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基本概念
1.4.1 蔬果质量安全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的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在本报告中,蔬果质量安全,是指蔬菜和水果的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1.4.2 机制与治理机制
机制,源于古希腊文mechane,最初是工程学中的概念,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被引入到生物学、医学等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指有机体的结构、内在工作方式和功能。此后,又扩展到经济、社会、管理、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由赫维茨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则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并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其理论研究核心是如何在信息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换而言之,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社会目标或经济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即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同时也达到了机制设计者既定的目标。经济机制理论主要包括信息理论和激励理论。一般而言,一个经济机制的优劣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效率问题,即所制定的机制是否只需要较少的信息传递成本,较少的关于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他经济参与者等方面的信息;二是机制的激励相容问题,即在所制定的机制下,能否使每个参与者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在客观效果上达到设计者所要实现的目标。因此,信息的传递及激励经济参与人真实报告其信息并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行事,就成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何笑,2009)。
所谓的治理机制,源于“治理结构”,是指“用以决定一次完整的交易或一组相关交易的制度框架”(Williamson,1996)。虽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思想源于美国著名学者康芒斯,但是第一个正式使用治理(governance)这一术语来研究交易的制度框架的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Thomas, 1984)。威廉姆森将治理机制区分为三种:市场、混合制及等级制。市场与等级制的区别显而易见,混合制主要指介于市场与等级制之间的契约形式,如长期合同(long-term contracting)、互惠贸易(reciprocal trading)、管制(regulation)、特许经营(franchizing)等。
1.4.3 可持续供应链
可持续供应链至少应该关注质量安全、环境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的可持续性。但本书主要考虑质量安全方面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兼顾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因为确保质量安全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兼顾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因此,可持续供应链治理机制,是一个复合治理机制,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概括。它主要指蔬果质量安全的确保机制,但同时也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