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之造
笔管的原料、长短、粗细亦颇有讲究。战国秦汉时毛笔多用木杆,魏晋以后,文人士大夫以竹喻君子,遂多用竹管。其中尤以竹竿上有深色斑点的斑竹,即湘妃竹为贵。
【原文】
韦仲将《笔墨方》〔1〕:先于铁梳梳兔毫及青羊〔2〕毛,去其秽毛讫,各别用梳掌痛,正毫齐锋端,各作扁,极令匀调平好,用衣青羊毫。羊毫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固。痛颉讫,以所正青羊毫中截,用衣笔中心,名为“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青毫,外如作柱法,使心齐亦使平均,痛颉内管中,宜心小不宜大。此笔之要。
【注释】
〔1〕韦仲将《笔墨方》:韦仲将即韦诞,仲将是其字,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三国魏书法家、制墨家,官至光禄大夫。《笔墨方》是记载制墨方法的书,现已失传。
〔2〕青羊:黑色的羊。
【译文】
韦仲将《笔墨方》上说:先用铁梳梳理兔毫和青羊毛,等到去除了其中污秽的毛发后,分别用梳子背部拍打,使兔毫平整,尖端整齐,然后将其拍扁,使其非常均匀平整,再在外面包裹青羊毛。青羊毛要在兔毫头下端二分左右,将它们合在一起拍扁,然后卷起来使之非常牢固。拍完卷好以后,用平整的青羊毛中段包裹笔的中心位置,是为笔柱,或者叫“墨池”“承墨”。然后再用青毫,外如作柱之法,使笔心整齐,也使其平均,用力插入笔管中,笔芯宜小不宜大。这是制笔的要点。
【延伸阅读】
韦仲将是魏明帝时书法家、制墨家,袁昂评价说“仲将书如龙拏虎踞,剑拔弩张”。魏国的宝器铭题,都是韦诞所书。皇帝赏赐给他的笔墨,他都不用,上奏说:“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时人以韦诞墨、张芝笔与左伯纸并称“三绝”。
《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魏明帝建造凌云阁,使韦诞在高空题字,等韦诞下来时,头发斑白,于是传下家训禁止儿孙学书。
█〔清〕佚名 是一是二图
【原文】
王羲之《笔经》曰:《广志会献》〔1〕云:“诸郡献兔毫,出鸿都门〔2〕,惟有赵国毫中用。世人咸云兔毫无优劣,笔手有巧拙。意谓赵国平原广泽无杂草木,惟有细草,是以兔肥。肥则毫长而锐,此则良笔也。凡作笔须用秋兔。秋兔者,仲秋〔3〕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4〕去夏近,则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近,则其毫脆而秃;惟八月寒暑调和,毫乃中用。其夹脊上有两行毛,此毫尤佳;其胁际扶踈,乃其次耳。采毫竟,以纸裹石灰汁,微火上煮,令薄沸,所以去其腻也。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5〕(凡兔毛长而劲者曰毫,短而弱者曰毳),裁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令治(用以麻纸者,欲其体实,得水不胀)。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然后安之。惟须精择,去其倒毛,毛杪合锋,令长九分,管修二握,须圆正方可。后世人或为削管,或笔轻重不同,所以笔多偏掘者,以一边偏重故也。自不留心加意,无以详其至。此笔成,合蒸之,令熟三斗米饵,须以绳穿管悬之水器上一宿,然后可用。世传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锋端劲强有锋铓〔6〕,余未之信。夫秋兔为用,从心任手,鼠须甚难得,且为用未必能佳,盖好事者之说耳。昔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7〕矣。近有人以绿沉漆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然后为贵也。余尝自为笔,甚可用,谢安石、庾稚恭〔8〕每就我求之,靳〔9〕而不与。
【注释】
〔1〕《广志会献》:即晋郭义恭撰《广志》,多记载南方地区风土物产,原书已佚。
〔2〕鸿都门:位于东汉洛阳城内。汉灵帝刘宏曾设立鸿都门学,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3〕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民间称中秋。
〔4〕孟秋:指秋季第一个月,农历七月。
〔5〕毳(cuì):细毛。
〔6〕铓(máng):刀剑等的尖端。
〔7〕踬(zhì):碍,阻碍。
〔8〕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曾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庾稚恭:即庾翼,世称小庾、庾征西,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
〔9〕靳(jìn):吝惜,不愿给予。
【译文】
王羲之《笔经》援引《广志会献》说:“各郡县进献兔毫,都从鸿都门出入,其中只有赵国的兔毫堪用。世人都说兔毫并无优劣之分,制笔的工匠才有巧拙之分。我认为赵国平原广阔没有杂草野树,只有细草,所以这里的兔子长得肥美。兔子肥则兔毫长而锐利,这才是制作良笔的材料。凡是制作毛笔一定需要使用秋天的兔毛。秋天的兔毫,是指在仲秋时节所取的兔毫。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孟秋距离夏天较近,所以兔毫既焦又嫩;季秋距离冬天较近,那么兔毫又脆又短秃;只有仲秋八月寒暑调和,兔毫才适合使用。兔子的脊背上有两行毛,这两行是上等的兔毛;胁肋处的毛发稀疏,质量次一等。采完兔毫以后,用纸裹蘸石灰汁,用小火煮,使其稍微沸腾,用来去除油脂。先用几十根人的头发,夹杂一些青羊毛和兔毳(凡是兔毛,长而硬的称为毫,短而软的称为毳),使其整齐平整。用麻纸裹住柱根,使其牢固(之所以使用麻纸,是为了使其材质紧实,遇水不胀)。然后取上等兔毫薄薄一层包裹在柱子上,以看不见柱子为宜,然后使其妥帖。一定要精心选择,剔除倒毛,毛的尖端要合出笔锋,使其长度为九分,笔管长度为两拳,必须圆而方正才可以。后世的人削裁笔管,造成笔的轻重不同。之所以有很多人握笔发偏,是笔的一边偏重所导致的。自己若不加以留心观察,就无法了解制笔的精髓。笔制成后,放在一起蒸,用能够蒸熟三斗米饭的水量,用绳子穿住笔管悬挂在蒸水器皿上一整夜,然后笔才可以使用。世人传说钟繇、张芝都用鼠须笔,笔锋强劲而有锋芒,我不相信。用秋天的兔毛制笔,得心应手,鼠须很难得,且用起来效果未必好,这有可能是好事者的传言。以前有人用琉璃、象牙做笔管,固然华丽,然而笔要轻便,重了用起来就不顺畅。近来有人送我绿沉漆笔管和镂空笔管,我用了好多年,也很可爱,不一定非得用金银珠宝雕琢,才算得上可贵。我也曾自己制笔,很好用。谢安、庾翼每每见了我就会索要,我都因舍不得而没给他们。
█〔明〕雕漆喜上眉梢纹兔毫笔
█竹雕狼毫笔
【延伸阅读】
毛笔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笔毛和笔杆上。文中所引王羲之《笔经》着重介绍了兔毫笔,并对笔管的材质略有提及。实际上,毛笔仅以笔毛的种类,就可分为以青羊或黄羊之须尾毛制成的羊毫笔、以山兔背部黑尖毫制成的兔肩紫毫笔、用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笔、用家鼠鬓须制成的鼠须笔、用鸡的胸毛制成的鸡毫笔、用猪鬃加工蒸制成的猪鬃笔,以及用不同兽毛按不同比例制成的兼毫笔等。
笔管的原料、长短、粗细亦颇有讲究。战国秦汉时毛笔多用木杆,魏晋以后,文人士大夫以竹喻君子,遂多用竹管。其中尤以竹竿上有深色斑点的斑竹,即湘妃竹为贵。战国秦汉时,笔头小,层次少,且习惯把笔插在头发中,故笔杆细而小。西汉毛笔,笔头已经加大了,笔杆也比较粗了,但是,还是一端削尖,便于插入发髻上。汉末张芝、韦诞后,书法用笔出现,笔头加大,笔杆加粗,便出现了空心竹管。笔管的长短也历经变迁,汉王充云:“知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汉代一尺约23厘米。唐代毛笔变粗,虞世南《笔髓论》说:“笔长不过六寸。”长度在17~19厘米之间,与今日毛笔长度相仿。
【原文】
《博物志》〔1〕云:有兽缘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以取为笔。岭外〔2〕尤少兔,人多以杂雉尾作笔,亦妙。故岭外人书札多体弱,然其笔亦利。其余,至水干墨紧之后,鬈然如虿〔3〕焉。所以《岭表记》〔4〕云:岭外既无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之。匠者醉,因失之,惶惧,乃以已须制上。甚善,诘之,工以实对。郡牧乃令一户必输人须,或不能逮,辄责其直。
【注释】
〔1〕《博物志》: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
〔2〕岭外:五岭以南地区。
〔3〕虿(chài):蛇、蝎类毒虫的古称。
〔4〕《岭表记》:地理杂记,全书共三卷,唐刘恂撰,记述岭南异物异事。
【译文】
《博物志》上说:有一种野兽善于爬树,花纹像豹子一样,名为“虎仆”,它的毛可以用来制成笔。岭外地区的兔子很少,人们多用野鸡的尾来制笔,也很好。所以岭外人写的书札大多字体孱弱,但是他们的笔很锋利。据说,等到水干墨紧之后,笔头弯曲如蝎子状。所以《岭表记》上说:岭外没有兔子,有位郡太守得到了兔毫,让笔匠制作成毛笔。笔匠喝醉了,丢失了兔毫,惊惶恐惧之下就用自己的胡子制成了毛笔。结果太守觉得很好用,询问起来,笔工只好具实以对。于是郡太守就命令每家每户必须缴纳胡须,有人交不出来,就要缴纳等价的物品相抵。
【延伸阅读】
除了各种动物毛,如兔毛、羊毫、狼毫、鹿毛、狸毛、虎仆毛、鼠须等,还有用植物纤维等做成的笔,如荆笔、竹丝笔、荻笔、茅笔等。更有甚者,还有记载用新生儿的“胎发”做毛笔的。如唐齐卫《送胎发笔寄仁公诗》中称:“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
【原文】
宣城〔1〕之笔,虽管答至妙,而佳者亦少,大约供进或达寮为之则稍工。又或以鹿之细毛为之者,故晋王隐《笔铭》云:“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盖江表〔2〕亦少兔也,往往商贾赍其皮南渡以取利。今江南民间使者,则皆以山羊毛焉。蜀中亦有用羊毛为笔者,往往亦不下兔毫也。
【注释】
〔1〕宣城:安徽宣城,古称宛陵、宣州,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2〕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南方六朝都泛称江表。
【译文】
宣城的毛笔,虽然笔管至为精妙,但上佳的很少,大致来说,进贡朝廷或供应官府的就稍微精致一些。还有人用鹿身上的细毛制笔的,所以晋代王隐《笔铭》上说:“难道制笔一定要使用兔毫吗?说到易于调制而不易秃的材质,还有鹿毛。”因为江南也少有兔子,往往会有商贾贩卖兔子皮到南方牟利。如今江南民间使用的毛笔,则都是用山羊毛制作的。蜀中之地也有用羊毛制笔的,相比兔毛亦不遑多让。
█竹毛笔
【延伸阅读】
宣笔始于秦代,产于泾县,因泾县昔属宣州总管,故名“宣笔”。韩愈《毛颖传》载,秦将蒙恬南下途经中山(今安徽泾县),见此处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改良毛笔。
宣笔成于秦,盛于唐宋,元明清后寥落。唐代,宣笔被列为“贡品”和“御用笔”,唐学者段公路《北户录》载,唐律规定“宣州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二两”,而宣州也成为全国制笔中心,李白《草书歌行》诗有“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之句。
唐朝陈氏、诸葛氏皆作贡,直到宋代诸葛氏笔犹为苏轼、黄庭坚等人推崇。元明清后,宣城笔开始衰落。
【原文】
今有以金银为泥书佛道书者,其笔毫才可数百茎。濡金泥之后,则锋重涩而有力也。
【译文】
当今有用泥金、泥银抄写佛经和道家经书的人,所用笔的笔毫只有几百根。蘸染金泥之后,则笔锋重涩而有力。
【延伸阅读】
佛教抄造、供养、受持经典是极为殊胜的功德,也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写经多用贝叶、丝帛、纸张等,以墨、血、泥金等书写。泥金作为较贵重的材料,多为皇室和富贵人家所用,以表虔诚与恭敬。
【原文】
今之飞白书〔1〕者,多以竹笔,尤不佳。宜用相思树〔2〕皮,棼〔3〕其末而漆其柄,可随字大小,作五七枚妙。往往一笔书一字,满一八尺屏风者。
【注释】
〔1〕飞白书:东汉蔡邕所创,笔画中丝丝露白,如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
〔2〕相思树:豆目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常绿乔木,材质坚硬,树皮含单宁,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
〔3〕棼(fén):纷乱,紊乱,众多错杂。此处为动词。
【译文】
如今的飞白体书法,大多使用竹制笔,效果非常不好。宜适用相思树的皮,将其末端散成丝状,并用漆涂刷其笔柄,可根据字的大小,制作五七枚笔为佳。往往一笔可以写成一个字,恰好可以写满一幅八尺屏风。
█〔北宋〕米芾 行书虹县诗卷(局部)
【延伸阅读】
飞白书,即“草篆”,由蔡邕首创,笔画中有似鸟头燕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燥润相宜,如枯笔写就,故称飞白书。王僧虔说,蔡邕偶见工匠用石灰刷墙,从中得到启示,创造了飞白体,一度成为汉魏宫阙匾额题字的首选。
“飞白书”自汉发轫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书坛名家、僧道工民,效仿者众。魏文帝曹丕,隋炀帝杨广皆游心于此。唐太宗酷爱王右军飞白,此后唐代帝王将相多擅飞白。
【原文】
《墨薮》云:王逸少《笔势图》〔1〕:“无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今之小学〔2〕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注释】
〔1〕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笔势图》:即《笔阵图》,一说为卫夫人所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
〔2〕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属于经学的附庸。
【译文】
《墨薮》上援引王羲之的《笔势图》说:“先在八九月间采集收取崇山峻岭中的兔毫,制作笔头长为一寸,笔管长为五寸,笔锋整齐笔腰强劲者为妙。”如今从事文字学研究的人,说到制笔有四句口诀:“笔的心柱要硬,覆盖的笔毛要薄,笔尖似锥,整齐如凿刻而成。”
【延伸阅读】
《笔阵图》阐述了执笔、用笔之法,并列举了七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旧题多认为是卫夫人所撰。卫夫人师承钟繇,擅楷书,字体清丽,有唐人评价其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东晋〕卫夫人 笔阵图(局部)
【原文】
李阳冰〔1〕《笔法诀》云:夫笔大小硬软长短,或纸绢心〔2〕、散卓〔3〕等,即各从人所好。用作之法,匠须良哲,物料精详。入墨之时,则毫副诸毛,勿令斜曲。每因用了,则洗濯收藏,惟已自持,勿传他手。至于时展其书,兴来不过百字,更有执捉之势,用笔紧慢,即出于当人理确定矣。
【注释】
〔1〕李阳冰:字少温,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
〔2〕纸绢心:指缠纸有心笔,与散卓相对,最初的笔毛只绑缚在笔杆周围,故中空有心。
〔3〕散卓:即无心笔。将中心硬毛和一副、二副软毛混合一处,形成大笔心,取消墨池功能,并在大笔心外加副毫。
【译文】
李阳冰《笔法诀》上说:笔的大小、软硬、长短,或者纸绢有心笔,或者无心散卓笔等,都是根据各人的不同爱好而定。制作方法要求笔匠技术高超,所用材质齐备精良。蘸墨的时候,要使笔锋和笔侧的毛不能倾斜卷曲。用完之后,则洗涤干净收藏起来,只能自己使用,不能传给他人。至于不时用笔以施展书法,兴之所致也不过百字,更有拿笔、抓笔的姿势,用笔的紧与慢,都由书写者根据情况据理而定。
【延伸阅读】
毛笔可分有心笔和无心笔两种,王羲之《笔经》:“以麻纸裹柱根,欲其体实,得水不胀。”此即缠纸有心笔,散卓笔则是将笔毫散扎起来的无心笔。
散卓笔,又称“诸葛笔”“无心散卓笔”,宋宣州诸葛高善制此笔。散卓笔“无心”,不用柱毫,而用一两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一笔可抵他笔数支,为时人所贵重。黄庭坚《山谷笔说》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出其半,削管洪纤,与半寸相当,其捻心用栗鼠尾,又过三株耳,但要副毛得所,则刚柔随人意,则最善笔也。”因为笔头多纳于笔管中,只笔毫锋尖外露,写起字来,弹性更好,且不易有散锋、脱毫之弊。
█〔唐〕李阳冰 三坟记(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