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改革开放近40年后,中国社会越来越“什么都要钱”,货币化交易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于深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一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向钱看”可能让人难以自在。一切都变成了冷冰冰的货币交易关系,叫人怎么接受呢?可是,威廉·戈兹曼教授在《千年金融史》中告诉我们:货币化和广义金融化发展不仅没有让人类社会变坏,反而使人类变得越来越文明,催生了个人自由,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同时带来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如果把这本书的英文书名“Money changes everything”直译的话,那就是“货币改变一切”,也就是说,货币化并不可怕,因为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货币化不仅促进了人类的良性发展,而且还正面地改变了一切!

对于喜欢思考的读者而言,戈兹曼教授的这些结论其实不难理解,而且他会在这部著作的各个章节中通俗地讲解这些道理。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对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已经习以为常,走遍天下都不用担心是否带够了现金,有信用卡和手机就行。可是,不久前却不是这样。我出生于1962年,那时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经济体制都反货币化,国家实行供给制,货币的流通性达到历史新低。那时我生活在湖南茶陵乡下,父亲作为生产大队干部,经常出差。但每次出差,他不是带上钱,更不可能带上信用卡或手机,而是带上几十斤米、几斤菜,还有被子、席子等。回头想想:当外出时必须自带粮菜、被子,而不是具有通货性质的货币,一个人怎么可能自由远行、远走高飞呢?由此看来,在一个不允许货币化的社会,人的生存会与具体的生活必需品捆绑在一起,而物品的重量及其易烂易损的性质使其流动性远低于货币,实质影响是限制了人的自由度,约束了每个人的选择空间,想要远走高飞也不太可能!相比之下,纯粹的货币,即钱,不仅仅是高流动性的价值载体,而且是“身份中性”、“地位中性”、非人格化的“通货”!货币不与具体的人捆绑在一起,这很关键:不管你是农民、地主、工人、资本家还是官员,一百块钱就是一百块钱,不会因你的身份而不同,也不能因为你的身份而不收!这就是为什么在全面货币化和“只讲钱”的社会里,人的自由度反而更高,社会阶层反倒不重要。

当然,上面谈到的只是货币化催生自由的一个视角。为了更详细更全面地认识这些道理,读者就得通读《千年金融史》。

我和戈兹曼教授已经认识三十余年。我们相识于1986年,那时我们一起在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1990年读完博士后,我们先是分别去其他大学教书,后来又在1999年前后回到耶鲁一起共事。这些年里,我们不仅相互了解并成为好友,他也在职业上给了我多方面的影响,是他引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他的天赋和背景非凡。由于戈兹曼教授的父亲原来是耶鲁大学的考古与历史学教授,他就出生在耶鲁校园,从小受到耶鲁人文精神的熏陶。长大后他又在耶鲁读本科和博士,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于历史和人文的热衷。如今,他在主流金融学领域是世界著名的资深学者,影响力深远,在包括中国和世界多国的历史尤其金融史、艺术史方面,他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权威。他的办公室几乎就是一个艺术馆和金融博物馆,收藏品既有《管子》等经典著作,也有中国商周硬币、明代纸币以及其他国家不同时期的钱币、债券、股票、期权真品。《千年金融史》综合了他多年的收藏、思考和研究,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涯和人生阅历,也展现了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痴迷。这部著作没有一般金融书籍所惯有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而是以基于真实史料的历史故事为主,娓娓介绍货币和其他金融创新在世界不同地方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货币化和金融化,认真阅读并领会这部著作的精华,其必要性和价值显而易见。

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教授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