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不理财,你就晚了
安稳守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前,有一位守财奴,他熬了很多年,终于从年迈的兄长手中接下了兴旺的家业。由于雇工众多,每天消耗的口粮让守财奴心痛不已,于是没过多久,他就一意孤行地关闭了所有的铺子,遣散了所有的雇工,把家产全部变卖了,换成了既不用吃也不用喝的大金块,埋在一个隐秘之处。这块金子是守财奴的心头肉,令他朝思暮想,忧心不已。几乎每隔一天,他都会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把金子挖出来,审视、把玩一番。就这样过了几年。后来,有人留意到了他的行踪,猜出了内中隐情,趁他不备把金子挖走了。守财奴再去时,发现那个地方已经空空如也,于是拉扯着头发,号啕大哭起来。有一个过路人见到了痛不欲生的守财奴,问明了缘由后,竟笑了一笑,对他说:“朋友,别灰心丧气,其实你并没有拥有原先的那块金子。不如拿块石头,权充金子埋入土中,这么做也能弥补你的损失,因为据我所知,你有金子时,也从没动用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财物如不使用,就等于没有。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的钱不能为你创造价值,就等于被埋的“石头”。
增加财富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是努力工作赚钱,将钱存到银行,增加账面存款;要么就是投资,让钱生钱。我们发现,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单纯靠赚钱攒钱的第一种途径,很难实现生活无忧、经济自由的目标。
也许你会说:“投资、理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麻烦又有风险。其实不懂得投资又怎样,以前我们的父母都这样过来了,难道我不可以如法炮制老一辈的经验吗?”甚至也有人会说:“钱够用就好了,大不了老了之后,我回老家种田去,照样可以活得很快活!”
然而,现实是这样的吗?
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大环境的变化,迫使你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千真万确的是——安稳守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你,随时可能遭遇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失业、破产等各种不可预测的状况。无论何时,一旦你手头一无所有,那么,流落街头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从整个大环境来说,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堪忧。自2008年秋以后,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世界经济一直处于颠簸之中,油价上涨惊心动魄,通货膨胀的压力骤然加大。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等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放缓,势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例如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外需下降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下拉动力,它既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也给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更严峻的事实是,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2亿,而且人数还在上涨,人口老龄化仍在加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解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项负担。一般来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以平均寿命统计,这些退休人员至少还有20年以上的退休生活。虽然社会养老保险一般是城乡老年人在养老保障上的首选,但社会的力量毕竟有限,急剧增长的老龄化压力已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养”和“医”的问题也已经越来越迫切,大部分老年人也越来越不愿意选择依靠子女养老。
如何才能摆脱单一的依靠社会保险来为老年生活买单的状况呢?这一切都需要你提前准备好满满的荷包。财务专家们发现,最好的方法是,无论你本人是在劳动还是在休息,你的钱都在一刻不停地为你而工作。只有这样,危机来临之时,你才能从容应对。
只知道攒钱会越来越穷
大多数人赚取的人生第一桶金往往是靠打工实现的,所以在投资的时候用钱会非常谨慎。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观念:现在自己的金钱资本太少了,先攒两年吧,等储蓄多了再拿出来投资。等两年过后才发现,物价上涨,这点钱还是不够投资的,于是再攒两年吧。攒来攒去,发现即使一辈子也攒不到投资用的钱,于是就不再攒钱,而是找地方消费去了。
没有一个富翁是靠攒钱发家的。建立理财观念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挣钱和攒钱的区别。在物价上涨或货币贬值的时候,攒钱往往会使人变得越来越穷,富人则往往会在该省钱的时候省,该花钱的时候花,绝不含糊。
当然,同样多的钱该如何花,方式不同最终产生的结果会很不一样。会花钱,钱能给你带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收入;不会花钱,钱花了以后不但没有任何收益,甚至还会赔钱。如何花钱,往往成为富人的工作——他要将钱花得有价值。
犹太巨富比尔·萨尔诺夫小时候生活在贫民窟里。他家里有6个子女,全家只依靠做小职员的父亲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计,生活极为困难。父亲挣的每1分钱都让全家人省了又省,没有一项多余的开支,全家人就这样勉强度日。在比尔15岁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小比尔,你已经长大了,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了。”
比尔听了父亲的话,外出打工,然后用挣到的钱经商。这也是犹太人的一个优良传统。3年后,比尔改变了全家人的贫穷状况;5年后,他们全家搬离了贫民窟;7年后,他们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中心买下一套房子。
日本的趋势专家大前研一在其新书《M型社会》中提出惊人的观察结论——攒钱可能会让你越来越穷,必须要学会让钱生钱,才是赚钱之道。他表示,“新经济”浪潮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代表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目前正在快速消失,其中,大部分向下沦为中、下阶级,导致各国人口的生活方式,从倒U形转变为M形社会。
回想过去在倒U型社会中,理财等于存钱,人们习惯手头一有闲钱,就往邮局或银行定存账户里头放,有时候连利率是多少都不太关心。但在M形社会,储蓄虽然是累积资本的第一步骤,不过只会存钱的“守财奴”,很快就会被打入中、下阶级,因为通货膨胀侵蚀获利的速度比利率上涨的速度快得多,把钱存进银行,只会越来愈少!
M型社会的理财,应该是透过资产配置的风险控管效果,将资金分配在不同的工具中,以求最具效益的获利率,达成各阶段生涯规划。简单地说,随着可利用的金融工具愈来愈多,例如基金、股票、债券,可选择的市场越来越广,例如欧、美、日新兴市场与中国股市。我们为何总是墨守利率高不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定期存款,而不去追求相对更多更稳定的报酬率呢?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必须跑赢CPI
在理财投资的过程中,考虑物价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小王、小李、小赵分别花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又先后卖掉。
小王卖房子时,当时有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所以小王卖了30.8万元,比买价降低23%。
小李卖房子时,物价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49.2万元,比买价高23%。
小赵卖房子时,物价没有变,他卖了32万元,比买价低20%。
在这个过程中,三个人谁做得最好呢?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是小李做得最好,而小王表现最差。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小李卖的价格最高,而小王卖的价格最低。但是事实上是小王表现最好,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他所得的钱购买力增加了20%,他是唯一再买这样的房子不需要贴钱的人。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因为物价的不同,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物价因素,考虑到当时的购买力,不能停留在3年前或者5年前的物价水平去思考。
物价是我们进行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我们要看清楚物价的走势,找到准确的投资方向,抓住理财的最好时机。就像炒股票时,要购买有升值空间的股票一样,要求你有灵活的思维,从市场的定向去判断投资理财的方向。比如你定期储蓄5年,到期后,所得利率收益加保值利息,再除去通货膨胀部分将所剩无几,这就是你没有跑在物价的前面,或者说你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价对投资理财的影响。
抵御物价上涨,维持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的工具有很多,房产、股票、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黄金……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却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情。面对一路高涨的物价,到底该做何选择?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这是近年来在网上最为流行的话语之一。一时间,似乎什么商品都在涨价,大到房产,小到猪肉、鸡蛋,虽然我们的名义工资收入没有变化,但实际的购买力却在下降。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合理进行理财投资,已经成为很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价上涨,让人们对理财投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让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的方法。其实,方法很多,各有各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理财态度,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切不可盲目地进行投资,否则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一生赚多少钱才够
有的人会问:我们究竟要赚多少钱才能满足,才能够花啊?
这要根据你对自己的要求来定了。有人做过一个统计:
假设不买漂亮衣物,不下馆子,不旅游,不买房,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玩电脑,不交际,不赡养老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当然也不生病等,一切生活所必需的东西都作为奢侈品摒弃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间小屋,几件为保暖和遮羞的换季衣物,每月400元人民币可能就足够了。
从出生到成年这18年中,我们有长辈关照;如果我们幸运地能一直干到60岁,那么这42年是为将来作准备的;60~80岁这20年里,如果以前面说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水准计算的话,应该有9.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还不算上超过80岁的用钱期。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仅为生存,每月挣1000元就够了。其中400元用于现在的支出,400元留作养老,另外200元用于年老时的医疗,因为那时疾病会频繁地光顾你。
如果你对400元的生活水准充满恐惧,如果你现在每月挣2000元还觉得不够花,那么你将来的生活就要设定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在你每月就得挣4000~5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国深造、打算投资、打算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
你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水准就要有相应的金钱储备,当然,相信每个人都不想过那种每个月400元就足够的生活。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上档次呢?谁不想在吃饱穿好之余,去旅游,去KTV,去看电影,去听音乐会呢?
高标准的生活就要求你必须能够有足够的金钱储备,这就要求你有赚钱的本事,有让钱生钱的本事,而不是把钱放在银行或保险柜。
让钱变出更多的钱
在计划经济时代,钱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人们挣的钱不多,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根本没有理财的观念。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钱不仅仅是人的价值的一种体现,更主要的是人们生活的前提条件之一。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大家都听到过很多中500万元彩票,但在几年内挥霍一空变成穷光蛋的故事,问题就是其没有利用中奖资金创建稳定的现金流。
理财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会理、敢理、巧理”,简言之:让钱“生”钱。记得有句经典的话:投资是一样神奇的东西,再赔,它也只能输掉你手头的,但一旦赢起来,它却能不受限制地翻倍。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失偏颇,但至少,它给我们一个暗示:投资,让钱去 “生” 钱!钱能生钱,也能“生”出富人。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后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他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员后学习法律,21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独自创业的生涯。普利策是个有抱负的青年。他觉得当个律师创不了大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进军报业界。
那时候,普利策仅仅有靠半年打工挣的微薄收入,不过正是靠这一点点的钱,他才逐步走向成功。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使地球移动”。普利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据此,他千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点。终于,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青年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且机敏聪慧,便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接受了半薪的条件,他告诉自己,金钱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从这个机会中学到知识。
几年后,他对报社工作了如指掌,他决定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金严重不足。那时候,美国经济正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
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报社每年为他赚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发了财,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从两手空空到报业巨头,原因在于他不但善于使用自己的资金,同时也善于使用别人的资金为自己服务。这就是聪明商人的绝妙之处,无论何时都是金钱的主人,让钱给自己挣钱。
当你经过努力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要想想怎样让钱生钱,让钱变得更多,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千万不要成为葛朗台,守着钱不放手,生怕钱会飞走!
如果你的金钱能够在你睡觉、娱乐的时候,还在不停地为你工作,那该是多么令人吃惊的事情啊!相反,你如果总是为了钱而去盲目地工作,那你就成了金钱的奴隶。看看那些富翁,哪个不懂资金的分配和利用?
有钱不置半年闲
一切财物如果不使用,就等于没有。从理财的角度说,如果你的钱不能为你创造价值,就等于是被埋的“石头”。
增加财富有两种途径,一是努力工作赚钱,把钱存进银行,增加账面存款;二是理财。但是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单纯靠挣钱攒钱,难以实现增加财富的目的。
尽管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这看上去比较高的增长幅度,却没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尤其是城市里的上班族,总是感叹自己的薪水增长赶不上物价的上涨。
有学者说:“积累和消费是一对永远不会改变的关系。如果没有高于消费的积累,你的生活质量将会不可避免地下降。一个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跟得上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增长,否则你的消费水平就会有风险。”所以,作为普通人,在面对短期内无法减少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时,除了勤俭节约,还需要形成投资理财的习惯,以多挣钱来减轻压力。
很多人理财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财,所以他们往往选择把钱存入银行,将钱闲置起来,认为这样做既没有太大的风险,每年回收的利息又能带来一定的回报。不过等年底兴冲冲地去查询存款额度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存款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的速度往往会抵消甚至使银行的存款利率成为负值。比如说,银行存款1年期的利率为2.25%,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80%。如果以CPI为3%计算,老百姓的1年期存款实际利率是负值。这就意味着1万元存进银行,1年后就只有9790元,有210元白白“蒸发”了!
财富闲置后收益就等于零,并且还要付一定的“折旧费”。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钱动起来。高财商的人往往不会把钱存进银行,他们会把钱投资到不同的地方,以求获得最有效的收益。
你一生理财,财才理你一生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理财,要懂得只有你一生理财,财才能理你一生的道理,要把理财进行到底;要懂得在理财过程中,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不要贪心,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判断是自己制定理财计划还是请教专家;面对财富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头脑,不要盲目跟风,因为盲目跟风往往会吃亏,一定要看准了再下手。
无论你是给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无论你是做公司白领还是管理一个企业,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财务状况,时刻注意理财并且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你要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或者说是你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理想,或者说是你想达到什么样的财务目标。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才能去确定自己要怎么做。所以,如果你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要懂得理财,就要学会理财。
理财不是一段时期的事情,理财应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根据美国生涯规划专家雪莉博士在其名著《开创你生涯各阶段的财富策略》中建议,个人的理财生涯规划应该是:4岁开始不早,60岁开始也不迟。
4岁至9岁——学习并掌握理财的最基本知识,包括消费、储蓄、给予,并尝试理财。
10岁至19岁——学习并开始逐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除了上一阶段的消费、储蓄、给予之外,还增加了学习使用信用卡和借款的课题。
20岁至29岁——建立并实践成人的理财方式。除了消费、储蓄、给予之外,你可能准备购买第一辆汽车、第一套房子。你应该开始把收入的4%节省下来,作为养老金投资。如果你已结婚并育有小宝宝,你需要购买人寿保险,并开始为孩子的教育费用进行投资。
30岁至39岁——可能准备购买一套更大的住房、一辆高级轿车与舒适的家具。继续为子女的教育费投资,同时把收入的10%节省下来,作为养老金投资。别忘记购买人寿保险,并向孩子传授理财的知识。
40岁至49岁——实行把收入的12%~30%节省下来作为养老金投资。这时,你的孩子可能已经进入大学,正在使用你们储蓄的教育费。
50岁至59岁——切实把收入的15%~50%节省下来作为养老金投资,你可能开始更多地关心你年老的父母,开始认真地为退休作进一步决策。
60岁之后——向保本项目、收益型和增长型的项目投资。你可能会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可能会继续寻找充实自己的机会。
从上面能够看出,理财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内容,只有把理财进行到底,自己才能成为财富的支配者。
从梦想到行动有多远
第一个故事:
一位乞丐在街上要饭,一天下来只有三个人给他钱。第一个人给了他一张百元大钞,第二个人给了他一枚硬币,第三个人给了他一元钱,但同时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致富之路不在脚底,而在脑袋。”之后,这位乞丐从街上消失了。
后来,这位乞丐成了亿万富翁!
第二个故事:
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米,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米,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米,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
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认为大臣的要求太低了,同意照此办理。可是没过多久,棋盘就装不下米粒了,改用麻袋装,麻袋也装不下,改用小车装,小车也装不下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
国王不知道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
第三个故事: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肯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都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麦肯锡是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梦想,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潇潇洒洒地做一回老板;拥有丰厚的财富,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许多人终其一生,却没有梦想成真。当我们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情不自禁地兴奋、惊奇而又困惑——为什么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却落入行乞之境?为何人与人之间并非真正“生而平等”?为何富贵总是降临在少数人身上?环境和出身等因素,固然有时候是直接原因,但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年轻人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尊严和财富?在与命运的较量与斗争当中,要想一举取胜,需要的智慧和勇气从何而来?
面对怎样获得财富、拥有财富的问题,很多年轻人都像身在密密麻麻的荆棘丛中一样。
面对“荆棘丛”,人们没有别的出路,唯有借助于智慧和勇气,斩断荆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财富之路。
拥有财富的道理就在以上三个故事中。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大,重要的是你要有致富的梦想,然后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让你的大脑发挥到极致,隐忍不可避免的挫折和痛苦,这样,还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呢?
你每年每月每天都在为钱烦恼?其实不是你收入太少,而是你缺少投资理财的方法。如果你现在生活得很不错,那你原本可以生活得更美好。
赚钱难,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把握赚钱的时机,更不懂得如何把钱好好地运用。
美国潜能开发学者希尔博士说:“人人都能成功。”套用这句话,人人都能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