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脚下话鼓楼
鼓楼,又称谯楼,楼上贮钟鼓以报时刻。我国七大古都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建置有晨钟暮鼓,用以报时。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首都北京、古都南京的鼓楼仍巍然屹立,唐都西安则鼓楼与钟鼓翼然分置,整旧如新,成为古城一重要景观。曾经是西夏首府的银川,其鼓楼至今仍耸立城市街道中心,雄伟、古朴,给这座塞上古城增添了独特的风姿。而位于吴山脚下的杭州鼓楼,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雨,充分反映了吴越文化的特色。这一古建筑却在1970年那个动乱年代,不顾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对,以妨碍市区交通为由,被强行拆除,只留下了鼓楼的地名。这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杭州的鼓楼,原称朝天门,为五代吴越时期杭州罗城城门之一,建于唐代昭宗年间(889—903)。据《吴越备史》所载,当时担任镇海军节度使的钱镠,第一次扩建杭州城,“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五十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这次扩建,主要是拓展了隋唐杭州城的西南部。过了三年,又一次扩建杭州城。这次扩建工程规模很大,据《资治通鉴》记载:“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城,周七十里。”其拓建范围是,自夹城东亘江干,泊钱唐湖(今西湖)、霍山(在昭庆寺西)、范浦(在艮山门),凡七十里。这一次是对隋唐旧城东北部作了更大范围的扩建,先后建城门有十,朝天门就是其中之一。钱镠所建的杭州城,不仅城垣坚固,建造的城门也十分讲究。以朝天门为例,宏伟壮丽,它是当时罗城的起点,西接伍公山(吴山)东麓,东连望仙桥,是子城进入罗城第一重大门。据《西湖游览志》载:“城楼叠石基高四仞又四尺,东西二十八丈,南北半之,中为通道,横架前梁,承以藻井,四周壁立牙柱三十四。城楼之中还贮钟鼓以报时辰。城楼东西两侧筑武台,各可容士兵百余人。左右均可由石级盘曲而登。”南宋建都杭州,朝天门仍之,御街穿门而过,极为繁华。至元代,杭州城垣和城门悉被拆去,以示一统,唯朝天门保留。至正年间,江浙行省平章康里庆童,更名拱北门,并在陟山的西墙开门,沿数百级石蹬直登伍公山。门楼上署“登高览胜”,明洪武八年(1375)改为“来远楼”,未几,参政徐本更名为“镇海楼”。门南城楼正书“镇海楼”,城楼北面篆书“吴山奇观”。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杭城大火,镇海楼毁,后修建叠构三层,栏盾周绕,巨钟、鼓左右悬架,规制宏远,为杭州巨观。清称鼓楼。民国二十三年(1934)建江墅路(后更名中山路),由北而南行驶的车辆穿楼门而过。鼓楼东侧另建通道,称鼓楼湾,供由南向北的车辆行驶。鼓楼拆去后,此地统称鼓楼湾。其遗址被称为“街心广场”。现鼓楼已于2002年重新修建。
有关“朝天门”“拱北楼”“镇海楼”等地名,在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没有对其涵义进行过考证。经查阅有关志书记述:“名朝天门者,盖瞻望于上,以礼汴京,故名之也。”(《七修类稿》)。又据明代文人徐渭的《镇海楼记》载:“吴越王钱氏所建,名朝天门,用以朝望汴京,表臣服之意。”这体现了吴越国王钱镠善事中国、不搞独立王国的决策思想,到北宋立国,钱镠孙钱俶纳土归宋,“拱北楼”其义与“朝天门”相仿,即“示尊君亲上之诚焉”。据明代商辂所作的《建镇海楼记》载镇海楼的涵义是:“至我朝,始更名镇海楼。天下潮汐,唯钱塘为异,奔激震荡,势若摧山,是楼左瞰海门,每鼍(tuó)鸣鲸吼,隐隐寥廓,天吴罔象,将俯首退听,镇海之义殆取诸此。”民间传说,镇海楼则是纪念鼓楼的肇建者吴越国王钱镠。因为钱镠曾任镇海军节度使,镇海楼之名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