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识模型
我在本书中提出的命题是,存在一个统一的宇宙观模型。这个模型将科学、宗教以及心理学合为一体,并与意识的概念紧密联系。不仅如此,我们只有通过拥有自我认知,并认识到我们常用的三维知觉的局限,才能渐渐理解这个统一的宇宙观模型。该统一模型超越了生死,带领我们进入“现实”的能量维度。而就在此能量维度中,我们能够与我们的灵魂相遇。
在将科学、宗教与心理学的信念结构共同联系时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去定义它们的共同之处。科学研究物理世界以及我们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心理学研究心智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心理方面;而宗教则维持了物质世界与灵性世界之间的神秘平衡,向我们提供一种超越死亡的人生观。每一个信念系统都负责研究现实的某个方面,并且它们都有各自的词汇库。因此,彼得·D·邬斯宾斯基在上世纪早期写下的这句话,直到今天仍具有其意义:
我们总是容易过于专注哲学、宗教、心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题文献,因此,我们无法正确理解许多事情。实际上没有任何学科能够解释一切。
在尝试发展出统一模型之前,一般人通常会面临两个难题:其一,各领域内专有词汇的理解难度;其二,不同领域内的专有词汇含义的相互联系。实际上,在这方面一般人也与专家差距甚微,因为某领域内的专家也难以理解其他领域的词汇。
牧师们难以理解科学家与心理学家,科学家们难以理解心理学家与牧师,而心理学家也难以理解科学家与牧师。我们的知识正在日益分化。但有一点可以明确,所有领域的先进知识之间都存在举足轻重的内在关系。如果我们想发展出一套可以将科学、宗教以及心理学统一化的宇宙观,我们就需要鉴别并探索这些知识之间的关联。而我在此提出的关联规律就是意识。
科学与意识
上世纪初的科学发展充满了客观性。科学家们假设测试者与实验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而对时间的测量是绝对的。但在本世纪上半叶发表的两项科学理论改变了这些观念。相对论解释了宏观世界内行星与恒星运动,改变了我们的时间观念。量子理论解释了微观原子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客观性观念。这些理论引发大规模科技革新,形成对宇宙的可验证阐释,让我们从观察者变成了参与者,还引领我们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是一个浮动性的概念,而且该浮动性与观察者的情况密切相关。
就这一点而言,科学家们不承认观察者对于实验的影响,仿佛观察者与正在进行实验研究的现象处于两个毫无联系的世界。然而,在客观性的完美外壳上敲出第一道裂缝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向世人展示了时间会随着观察者的位置与运动而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时间不能再被认为是绝对的。而以量子理论形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了观察者角色的重要性。观察者必须选择到底他或她想要测量什么,以此来定义量子实验的意义。没有人能够同时测量诸如位置与动量这样的因素。如果你选择测量质点位置,你就无法测量它的速度;反之如果你选择测量质点速度,你就无法测量它的位置。换句话说,实验的最终结果将会受到观测者的意识影响。在《物理学之道》中,弗里乔夫·卡普拉用如下描述评论了这些理念:
量子理论废除了关于根本分离物体的主张。它引入参与者概念,替换了观察者概念,甚至可能认为有必要在描述世界时引入人类意识。
科学家已经发现,物质与能量可以互相转换。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能量能够以带电粒子或信息波的形式存在。现实中的粒子是三维的,因为它拥有特定的物理性质。现实中的信息波是四维的,因为它拥有超越时空限制的能量场。因此,在我们的物理宇宙中,一切都是由物质所构成的,与此同时,一切又包含于身体感官无法感知的“隐形”能量场中。在波形态下,我们发现描述物质粒子的全部势的信息;而在物理形式下,我们只能发现那些物质粒子表现出来的势。所有物质客体,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在内,都拥有三维物理形态与四维能量场。物质客体的三维物理形态一直处于有为状态,维护内部稳定与外部平衡;而其四维能量场则处于存在状态,做好随时展现势的准备。
保尔·戴维斯提出,量子理论教会我们,物质只能在与心智结合后,才能成为具体且明确的存在。换句话说,只有存在一个正在观察物体的意识,这个“物体”的物质方面才会存在。而在其他时刻,它都是以一道势波的形式存在。
潜在存在状态的物理体现受到自身信念的影响,受自身情绪控制,并在自身思维中形成。
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活中集中注意观察所得到的结果,总能在我们的信念中找到其根源。它通过我们的情绪在三维世界中诞生,并被我们的思维翻模形成其物理形态。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次有关科学与意识的讨论总结为一句话:我们的意识内容控制着我们的现实,而该意识包括我们的信念、思维,以及与我们的信念(积极或消极的)有关的情感纠葛。无论你允许心智中何种思维调节你的现实体验,如果你让自己的心智中充满基于恐惧的思维,那么你就会感到害怕;如果你让自己的心智中充满基于关爱的思维,那么你就会感到欢乐;如果你让自己的心智中充满基于离别的思维,那么你就会感到孤单。从量子层面来看,所有的这些可能性都存在。你的显意识与潜意识所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你会将何种现实带入你的生活、体验与感觉。
但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发现,我们总是透过潜意识做出决定。除非你形成了正念,也就是一种能站在一旁观察你所拥有的信念、思维与情绪的能力,你才能明白你可以选择,并且能通过显意识选择你想要的体验,而不是让你的潜意识信念为你做出选择。
你可以通过实践正念来克服潜意识创造的现实,并且能通过显意识创造出你想要体验的感觉。这就引发了问题:那个拥有信念、思维与情感反应的你是谁,而那个站在一旁,观察拥有这些体验的你的那个你又是谁?换句话来说,谁才是那个正在体验正念的人?接下来我将会在本书中提出这样的看法:在作为你的整体中,为你“选择”那些信念、思维与情感反应的那一部分,是你的自我;而处于正念状态时观察这些体验的那一部分,是你的灵魂。因此,学会变成自我观察者(自证人),是你能够与你的灵魂互相连结的一种方法。
宗教与意识
拥有宗教体验的人将这种经验描述为高阶觉知、新观点以及意识的转变。在提高觉知进入意识的更高阶层时,这种经验将出现在你的心智中。威廉·詹姆斯将这些宗教或灵性体验描述为:
每个人处于孤独状态时的感受、行为以及体验,就是他们所理解的,自身与他们可能认为的神迹之间的关系。
只有身处在意识的境界中,个人才能找到个体与其认为的神迹之间的关系,存在于意识的境界中。而这类关系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关系的内容。这种内容通过知识而展现、在信念中形成,依靠信仰来支撑。如果没有内在体验,以及出现的知识转移,宗教只是一个空壳。在提到宗教或灵性体验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三个根本点:其一,它们都在心智中发生;其二,在它们发生的同时,伴随着知识的增长与意识的转移;其三,虽不一直如此,但它们通常与你关于痛苦与死亡的体验相关联。宗教体验的显著特点,就是不可言说与知识扩展。这些体验难以使用任何已知的词汇描述。与此同时,借由知识的洞察力形成启示,尽管这种启示难以表述,却给体验者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长时间冥想与自省的方法,在佛教寺院、印度教寺庙、犹太教教堂、穆斯林教清真寺以及天主教教堂,能够系统培养这些更高阶层的意识。关于更高阶层的意识个人体验的描述,圣人特蕾莎如是说:
对于上帝而言,她的灵魂已经完全醒来,而对于世间万物与其个人而言,她的灵魂已经彻底沉睡。在灵魂联结存在的短时间内,如同剥夺了她所有的情感,她甚至连一丝事情都无法念及……简而言之,对于世间万物而言,她已经完全死去了。
尽管意识的更高阶层能够引出对过去与未来的洞察力(因为它们发生在不受时空限制的量子世界中),但来源于意识的更高阶层的最重要的启示往往是理论化的,或者是形而上学的(知识的获得)。
圣人伊格纳修曾在某日自白道:“一小时的冥想能够教会他更多关于天堂的真理,这比所有博士教给他的全部知识累积起来都要多。”
宗教体验或灵性体验就是更高维度意识的初级体验。它们是深度的个人体验,较之于通过追随或实践传统宗教方法达成,更多情况下伴随着个人内部成长而发生。宗教机构与教堂极大影响了我们的信念,以及我们如何接受(创造)现实。这些机构可能拥有正面力量,并为人们在社区中聚集,进行神灵崇拜提供场所。
一些人遵循传统,遵守其宗族、部落、文化或者国家的宗教,他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死气沉沉的精神氛围之中。关于这些人,威廉·詹姆斯描述说道:
他的宗教是由别人灌输,靠传统继承,靠模仿而加以定形,并由习惯而得以留存。
他们的宗教或灵性体验甚少,感觉模糊不清,而他们也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宗教并不受灵性青睐。卡尔·荣格将这种大多数人体验到的空虚感描述如下:
现代人往往在精神(灵魂)上期待着一些外部世界无法给予他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对于他来说无疑理应存在于我们的宗教中,但实际上却早已不存在于此。于他而言,宗教的各种形态不再源于内心或精神,而更类似于外部世界中的一些物品。没有任何灵性方面的事物或属于这个世界的事物,能够赐予他内心启示,因此,如同试穿假日华服,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宗教与信念,仅仅是为了将其弃如敝屣。
人类总是在寻找源于内心的知识。在几个世纪的盲目信仰之后,我们亲历了个人寻找内心自我的全盛时期。有人开始对占星学、心理学、精神现象、超心理学、灵性学派或神智学等等学说感兴趣。而这些行为的基本特点就是通过体验寻求知识。荣格继续描述道:
现代人摒弃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宗教。只有在他们的知识储备与自身关于精神背景的体验相符合时,他才会拥有这些信仰与宗教。他想要了解清楚,于是独自体验。
这种思维上的激烈变化来源于两个因素:其一,科学成功解释了我们的三维世界,其二,个人意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进化。当天主教无法控制我们的信念时,人类将会信奉知识而非宗教信仰。过去几个世纪里出现的新兴宗教开始越来越强调个人体验,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披着科学的外衣。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信条、仪式崇拜以及神迹物化,就是主流宗教的神秘体验的直接展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决定踏上灵性之路。在人们的心智中,宗教体验的探索正在发生。通过触碰与体验我们自身意识的更高境界,我们开始在自己内心深处寻求生命的意义。
心理学与意识
凭借试图解释心智行为的那些理论,意识成为心理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大多数的意识理论都承认意识存在不同层级,包括显意识,前意识和个人与集体潜意识。
早期的历史中就出现了有关潜意识的知识。公元2世纪的普罗提诺,4世纪的奥古斯丁主教与17世纪的卡德沃思,他们三人都涉及了知识无限说与心智的直觉性特点。他们认为潜意识是智慧与启迪之源,并且也是与灵性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有关潜意识心智进程的一般概念在1700年左右初显雏形,并在1870年至1880年之间广为流传,随后渐渐被科学理性取代。十九世纪初,从宗教中分离出的精神病学日渐成型。十九世纪末,对于心理的研究已不再被认为是宗教学说的衍生,而心理也被认为是科学现象的一种。在意识中第一个研究点就是自我。自我被定义为性格的组成部分,具有意识,直接控制着人类行为,并与肉体的外在现实有所关联。
在心理学发展出“超心理学”观点前,首先完成了它在科学上的发展。完成这种发展的主要功臣是弗洛伊德,他是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科学家。他是第一位通过研究病人的潜意识信念来帮助病人的精神学家。弗洛伊德的基本方法就是从病人的孩提时代提取潜意识的前端研究材料。弗洛伊德创造的心智模型将人的意识分为三类,即显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三大系统。显意识系统囊括了我们所能认知的理念,而前意识系统包括了那些我们无法立即认知,但专注于此就能将其引入显意识的理念。比较起来,潜意识则包括了那些被我们压抑的理念。卡尔·荣格通过将潜意识分解为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扩展了弗洛伊德的意识分层概念,而个人潜意识正是大多数现代经典心理疗法的发端。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一系列被统称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心理学发展成果将心智损伤与灵性急救重新联系起来。这些属于“超个人心理学”的新兴概念将心理学带入了灵性界。超个人心理学基于以下几个理念:
(a)存在一个潜在的,将所有的现象连接起来的超越现实;
(b)独立个体能够直接体验这种现实;
(c)这种体验与意识的扩展相关,并超越了自我认知的一般界限。
超个人心理学解释了我们的意识中超越了时空的部分。在灵魂、自我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意识的第四维这些方面,它进行了探索。
1888年出生在威尼斯的罗伯托·阿萨吉奥利,是超自然心理学最有名的创始人之一。1974年,他与世长辞,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心理疗法的分支之一心理综合疗法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心理综合疗法在治疗领域内拥有了数量可观的追随者。心理综合疗法与经典精神分析学的显著不同,在于前者承认灵魂的存在。尽管大部分传统心理治疗师只对人格中的自我部分感兴趣,但是在心理综合疗法中,人被看作灵魂与个人人格的结合体。心理综合疗法的实践,往往涉及自我与灵魂的再结合或谐振。在意识的全部范围内,心理综合疗法将被压抑的个性碎片融合起来,因此我们能在心理综合疗法中找到心理学与宗教之间的互通桥梁。
超个人心理疗法有一个方面,与我们的探究的问题关系重大,那就是多重人格障碍,或称为精神分裂症。研究者们发现,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的人常常不知道他们还有其他人格。而不同的人格往往展现出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技能,以及不同的健康状况。某一人格也许会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而其他人格也许不会;某一人格也许会出现近视的症状,而另一人格会出现远视的症状;某一人格也许会常用右手,而另一人格也许是个左撇子。
贝内特·博朗是一名芝加哥的精神病医生,他曾报告过这样一个病例,当某种特定人格出现在治疗中时,这位女性患者的皮肤就会出现烧伤的痕迹。而这些烧伤痕迹在另一人格出现时就会消失。这位女性曾在幼年时遭受兄弟与母亲的严重虐待,例如她的母亲用她的胳膊捻灭燃烧的烟头。斯科特·米勒是一名加利福尼亚的精神病医生。他也曾报告过一个类似的病例,一位正处于海洛因戒断症状发作中的病人,在展现出另一个人格之后,不仅症状消失,也恢复了自我控制能力。
在对多重人格障碍病人的治疗中,治疗专家发现,出现一种称为“内在自助者”的人格的情况很常见。这种人格往往展现出合作的态度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没有负面情感,同时也非常热情。这种人格存在于所有多重人格障碍病人的病例中。与其他能够通过催眠退行到某一段心理创伤经历的人格不一样,内在自助者人格的情况更类似于“我一直都在这里”。对我来说,作为意识中的一个方面的,“我一直都在这里”的内在自助者人格,就是我们的灵魂。
多重人格障碍对于解答我们的问题相当重要,而我们也从多重人格障碍症状中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同人格的心智,能够在同一具身躯上显现不同的身体状况。这种情况说明,可能是心智的能力会影响身躯,也可能是内我心智与外体心智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退行疗法是一种通过催眠调查儿时事件的探查方法,而那些儿时事件会导致当下的行为失常。全世界的治疗师都使用这种有备案的方法,以净化病人的创伤情感。超个人心理学的实践者也会使用退行疗法,通过将病人带回到引发现世创伤的前世事件中,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现世创伤。这种前世往往是指很多世纪以前的生活,并且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相信这种理念。由于这些记忆超越了时空,所以一定会和灵魂能量场、四维意识甚至更高维度的意识联系在一起。如同超个人心理学家罗杰·伍尔格在他的前世疗法的权威文献中所述:让前世疗法发挥作用并不需要相信轮回。所有的一切只需一种信念,一种心理疗法的所有学派共有的信念,即潜意识心智的治疗力量。
小结
本章要点如下:
1. 形成宇宙观的三大信念来源(即科学、宗教与心理学),主要与意识的概念相关。
2. 科学通过我们的信念在量子层面与意识相互联系。
3. 宗教通过我们的灵性体验与意识相互联系。
4. 心理学通过我们的情感体验与意识相互联系。
5. 我们的个性都由两极组成,即自我与灵魂。来自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自我信念能够创造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
6. 潜在存在状态的物理体现受到自身信念的影响,并受自身情绪控制,在自身思维中产生。
7. 通过实践正念,我们能够与灵魂连接,从而变成我们的自我情绪体验的观察者。
8. 内我心智与外体心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在下一章中,我将会描述并探索意识的第四维度,即灵魂的居所,并且展现出它与意识的第三维度即自我的居所之间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