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语新诠》初版序/乔志高
差不多五十年前,我最初有意用中文来试试介绍和诠释美国人日常所用的话语,可是一直到1960年左右才动笔陆续撰写《美语新诠》这一系列的小品文字,后来中断了一个时期,1970年代在香港继续写了几篇,才完成这本书。
第一篇《美语新诠》在期刊上发表时,缀有几句弁言,现在仍可用来表明本书的旨趣与写作方针,照录如下:
人多学英文,未曾听说有学“美文”的。英美虽同文,然而美国人传达思想,表露感情,自有其字句辞藻,与正宗英文迥然不同。已故美国新闻记者兼文艺批评家孟肯(H. L. Mencken)著有《美国语文》一书,再版四次,补充又两次,研究美语与英语的“源流”和分歧;认为美国语言从开国到如今早已有其独立性。晚近美式文化传播全球,美国新闻通讯、杂志文章、电影、电视、无线电等等,风行遐迩,其中所用语句,多有为异邦人费解者,即精通古典英文亦往往不知所云,翻查字典辞源也多半不得要领。兹汇集典型美国语句,择其通行而有趣者,无论俚语、俗语、俏皮话、口头禅或英语美用,分类加以诠释,并在可能范围之内,就个人见闻所及,用中文语句对照,以博读者一粲,供自修“美国话”之助云尔。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对内对外经过不少剧变,受到许多教训,任何事情发生都会带来一连串新的词语。由于国际交流的激增以及大众传播业的猛进,这些“美语”也就更为“扩散”——无论以原文的姿态或是以译成他国文字的面貌出现。要把这许多新颖活泼的美语从英文中一一分辨出来而加以注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从前萧伯纳有过一句妙语说:“英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一条共同语言的鸿沟。”这句话不无道理。
大体说来,本书所收的主要例语、例句都是美国人目前所通用的,不管它原来有没有英国祖先,也不管它是否已经被英语吸收而归化。不过有时在行文中不免涉及显然是“正宗英文”的语句,那么也设法声明,以免混淆。
1960年代发生了几件大事?产生了哪些词语?以下姑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不一定是正文中包括的):
太空探险——从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产生了美语的beatnik(beat generation, “颓废一代”的人物)和peacenik(以行动来促进和平的分子)。火箭的“推力”(thrust)用来代表论据中的“重点”,如:What is the main thrust of his speech?(他演讲的重点何在?)
越南战争——escalation(升级), de-escalation(降级), strategic withdrawal(战略性撤退), massive retaliation(庞大的报复行动),counter-insurgency(反叛乱工作), pacification(绥靖活动)……这些官式的委婉语法,虽不一定能移作别用,但也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辞汇。
黑人抬头——ghetto,原为以前欧洲城市指定犹太人居住的区域,现泛指少数民族溷居的“贫民窟”; long, hot summer(又长又热的夏天),几次黑人暴动生事皆在夏天,故云;Black Power(黑的力量); Black Muslim(黑回教); ethnic(种族的),即racial一字的肯定代名词,目前时髦词语之一;黑人彼此自称为soul(性灵的),如soul sister(性灵姊妹), soul food(性灵食品)。
青年反抗——新的一代不满意现状,产生了所谓generation gap(代沟),也产生了一连串别的名词和切口。罢课而留在学校里坐等,叫sit-in;罢课而在校内开会讨论越南问题,叫teach-in; “嬉皮”(hippie)吸毒,悠然神游太虚,叫take a trip(旅行);未婚男女同居叫share a pad 。
女权运动——Women's Lib(妇女解放); sexist(形容词:非指“色情”,而是标志一切与两性权利有关的问题); Ms.(女人不分已婚或未婚的尊称);chairperson(主席,不分男女); unisex(单性,如不分男女的服装款式);凡不赞同女权运动的男士都是male chauvinist pig(大男人主义的猪仔)。
环境问题——“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不在话下,还有“声音污染”(noise pollution,即公共场所的嘈杂声音)、“语言污染”(speech pollution,指说脏话)和“道德污染”(moral pollution,指诲淫诲盗的事物)。ecology(生态学)成为万应的灵丹;recycle(轮回加工),其实就是把旧报纸捆起来,送去加工翻造,以免废纸污染环境。
水门事件——从break-in(偷入), bugging(窃听)到cover-up(掩盖),连篇累牍的报导,也不知产生了多少新的辞藻。尼克松总统把他在白宫与亲信私下谈话录音的抄本择要发表后,Expletive Deleted(粗话删掉)一语,一时全国传为笑谈。
其他时代性的词语,还有些值得一提的,信手拈来,并附加不按字典的解释,如下:
社会人生方面——establishment(当权派); counter-culture(反文化); lifestyle(生活的风格); encounter(形容词:集体上的接触);relate(人与人互通声息、人与事物发生关联); relevant(有道理、有关联); meaningful(有意义)——且莫管什么意义;hopefully(副词:等于说“我希望”); jet set(喷射机的一伙),即有闲、有钱阶级,等于19世纪的carriage trade(马车主顾)或1930年代的cafe society(咖啡社会);大写Beautiful People(美丽的人物),同上,指时髦而阔绰的人物;dirty old man(老而好色的男人)。
政治方面——radical chic(时髦的左倾人士); concerned(关怀的),等于1930年代“有社会意识的”(socially conscious)人物;clout(势力);backlash(反作用),如黑权运动过火会引致“白人的反作用”; brouhaha(喧嚷); cosmetics(化妆品),即言行上一切虚文、表面上的粉饰。
文艺方面——camp(康普),指陈腐、庸俗到极点的作品,反而在本质上值得赏玩的;kitsch(“岂是”),源自德文,高级趣味所认为庸俗、粗鄙的作品;porno(普诺)或porn(普恩), pornography(猥亵作品)的简称,其中还有hard-core porno(硬性普诺)与软性之分。
新闻方面——communication(交通),通常译为“传播”,但两人交谈也是“交通”; media(媒介),所有的“交通”工具和事业,尤指报纸以外的广播媒介,主要是电视;feedback(“反饲”,或译“回馈”),原是电子技术的专门名词,现用来代表听众、观众的反应。
电脑方面——to program(动词:安排运用电脑的一套指示);所有打入电脑的数字等指示统称input(“放入”资料)。
企业方面——spin-off(旋裂的),原指由大公司分出的小公司,现泛指一切副产品;conglomerate(混合企业),一种拥有许多不同业务单位的庞大企业组织;condominium,原是国际关系中的名词,指两国共同统治的地区,迩来自夏威夷至佛罗里达无人不晓,指分开单位出卖的公寓大楼。
以上拉杂所举,多半是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字词,其中有假借他用的,也有旧词新用的。总之,你如果今天去纽约的鸡尾酒“派对”或加州大学学生的讨论会,或跟华盛顿政府部门、芝加哥商业机关打交道,不管谈的是什么题目,这些字眼十九可以听到。
除了单词以外,每一时代也自有其口头禅,如果你不愿意落伍的话,与人交谈非用上几句不可。近几年来最常听到的,摭拾几句如下:
Tell it like it is.(老老实实地讲。)即“打开天窗说亮话”。
Sock it to them.(给他们一拳。)演讲或演唱,用全力孝敬听众之谓;亦指把自己要说的话老实不客气地讲出来。
That's what it's all about.(就是那么一回事。)
That's where the action is at.(主要的活动——或问题的重心——在此。)计程车司机指点游客何处寻欢,亦用此语。
I've had it!(够我受的了!吃不消了!)
Who needs it?(谁要它?)说时带有犹太人的声口,引人发笑。
I couldn't care less.(我才不在乎呢!)表示漠不关心,满不在乎。
Try it, you'll like it.(试试看,你会喜欢的。)源出广告标语,用来逗笑或存心叫人上当。
Let's get down to the nitty-gritty.(咱们斩钉截铁地谈吧。)与旧语Let's get down to brass tacks同义。
This is the moment of truth.(这是紧要关头。)借用西班牙斗牛术语。勇士和蛮牛拼个你死我活的一刹那。
The name of the game is ...(这件事的关键是……)
One on one.(一对一)源自篮球比赛术语。
I have some good news, and I have some bad news.(我要报告的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来源不明,公共场所演讲人或司仪常用为幽默的开场白。
抱着“怀旧”(nostalgia)情绪的美国人或追溯“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的作家,往往用一两句名言隽语以至流行的俏皮话和口头禅来反映一个时代。譬如:
1910年代美国面对第一次大战时,威尔逊总统的豪语:“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使民主制度在世界上得以安全存在。)
1920年代经济繁荣,股票疯狂上涨,留下来一句逗笑的歌词:“Yes, we have no bananas! ”(对,我们香蕉卖光啦!)
1930年代大不景气,满街失业游民,时代的悲歌是:“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老兄,赏我一毛钱吧?)
1940年代,在二次大战的过程中,美国号称“民主国家的兵工厂”(arsenal of democracy)。
1950年代,战后的头十年,可以说是被“铁幕”(Iron Curtain)和“冷战”(Cold War)两词所笼罩。直至1960年代初期,肯尼迪上任后,美苏对峙的局面依然存在。我个人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出自“古巴飞弹危机”的。据报在一次白宫会议中国务卿鲁斯克(Dean Rusk)报告苏联有退让的迹象,他说:“We were eyeball to eyeball, and I think the other fellow blinked.”(我们原是眼珠对眼珠,对方眼睛已经眨了一下。)即一度势不两立,现在对方已有让步之意。1970年代以还,出了什么在后人眼中能代表时代精神的语句?现在还不敢说。不过未来的历史家要用“越南”和“水门”两个地名来象征这一个阶段的美国,也未始不可吧。
在开始进入1970年代的阶段,美语本身有什么特征?根据我自己的“抽样”(sampling)的观察,可以提出三点:
一、夸大狂——美国人向来有夸大的倾向,凡事自诩“更大更好”(bigger and better),俗文学里有所谓“高大的故事”(tall tales),即大家互吹法螺的笑话。社会愈民主,教育愈普及,就愈有取得人民大众赞同和接受的需要。于是商品广告以巧立名目、大吹大擂去招徕顾客,什么都是“更大更好”、“更白更美”。政治要左右民意、笼络民心,也采取宣传伎俩和口吻,大声疾呼,危言耸听。拿“突破”(breakthrough)为例,原来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字,现在政治、军事、商业、科学、医药等方面,任何进展几乎都会被发言人称为“突破”。最有趣的是有一次销行全国的少女读物《十七岁》(Seventeen)杂志决定破例在登“比基尼”泳衣的广告上暴露肚脐,杂志广告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道:“这是一项重要的突破(significant breakthrough)。”这一类轻重不分的辞令,美语中比比皆是,有人目之为“语文的通货膨胀”(verbal inflation),亦可套用“杀鸡焉用牛刀”的比喻,称之曰verbal overkill。
二、学院气——以前美国人推崇“白手成家”的self-made man,社会领袖和百万富翁不一定受过教育。现在他们的子女都是大学生,而且还念研究院,得博士学位。自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以来,美国人也懂得“学而优则仕”的道理,各门学问年年出产大批青年博士,不但教书非博士不可,在政府以及机关上任职也是博士吃香。学者的象征之一就是他们的词汇,于是学术界——尤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专门用语,以及比较艰深、拉丁源流的英文词字,大批流入不学无术者的口中,成为时髦人士的“身价标志”(status symbol)。这种学院气的术语(academic jargon)把有血有肉的美语化成有气无力的符咒,像前面所说的把“两人谈话”称为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个人之间的交通); “跟别人合不来”叫做unable to relate(无法关联)。
三、华语化——与“学院气”背道而驰的是美语越来越简单明了的趋势。我曾以玩笑的口吻名之曰英文的华语化。这里包括用简明而具体的词;用单音节字制造新的“复合词”;故意不讲究文法,取消字尾的变化而以同一个字在一句话中的地位来决定它的词类。这些迹象都使美语更为生动灵活、多彩多姿,简直有中国话的优点。这一类的新词汇和新语法往往是青年一代带头运用的,比方no way(不行), hang-up(困扰), up tight(紧张), with it(跟得上), cop out(溜掉), no-show(不到), no-win(不赢), one more time(再来一次),等等,都是英文华语化的例子。从前林语堂曾举例证明中国话的具体化,他说英文I don't know what's on your mind,中国人可以说“我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想不到现在美国知识阶级也喜用“肚肠”(gut)一字做形容词,如gut reaction(直觉反应), gut level(基本阶层), gut issue(核心问题)。
不久以前我那句话——人多学英文,未曾听说有学“美文”的——现在要加以修正了。看看台湾报上英语学校的广告,很多强调“美国英语”、“美语中心”、“留美会话班”的。这里不得不声明:《美语新诠》并不是一本教科书。本书虽然夹杂许多英美文词句,但既不讲文法,又不教发音,取材和编制也不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样解释一下可以免掉误人子弟。
那么《美语新诠》是为谁写的呢?我心目中的读者有两种:一是英文或美语已有相当造诣的朋友,他们看了此书或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可能也会举一反三,提出更多有关的资料来作为补充。另外一种是完全无意学外语的读者,他们大可以不管书中横七竖八的英文字(因为我每一则英文词句都尽量用中文加以诠释),而拿这几篇东西当做介绍美国风土人情的随笔读。
《美语新诠》既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美语辞典,更不是一本语言学的论著。这里的文字,除了叫它做随笔小品之外,也可算是一种札记——是我几十年来在美国看报、看杂志、读小说和“非小说”、听广播、看舞台剧、看电影和电视,最重要的还是竖起耳朵来听人家说话,所作的札记。
这几十篇有关语言的零星札记,先后在台湾和香港的期刊上发表过,有一部分还被台北某些出版商未经我许可出了书。很多朋友为这件事替我气愤,但我倒很感激这些出版商,因为他们这样做似乎表示这种文字还有一点保留和传阅的价值。现在我自己把以前的几篇重新校勘一遍,每篇加上长短不等的“补注”,连同从未在书中出现过的近稿,汇齐在这里,用比较完整的面貌和读者相见。
我原先的计划中还有不少题目,截至如今始终没机会写,如广告与商业、娱乐与戏曲、文艺与传播事业、两性问题等等,都是丰富美国语言的泉源,只好留待以后再出《美语新诠》的续编了。
乔志高
1974年9月
香港吐露港
1999年12月校订
美国佛州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