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流通!流通!流通!(1)
认识社交币,从分类开始;获取社交币,从流通开始。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是流通,没有流通,就没有关注、没有影响、没有粉丝、没有后续发展。要使社交币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将它推进流通轨道,通过大规模传播来获得影响力。没有流通的社交币和空气一样没有价值,掌握流通方法,才能使社交币获得生命力。
流通需要什么?一平台、二内容、三个性、四策划,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交币的内容。价值带来传播,传播扩散价值。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传播者,盘活手中的社交币,就能让自己的价值再上一个台阶。
多元、迅速的传播,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
近年来,互联网出现了真正的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在这个“全民皆播”的时代,以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甚至个人电子杂志为代表的自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角色。自媒体携带着庞大的信息量,正悄无声息地演变成一种社会时尚,悄悄释放着平民大众斑斓的人性。
自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平民化,即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的主角。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给自己的专著《自媒体》起了“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的副标题,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自媒体平民化的最根本特点。在自媒体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旁观者”转变成“当事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在上面“想写就写”、“想说就说”。当然,我们在自媒体上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观点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平民化的自媒体,给了我们“想说就说”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蔓延。在自媒体世界里,由于所有人都可以拥有话语权,再加上网络传播的便捷与高效,因此大量的新闻、故事、新鲜事被迅速地传递与传播。于是,一个丰富、生动、开放、全面、多元的精彩世界,以近乎透明的方式,快速出现在我们所有人面前。多元、迅速的传播,是自媒体最大的特点,而这个特点能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
是的,传播带来了价值。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说:“媒介即资讯。”在人们的理解中,媒介只不过是传播工具,而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媒介即是资讯。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新闻价值、品牌价值、文化价值,有价值的传播才算是活着的传播。
在自媒体世界里,我们更容易看到传播的价值。微博、朋友圈一经转发,各种信息、舆论就从四面八方而来。这就好比大街上发生了一件热闹事,只要消息传播得快,看热闹的人肯定就会越来越多。
传播价值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是宣传品牌,或是推销商品,或是展示个人等,这些消息传播范围越广、速度越快,那么我们想要“推”出去的东西就会被越多人知道,这就是价值。
当然,在信息时代,传播的价值不能够简单地以有多少客户会买东西来进行衡量,它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宏观方面包括品牌扩大、口碑宣传、文化弘扬等;微观方面包括点击率、广告植入等。总而言之,信息传播能从很多方面带来价值,前提是我们的信息传播速度要快、传播范围要广。
例如,前段时间,有个90后建筑工人频繁出现在网络上。这名被网友称为“搬砖小伟”的小伙,的确是一名建筑工人,但他凭借一身肌肉、魔鬼身材,以及高难度的健身动作,迅速在网上走红,并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然后,“搬砖小伟”在网络上拥有百万粉丝,而这个庞大的粉丝群体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六七千块钱的工地收入,加上广告收入,他每个月可以赚到两万多块钱。
在上面的案例中,信息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最直接的价值就是金钱,其实还有很多隐形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例如,“搬砖小伟”的个人品牌、人气等,这些都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但分量却挺重。在这个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除了价值还是价值。
现在我们再回到社交币上来。前面我们所说的信息传播,其实就是社交币最根本的流通方式。就像人民币需要流通才能实现价值一样,社交币也需要通过流通才能够实现价值。只不过在今天,社交币流通的最大场所是社交网络,是自媒体。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交币在其他地方没有流通价值,价值依然是存在的。如我们和朋友聊天、同客户谈生意,都是需要用到社交币的,也都是要依靠社交币来帮助我们创造价值的。我们只是想说,因为在自媒体上无可比拟的流通性,社交币才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或者说,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是信息流通。
在自媒体时代,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交币的创造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有些人创造出来的信息内容,无法实现信息流通,这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假如我们把人民币一直锁在保险箱里,那它同白纸又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这个道理。流通赋予社交币价值,而我们要想创作出高价值的社交币,就必须让它拥有传播的物质。
如果没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
某人在做微商,总是天天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信息。可是,由于创作信息不得要领,他发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人愿意看,更没有人搭理他。可他还是不死心,每天继续坚持拍照、写鸡汤发到朋友圈里。就这样整整坚持了3个月,他终于有了回报——朋友圈里大部分人都把他给拉黑了。
显然,这个人做微商是非常失败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他失败的原因:信息内容创作不合格,无人阅读传播,货物自然也就卖不出去。重点在哪儿,我们找到了吗?信息内容创作不合格是因,无人阅读传播是果,而这个结果是他做微商失败的真正原因。
中国有句谚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在这里也是很合适的。“酒香”为什么不怕“巷子深”,因为香味它能够自动传播啊!酒藏在巷子深处,酒香可以传播很远,所以外面的人能闻着酒香找到美酒。假如酒无香味,且又藏在巷子深处,那恐怕永远都无人问津了。传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社交活动中,既然信息传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够让信息活起来并广为传播呢?原因无他,我们的信息内容要符合传播的条件,也就是说“酒”必须要香。
总结起来,我们想要“酿出好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用心去创作,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想着一味地刷存在感;打破传统思维,以新鲜手法包装信息;持续不断地输出精品;定位清晰,特色鲜明。
总之,想方设法让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我们的社交币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梅西在微博里发布的每个字,都是流动的社交币
如果你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里,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梅西是阿根廷著名足球运动员,四届金球奖得主,曾力压队友苏亚雷斯和对手C罗,成为两次荣膺欧洲最佳球员的第一人,现效力于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巴赛罗那足球俱乐部。
辉煌的战绩、非凡的球技、优雅的风度,令梅西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之一,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在这里,我们不惊叹梅西的控球技巧有多么娴熟,也不议论他的低调性格有多么可爱,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呢?梅西很有名,很讨人喜欢,有很多粉丝。关注梅西的腾讯微博,我们就能发现,他在上面的粉丝数已经超过2000万——在自媒体时代,微博粉丝数量较多的公众人物是大V,梅西显然是个超级大V了。微博是一个开放式平台,每个用户都是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大V们显然是那些最耀眼的环节。
梅西的微博粉丝数量极多,这使得他微博中的每条信息都能像重大新闻一样四处扩散——想想看,超过两2000人收看信息,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传播效果呢?网络上曾有这样一种说法,用以形容微博粉丝惊人的传播效果:粉丝超过1个,你(博主)就是自娱自乐;粉丝超过100个,你就是一本内刊;粉丝超过1000个,你就是个布告栏;粉丝超过1万个,你就是一本杂志;粉丝超过10万个,你就是一本都市报;粉丝超过100万个,你就是本地电视台;粉丝超过1000万个,你就是省级电视台;粉丝超过1亿个,你就是中央电视台。换一种说法,梅西的微博就相当于两个省级电视台。
如此,我们就能比较容易想象得出梅西微博惊人的影响范围了。
回到我们之前的假设——假如你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里,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现在我们知道,假如某人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里,就相当于在两家省级电视台同时播出,那将会产生极大的传播效应。
信息时代,最难得的就是关注度。根据某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约有一半微博用户会把名人列为自己的关注对象,梅西超过2000千万的粉丝也说明了这一点。假如有某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信息内容里,那么这个名字将会在第一时间被庞大的粉丝群体知道,也就是被推广开来。换句话说,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可能瞬间就会变得家喻户晓。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情况,人们看到之后会不会产生兴趣甚至是记住,那又另当别论。我们想说的是,庞大微博粉丝群体将产生强悍的推广传播作用。
传播主体随时随地可以发布信息。一条信息发布后,其所有粉丝都能同时接收到,并可以一键转发到自己的微博里,形成再次传播。也就是说,当某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信息里,除了梅西的粉丝可以看到,还有部分梅西粉丝的粉丝同样也可以看到,从而形成更大的传播范围。
我们一直在谈论社交币,知道社交币能帮助用户完成某种社交任务,也知道有价值的社交币能形成极大的传播范围。现在某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信息里了,也就是说,从他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高高坐在“有价值的社交币”的宝座之上,让上千万人阅读甚至传播。这将带来巨大的价值。这些,从一些名人微博里出现了广告就可以看出。
例如,2014年时,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明星张亮在节目中迅速蹿红。之后,他因面膜软广告引起争议,却也因此而收入20多万。一条微博最多也就100多字,却能带来几十万的进账,真可谓一字千金。
有微博营销公司坦言,明星们转发微博可以明码标价,一条微博几万到上百万不等,虽然价格昂贵,但效果却非常好。原因就是,在明星们的微博平台上,那些广告以社交币的身份得到了传播扩散,同时也将带来价值。
现在我们来回答最初的假设:当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梅西的微博信息内容里时,这个名字将会以社交币的身份被广泛流通和传播,而流通和传播就会带来价值。
互联网时代,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主流传播大军。在微博里只有两件事,关注与被关注,梅西被超过2000万粉丝关注,他发出的每一个字都可能会成为粉丝关注的焦点,而这些焦点无疑会成为流动的社交币。
让信息内容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是流通,流通的关键是魅力——无论是个人还是产品,都需要具备独特的“诱人”魅力。
为了更好地展现魅力,实现传播流通,社交币的制造者们往往绞尽脑汁,用光怪陆离的办法将信息涂抹得五颜六色。他们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既然魅力女人更容易讨男人欢心,那么魅力信息也会更容易讨用户欢心。
以朋友圈为例。通常,朋友圈里社交币的核心内容是文、图,以及视频和语音,其中文字是使用得最多的表现形式。因此,社交币的制造者们往往会下功夫把大量精力放在文字上,希望以此来展现自己的魅力。他们究竟是怎样做的呢?在制作、拟定文字部分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语出惊人”,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经典文字:
2015年元旦,杜蕾丝发声——“happy new year!”这是新年祝福没错,可它偏偏在这句话下面跟了音译——“嗨,陪妞一夜!”巧用音译,一语惊人,既打出了广告,又牢牢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再来看看另一例杜蕾丝的惊人之语:2015年4月,一位女教师语出惊人,以一封辞职信红遍网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杜蕾丝紧跟这句震撼人心的辞职信,以“世界别有洞天,我想去探探”,一语毁掉小清新,引起了广泛的传播。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以上文案所蕴藏的内在含义,只看字面,是不是足够吸引人呢?显然,的确是。社交币创制造者们在创造信息内容时,必须要吸引人,尤其是第一句话。这是取胜之道。好的文字能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阅读的欲望与好奇心都马上被勾了起来,于是阅读、流通的目的便能轻松达到。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创作信息内容的时候,可以毫无原则、没有针对性地哗众取宠。我们在制造社交币时,其内容一定要建立在既能展现个人魅力又能对用户社交产生帮助上,否则就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也许能激起他人一时的兴趣,但不会实现真正的流通。
对于社交币来说,无论是以文字出现的信息、以图片出现的信息、以视频音频出现的信息还是文图视音结合出现的信息,魅力都如同优秀歌曲开头的旋律,对于传播流通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去深入体验那些散发着特殊韵味的信息魅力。
约翰·卡普斯是广告界的奇才,“广告教皇”奥格威曾称其为“最有效果的文案撰稿人之一”。我们知道,广告文案其实是社交币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约翰也可称为“社交币创造奇才”。他“奇”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他25岁时写的一则广告文案——“当我在钢琴旁坐下开始演奏的时候,他们笑起来了”,这是20世纪最有名的广告之一。
广告文案全文如下:
当我坐到板凳上时,他们都在笑我,直到我开始弹起来。
“他真的会弹吗?”一个女孩低声细语。“当然不会了!”亚瑟大叫,“他从未弹过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