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之叙事

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提出了“造笔不始蒙恬”的论断:“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实际上,考古发现,早在秦以前便有了毛笔。但蒙恬对毛笔的改良、发展无疑做出了贡献。

【原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1〕。盖依类象形〔2〕,始谓之文,形声相益〔3〕,故谓之字。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4〕?”扬雄曰:“孰有书不由笔〔5〕?”苟非书,则天地之心,形声之发,又何由而出哉?是故知笔有大功于世也。

【注释】

〔1〕书契: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是一种有契约性质的文书;亦指文字。

〔2〕依类象形:按事物的种类摹画外形。

〔3〕形声相益:表形和表音互相配合进而达于表意。

〔4〕谁能出不由户: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5〕孰有书不由笔:出自扬雄《法言·问道》:“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

【译文】

上古的时候,人们结绳记事,治理社会,后世的圣人用文字代替结绳。最初,人们将摹画物体形状的象形字称为文,后又将表意表音相互补益的形声字称为字。孔子说:“谁能做到不通过门出入的?”扬雄说:“哪有写字不用笔的?”如果没有文字和书写,那么天地之间的思想,万物的形象与声音的阐发,又通过什么表达呢?所以说,笔对于这个世界是有大功的。

█〔战国〕仰天湖楚简

【延伸阅读】

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作“文”(文的本义即纹理、花纹),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增益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作“字”(“字”的本义即生孩子)。所以“字”,是说它来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称为“书”。“书”意味着写事象其事。也就是说,“文”是最初的象形字,而“字”就好像是这些象形字所生的孩子。

【原文】

《释名》〔1〕曰:“笔,述也。谓述事而言之。”又成公绥〔2〕曰:“笔者,毕也。谓能毕具万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又《墨薮》〔3〕云:“笔者,意也。意到即笔到焉。又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也。”又许慎《说文》〔4〕云:“楚谓之聿〔5〕。聿字从帇一,又帇音支涉反〔6〕。帇手,手之捷巧也,故从又、从巾。秦谓之笔,从聿、竹。”

【注释】

〔1〕《释名》:训解词义,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书,东汉末年刘熙作。

〔2〕成公绥:西晋文学家,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著有诗赋杂笔十余卷,今传《成公子安集》。

〔3〕《墨薮》:唐代书法家韦续撰,辑录唐以前各种书法字体及其始作者,以及各时期著名书法家及其书法特色。

〔4〕《说文》:即《说文解字》,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前后耗费其半生心血。《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全书收字九千余个。原书已佚,今通行本源自北宋徐铉校订版。

〔5〕聿(yù):象形字,一只手握笔的样子。笔的本字,秦以后皆作“筆”(笔)。

〔6〕支涉反:古代的反切注音法,即用两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将二者相拼读的方法,给被注音字标示读音。

【译文】

《释名》上说:“笔,即记述,指描述事物并将其表达出来。”成公绥说:“笔,就是毕备的意思。意思是能够完备描述万物的形态,而表达自然之情。”《墨薮》上说:“笔是用来表意的。意到即笔到。吴地方言又称之为‘不律’,燕地称之为‘弗’,秦国称之为‘笔’。”许慎《说文解字》上说:“楚国称之为‘聿’。聿字从帇、从一。帇字读音为支涉反切。帇,就是手灵巧的意思,所以从又、从巾。秦国称之为‘笔’,从聿、从竹。”

█《说文解字》书影

【延伸阅读】

成公绥生于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卒于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复姓成公,名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史书记载其“幼而聪敏,博涉经传,性寡欲,不营资产,不求闻达。家贫岁饥,处之如常,颇为张华所推重,每见所作文,叹服以为绝伦。荐之太常,征为博士,历迁中书郎。每与张华受诏并为诗赋。又与贾充等参定法律。”

在成公绥看来,笔有着莫大的功劳。成公绥《弃故笔赋》序曰:“治世之功,莫尚于笔。笔者,毕也。谓能毕具万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力未尽而弃之粪扫,有似古贤之不遇。于是收取,洗而弃之,用其力而残其身焉。”

【原文】

郭璞〔1〕云:“蜀人谓笔为不律。虽曰蒙恬〔2〕制笔,而周公作《尔雅》授成王〔3〕,而已云简谓之札,不律谓之笔,或谓之点。”又《尚书中候》〔4〕云:“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曲礼》〔5〕云:“史载笔。”《诗》〔6〕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又夫子绝笔于获麟〔7〕。《庄子》〔8〕云:“舐笔和墨。”是知古笔其来久矣。又虑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毛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呼之为笔也。昔蒙恬之作秦笔也,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皮为被〔9〕,所谓苍毫,非谓兔毫竹管也。见崔豹《古今注》〔10〕。秦之时并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独称于时又《史记》云:始皇令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恬令取中山兔毛造笔,令判案也。

【注释】

〔1〕郭璞:字景纯,两晋时期文学家、训诂学家、方术士,中国风水学鼻祖,一生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

〔2〕蒙恬:秦国名将,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胡亥即位后,蒙恬吞药自杀。蒙恬曾改良毛笔,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3〕周公作《尔雅》授成王:周公即姬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西周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周公摄政七年,制定了各种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尔雅》,辞书之祖,中国第一部词典,“尔”即“近”,“雅”即“正”,“尔雅”即接近、符合雅言,以雅言解释古字词,使之近乎规范。成王,即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幼年时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

〔4〕《尚书中候》:汉代谶纬之书,十八篇,已佚。与“七纬”并称“纬候”,成为谶纬之学的代名词。下文“玄龟负图”,指大龟驮着神秘的图案现身,伏羲据此推演出八卦,后来代指河图洛书及八卦的产生。

〔5〕《曲礼》:即《礼记·曲礼》篇。《礼记》是古代关于汉民族典章制度的书籍。曲为细小的杂事,“曲礼”即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6〕《诗》:即《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311篇。下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出自《诗经·邶风·静女》。彤管,指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7〕夫子绝笔于获麟: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西狩猎获麒麟。孔子认为麒麟是神灵之物,只在太平盛世出现,现在出非其时,孔子伤心绝望,终止了《春秋》的写作,《春秋》因此别称《麟经》。

〔8〕《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今传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主要反映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9〕柱:笔柱,毛笔头的中心部分。被:毛笔头的外侧。

〔10〕《古今注》:晋崔豹撰,是一部对古代和当时各类事物进行解说诠释的著作,分上中下三卷。卷上:舆服一,都邑二;卷中:音乐三,鸟兽四,鱼虫五;卷下:草木六,杂注七,问答释义八。崔豹,字正熊,惠帝时官至太傅。

【译文】

郭璞说:“蜀地人把笔称为‘不律’。虽然说是蒙恬发明制作了笔,但周公写作了《尔雅》并以此教授周成王,其中就提到‘简’就是‘札’,不律’称为笔’,也有人叫‘点’。”《尚书中候》中说:“大龟背负着图案而出,周公拿出笔用当时的文字描摹下来。”《曲礼》上说:“史官秉笔记录史实。”《诗经》上说:“那女子娴静美丽,送给我一支彤管。”此外,孔子著《春秋》,写到人们猎获麒麟就停笔了。《庄子》说:“用舌头润湿笔,和墨书写。”由此知道古代的笔由来已久。考虑到古代的笔无论是竹制、毛制,还是木制,只要能染墨成字,就称为笔。以前蒙恬制作秦笔时,以柘木为笔管,以鹿毛作为笔柱,以羊皮作被毫,这就是所谓的“苍毫”,并不是用兔毫和竹管制成的。这件事可见于崔豹的《古今注》。秦国吞并六国,湮灭前代的成就,所以只有蒙恬笔美极一时。此外,《史记》上说:秦始皇让蒙恬和太子扶苏修筑长城,蒙恬用中山的兔毛制作毛笔,用于判案。

【延伸阅读】

关于蒙恬制笔,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载:“蒙恬始作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相传蒙恬驻军边疆,经常以刀契刻文字,向始皇奏报军情。由于军情紧急,蒙恬急中生智,随手从武器上撕下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颜色,写在白色丝绫上,加快了写字速度。也有人说是蒙恬打猎,看见兔子尾巴在地上拖出血迹,受此启发,发明毛笔。此后,蒙恬不断地改良,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笔头,制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毫笔。所以,旧时制笔行业以蒙恬为祖师爷。

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提出了“造笔不始蒙恬”的论断:“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实际上,考古发现,早在秦以前便有了毛笔。但蒙恬对毛笔的改良、发展无疑做出了贡献。唐代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封毛颖为“管城子”。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

【原文】

《西京杂记》〔1〕云: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2〕,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3〕为之。又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注释】

〔1〕《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杂史及遗闻轶事的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即西汉首都长安。相传是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

〔2〕错宝为跗:错宝,镶嵌宝石;跗,物体的足部,此处指毛笔栽毛处。

〔3〕官师路扈:官师,指较低级的官吏;路扈,汉代笔工,善制紫毫。

【译文】

《西京杂记》上说:按照汉朝的制度,天子御用的毛笔,要在笔杆的下部镶嵌珠宝,笔毛都用秋天兔子身上的细毛,由官师笔工制成。又用各种珍宝做成笔匣,外面用玉璧和翠绿的羽毛装饰,笔和笔匣价值百金。

【延伸阅读】

《西京杂记》作为一本历史笔记小说集,作者和成书年代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书中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但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昭君出塞前后汉宫画师事迹、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诸事,读来可开阔思路,有裨研史。

【原文】

又《汉书》〔1〕云: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2〕,月给大笔一双。篆题云“北宫工作”。

【注释】

〔1〕《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上起西汉,下至王莽共230年史事。

〔2〕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皆官名。

【译文】

《汉书》上说: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等官员,每月赐给大笔一双。笔上用篆书题刻“北宫工作”字样。

【延伸阅读】

本句并非出自《汉书》,而是源于东汉应劭《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篆题曰:‘北宫工作’。楷于头上,象牙寸半着笔下。”笔上题字“北宫工”当为制笔的笔匠名,符合当时“物勒工名”的手工管理制度。《汉官仪》在正史书志中多署为东汉应劭所撰,原书已佚,后世有辑本多种。

【原文】

又,傅玄〔1〕云:汉末,一笔之柙〔2〕,雕以黄金,饰以和璧〔3〕,缀以隋珠〔4〕,文以翡翠。非文犀之桢〔5〕,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6〕。用之者必被珠绣之衣,践雕玉之履。

【注释】

〔1〕傅玄:西晋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仕魏,封鹑觚男。傅玄博学能文,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

〔2〕柙:古同“匣”,收藏东西的器具。

〔3〕和璧:即和氏璧,此处代指美玉。

〔4〕隋珠:相传隋侯曾救治大蛇,后来大蛇衔珠报德,世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此处代指珍珠。

〔5〕桢: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泛指支柱。

〔6〕翰:羽毛。

【译文】

傅玄说:汉末,有一种笔匣子,用黄金雕刻,用美玉装饰,用宝珠点缀,用翡翠纹饰。笔杆要么用纹有花纹的犀牛角制成,要么用象牙做成,笔柱用肥硕的狐狸的毛或秋天的兔子的毛制成。拥有这种笔的人也一定身穿缀有珍珠的锦绣华服,脚穿雕玉之鞋。

【延伸阅读】

和璧即和氏璧,和璧隋珠即“荆山之玉,灵蛇之珠”,是我国古代的“传国之宝”,中国历代君王都以得到这两件珍宝作为正统皇权的象征,数千年间为此而相争杀伐不断。

春秋时珠匠卞和发现一块璞玉,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不识,砍其左脚;卞和进献给楚武王,楚武王砍其右脚;后来楚文王派工匠剖开玉璧,得到宝玉,命名“和氏璧”。春秋战国时,发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但和氏璧最终为秦所得。秦王制玉玺,后为刘邦所得,成为汉传国宝。此后历三国、隋唐、五代,最后一个拥有和氏璧的皇帝是后唐末帝李从珂。936年,晋石敬瑭攻陷洛阳,李从珂和后妃在宫中自焚,所拥和氏璧从此不知下落。

相比和氏璧的传奇性,隋珠则颇具神话色彩。《搜神记》记载称,春秋时“汉东之国”隋侯出行,路遇大蛇受伤,隋侯使人以药敷之,大蛇为了报恩,吐出一颗珍珠送他。

【原文】

王子年《拾遗记》〔1〕云:张华造《博物志》〔2〕成,晋武〔3〕赐麟角笔管。此辽西国〔4〕所献也。

【注释】

〔1〕《拾遗记》:又名《拾遗录》,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作者东晋王嘉,字子年,《晋书》有传。

〔2〕《博物志》: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西晋张华编撰。共十卷,记载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内容。张华,西晋著名学者、诗人,因《鹪鹩赋》而深得阮籍赞誉,自此声名显著,晚年卷入党争,死于“八王之乱”。

〔3〕晋武:即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他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

〔4〕辽西国:指鲜卑族慕容氏在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政权。

【译文】

王子年《拾遗记》上说:张华写成《博物志》后,晋武帝赐给他用麒麟角制成的笔管。该笔管为辽西国进献的。

【延伸阅读】

赐笔,多指君王赐给臣子笔。南朝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诗》中有“安用谈天辩,徒劳梦赐笔”之语,唐岑参《省中即事》诗中也有“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之句。

█〔清〕竹“御赐”笔

古代皇帝奖赏重价值而非价钱,比如赏赐大臣花翎,即珍贵的雀羽。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后上书康熙帝,宁可不要靖海侯的爵位,也要换一支花翎。其他如赏黄马褂、紫禁城骑马等,也多是强调恩宠有加,异于他人。至于尚方宝剑、丹书铁券、免死金牌等则多见于民间演义中。

【原文】

《孝经援神契》〔1〕云:孔子制作《孝经》〔2〕;使七十二子向北辰磬折〔3〕,使曾子〔4〕抱河洛书事北向。孔子簪缥〔5〕笔,衣绛单衣,向北辰而拜。

【注释】

〔1〕《孝经援神契》:古代谶纬书,作者不可考,内容多荒诞不经。

〔2〕《孝经》: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现在通行版本为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3〕磬折:弯腰。表示谦恭,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

〔4〕曾子:名参,字子舆,后世尊称“宗圣”。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

〔5〕缥(piǎo):淡青色,青白色丝织品。

【译文】

《孝经援神契》上说:孔子写作《孝经》,让孔门七十二弟子对着北极星弯腰行礼,让曾子抱着河图洛书面朝北方。孔子头上插着淡青色的笔,身穿深红色的单衣,向北极星朝拜。

█〔南宋〕刘松年 孔子圣迹图(局部)

【延伸阅读】

《孝经援神契》是两汉之际出现的七纬之一,作者已不可考,内容多荒诞不经,但部分科学知识和古史传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关于二十四节气等节令的描述,“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

《孝经》相传为孔子所作,“孔子述作,垂范将来”,也有怀疑是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说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以孝为中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做人应“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具体要求则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原文】

王羲之《笔经》〔1〕云: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2〕必金宝雕琢,然后为贵乎?

【注释】

〔1〕王羲之《笔经》: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玡(今山东临沂)人,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笔经》,王羲之撰,已佚。

〔2〕讵:岂,难道。

█象牙刻山水纹毛笔

【译文】

王羲之《笔经》上说:有人送给我深绿色漆的竹笔和镂空笔管,我收藏使用多年,也觉得它非常珍贵值得把玩。难道一定要用金石珠宝雕琢而成的,才算珍贵吗?

【延伸阅读】

唐代徐坚撰《初学记》,为唐玄宗谱写作文时检查事类之用,里面提及王羲之《笔经》数条,如:“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昔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采毫竟,以麻纸裹柱根,次取上毫,薄薄布,令柱不见,然后安之”。

【原文】

崔豹《古今注》云:今士大夫簪笔佩剑,言文武之道备也。

【译文】

崔豹《古今注》上说:如今的士大夫头上插着笔,腰间佩着剑,象征着文武双全。

【延伸阅读】

簪笔,即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身边的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战国秦汉时,人们往往席地而坐,书写时则悬肘而书。官吏奏事,须随时记录言语,为求方便,史官便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笏上,写完后将笔杆插入发际。

至魏晋,遂成定制,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于帽侧,笔尖不蘸墨汁,纯作装饰,称“簪白笔”。簪笔由原来的实用功能转为装饰功能,成为一种礼仪。

唐时,簪笔仍作为冠上饰物而制度化。宋时,出现了“立笔”,宋在唐基础上变异其制:削竹为杆,裹以绯罗,顶端附以彩丝,以代笔毫,与朝冠相连,且规定文武官员兼簪。

明代朝服冠梁顶部插有弯曲竹木笔杆,上端闻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立笔”,与白笔功用相仿。

【原文】

晋蔡洪赴洛中〔1〕,人问曰:“吴中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2〕,圣朝之盛佐,明时之俊乂〔3〕。朱永长〔4〕,理物之宏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5〕,九皋〔6〕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7〕,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伯威〔8〕,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龙〔9〕,鸿鹄之徘徊,悬鼓之待槌。此诸君以洪笔为锄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墨为稼穑〔10〕,以义理为丰年。”出《刘氏小说》〔11〕又出《语林》〔12〕

【注释】

〔1〕蔡洪赴洛中:蔡洪,西晋文学家,字叔开,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仕吴,入晋为州从事。洛中,洛阳。

〔2〕吴府君:吴展,字士季,下邳(今江苏邳州)人。曾在吴国任广州刺史、吴郡太守。

〔3〕俊乂(yì):指才德出众的人。

〔4〕朱永长:朱诞,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仕吴,为议郎。

〔5〕严仲弼:严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仕吴,为议郎。

〔6〕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7〕顾彦先:顾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吴国丞相顾雍之孙,历拜为郎中、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

〔8〕张伯威:张畅,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仕吴。

〔9〕陆士龙:陆云,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东吴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

〔10〕玄墨:黑墨、清朝《四库全书》版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改玄为元。稼穑(sè):播种和收获庄稼,泛指农业劳动。

〔11〕《刘氏小说》:疑即《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及其门人编撰,是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12〕《语林》:即明代何良俊《何氏语林》,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小说集,常与《世说新语》并称。

█〔明〕徐武功松泉写韵图

【译文】

晋朝时,蔡洪来到洛阳,有人问他:“吴国的旧臣都怎么样?”蔡洪回答说:“吴府君是英明君主的得力助手,太平时代的有用之才。朱永长有处理事物的才能,有慎重严谨的崇高威望。严仲弼如同沼泽深处的天鹅,深谷中的白马。顾彦先如同钟、磬、琴、瑟等八种乐器,又像五彩龙纹的礼服。张威伯如同岁寒之松柏,黑夜之灯光,陆士龙就像天鹅在天空徘徊,如同悬挂的钟鼓待人敲响。以上这些人,以笔当锄,以纸张作田地,以墨当庄稼,以礼义当作丰收。以上出自《刘氏小说》,《语林》中也有。

【延伸阅读】

《世说新语》中曾记载蔡洪赴洛中的故事。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人问他:“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寻找英才,在山野隐士中征集俊杰。你是吴楚之地亡国后的读书人,有何特殊才能前来应聘?”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产在黄河;大块玉石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的诞生地,未必固定一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洛阳,莫非各位就是那些刁民的后代吗?”

接下来,洛中人又问到吴中的故人之事,蔡洪一一作答。蔡洪的回答表明了英雄不问出身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不可有地域偏见。人才不一定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和出身、家境、地域并无因果关系,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才华与光芒,以及努力程度。

【原文】

《文士传》〔1〕云:成公绥口不能谈,而有剧问,以笔答之,见其深智。

【注释】

〔1〕《文士传》:晋张骘撰,也有说是张衡、张隐。第一部文人传记,宋后散佚。

【译文】

《文士传》上说:成公绥不善言谈,每有人问到艰深的问题,就用笔作答,足见其智慧超群。

【延伸阅读】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拙于言辞,有口吃的毛病,却具有特殊才能。《史记》记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也“口吃而善著书”。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也是口吃,《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新唐书》记载茶圣陆羽:“陆羽,字鸿渐……貌侻陋,口吃而辩……羽嗜茶,著经三篇。祀为茶神。”

【原文】

吴阚泽〔1〕为人佣书〔2〕,以供纸笔。

【注释】

〔1〕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官至吴国太子太傅。

〔2〕佣书:古代指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成语“德润佣书”常用来比喻人在艰苦的环境下自学上进。

【译文】

三国时东吴的阚泽以替别人抄书的方式来换取纸笔。

【延伸阅读】

在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发明之前,古代书籍的复制主要通过手工抄写完成,而受雇于官府贵族、书贾书肆、富豪士人及寺庙道观,为人抄写书籍以换取佣金的职业在古代称为“佣书”。一般的佣书者称“书佣”“书工”“书手”,专抄佛经的称“经生”,唐代称“抄书人”。

█妙法莲华经(局部)

秦汉以前抄在竹木简牍和丝绸上,魏晋后则抄在纸上。为了保证质量,皇皇数万册的明代《永乐大典》和清朝《四库全书》,均采用馆阁体抄写。

聪明好学的佣书者,通过抄书饱览书籍,知识储备日增,为日后进身入仕提供了可能,阚泽便是典型。《三国志·吴书·阚泽传》载:“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后来阚泽历任东吴的尚书、中书令、太子太傅。

【原文】

《世说》〔1〕:“王羲之得用笔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遗之鼠须笔〔2〕。”又云:“钟繇、张芝〔3〕,皆用鼠须笔。”

【注释】

〔1〕《世说》:即刘义庆《世说新语》。

〔2〕鼠须笔:用老鼠胡须制成的毛笔。

〔3〕钟繇: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后人尊其“楷书鼻祖”。张芝:东汉书法家,有“草圣”之称,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译文】

《世说新语》上说:“王羲之师从白云先生学得用笔之法,白云先生送给他一支鼠须笔。”又说:“钟繇和张芝也都使用鼠须笔。”

【延伸阅读】

鼠须笔又称“鼠须管”或“鼠管”,历来被文人视为笔中至尊,但关于鼠须笔的制作,史家却争论不一。《辞源》中认为是“用老鼠胡须做成的毛笔,尝有好奇而研求古法者,曾以重金向粤东购买鼠须,制成笔,经使用劲健同兔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鼬鼠”一节载:“其毫与尾可作笔,严冬用之不折,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即以黄鼠狼毛制成的笔。

王羲之《笔经》上说:“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且“鼠须用未必能佳,甚难得”。而唐代《法书要录》和《兰亭记》等书都说王羲之用鼠须笔写《兰亭序》。苏东坡用鼠须笔撰《宝月塔铭》,自云:“予撰《宝月塔铭》,使澄心堂纸、鼠须笔、李廷珪墨,皆一代之选也。”

【原文】

魏曹公〔1〕闻吴与刘先主〔2〕荆州,方书,不觉笔坠地何晏〔3〕亦同。司马宣王〔4〕欲诛曹爽,呼何晏作奏,曰:“宜上卿名。”晏惊,失笔于地

【注释】

〔1〕曹公:即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2〕刘先主:刘备,史称刘先主,字玄德,三国蜀汉开国君王。

〔3〕何晏:字平叔,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夷三族。

〔4〕司马宣王:即司马懿,三国时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奠基人。

【译文】

魏国曹操听说吴国把荆州送给刘备时,正在写字,手中的笔不觉掉在地上。何晏也有相同的情况。司马懿要杀曹爽,唤何晏写奏本,说:“应该把你的名字也添上。”何晏大惊,把笔掉在地上。

【原文】

晋王珣〔1〕,字元琳,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人说云:“君当有大手笔〔2〕。”后孝武〔3〕哀策〔4〕、谥文,皆珣所草。又云是王东亭。

【注释】

〔1〕王珣:东晋大臣、书法家,出身琅玡王氏,代表作《伯远帖》为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

〔2〕大手笔:古时指有名的文章或作品。

〔3〕孝武:即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期间,赢得淝水之战,后被宠姬张氏杀死,享年三十五岁。

〔4〕哀策:亦作“哀册”,文体的一种,即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译文】

晋朝的王珣,字元琳,他梦见有人送给自己一支如椽巨笔。有人对他说:“你会写出好文章的。”后来晋孝武帝的哀策和谥文,都是王珣起草的。也有人说是王东亭。

【延伸阅读】

晋孝武帝司马曜十一岁即位,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桓温死后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太后归政后,由谢安为代表的谢氏掌权。在此期间,晋国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后来,司马曜沉迷酒色。

有一次,晋孝武帝对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经快要三十岁了,按年龄应该要被废弃了。”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野史说,是被张贵人及宫女用棉被捂死。更为荒唐的是,当时的太子司马德宗愚昧软弱,权臣司马道子昏庸,由其子司马元显专权,竟然无人追究此事,张贵人不知所踪。

【原文】

《汉书》:张安世〔1〕持橐〔2〕簪笔,事孝武〔3〕数十年,以备顾问,可谓忠谨矣。

█〔晋〕王珣 伯远帖

【注释】

〔1〕张安世:西汉名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以辅佐功封富平侯。

〔2〕橐(tuó):口袋,两端不封口,根据所装物品多少来决定,装好物品后两端再行封口,当中留一空当,方便牲畜载驮,古时在晋西一带广泛应用。

〔3〕孝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译文】

《汉书》上说:张安世随身携带纸和笔,侍奉孝武帝几十年,以作为孝武帝的顾问而言,可以算得上忠诚敬谨了。

【延伸阅读】

成语“持橐簪笔”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初,破羌将军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卬宴语,卬道: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安世用是得免。’”颜师古作注说:“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

张安世本人记忆力出众,皇上丢了三筐书,张安世全凭记忆默写出来。汉昭帝即位后,张安世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忆往昔功臣,令人画十一功臣图于麒麟阁。其中霍光列第一,张安世排第二位。

【原文】

《梁书》〔1〕:纪少瑜〔2〕,字幼玚,尝梦陆倕〔3〕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遂进。

【注释】

〔1〕《梁书》:记述南朝萧齐末年和萧梁皇朝五十余年史事的史书。作者为唐代姚察、姚思廉父子。

〔2〕纪少瑜:南朝著名文士。

〔3〕陆倕(chuí):字佐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大臣,著名文史学家,“竟陵八友”之一。

【译文】

《梁书》上说:纪少瑜,字幼玚,他曾经梦见陆倕送给自己一束青镂管笔,并说:“我认为这些笔还可以用,你自己选择其中好的用吧。”纪少瑜的文章因此大为长进。

█《开元天宝遗事》书影

【延伸阅读】

“梦笔生花”这一成语的来源有多种版本。有人认为,纪少瑜是成语“梦笔生花”的主人公,后来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又将之用在李白身上:“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南史》记载纪少瑜是南京人,本姓吴,后来受到王僧孺的夸赞,以及吏部尚书到溉的赏识。到溉想提拔他,但正赶上到溉卸任,后来只当了一名掌管文书的小官。纪少瑜曾有一首《咏残灯》:“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辉。唯余一两焰,才得解罗衣。”油灯中的灯油将尽,灯芯上的火光却更加明亮,直到灯快灭时,才解衣入睡。

【原文】

梁郑灼〔1〕,家贫好学,抄义疏〔2〕以日继夜。笔毫尽,必削而用之。

【注释】

〔1〕郑灼:字茂昭,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人。南朝梁陈间经学家。

〔2〕义疏:起源于南北朝的古书的注释体制。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译文】

南朝梁代郑灼,家境贫寒却好学,夜以继日地抄写义疏。笔毛写秃了,就削尖笔杆继续使用。

【延伸阅读】

郑灼早年师从南朝经学家皇侃。《陈书》中记载,郑灼年轻时曾梦见遇到皇侃,皇侃让他张开嘴巴,向他口中吐了一口唾沫,结果郑灼的学问大有长进。还有,郑灼讲课时常常口干舌燥,碰到瓜熟的时候,就在西瓜上卧一会儿,等稍微凉爽后接着诵读。

【原文】

隋刘行本〔1〕累迁掌朝下大夫〔2〕。周代〔3〕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座,则承御大夫〔4〕取以进之。及行本为掌朝,将进笔于帝,承御复欲取之。行本抗声曰:“笔不可得!”帝惊视,问之。行本曰:“臣闻设官分职,各有司存。臣既不得佩承御刀,承御亦焉能取臣笔?”帝曰然。因令二司各行所职。

【注释】

〔1〕刘行本:隋初谏议大夫,沛县(今江苏徐州)人。其父刘瑰在梁朝任职。

〔2〕掌朝下大夫:北周依《周礼》置六官,其秋官府有掌朝下大夫,正四命,下有小掌朝上士,掌内外朝仪。

〔3〕周代:此处指北周政权。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其子宇文觉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4〕承御大夫:按下文,类似御前带刀侍卫之职,武官。

【译文】

隋朝的刘行本累功升迁为掌朝下大夫。按北周先例,皇帝殿前,掌朝大夫主管笔砚,把笔砚拿到皇帝座前,接着承御大夫拿过来递给皇帝。等刘行本做掌朝大夫时,正要把笔递给皇帝,承御大夫想要接过来。刘行本高声说:“你不能拿笔!”皇帝吃惊,问他何故。刘行本说:“我听说设立官位就为分清职责,各自有主管的事情。我既不能佩带承御大夫的刀,承御大夫又怎么能拿我的笔呢?”皇帝说:“有道理。”于是命令二位主管官员各自行使自己的职责。

【延伸阅读】

刘行本,江苏沛县人,历史上有名的直臣。父亲刘瑰在梁朝为官,刘行本承父荫任梁武陵王常待,后来萧修以梁州投奔北朝,刘行本遂与叔父璠归附北周。

刘行本为人仗义执言,《隋书·刘行本传》上记载,皇帝发怒,在殿前用鞭笞一郎官。刘行本进言:“此人一向清白,且过失极小。”皇帝不理会。刘行本直言:“陛下不认为我没才能,才让我在身边。我若对,陛下为何不听?我若不对,陛下应理明,而非轻视我。”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退出,皇帝道歉,赦免郎官。

【原文】

柳公权〔1〕为司封员外郎〔2〕,穆宗〔3〕问曰:“笔何者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

【注释】

〔1〕柳公权: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历仕七朝,仕途显赫。

〔2〕司封员外郎:吏部从六品官。

〔3〕穆宗:李恒,原名李宥,唐朝第十二任皇帝。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在位五年,死时年仅二十九岁。

【译文】

柳公权当司封员外郎时,唐穆宗李恒问他:“什么样的笔好用啊?”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于心,心正则写出来的字自然就正。”唐穆宗马上改掉脸上的表情,知道他是在借用笔来进谏。

█〔唐〕柳公权 神策军碑(局部)

【延伸阅读】

柳公权享年八十七岁,历仕唐朝七帝,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又因其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也称“柳河东”。柳公权是颜真卿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

柳公权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偶然的机会,书法为唐穆宗所见并赏识,召至长安为官。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遍阅历代书法,又专学颜真卿,最终柳公权的书法自成一家,世称“柳体”,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原文】

《景龙文馆集》〔1〕云:中宗〔2〕令诸学士入甘露殿〔3〕,其北壁列书架。架上其书学士等略见,《新序》《说苑》《盐铁》《潜夫》〔4〕等论。架前有银砚一,碧镂牙管十,银函盛纸数十种。

【注释】

〔1〕《景龙文馆集》:含《景龙文馆记》和《集贤注记》两部。前者由武平一撰,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修文馆唱和活动,保存了上官婉儿及张说等文馆学士的唱和之作。后者由韦述撰,记载玄宗朝集贤院置院始末、院中故事、学士名氏等,反映了玄宗朝文物之盛。

〔2〕中宗: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曾两度在位,历时五年半。

〔3〕甘露殿:唐宫殿名,皇帝的寝宫。两仪殿是内朝的主殿,居中轴线上,皇帝日常听政也常在这里进行,唐中叶以后,多在这里举办帝、后的丧事。两仪殿之北的甘露殿、神龙殿,是唐中期皇帝常住的宫殿。

〔4〕《新序》:西汉刘向编撰的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盐铁》:即《盐铁论》,西汉政论性散文集,桓宽根据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整理成书。《潜夫》:即《潜夫论》,为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和哲学类文章。

【译文】

《景龙文馆集》上说:唐中宗李显让诸位大学士进入甘露殿,宫殿北侧陈列着书架。学士们粗略看过书架上的书,有《新序》《说苑》《盐铁》《潜夫》等论著。书架前面有一方银砚,十支碧镂牙管笔,以及盛着数十种纸张的银制匣子。

【延伸阅读】

唐朝中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唐中宗李显的特殊身份,父亲唐高宗李治,弟弟唐睿宗李旦,儿子唐少帝李崇茂,侄子唐玄宗李隆基,母亲圣神皇帝武则天,都是皇帝。

█〔清〕汪圻 五老图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四子(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之一。唐高宗即位后,立十岁长子李忠为太子。武则天称后,李忠被废,处死。李弘、李贤先后被立为太子又先后被废杀。李显平庸懦弱,胸无大志,当太子三年,平安无事。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太子李显即位,史称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因封赏韦皇后家人与武则天闹翻,李显被废为庐陵王,遭幽禁。李旦即位,被立为傀儡皇帝,武则天专权。载初元年(690年),李旦退位,武则天革唐为周,改元天授,自称神圣皇帝。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年事已高,重立李显为太子。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显再次登基。登基后,韦皇后淫乱后宫,毒杀李显。

【原文】

《论衡》〔1〕曰:智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然后能自通也。

【注释】

〔1〕《论衡》: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

【译文】

《论衡》上说:有智慧的人,须有三寸之舌,一尺之笔,然后能够自通天地万物之理。

【延伸阅读】

王充的《论衡·效力》篇,是论述如何考察和发挥人的能力的。他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是只能说一经的儒生,也不是只会处理公文的文吏,而是“怀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的文儒。

后人亦用“一尺之笔”借指文章。

█〔清〕粉彩婴戏纹毛笔

【原文】

曹裒〔1〕,字叔通,常慕叔孙通〔2〕为汉礼仪,夜则沉思,寝则怀铅笔〔3〕,行则诵文书。当其念至,忽忘所之。

【注释】

〔1〕曹裒:“裒”即褒,古通用。曹褒,字叔通,鲁国薛(今山东省枣庄)人。父曹充。

〔2〕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滕州)人,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秦将亡,归附项梁。项梁败死,通跟随楚怀王,后侍项羽。项羽亡,事汉高祖刘邦,为刘邦制定典章礼仪。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

〔3〕铅笔:古代蘸铅粉用以改正错误的笔。

【译文】

曹褒,字叔通,曾经仰慕叔孙通为汉朝制定礼仪,夜里沉思不已,睡觉的时候怀抱着铅笔,走路的时候也诵习文书。当他想得入迷时,竟忘记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

【延伸阅读】

曹裒,即曹褒,继承父志,在礼仪上造诣颇深。《后汉书》载:“褒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其父充业,博雅疏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曹褒在担任圉县县令时,“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汉章帝当政,任命曹褒为博士,两次下诏制定礼乐,并提拔曹褒为侍中,伴随皇帝左右。章和元年(87年)正月,汉章帝班命曹褒整理叔孙通所作《汉仪》,曹褒历时一年,整理礼仪一百五十篇。汉章帝死,汉和帝即位,窦太后执政,朝中大臣控告曹褒“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汉和帝没有治罪曹褒,但曹褒的《汉礼》并未施行。

后来,人们用“怀笔”一词形容勤于记述。

【原文】

《韩诗外传》〔1〕曰:赵简子〔2〕有臣曰周舍〔3〕,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问其故,对曰:“臣原为谔谔〔4〕之臣。墨笔执牍,从君之后,伺君过而书之。”

【注释】

〔1〕《韩诗外传》:一部记述古代汉族史实、传闻的著作,共有三百六十条轶事,一般每条都以相关《诗经》引文作结,以支持政事或论辩其中观点。作者韩婴,西汉燕(今属河北)人,文帝时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武帝时,与董仲舒辩论,不为所屈。

〔2〕赵简子:春秋时期晋国赵氏领袖,原名赵鞅,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赵武之孙,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赵国基业的开创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3〕周舍:正卿赵鞅家臣,好直谏。

〔4〕谔谔:直言争辩。《韩诗外传》卷十:“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

【译文】

《韩诗外传》上说:“赵简子有位臣子叫周舍,他在赵简子的府邸门前站了三天三夜。简子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愿做个直言谏诤的大臣,把笔吸好墨汁操着记事的板牍,跟随在君王您的后面,等发现您的过错就把它记下来。”

【延伸阅读】

此段记述出自刘向《新序·杂事》。但就在周舍说完“愿为谔谔之臣”的话后,没多久就死了,简子厚葬之。三年后,赵简子饮酒,大醉而哭,臣下见状,直言有罪。简子说:“你们无罪。周舍曾说,一百张羊皮,比不上一张狐裘。唯唯诺诺的你们,比不上一个直言谏诤的周舍。纣王昏庸而无人进谏使国家灭亡,武王因有人直谏而使国家昌盛。周舍死后,我没有听到过自己的过错,我国就快灭亡了。”

【原文】

梁元帝〔1〕为湘东王时,好文学,著书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逸者以斑竹管书之。故湘东之誉,播于江表〔2〕

【注释】

〔1〕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在位三年。

〔2〕江表:江南地区。

【译文】

梁元帝做湘东王时,热爱文学,写书的时候常常记录忠臣义士以及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用的笔有三等,有的用金银雕饰,有的以斑竹为笔管。对于忠孝两全的人,就用金管记录;对于德行完美的人,就用银管书写;对于写文章飘逸、立意高远的人,就用斑竹管的笔写下来。所以湘东王的美誉,远播江南。

【延伸阅读】

《梁书·元帝本记》上说梁元帝:“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他所著的《金楼子》一书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艺术上的成就难掩其在政治上的无能,梁元帝萧绎仍难逃亡国之君的命运。

萧绎在其人生前四十年中作为皇子养尊处优,整日读书作画,与世无争,后来爆发“侯景之乱”,萧绎借发兵讨伐叛贼侯景之际,先后杀掉弟弟桂阳王萧慥,侄子萧誉,并袭击兄长萧纶,杀害孙子辈的萧栋,阻挡侄子萧圆照,囚禁侄子萧圆正,又等到老父梁武帝被外贼饿死后才发兵勤王。萧绎在位三年,因与西魏宇文泰爆发冲突,大军压境之际,萧绎卖弄文雅,与臣下讲谈《老子》。后来,萧绎战败投降,最终被人以土袋闷死。

【原文】

《东宫旧事》〔1〕:皇太子初拜,给漆笔四枝,铜博山〔2〕、笔床〔3〕一副。

【注释】

〔1〕《东宫旧事》:共十卷,记录晋太子仪礼风俗的书籍,已佚。《隋志》未言撰者,《旧唐书》载为东晋张敞著。张敞,吴郡吴人,东晋大臣,留侯张良后代。

〔2〕铜博山:即铜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熏、博山熏炉等,汉、晋时民间常见焚香器具。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盖高而尖。

〔3〕笔床: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

【译文】

《东宫旧事》上载:皇太子刚刚册立的时候,赐漆笔四支,铜博山炉、笔床各一副。

█红木笔床、笔架

【延伸阅读】

《东宫旧事》专门记载两晋太子仪礼风俗,可惜已散佚。但我们仍可从各种引用的只言片语中管窥一二。如“太子仪饰有玉头剑”“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等。

博山炉,两汉时盛行于宫廷贵族。西汉前,人们将熏香草等茅草放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烟火气大。武帝时,南海龙脑香、苏合香等香球或香饼传入中土,博山炉始兴。

笔床是较早出现的书写用具,是用于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平卧式,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圈足,内设笔搁。毛笔横卧在笔床上,通常一只笔床上可以放三到四管笔。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乌木、瓷和竹木。

【原文】

作文,把笔啮之,似鱼含毫(陆士衡《文赋》〔2〕云:“或含毫而邈然。”)

【注释】

〔1〕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2〕《文赋》:晋代陆机文艺理论作品。涉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译文】

司马相如写文章,喜欢咬笔,就像鱼嘴里含着笔毛一样。(陆士衡《文赋》上说:“有时候含着笔,茫然沉思的样子。”)

【延伸阅读】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名相蔺相如而改名。司马相如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后来捐官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登基,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受到刘彻赏识,又因《上林赋》被提拔为郎官,后因病免官。

█〔唐〕陆柬之 文赋(局部)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记载:汉武帝说,司马相如病重,快去把他现存的文章取来。结果,使者到后,相如已死,问其妻,只留下一篇谏言封禅的文章。汉武帝自恃文才武略绝冠千古、功德业绩赶超先圣,欲效法先贤封禅泰山以铭志,不过却将愿望深藏心底,秘而不宣。司马相如洞察细微,汉武帝惊喜交集,进一步提高巩固了司马相如在两汉文章发展上的地位。

【原文】

欧阳通〔1〕,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管,狸毛为心,覆以秋毫〔2〕;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用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重也。

【注释】

〔1〕欧阳通:唐代大臣、书法家。欧阳询之子,工于楷书,与其父开创“欧体”一派,号“大小欧阳”。代表作有《道因法师碑》,笔力遒健,险峻瘦怯。

〔2〕秋毫:此处指秋天的兔毛。

█〔唐〕欧阳通 道因法师碑(局部)

【译文】

欧阳通是欧阳询之子。擅长书法,笔法比其父更为瘦硬劲挺,常以此自矜。欧阳通写字一定要用象牙或犀牛角的笔管,以狸毛为笔心,外面覆盖秋天的兔毛;以松烟为墨,用麝香末混合;纸张则一定要用紧薄白滑的,才肯书写。这大概是他自视甚高的缘故。

【延伸阅读】

欧阳通是欧阳询第四子。欧阳询去世时,欧阳通年幼,母亲徐氏望其子承父业。欧阳询的真迹散落民间,家藏无几,徐氏不惜重价购回若干,令欧阳通朝夕临摹。后来,欧母去世,欧阳通为母守丧,皇帝夺情,他每次入朝都赤脚走到皇城门外;值夜班时,就睡在草席上;不是公事不语,回家就痛哭哀号。灾荒之年,母未下葬,他就住在守丧的小屋中,长达四年,未脱丧服。冬天,家人把毡絮铺垫在草席上,欧阳通发觉后撤掉。后来,在武承嗣做太子一事上,欧阳通持反对态度,因犯大逆罪处以死刑。

【原文】

柳恽〔1〕尝赋诗未就,以笔捶琴,坐客以箸和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笔捶之始也。

【注释】

〔1〕柳恽:字文畅,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

【译文】

柳恽曾经作诗,没有写完,用笔敲琴,座上客人用筷子击打相和,柳恽被这种哀伤的乐韵所震撼,于是谱成雅致的乐曲。后人相传击琴就是从柳恽以笔敲琴开始的。

【延伸阅读】

《南史·柳恽列传》记载,柳恽之父柳世隆弹琴,居文士第一,柳恽每奏父曲,感念追思,并改写多种古曲。有一次,他赋诗未完,就用笔敲打着琴思考,有客前来访,以筷子敲击相和,琴音哀惋,击琴自此而始。柳恽常用今声转扬古调,便著《清调论》详加说明。

柳恽是真正的文人雅士,梁武帝宴饮,必让柳恽赋诗。他曾与武帝《登景阳楼篇》唱和道:“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梁武帝好下棋,让柳恽写成《棋品》三卷,评定棋手等级,柳恽列居第二。武帝曾说,如果把柳恽的才艺分开,足以成就十个人。

【原文】

《史记》:相如为天子游猎之赋〔1〕,赋成,武帝许尚书给其笔札。

【注释】

〔1〕天子游猎之赋:即《天子游猎赋》,为《子虚赋》与《上林赋》的合称,司马相如代表作。

【译文】

《史记》上说:司马相如写作《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汉武帝准许尚书赐其毛笔和纸札。

【延伸阅读】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狗监是汉代主管皇帝猎犬的内官。司马相如和杨得意都是蜀人,司马相如因狗监引荐而名显。历史上,对于《天子游猎赋》究竟是哪一篇,一直存有争议。而宋、金、明、清多位学者,包括顾炎武等研究指出,“《子虚赋》帝已读之矣,何庸复奏乎?盖此赋但当名《上林赋》,不当名《子虚赋》。昭明误分,而以旧题加之尔。”意即《史记》所载作品即《天子游猎之赋》,而所谓的《子虚赋》早已失传。

█〔明〕仇英 子虚上林图(局部)

【原文】

又汉献帝〔1〕令荀悦〔2〕为《汉纪》〔3〕三十篇,诏尚书给其笔札。

【注释】

〔1〕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2〕荀悦: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献帝时,应曹操之召出仕,侍讲于献帝左右,深为献帝嘉许。后奉汉献帝命为班固《汉书》作《汉纪》三十篇。

〔3〕《汉纪》: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编年体,三十卷,此书目的在于让汉献帝了解《汉书》。

【译文】

又有,汉献帝命令荀悦编写《汉纪》三十篇,下诏让尚书赐其毛笔与书札。

【延伸阅读】

汉献帝即人们常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傀儡皇帝。曹操批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当初汉少帝刘辩即位,宦官和朝中重臣争权夺利。董卓控制局势后废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时年九岁。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刘协被曹操控制,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将自己三个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刘协。曹操死后,刘协被曹丕控制,被迫禅位于曹丕。在皇后曹节的保护下,刘协得以善终。

【原文】

江淹〔1〕梦得五色笔〔2〕,由是文藻日新。后有人称郭璞,取之。

【注释】

〔1〕江淹:字文通,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死时,梁武帝为之穿孝举哀。

〔2〕五色笔:古代中国传说中有法力的仙笔,也作“五色毫”。

【译文】

江淹梦中得到五色笔,此后文采辞藻越来越好。后来有个自称郭璞的人,取走了这支笔。

【延伸阅读】

江淹,即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的主人公。

史载,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少有传世之作。江淹被贬黜为浦城县令,夜宿山寺,得梦张景阳索锦,此后文章大不如前。后人遂以“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后来又曾梦到郭璞索五色笔,世人遂传“江郎才尽”之说。

【原文】

君子避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笔端。

【译文】

君子避三样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文士的笔端。

【延伸阅读】

《韩诗外传》卷七引《传》曰:“鸟之美羽勾啄者,鸟畏之;鱼之侈口垂腴者,鱼畏之;人之利口赡辞者,人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鸟类中羽毛美丽,喙长有勾的,其他鸟会害怕它;鱼类中嘴大食肉的,其他鱼会害怕它;人类中牙尖嘴利,善于搬弄是非的,其他人会害怕他。所以说,君子要小心翼翼地躲避三种锋利的东西: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

《笔阵图》开篇便言及笔端的重要性:“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唐代徐寅曾写过一首《笔》诗,诗中详述了笔的巨大作用:“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淝水阵,锋聒还学历山耕。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焚烧恨始平。”

【原文】

汉班超〔1〕常为官佣书,久劳苦,乃投笔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2〕、张骞〔3〕,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焉能久事笔砚?”

【注释】

〔1〕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间,平定西域五十余国。

〔2〕傅介子:西汉勇士和外交家,汉族,北地(今甘肃庆阳)人。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掠劫财物。傅介子请缨出使大宛,杀死匈奴使者。后奉命以赏赐为名,携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以功封义阳侯。

〔3〕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汉中)人,汉代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译文】

汉朝的班超曾经为官府抄书,时间长了很辛苦,就扔掉笔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边疆异域立功,以换取封侯拜相。怎么能长久地与笔砚打交道呢?”

【延伸阅读】

班超后来在西域立功,被封为定远侯,成语“投笔从戎”即由此而来。古代文人书生多有建功立业的思想,这种思想表达多集中在唐宋文人身上:初唐杨炯曾直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贺唱出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岑参则发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心声。

古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在这“三不朽”中,立德重于立功,立功重于立言。立德太难,立功便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但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者终究是少数,以致有了清朝诗人黄景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句。

【原文】

陆云与兄士衡书曰:“君苗〔1〕每常见兄文思,欲焚笔砚。”

【注释】

〔1〕君苗:晋代人,陆机、陆云好友。

【译文】

陆云给哥哥陆机写信说:“君苗每当看到兄长的文思,就羞愧地想要烧掉笔墨纸砚。”

【延伸阅读】

后人用君苗焚砚表示文采不如人。唐朝陆龟蒙《开元寺楼看雨联句》云:“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李峤《砚》诗则有:“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陆机、陆云兄弟二人文章冠绝一时,并称“二陆”。东吴亡国,两人隐居十余年。后来,兄弟二人进京,得到名士张华赏识,在司马氏政权手下谋职。此时的西晋,风雨飘摇,祸乱方兴。陆机后被疑心颇重的司马颖冤杀,夷三族,他的两个弟弟、两个儿子和三位友人一并遇害。

【原文】

魏明帝〔1〕见殿中侍御史〔2〕簪白笔,侧阶而立,问曰:“此何官也?”辛毗〔3〕对曰:“御史簪笔书过,以记陛下不依古法者。今者,直备官眊笔耳。”

【注释】

〔1〕魏明帝: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曹魏第二位皇帝,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

〔2〕侍御史:秦置,汉沿设,在御史大夫之下。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

〔3〕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曹魏大臣。

【译文】

魏明帝曹叡看见殿中的侍御史头上插着白笔,站立在台阶两侧,问道:“这是什么官啊?”辛毗回答说:“侍御史头上簪笔记录过失,他们是记录陛下不依照古法做事之人。如今的侍御史,不过是虚设官职,浪费毛笔罢了。”

【延伸阅读】

汉代习俗,文官奏事,皆用毛笔将所奏之事书于竹简之上,写完后,为图方便,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后来渐成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晋以后,簪白笔制度不再流行,笔杆也变短。

辛毗最初与其兄辛评一起投靠袁绍。袁绍死后,兄弟二人辅佐袁绍长子袁谭。袁谭兵败,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辛毗之名,将其收归帐下。曹操晚年在立太子一事上犹豫不决,辛毗持国立嫡长的礼法,支持册立曹丕。220年,曹丕即位,以辛毗为待中,赐爵关内候,后赐广平亭候。

【原文】

左思为《三都赋》〔1〕,门庭藩溷〔2〕,必置笔砚,十稔〔3〕方成。

【注释】

〔1〕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文学家。《三都赋》:即《魏都赋》、《蜀都赋》、《吴都赋》。

〔2〕藩溷(hùn):古时指厕所。

〔3〕稔(rěn):年,古代谷一熟为年。

【译文】

左思写《三都赋》,在门口、庭院、厕所等处都放置笔砚,用了十年才写成。

█〔元〕钱选 山居图(局部)

【延伸阅读】

《晋书·文苑传》上说,左思写《齐都赋》,写了一年才写成,又想写《三都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可惜,“及赋成,时人未之重。”《三都赋》无人赏识,便找当时的名士皇甫谧写序,且“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司空张华把左思誉为可与班固、张衡相媲美的人物,一时间,左思文章洛阳纸贵。

【原文】

薛宣〔1〕令人纳薪,以炙笔砚。

【注释】

〔1〕薛宣:字赣君,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西汉丞相,敬武公主丈夫,封高阳侯。

【译文】

薛宣让人们缴纳柴薪,用来烤暖笔砚。

【延伸阅读】

薛宣为官赏罚分明、宽仁公平,深受官员和百姓称赞。但其个人生活却不尽如人意。《汉书》记载,薛宣封侯时,妻死,而敬武长公主寡居,皇上令薛宣娶她。薛宣免职回乡,公主留京师。薛宣去世后,公主想把薛宣运回葬在廷陵,皇帝同意。薛宣之子薛况私自从敦煌回长安,遇上大赦,便留长安与公主私通。后来,王莽自尊为安汉公,公主出言指责,王莽派使者以太皇太后诏令赐公主药,公主饮药而死。薛况斩首于市。

【原文】

又鱼豢《魏略》〔1〕曰:颜斐〔2〕,字文林,为河东太守。课人输租,车便置薪两束,为寒炙笔砚。风化大行。

【注释】

〔1〕鱼豢《魏略》:鱼豢,长鱼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三国时期曹魏国郎中、史学家。《魏略》,魏国史书,系鱼豢私撰,现已失传。

〔2〕颜斐:颜子第二十三世孙,名儒颜之推先祖。为官造福一方。

【译文】

此外,鱼豢《魏略》上说:颜斐,字文林,为河东太守。他向百姓征收租税,车上顺便放置两束柴火,用来天寒时候烤暖笔砚。河东文风盛极一时。

【延伸阅读】

《三国志·颜斐传》记载,颜斐任京兆太守时,让下属县修整田亩,种桑树、果树,又督促百姓伐木造车,养猪买牛。百姓开始不解,后来家家有牛车才知其好处。他又兴办学校,如果有想听课的百姓,便让他们在官府做工当作学费。他让仆役在府下开菜园,并督促交租百姓在牛车上顺便给他带两捆柴火,作为冬天寒冷时烤笔砚用。于是此地风化大好,官吏不烦扰百姓,百姓也不求官吏。

颜斐离任时,百姓争相挽留,整整走了十日才走出治地,后来颜斐死后,也葬在他曾任职的京兆地区。

【原文】

祢衡〔1〕为《鹦鹉赋》〔2〕于黄射〔3〕(祖之子)座上,笔不停缀。又阮瑀〔4〕援笔草檄立成,曹公索笔求改,卒无下笔处。

【注释】

〔1〕祢(mí)衡: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人。恃才傲物,与孔融、杨修交好,触怒曹操,后被黄祖所杀,时年二十六岁。

〔2〕《鹦鹉赋》:汉末小赋中的代表作。

〔3〕黄射:东汉末年江夏太守黄祖的长子,官拜章陵太守。

〔4〕阮瑀(yǔ):三国魏陈留人,字元瑜。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七子之一。有子阮籍、孙阮咸,皆在竹林七贤之列。

【译文】

祢衡在黄射(黄祖之子)座上写作《鹦鹉赋》,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又有说阮瑀拿起笔便写就了一篇檄文,曹公要笔想要修改,最终竟然没有找到能够下笔的地方。

█〔清〕华嵒 梧桐清音图

【延伸阅读】

阮瑀“少受学于蔡邕”。《文士传》上说:“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曹操仰慕阮瑀的名声,邀请他做官,阮瑀不答应,躲进深山中,曹操放火烧山,才逼他出来。后来,“太祖尝使瑀作书与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建安十六年(211年),阮瑀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他代笔写信。阮瑀骑在马上沉吟片刻,挥毫点就《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修改,竟不能增减一字。

阮瑀音乐素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与孙子阮咸均位列竹林七贤。

【原文】

扬雄每天下上计孝亷会者,雄即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

【译文】

每到天下各地官员向朝廷呈报孝廉之人的时候,扬雄就会手握三寸毛笔、四尺油纸,询问各地不同的方言。

【延伸阅读】

扬雄,字子云,汉族,是继司马相如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李白诗“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亭”和刘禹锡《陋室铭》的“西蜀子云亭”,其中的“子云”说的都是扬雄。

扬雄说自己做郎官时,曾上奏愿意停薪留职,不拿三年俸禄,这样可以随心所欲,自学成才。结果,皇帝下诏不必削夺其俸禄,并令尚书赐予笔墨钱六万,并可以在石室看书。一年后,扬雄作《绣补》《灵节》《龙骨》三章铭诗,成帝都很喜欢。在天下推举孝廉、郡守和卫士时,扬雄常拿着笔札,询问整理各地方言,这件事他做了二十七年。

█〔元〕赵孟 陋室铭(局部)

【原文】

《史记》:西门豹为邺令〔1〕,投巫于水,复投三老〔2〕。乃簪笔磬折,向河而立,以待良久。

【注释】

〔1〕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政治家、水利家。邺,古地名,今河北临漳与河南安阳一带。

〔2〕三老: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类似乡长。汉高祖始设“县三老”,一般由年龄大、学识广且备受人们尊敬爱戴的人担任。

【译文】

《史记》记载:西门豹担任邺令的时候,把巫婆投入水中,又把三位长老投入水中。然后他将笔插于头冠上,弯腰施礼,面向河水站立了好久。

【延伸阅读】

“簪笔磬折”是古人插笔备礼,像磬一样弯着腰作揖,以示恭敬。官吏把像笔的簪子戴在头上,不为书写,只表示听从吩咐之意。

西门豹治邺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邺地水患频发,当时巫婆勾结三老以给河伯娶亲为名,大肆敛财并残害少女,穷苦百姓深受其害。西门豹本身不相信河伯娶亲,却装作相信而虔诚的样子。他以“入报河伯”为借口,把“巫妪、弟子、三老”投入河中,并保持恭敬的姿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原文】

崔豹《古今注》云:牛亨问:“彤管何也?”。答曰:“彤,赤漆耳。史官载事,故以赤管,言以赤心记事也。”

【译文】

崔豹《古今注》上说:牛亨问:“什么是彤管?”回答说:“彤就是红漆。史官记录政事史实,之所以要用红色的笔管,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在用赤胆忠心记事。”

【延伸阅读】

对于“彤管”的解释,历来存在多种争议。

“笔说”始于汉代,《毛传》释曰:“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郑笺》则云:“彤管,笔赤管也。彤,赤也。管,笔管。”

“饰物说”起于北宋,首见欧阳修《诗本义》:“古者,针、笔皆有管,乐器亦有管,不知此彤管是何物也。彤,色之美者,盖男女相悦,用此美色之管相遗以通情结好耳。”欧阳修认为女子是以玉石管赠心仪之人。

“乐器说”提出者为王安石和王质,认为是笙、箫、管等先秦吹奏乐器,却取诸田间地头,近似“芦笛”“柳笛”等原始管乐器。

“植物说”则认为是诸如辛夷花、茅草等植物。

【原文】

曹公欲令十吏就蔡琰〔1〕写书。姬曰:“妾闻男女礼不亲授,乞给纸笔一月,真草〔2〕惟命。”于是缮写〔3〕送之,文无遗误。

【注释】

〔1〕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陈留郡圉(今河南杞县)人,蔡邕之女。初嫁卫仲道,后夫死归家,被匈奴掳走,嫁给匈奴人,育有两子。曹操统一北方,以重金赎回,嫁其于董祀。

〔2〕真草:楷书和草书。

〔3〕缮写:誊写。

【译文】

曹操想让十名小吏去蔡文姬家抄写书籍。蔡文姬说:“我听说男女之间按照礼法,授受不亲,请您给我纸笔和一个月的时间,由我来抄写,楷书也好,草书也罢,惟命是从。”于是蔡文姬誊写完送去,文字没有任何遗漏和错误。

【延伸阅读】

蔡文姬身出名门,父亲是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蔡邕。蔡邕依附董卓,青云直上,封高阳乡侯。后来,董卓为吕布所杀,蔡邕也成了牺牲品。后中原大乱,国破家亡,蔡文姬被匈奴掠去。《后汉书》上说蔡文姬“没于”左贤王,虽然蔡文姬为左贤王生育了两个儿子,却并未改变她作为奴隶吃粗食、穿陋衣、干重活、受凌辱的地位。

曹操平定北方,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怀念,“痛其无嗣”,派使者以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赎回蔡文姬。文姬归汉后,重嫁给陈留人董祀,并整理蔡邕所遗书籍。西晋陆云曾作诗《陈留吊古蔡文姬》,读来令人唏嘘:“少小闺中慧辨弦,胡风汉月泣婵娟。归来剩蝶闲花地,可是秦源别一天。”

【原文】

王粲〔1〕才高,辩论应机,属文举笔便成。钟繇、王朗〔2〕,名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敢措手。

【注释】

〔1〕王粲:字仲宣。东汉“建安七子”之一,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先投刘表,又附曹操。

〔2〕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汉末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官至司徒,与钟繇、华歆并列“三公”。玄学家王肃之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王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

【译文】

王粲才华高绝,辩论时能随机应变,写文章举笔立就。钟繇、王朗虽然名义上是魏国的卿相,但每逢写朝廷奏议,都停笔不敢下手。

【延伸阅读】

《三国志》上还记载了王粲的几件轶事。王粲在路上遇见一块碑,碑文读了一遍就能背诵。看人下棋,棋盘坏掉,王粲原样摆好,下棋的人不信,王粲又摆了一遍,和上一次一样。此外,他还精通算术,写文章立等可就。

王粲的才华很高,连蔡邕也很佩服。《三国志》上说,蔡邕听说王粲到来,慌忙间穿倒了鞋去迎接。后人遂用“倒屣而迎”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原文】

《袁子正书》〔1〕云:尚书以六百石为名,珮契刀囊〔2〕,执版,右簪笔焉。

【注释】

〔1〕《袁子正书》:魏晋袁准撰。袁准,字孝尼,陈郡扶乐人,魏国郎中令袁涣第四子,入晋拜给事中。

〔2〕契刀囊:即挈囊,古代尚书携带的紫色袷囊,内装机密文件。

【译文】

《袁子正书》上说:尚书的官秩为六百石粮食,佩契刀囊,手执木板牍,帽子右侧插着笔。

【延伸阅读】

契刀囊,即古代尚书携带的紫色袷囊,又称紫荷囊。《宋书·礼志五》:“尚书令、仆射、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汉代以盛奏事,负荷以行,未详也。”《南齐书·舆服志》载:“(尚书令、仆射、尚书)其肩上紫袷囊,名曰契囊,世呼曰紫荷。”

《隋书》上说:“凡诸尚书文书诣中书省者,密事皆以契刀囊盛之,封以丞相印。”意思是凡是尚书下发给各中书省的秘密文书,都要装在契刀囊里,并封上丞相印。”

【原文】

僧智永〔1〕学书,旧笔头盈数石,自后瘗〔2〕之,目为退笔冢〔3〕。(见《笔势》中。

【注释】

〔1〕智永:陈、隋间僧人,王羲之七世孙,名法极,善书法,尤工草书,人称“永禅师”。

〔2〕瘗(yì):掩埋,埋葬。

〔3〕退笔冢:亦作“笔冢”,书法家埋藏废笔的处所。

【译文】

僧人智永学习书法,用坏的笔头足有几百斤,将其埋入土中,称为“退笔冢”。(见《笔势》中。

【延伸阅读】

唐张怀瓘《书断列传》记载,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学书多年,积累了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有几石重。来向智永和尚求书题匾的人把门槛都踩坏了,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称“铁门槛”。后来智永把笔头埋了,称为“退笔冢”。

唐李肇《唐国史补》说怀素和尚也曾埋笔成冢:“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唐裴说则有诗赞曰:“永洲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当代画家张大千在大陆故居、台湾居所和巴西、美国旅居处也都留有笔冢,表现了书画家对毛笔爱之有加、惜之如命、敬之如神的态度。

█〔隋〕智永 真草千字文(局部)

【原文】

《孔子世家》〔1〕云:孔子在位听讼,文辞可以与人共者,不独有也。至于修《春秋》〔2〕笔则笔,削则削,子夏〔3〕之徒,不能赞一辞。

【注释】

〔1〕《孔子世家》:此处指《史记·孔子世家》。

〔2〕《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3〕子夏: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

【译文】

《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做官审理案件时,文辞上是可以与人商量的,决不独断。等到他修《春秋》的时候,该写的就一定要写,该删的就一定要删掉。子夏等人,不能增删一字。

【延伸阅读】

春天、秋天温暖平和,且只有在春分与秋分时,白昼黑夜一样长。春秋平和公平,“持其平也”,所以,人们便称历史为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晚年返鲁,以“国老”身份问政,得以阅读鲁国档案,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编纂《春秋》等“六经”。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又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编完《春秋》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原文】

王充〔1〕好理实,闭门潜思,户牖〔2〕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注释】

〔1〕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2〕牖(yǒu):窗户。

【译文】

王充喜好研究事物的道理,常闭门深思,在门口、窗户、墙壁等各处都放置刀和笔,写成《论衡》八十五篇,共计二十余万字。

【延伸阅读】

王充博览群书而不拘泥于章句。他家贫无书,便到洛阳书店里看书,看过一遍就能记诵,通晓诸子百家。王充喜欢发表一些虽怪异却有理的议论,认为俗儒只会死读书,于是闭门谢客,在家中门、窗、墙上都放满刀和笔,撰写了《论衡》八十五篇,共二十多万字。《论衡》一书解释了物类异同,匡正时人的疑惑。文中所提及的“刀”,其功用类似于今天的橡皮,用于削刮竹简、修正错误。

【原文】

谢承〔1〕《后汉书》云:杨璇〔2〕,字玑平,平零陵贼,为荆州刺史〔3〕赵凯横奏,槛车〔4〕征之,仍夺其笔砚。乃啮臂出血,以簿中白毛笔染血以书帛上,具陈破贼之形势,及言为凯所诬。以付子弟诣阙,自讼诏原之。

【注释】

〔1〕谢承:字伟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吴孙权皇后谢夫人之弟,史学家。

〔2〕杨璇: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出身官宦世家。初举孝廉,汉灵帝时任零陵太守,智平境内叛兵。

〔3〕荆州刺史:荆州刺史部的行政长官被称为荆州刺史,也称荆州牧。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曾为荆州刺史。

〔4〕槛车:囚车,用栅栏封闭的车,用于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

【译文】

谢承《后汉书》上说:杨璇,字玑平,平定零陵的反贼后,被荆州刺史赵凯诬奏,朝廷以囚车押其回京,并夺取了他的笔墨纸砚。于是杨璇将胳膊咬出血来,用官府的白毛笔蘸血书写在帛上,详细陈述了镇压反贼的经过,并声称自己为赵凯所诬陷。杨璇写好后交付给子弟携至朝廷自讼,皇帝下诏赦免。

【原文】

王隐《晋书》〔1〕:陈寿〔2〕卒,洛阳令张泓〔3〕遣吏赍〔4〕纸笔,就寿门下写《三国志》。

【注释】

〔1〕王隐《晋书》:王隐,字处叔,陈郡陈县(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史学家。《晋书》即《旧晋书》,九十三卷。唐贞观年间重修晋十六国史时编撰新《晋书》曾参阅该书,现已佚。

〔2〕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史学家。著有《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3〕张泓:西晋征虏将军,拥晋惠帝司马衷复位,赐死赵王司马伦,杀其亲党。

〔4〕赍(jī):怀抱,带着。

【译文】

王隐《晋书》上说:陈寿死后,洛阳令张泓派遣官吏带上纸笔,前往陈寿家里抄写《三国志》。

【原文】

《谢庄传》〔1〕云:时宋世祖出行夜还,敕开门。庄居守曰:“伏须神笔〔2〕,乃敢开门。”

【注释】

〔1〕《谢庄传》:出自《宋书》。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大臣,文学家,谢灵运的族侄,以《月赋》闻名。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

〔2〕神笔:对帝王亲笔文字的尊称。

【译文】

《谢庄传》上说:有一次,宋世宗出行,夜晚返回,下令开城门。谢庄负责守备,说:“只有见了皇帝的亲笔诏书,才敢开门。”

【延伸阅读】

《宋书·谢庄传》记载,大明五年(461年),谢庄任侍中,兼任前军将军。世祖外出,夜晚回京,命开城门。谢庄守京城,坚持非皇帝手诏不开城门。后来,皇帝在酒宴上言及此事,问谢庄是否仿效后汉郅君章,谢庄说:“我听说搜猎巡狩有节制,郊天祀神有时令,不能耽溺于田猎玩乐,前代圣训中有明示。陛下冒着风寒,早出晚归,我怕有不逞之徒矫诏欺诈,所以恭请皇上手令,才敢开门。”

【原文】

《王僧虔传》〔1〕云:齐孝武〔2〕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

█〔南朝〕王僧虔 王琰帖

【注释】

〔1〕《王僧虔传》:指《南宋·王僧虔传》。王僧虔,南朝齐书法家。琅玡临沂人,王羲之四代孙,祖父王珣。初仕宋,后入齐,官至侍中。

〔2〕齐孝武:即南齐宋孝武帝刘骏,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太子刘劭弑帝后,刘骏率军讨伐,夺取皇位,在位十一年。

【译文】

《王僧虔传》上说:南齐宋孝武帝想独享书法家之名,王僧虔不敢显露真实水平,常常用劣质毛笔书写,以此求得生存。

【延伸阅读】

王僧虔的书法早在年轻时就得到朝廷的认可,在他不到二十岁时,宋文帝看过他写的扇面,就夸他不仅墨迹超过王子敬,而且气度高雅更胜一筹。后来,宋孝武帝欲在书法界获得名誉,王僧虔便韬光养晦,故意用拙笔书写,以求孝武帝包容。

王僧虔认为,书法奥妙,首先在于精神风貌,其次是形质,兼有两者,才算承继古人。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使心忘情于手,手忘情于书,心手合一。

【原文】

孔稚圭〔1〕上表曰:圣照玄览,断自天笔。

【注释】

〔1〕孔稚圭:一作孔圭,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朝齐骈文家。

【译文】

孔稚圭上表称:圣上洞察秋毫,如同手拿神笔,可断知一切。

【延伸阅读】

孔稚圭是南朝齐骈文家,曾和江淹同在萧道成幕中“对掌辞笔”。《南史·孔圭列传》记载,南齐时期,孔稚圭风雅翩翩,喜欢吟诗作对,酒量大,讨厌世俗,喜欢山水自然,居住的房子周围不加修饰,长满野草,坑洼不平,可以听到蛙鸣声。宋代徐钧《孔稚圭》诗曰:“草满门庭隐者家,却贪禄仕醉纷华。北山不用讥猿鹤,亦有人嘲两部蛙。”

【原文】

庾廙〔1〕,字幼简。侍中袁彖〔2〕雅慕〔3〕之,赠鹿角书格〔4〕、蚌砚、象牙笔管。

【注释】

〔1〕庾廙:即庾易,字幼简,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隐士,朝廷屡次诏其做官,不就。

〔2〕袁彖:字伟才,小字史公,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北朝时期官员、诗人,仕宋、梁两朝。

〔3〕雅慕:甚为仰慕。

〔4〕书格:即臂搁,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

【译文】

庾易,字幼简。侍中袁彖非常仰慕他,赠送他鹿角、臂搁、蚌壳制作的砚和象牙笔管。

【延伸阅读】

█竹刻诗文臂搁

书格即臂搁,是古人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不着纸,以防墨污的文具。臂搁除了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还会使腕部感到舒服,尤其是写小楷字时,故又称腕枕。臂搁多为竹质,多用去节之竹筒分劈成三刻制,因是枕臂之用,宜浅刻平雕,以刻制书画为主,如镌座右铭以为警策,刻所喜诗画以作欣赏,刊挚友至亲赠言以为留念。夏日时,文人挥毫泼墨,将臂搁枕于臂下,可防臂上汗水洇纸,也因竹子性凉祛暑,故竹臂搁也称“竹夫人”。长短与镇纸相近的臂搁,也可充当镇纸。

【原文】

陶弘景〔1〕,字通明。年四五岁,常以荻〔2〕为笔,画灰中学书,遂为善隶。

【注释】

〔1〕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2〕荻: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在水边,叶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编席。

【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当他四五岁的时候,常常用芦荻作笔,在灰中练习书写,后来善于隶书。

【延伸阅读】

南朝梁陶弘景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著作等身,养生、炼丹、医药、音乐、历法皆有专著,十五岁作《寻山志》,述说自己倾慕方士的隐逸生活。晚年整理校订了《神农本草经》,写就武器专著《古今刀剑录》,在与梁武帝论书的信札集《与梁武帝论书启》一书中,讨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优劣,为后世书家所重。

陶弘景一生,跨宋、齐、梁三代,齐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在举国崇佛的背景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陶弘景隐居茅山,清人唐黼墀题陶山寺有一副楹联:“六朝霸业成誓水,千古名山犹姓陶。”“陶山”二字遂沿用至今。

【原文】

范岫〔1〕,字懋宾,济阳考城人。每居,常以廉洁著称。为晋陵〔2〕太守,虽牙管一双,犹以为费。

【注释】

〔1〕范岫(xiù):字懋宾,考城(今河南商丘)人,因孝而名,为官廉洁。

〔2〕晋陵: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

█象牙管毛笔

【译文】

范岫,字懋宾,济阳考城人。每在一地做官,都以廉洁著称,他在任晋陵太守时,即使只有一双象牙管的毛笔,还认为太靡费。

【延伸阅读】

《南史》记载,范岫的父亲在平定竟陵王谋反案中被诛,范岫在母亲培养下长大,对母亲很孝顺,母亲死后,范岫便一直吃素。范岫为官以清廉著称。他任长城县令时,有个用木头做的装头巾的小箱子,几十年没换过。在晋陵时有一双象牙管笔,算是比较高档的花费了。

【原文】

《太公阴谋》〔1〕:笔之书曰:“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注释】

〔1〕《太公阴谋》:西周姜尚(姜太公)所著,又称《太公阴谋三十六用》,与《太公金匮》《太公兵法》合称《太公》。

【译文】

《太公阴谋》上说:有关笔的书上说:“笔毫茂密,人掉进水里还可以脱身,掉进文祸里则不可活命。”

【延伸阅读】

《古诗源》卷一载《笔铭》:“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意思是有的人可以用文章罗织罪名置人于死地。“毫毛茂茂”指笔毛茂密的样子。“陷水可脱,陷文不活”,是说文人的笔锋有时候比兵器更加利害,落水的人尚且有救,而谗言构陷却可置人于死地。

文能诛心,陈琳为袁绍撰讨曹檄文,正逢曹操头痛风发作,听到陈琳的讨贼檄文,惊出一身冷汗,头痛病不药而愈,足见陈琳文笔之犀利。

【原文】

蔡邕〔1〕《与梁相》:复惠善墨良笔,下工所无重,惟天恩厚施,期于终始。“工”,一作“士”

【注释】

〔1〕蔡邕(yōng):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

【译文】

蔡邕《与梁相》上说:您又送我好墨和良笔,我这种德才浅薄之人,只希望您天恩厚施,不离不弃。“工”也写作“士”。

【延伸阅读】

从徐坚《初学记》上看,文中应为“下士”而非“下工”。“下工”指技艺低劣的工匠。在古代医书中如《灵枢》中出现过“下工十全六”的记载,即医术差的医生治愈率十有其六。

下士,则代表中国古代贵族官阶。《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实际上,下士还指才德差的人,如《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中葛洪也说:“草野下士,焉知方略?”可见,下士更是古人对自己的一种谦称。

【原文】

徐广〔1〕《车服仪制》曰:古者,贵贱皆执笏〔2〕,缙绅〔3〕之士者,缙笏而垂绅带也。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像。

【注释】

〔1〕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省莒县)人,徐邈之弟,曾为秘书监。

〔2〕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用来记事。

〔3〕缙绅:官宦的代称,原意是插笏板于衣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缙,也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译文】

徐广《车服仪制》上说:古代,人们无论身份贵贱,都会手执笏板。缙绅之士,就是腰插笏板而下垂布带的意思。有事的时候就书写记下来,所以常常头上插着笔。如今的白笔,就是这种制度的残留。

【延伸阅读】

笏,又名“朝笏”“手板”“笏板”,古代臣子上朝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作为指画及记事之用。秦汉之前称“圭”。朝笏兴于周废于清,秦汉后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朝笏还有礼仪之用,众臣手执朝笏以示对帝王尊敬,先前主要用来记事,以作备忘之用,后来成为官阶的象征。

【原文】

《礼》云:“史载笔,士载言。”注〔1〕云:“谓从于会同〔2〕,各持其职,以待事也。笔谓书具之属。”

【注释】

〔1〕注:郑玄对《礼》所作的注解。

〔2〕会同:泛指朝会。

【译文】

《礼记》上说:“史官负责记录政事,士负责进献史实言论。”郑玄注释说:“这是说跟随主君参加朝会之时,各自遵照自己的职责,等待处理自己的事务。笔是用来书写的用具。”

【延伸阅读】

载笔,即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孔颖达疏曰:“史,谓国史,书录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载言,即记录国家盟会之辞,后亦泛指记录史事。一般认为,史书纪传中需要适当载言,即“时人出言,史官入记”。

【原文】

《典略》〔1〕云:路粹〔2〕,字文蔚,少学于蔡邕。为丞相军谋祭酒〔3〕,曹操令作状奏孔融〔4〕,融诛之。后人观粹所作,无不嘉其才而忌其笔。

【注释】

〔1〕《典略》: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所著古代野史集,系其抄录诸史典故而成,已散佚。

〔2〕路粹:汉末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为曹操的幕僚,后为曹操所杀。

〔3〕军谋祭酒:文职,由曹操设立,主要为曹操拟写文书(如檄文等)。

〔4〕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译文】

《典略》上说:路粹,字文蔚,年少时曾跟蔡邕学书。他担任曹丞相的军谋祭酒时,曹操让他上奏诬告孔融,然后诛杀孔融。后人阅览路粹的作品,无不嘉许他的才华而忌惮他的笔锋。

【延伸阅读】

孔融为人放荡不羁,蔑视朝纲,《后汉书·孔融传》说:“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与白衣祢衡言论放荡,衡与融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也。’融答曰:‘颜渊复生。’”孔融与祢衡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孔子,孔融说祢衡是颜回。“曹操既积嫌忌,而郄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在曹操的授意之下,路粹写了《为曹公与孔融书》。孔融最终因为与祢衡等人搞“浮华交会”,以虚乱实而被曹操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