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注重语气:FBI告诉你悠扬的声音能提高身价(2)
在辩论赛中,语速更是可以直接反映出对方的心理特征。当双方在进行辩论时,每名辩手都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用尽可能快的语速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如果辩手能够在说话速度上占据上风,不仅可以有效挫败对方的锐气,还能增加自身的信心。可是,如果一些人面对对方强势的语言攻击或者别人的伶牙俐齿,或选择缄口沉默,或选择含糊其辞,表现出一副口讷语迟的状态,就会给自身带来不利影响。如果陷入此类窘境中,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会助长对方的气焰。
“语速可以很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态,因而,只要你留意他的语速变化,你就能捕抓到他的内心变化。”这是查理·威廉·米勒对FBI进行培训时曾说过的一句话。在他看来,语速的变化虽然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心理特征,而在与人交谈时,只要掌握了对方的心理特征,那么接下来你们的交流基本可以在愉快中结束。
一名FBI探员讲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一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以伪装的身份同一个嫌疑人结识并成了朋友。FBI了解到,这个嫌疑人沉默寡言、性格偏执,很少与人来往。但在一次街头制造的偶遇中,这名嫌疑人突然间大发热情,滔滔不绝地同这位FBI讲起话来,这令FBI感到非常诧异。紧接着,FBI对这名嫌疑人进行了更加严密的监控,果然,在第二天,嫌疑人就采取了犯罪行动,之后被立即逮捕。对此,FBI心理学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嫌疑人在作案之前,由于内心极度紧张而引发的巨大压力,他一直想找人倾诉或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美国心理学家亚伦·皮斯表示,一个对人不满或者怀有敌意的人,因为不能正常交往,所以说话的语速会不自觉地放慢;相反,当有人说谎或心怀敌意时,说话的速度会加快。尤其是想取得别人的谅解时,不仅语速会加快,还会找一些话题以示亲近。一位FBI心理学专家说:“男人在外面拈花惹草后,回到家往往会对自己的妻子无事献殷勤,并滔滔不绝地讲很多话。这似乎是很合乎规律的现象。因为一般人在心里烦恼不安或愧对等情感时,说话的语速常常是快得异常,以此自欺欺人,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与恐惧。但是,他们却没有经过冷静的思考,说出的话往往都是空乏无物。这样,心思细腻的人会很轻易地看出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对此,做过多年FBI高级探员后又做过数年联邦调查局局长的托马斯·J·皮卡德也表示赞同。他曾说过:“语速变化可以很微妙地反映出人们的心理情绪,如果认真观察人们的语速变化,你将会了解到很多以前不曾发觉的信息。尤其是在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时,留意对方的语速变化尤为重要,联邦特工通过留意犯罪嫌疑人的语速变化已经破获过很多案件。”在工作中,托马斯·J·皮卡德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件:
2001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巴吞鲁日繁华商业街附近,接连发生了几起性质恶劣的分尸案件。这一天,一位清洁工像往常一样一边和服装店的老板打着招呼,一边收拾垃圾。忽然不知从哪里跑来了一条气势汹汹的洛特维勒犬,只见它疯狂地跳起来将清洁工刚刚整理的垃圾弄得乱七八糟,然后竟神奇地从垃圾里面搜出一根很大的肉骨头。
突然,服装店老板的脸色变白了,清洁工回头仔细一看,这只大黑狗嘴里叼着的哪里是一根肉骨头呀,分明是一个人的大腿呀!于是,清洁工连忙报了案。
托马斯·J·皮卡德接手此案后,一时不知所措。说来也巧,就在托马斯·J·皮卡德特工接手此案的第二天,那只发现了尸体大腿的洛特维勒犬竟然又在市郊的一条小河中发现了一个人头。托马斯·J·皮卡德得到这条信息后,连忙对此进行调查,而经过DNA检验,这个人头和那条大腿果然来自一个人,而且托马斯·J·皮卡德特工发现死者是一名女性,就对这一地区的失踪人群进行调查,最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死者名叫爱丽丝,是一名医生。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托马斯·J·皮卡德特工将怀疑的目光锁定在了市郊附近的一个名叫理查德·比利的男子身上,当时有人在傍晚看到一个和理查德·比利相貌十分相似的人在小河旁边不知在忙些什么,而由于天色已晚,对这个人看得也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并不能确定那个人就是理查德·比利。
随即,托马斯·J·皮卡德对理查德·比利进行了调查,但奇怪的是,托马斯·J·皮卡德发现,理查德·比利和死者并没有直接接触。就在案情扑朔迷离的时候,托马斯·J·皮卡德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信息——理查德·比利对漂亮的女性有些反感,而死者生前打扮时尚,长得也十分漂亮。这时,托马斯·J·皮卡德好像明白了事情的起因。于是,他连忙对理查德·比利进行了审问。
在审问过程中,托马斯·J·皮卡德提了一些不太敏感的信息,而理查德·比利也不慌不忙,以平时比较缓慢的语速应对。当托马斯·J·皮卡德问道:“你认识爱丽丝吗?以前见过爱丽丝吗?”理查德·比利有些慌乱,他的语速也变得快了许多:“我可不认识这个女人,以前也没有见过这个女人。”
托马斯·J·皮卡德从理查德·比利慌乱的神情以及突然变快的语速上感觉到这好像印证了自己之前的判断。
托马斯·J·皮卡德笑了笑,对理查德·比利说道:“别紧张,伙计。4月6号那天晚上9点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干什么?”理查德·比利依然用很快的语速回答:“那天我下班后就和朋友一起喝酒,之后我有点醉,就直接回家了。那时候,我大概正在喝酒吧。”后来,托马斯·J·皮卡德将话题转移到理查德·比利已经死去的妻子身上:“说来也巧,爱丽丝的职业和你的妻子一样,也是一名医生。你现在还很思念你的妻子吧?”这时,托马斯·J·皮卡德看到理查德·比利露出了一丝仇恨的目光,不过很快就隐去了。理查德·比利语速加快,神情有些激动地说:“我很爱我的妻子,不过很不幸两年前她因车祸去世了,到现在,我还时常梦见她。”托马斯·J·皮卡德特工接着说道:“你的妻子的确不错,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怀念她呢。她不仅漂亮,而且十分善良,救了很多的病人……”理查德·比利听到托马斯·J·皮卡德特工的这些话后,神情变得激动起来,当他听到托马斯·J·皮卡德说自己的妻子善良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激动地说道:“她才不配做我的妻子。她整天穿得花枝招展的,招蜂引蝶,后来竟然还和一个男子关系密切,并向我提出了离婚。不过,没过两天,她就发生了车祸,而我……”
托马斯·J·皮卡德接过他的话,说道:“其实,你十分怨恨你的妻子。不过,很不幸,你的妻子发生了车祸,而你原本想报复她,却因此只好不了了之了。案发那天,你喝多了酒,看到爱丽丝独自一人在外面,你看到她就想起了你的妻子,想起了她的背叛,于是你就将她杀害,并分尸了。可以说,爱丽丝很无辜地就成了你发泄怒气的替罪羊。”理查德·比利激动地说:“爱丽丝有什么无辜的,她穿得花枝招展的,如果我不杀她,她早晚也会成为像我妻子那样水性杨花的女人……”托马斯·J·皮卡德生气地打断理查德·比利的话,厉声说道:“够了,你残忍地杀害了一个无辜女子,竟然还死不悔改,你的下半生就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中度过吧。”
托马斯·J·皮卡德正是从犯罪嫌疑人突然加快的语速上发现了一丝异常,并证实了自己之前的推断。之后,他再通过合适的审讯方法,慢慢引导犯罪嫌疑人道出事实的真相,顺利地侦破了此案。而理查德·比利在刚开始回答FBI那些与案情关系不大的问题时,虽然语速正常、从容应对,但当FBI提及那些敏感信息后,理查德·比利却神情激动,语速加快,从而暴露了自己作案的嫌疑。可见,语速变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丝玄机,那就是这个人的心理发生了某种变化,可能隐瞒了一些信息或者正在说谎。
3 用和缓的语气平复对方的失控情绪
在日常交流中,语言沟通是主要途径,而语气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BI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在谈话过程中总会在无意间加入自己的语气,而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行为人的情感表达。比如在融洽的谈话过程中,语气的加入可以让谈话气氛更加融洽;而如果是火药味十足的谈话,语气的加入很可能使交谈双方陷入冲突。据此,心理学家表示,语气往往是情绪波动的真实外在体现。行为人如果对语气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有足够了解,不仅可以避免使用不当语气,还可以通过对方语气准确捕捉其心理信息,了解对方所思所想,为自己做出合理的言行寻求依据,以求最终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
FBI心理学家对人说话的语气和不同语气所对应的不同性格特征作了一些观察,他们发现,一个人说话时的语气不仅体现出他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关系到他一定的性格特征。比如性格沉稳的人,在任何一种情绪和心理作用下,语气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而性情多变的人却不同。性情多变的人说话时的语气,正如他阴晴不定的脸色和情绪,开心的时候,感叹、祈使语气居多,且语调明朗活泼;沮丧时则多怀疑语气,说话有气无力。
FBI的探员们在办案和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也会通过聊天的方式,感知到嫌疑人习惯性使用的说话语气,结合嫌疑人的其他特点,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嫌疑人的性格特征。如果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不堪重负,心情变得暴躁,根本不愿意配合审问,那么负责审讯的探员通常就会转移话题,用和缓舒适的语气与嫌疑人交谈,尽量营造出轻松温馨的氛围,引导嫌疑人放松戒备,积极配合案件审讯。只要一个人拥有足够强大的气场,他说话的语气是可以感染周围的人的。在社会上具有声望的人,面对公众演讲时,总能够让听众认同他的观点,并慢慢在心理上与他达到同频。
2004年,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午休时,军事基地的几个士兵在一起闲聊。突然间,一名袖标上印有“美国海豹突击队”的士兵拿起上了镗的手枪,对准基地的厨师,而且情绪异常激动,呼吸急促。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埃尔维斯上校看到,他意识到这个士兵可能遭遇了什么变故。
于是,埃尔维斯上校上前问道:“嘿,朋友,怎么了?”
“我讨厌这里,讨厌做无所谓的牺牲!”这名士兵激动地大声喊道。
“你到底遇到什么困难了?”埃尔维斯关切地问。
“都是这该死的战争!每天都有那么多同伴牺牲!”士兵奋力咆哮着,同时流下眼泪。
根据士兵的面目表情和言辞,埃尔维斯上校意识到,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在他心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才进而引发了他的极端行为。
埃尔维斯上校先生对士兵微笑了一下,然后调整自己的语气,缓缓地告诉士兵:“你的家人都以你为荣,因为你在为国家争光,他们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同时他们也不希望你会做出任何傻事。”这时,这名士兵开始抽噎起来。埃尔维斯继续低声劝道:“我知道你对当前的情况不满意,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而如果你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反抗的话,不仅会伤害别人,同时也会伤害你自己。”过了一会儿,埃尔维斯意识到自己的劝说起到了一定成效,似乎碰触到了对方的软肋,于是,他立即改用命令的语气向士兵说道:“现在,你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慢慢向我走来,然后把枪交给我。”正当在场的其他士兵对埃尔维斯的命令表示怀疑时,这名士兵竟然低头缓缓地向埃尔维斯走去,并将枪交给了他。
从最初这名士兵的咆哮可以看出,如果当时用比较强硬的态度制服这名士兵,必会激起他的反抗,甚至还会产生流血事件。埃尔维斯上校则通过对方的声音,推测出其心理反抗程度,理智地采取了应对措施从柔和的语调到强硬的语调最终解开了士兵的心结,化解了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语气的杀伤力并不比一把手枪的杀伤力弱——只是,手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语气则“借刀杀人”。与人交谈时,对方说话时的语气,除了能向我们传达他此时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以外,还能够使我们觉察到他对我们的情绪反应。一个人偶然得知了对方的丰功伟绩,如果见到对方时他使用了肯定和赞赏的语气,那么就表示他心里是为对方感到骄傲的;但如果他说犹疑,语气中有不屑的成分,那对方就明白他心里不舒服。因此,FBI心理学家建议,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不妨适当进行一些正确的引导性语气交流,这对良好的性格形成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那些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孩,家长和老师在和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语气技巧的运用就会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不过,因为语气形成对于行为人来讲很难察觉,而且随着情绪改变而变幻无常,行为人要想掌握一定的语气交流技巧,就必须对相关的心理知识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