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论症话健康(第一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7 从饮食着手 预防消化性溃疡发生

刘海林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又是一类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约10%的人一生中曾患过消化性溃疡,其中老年人易患胃溃疡,而年轻人更多的是十二指肠溃疡。

以下3个典型病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3类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人群。

病例1 张老今年76岁,长期以来一直觉得上腹部隐痛,儿女们都劝他早点去医院查清楚到底是什么病,但张老脾气很倔,就是不愿意去检查,他甚至说:“病都是查出来的,不查不要紧,一查就是大病。”因此,即便不舒服,他也一直拖着没去看。然而,近日张老在如厕后,突然发现自己大便呈黑色,同时感到身体乏力。老伴见他站也站不住了,一下子吓傻了,急忙打电话给三个儿女,小辈们得知父亲状况不好,立即打了“120”急救,送他去医院。医生根据病史和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张老是消化道出血,立即做了急诊胃镜检查,胃镜下可清楚地看到胃窦部处有多个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些溃疡。

专家点评

在60~80岁的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即便身体有了不适也不及时去医院诊治,往往一拖再拖,等发生严重并发症后才被送进医院,延误治疗常是导致他们疾病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消化性溃疡病中,就有不少老人是因消化道出血才被送进医院诊治的。

病例2 小杨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吃饭也没有个点,早上起来也没有食欲吃饭,就把早餐给免了,直接吃午餐。近两周总觉得胃部不舒服,除了发胀还痛得厉害,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被诊断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医生嘱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一定要保证按时饮食。

专家点评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个特殊工种人群,经常面临着饮食无规律、有一顿没一顿的状况,这对胃肠道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在黏膜防御和修复机制削弱的情况下,胃酸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甚至溃疡。

病例3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大排档夜市也开始热闹了。很多人觉得夏天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晚上吃烧烤喝啤酒可乐。然而22岁的小金,正是因此不得不住进医院。原来上周小金连续几晚和朋友下了班去吃饭,顿顿都是烧烤+啤酒可乐,不料周五晚还没等聚餐结束,小金突然呕血,这可把一班朋友吓坏了,赶紧把他送进医院,最后经诊断明确为胃溃疡出血。

专家点评

饮食不节制,加上嗜好不良饮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部分患者主要在年轻人中多见。


消化性溃疡的三大病因

看了这些病例,您是否特别想了解引起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到底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存在一些我们极易忽视的消化性溃疡病的诱因?

以下三大病因是目前消化性溃疡发作的主要原因。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尤其与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较高,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有一定联系。中国人好“吃桌头”,吃饭不分碟,一个菜放一个盘,你一筷我一筷地夹菜吃,而且也不用公筷。这样吃饭的形式虽然氛围很亲切,但同时也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我国各地都普遍较高。这也是为消化性溃疡埋下了隐患。

(2)长期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

非类固醇消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一些慢性病,如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需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然而此类药物对胃肠道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甚至消化道出血、穿孔等急症,有时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乃至危及生命。临床发现不少人其实并没有长期服用非甾类固醇消炎药的指征,而是听人说可以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便自行服药,最具代表的就是服用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已经成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第二大病因,值得引起关注。

(3)生活习惯不良。

首先是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不节制、饮食无规律、好吃辛辣刺激、喜煎炸烧烤、爱碳酸饮料、嗜酒,这些都易引发消化性溃疡。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少人认为晚上睡觉前喝杯牛奶会对睡眠有益,而且护胃。事实上,睡前喝牛奶对消化性溃疡而言是极为不好的习惯。牛奶并不会在胃里形成想象中的保护膜,反而会促进胃酸分泌,引起疼痛。睡前,从时间上来说已经离晚餐4~5个小时,这时胃里已经基本排空,属于空腹状态,所以不适宜在这个时间喝牛奶。牛奶最好在有主食的情况下饮用。

第二,吸烟。有数据统计,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更易患上消化性溃疡,并且吸烟会导致溃疡愈合速度减慢。

第三,学习、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也可诱发消化性溃疡。

如果在上述三大病因中,您有那么几条符合的,就要当心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性溃疡疼痛有哪些特点

为了能及早发现消化性溃疡和及时治疗,有一些症状平时要留心,一旦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消化性溃疡病的常见表现包括中上腹疼痛、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

消化性溃疡病的疼痛有以下特点。

(1)慢性过程。

由于溃疡容易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病史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发作。

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是溃疡的特征之一。尤其是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时间,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冬春、秋冬季节交替时发作者多见。

(3)疼痛的节律性。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发生在空腹时即餐后2~4小时,即饥饿痛,进食或服抑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由于夜间的胃酸分泌较高,尤其是在睡前曾进餐,可发生半夜间疼痛。胃溃疡疼痛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

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溃疡不愈引起的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有10%~15%的患者可以大量出血为消化性溃疡的首发症状,尤其以老年人多见,有部分老年患者则症状不典型,可能在发病前没有疼痛等明显症状,这和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有一定关系;又或者部分老年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本身有镇痛作用,也可导致症状不明显。所以有部分患者会在发生消化道出血后才知道自己有消化性溃疡。溃疡出血常表现为黑便或者呕血;十二指肠溃疡以黑便为主,胃溃疡可呕血、黑便同时发生。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另一类并发症为穿孔。急性穿孔时,由于十二指肠或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可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腹痛。

再次提醒读者,如果感到上腹部不舒服,就要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师来帮您明确病因,从而避免延误治疗,发生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诊治

从诊断来说,胃-十二指肠是空腔脏器,胃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并需要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呼气试验”,但此法只能作为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对有无消化性溃疡无诊断价值。应该说,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中最重要的方法,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它本身对人体只会带来一点不舒服,并不会造成伤害,大家不需惧怕而抗拒检查,明确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因此建议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每年做次胃镜检查:①中年以上;②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亲属;③肠化生、萎缩性胃炎;④胃溃疡的患者。

从治疗上来说,可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做针对性处理。

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溃疡患者要进行根除治疗,需联合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规范治疗。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复查为阴性。药物治疗结束时幽门螺旋杆菌消失只能称为清除。临床上要求达到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

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病,首先应停止使用这类药物。如果不能停药的,则需加用抑酸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抑酸类药物。

胃黏膜有损伤的,可以加用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减弱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胃黏膜保护作用、促进黏膜的修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

除了药物之外,饮食治疗也非常重要。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①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的作用。

②有规律地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③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须规定特殊食谱。

④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

⑤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可乐一类的饮料,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⑥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

最后提醒大家,民间常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还是很有道理的。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就可看出,有一些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忽略的细节,如果能更注重从生活细节出发养胃,就有可能避免消化性溃疡病的发作,或者减少发作频率。因此,胃好不好,也源自于您对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