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位置,之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片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展开分析上,本书借鉴大众文化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电影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文本方法和语境方法,从生产—发行—放映—观看—评价五个环节来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时,把影片生产与传播活动放置在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与文化政策中进行考察,力图揭示出这种艺术形式如何与其他社会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并由此展开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关系论的讨论。
本书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缘起、研究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前三章围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展开,分别论述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新世纪以来),电影观念的革新、生产体制的变化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格局和美学形态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国家扶持密不可分,它也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意识形态性必须通过经济杠杆和电影叙事得以实现,其本身就体现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电影美学的规律。
第五章、第六章是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的内容,包括译制、市场、观众、影评、跨文化传播等。国家以电影展、电影工程等多种手段扶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使之成为商业电影体制下的“文化特例”,然而仍然不能忽略经济与市场机制对于电影传播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一部分,受众接受与诠释电影产品的方式是考察的重点,因为受众在电影意义的建构中发挥着能动作用。对于市场能力脆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影评扮演着重要的推介、引导观赏的作用;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场域”中,官方话语、学术话语以及民间话语尽管站在不同立场,但它们背后都潜藏着国家话语的表述。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本书从电影文化建构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影片海外传播力的对策,例如提高叙事能力,根植于全球化语境中来探讨文化冲突、价值重塑、身份认同等问题。
第七章论述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的与现代性相关联的叙事,体现为在创作中逐渐摆脱传统与现代、我族与他族的对立思维,将独特的民族文化置于现代社会转型的语境中来思考,开始关注环境与人类生存这一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命题,同时展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适应和调整,在与其他族群的平等对话中完成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
第八章结论部分在对前面七章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现实路径。理论框架的意义在于,从电影的生产、传播环境出发考察电影的艺术性,将它视作电影工业和商业发展中的一个主体,克服忽略商品性和艺术性来谈意识形态性的问题。本书发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中,经济政治学和文化艺术发展这两种考察路径之间基本上是可以协调的。就此而言,本书的研究思路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