有欠缺。孔子对之视而不见,便是出于“忠恕而已”。
这就是“忠恕”并列的“夫子之道”。这就是孔子被后世君王们格外爱戴,被奉为“素王”,被奉为“至圣文宣王”的原因之一(客观地讲,这种忠恕之道对中央专制帝国是有益的。现代民主社会的律条是:即便是最伟大的领袖,有最伟大的功绩,哪怕做了一点点坏事,也应受到法律追究)。
“知”在《论语》一书中出现118处。关系到孔子认识论的来源及方法,因而是一个关键文字。
更为重要的是,此字乃是一个简省假借字,即从“智”字简省而出(省去下边的目标字根“日”)。“知”字因而可作知晓、知道讲,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也可以用为“智”,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现将“知”字的形、音、义由来解读如下:
知。“知”是“智”的省形假借字。“智”字金文作“”,从夫从口从于从目标字根日,构意源自弓尺(圆规)可以画圆量方(“夫”为弓尺,“口”表圆,“于”表直出)。“智”的本义为聪慧(能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省去下边的目标字根“日”,便创设出假借字“知”,表示知晓、知道义。这就是说,《论语》一书中的“知”,实际上表示“知、智”二字。
孔子把“知”分为“生而知之者”和“学而知之者”两类。对后者而言,学与思必须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仅仅是一位天下好学之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治长》)。因为自己是“学而知之者”,所以孔子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
孔子认为,知的内容主要是命、礼、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其中的“知命”为知晓天帝之命;“知言”乃是通晓《诗》。所谓知礼,便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儒者,无论是小人儒,还是君子儒。
值得注意的是,《论语》首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知”用为“智”。人不知,即人不聪明。以往的学者将其解读为知晓。这就与同篇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形成无法通解的矛盾(既然“不患人之不己知”,何必要强调“人不知而不愠”呢?)。
知晓“儒、礼、仁、孝、恕、知”六个基本概念的形、音、义由来,知晓它们在《论语》一书的具体应用乃是理解夫子之道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