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正视技术的两面性

一、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技术是人类达到理想境界的阶梯,是创造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手段。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踏进了文明的大门;工业技术的进步,则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我们今天的物质享受和文化生活,是过去人类梦寐以求的;今天的许多事物,是我们的祖先所不敢想象的。当祖国的运动健儿在大洋彼岸奋力拼搏时,亿万同胞可以通过卫星电视分享他们胜利的喜悦。“朝游北海,暮宿南溟”也不再是什么神话了。今日的飞机、船舰、汽车、火车、高楼大厦、电器化家庭,无一不是工业技术发展的赐予和技术进步的成果。没有现代工业就不会有今天的文明社会。

然而,工业技术在人们的印象中却并不总是光彩夺目的。从另一方面讲,甚至有人对它深恶痛绝,因为它造成人类生命的丧失与健康的危害,以及带来了令人厌恶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工业革命初期,工业所造成的肮脏环境还只限于厂房内和工厂区;现在,它所造成的污染影响已扩大到地球上的几乎任何一个角落。因此,有人摒弃工业生产,主张回到自然体系中去;有人逃离工业城市,到野地山林里去体验大自然的生活;还有人着手建立古典式的田园村舍,力图摆脱现代工业的影响。但是,所有这些思想和行为,到头来只不过是梦幻或出出风头而已——这些“创业者”一个个又回到城市,回到工业社会中,没有人能长久地生活在我们祖先的环境条件里。其实,即使宣称不要现代工业的人,也避免不了穿戴现代工业生产的衣服鞋帽,使用近代技术制造的物品和工具,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现代工业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因而作为现代人,想要脱离工业社会和摆脱近代科技的影响,就如抓住自己的头发想使自身离开地面一样困难。

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难道工业技术本身生来就既是福星又是祸根吗?是不是工业化必然给生命与健康带来风险呢?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当今严重的工业事故与环境污染并不能只怪工业技术本身,主要是因为人类在进行工业生产时,设计、制造出有缺陷的技术,并应用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同时,就是对于合格或称安全可靠的技术,由于人为的行为不当和管理的失误也会导致技术的失控,从而产生负面的作用——事故和环境灾难。具有缺陷的技术不能把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而是大部分以废物的形式浪费掉了。例如,能源对技术社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都是有限的。世界的石油总储藏量估计在4000亿立方米,目前每年的开采量超过30亿立方米,假如不采取措施,现有的石油资源大约在100年被开采殆尽。煤的储量虽比石油大得多,但也并非无穷的,只不过能供人类开采几个世纪而已。对于如此宝贵的能源,人类又是怎样合理利用的呢?就美、日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其能源利用率也不过50%,而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还不到30%。也就是说,大部分能源不但白白地浪费掉了,而且成了污染源。

根据化学家的观点,地球上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无用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和利用它们。煤、石油、天然气包含着多种有用物质,如煤中含有工业上极为重要的硫,从石油和天然气中可提炼出大量合成材料的原料,等等。现在把它们简单地燃烧掉,只利用其中的碳和氢,仅仅提取了少部分热能,而其余的大量元素物质和利用价值却被完全忽视了。不仅如此,它们还都以含毒废物的形式被排放出来:硫变成了二氧化硫,金属元素成了有毒颗粒物,结果造成环境严重恶化。不仅天然的物质利用不当会造成危害,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和生活的品质,人类还利用技术创造了很多很多过去自然界没有的化学物,这些化学物在造福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

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意外事故的严重以及造成环境危害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而在于采用技术的先进和完善程度。

在工业社会的早期,由于采用的技术落后,甚至近乎野蛮,虽然生产规模不大,但造成的事故和污染却十分惊人。1900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镇上建设了一座硫酸厂,采用硫铁矿作原料。生产者只简单地将硫铁矿与木柴相间堆积成层,点火燃烧,用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来制造硫酸。这种简陋的生产方式使大量二氧化硫散失,熏死了周围一万多亩土地上的所有植物,直至今日,那里仍是寸草不生。

现在,人类的生产水平虽已比几十年前大为提高,但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很低,尤其像我国这样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与管理不善的生产方式,使能源的浪费和原料的流失更为严重。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大部分煤炭未经加工处理就直接用于燃烧,不仅热效率低,而且煤炭的绝大多数成分都以废气、粉尘和煤渣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这是我国许多城市和工业区黑烟滚滚、煤渣成山、大气飘尘严重超标的根本原因。我国仅造纸、制糖、制革、合成脂肪酸、合成洗涤剂等五大轻工行业,每年排出的悬浮固体物就多达120万吨,BOD5(排出废水的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高达135万吨。造纸工业每年用火碱近百万吨,只有二十几万吨回收利用,其余都变成了水污染物质。我国化工行业的原料利用率也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原料都转化为污染物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了。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技术上的缺陷是造成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二、两种前途

我们已经认识了技术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利弊。从中可以看出,生产的效率、生活的质量、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不仅与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与人们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密切相关,而且对人类的未来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现今,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变革时期。在这个剧烈的变化过程中,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怎样,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展望未来对我们今天的态度和行动有极大的好处。

1.严峻的未来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在任何一种生物的进化史上都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人类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其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变革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人类文明史上,农业社会历时数千年,工业社会至今不过三百年,目前又面临着新的变革时期,这就是某些社会学家所称的“信息社会”或“信息革命”。这种新的变革,也许只能延续几十年,但可以肯定的是,变革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将更加巨大,更加深刻。在信息社会的重大变革中,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是空前和最为突出的。

在工业社会以前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受自然的制约,人与大自然的斗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在这个时期,火是人与自然斗争的最强大武器,焚山烧林、开辟农田、驯养禽畜等,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主要内容。这种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下,人类面对的主要是来自自然的灾祸。

工业化将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工业社会里,矿物能源代替了传统的薪柴木炭,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大工厂取代了小作坊,技术大行其道。技术创造了效率,也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城市,人群由农村涌向城市,一切都向大型化与集中化发展,随着而来的就是损失对意外事故极其敏感,人类的生产、生存风险扩大。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征服自然的手段和技术已取得了重大发展,自然界已基本置于人类的控制之下;全世界60多亿人口对地球的压力已接近其承受的限度;工业社会赖以生存的矿物能源已呈匮乏趋势;自然资源已被广泛开发,有些已开始衰竭;生产效率已达到极高的程度,以至于要再加速提高已甚感困难,而从减轻负面影响和损失方面,即利用间接“减负为正”的策略来提高经济增长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切告诉人们,以牺牲生命、健康和环境为代价得到的文明已发展到高峰,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模式继续下去,即对技术的负面作用不加遏制,使技术带来的风险居高不下,人们还是持征服自然的姿态,动用反生态的技术干预生物圈,那么也许到本世纪中期,人类就会遇到严重的麻烦。

人类所处的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工业经济是以工业技术为前提,以资源经济为重要基础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类为挽回经济的增长,不惜为技术付出巨大的生命、健康和环境代价。在人类考虑“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时,安全与健康作为人类最根本的命题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管理、法律和行政的手段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但严格地讲,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奏效。于是,人类开始从更深刻的层面上去思考,即从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上去思考,由此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人类必须摒弃工业文明时代奉为公理的观念、理论、方法和行为准则。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萌发和产生的。

对于人类面临的技术风险,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生存的高度来认识。

2.光明的前景

如前所述,如果没有科学地利用技术进行掠夺式的生产,在安全方面,则会导致人类意外事故频发、生命与健康风险极高、经济与财产的意外损失巨大;在生态环境方面,世界迅速城市化、资源大量消耗、环境遭污染、生态受破坏。值得庆幸的是,20世纪末期,有效控制技术风险,不仅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前提,也成为生活质量和生存保障的基本要素。

迅速崛起的能源革命,将使永久性能源——核聚变逐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矿物能源;深层地热、太阳能、风能、水力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将得到开发和利用。能源多样化以后,我们再不用像现在这样为开采、运输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而奔忙了,同时,矿物燃料燃烧时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有可能随之迎刃而解。

发展迅猛的信息革命也会引起生产与生活的巨大变革,对环境质量也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电脑将使生产变得高度自动化,一切原料和材料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会因而减少。上海有一些设备陈旧的落后小厂,一经在关键地方安装上电脑,就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电脑用于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可迅速处理多因素的环境问题,预防大面积或严重污染事故的发生。办公与家庭生活电子化,将使许多事情不需要出门就能办妥,这又将大大减少交通流量,从而相应减少交通污染和拥挤造成的身心伤害。据统计,美国每一城市的居民每天仅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处之间使用的汽油平均相当于64.4千瓦,如果将12%~14%的城市上下班职工的工作通过电讯手段来完成,每年就可节约7500万桶汽油,这样美国也就不必进口石油了。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迅速地获得一切所需要的情报,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的理想,从而人们不再需要集中在一起,也不会再出现“超级城市”问题了。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技术,对增加农业生产、改善未来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拼接培育出特殊品种的作物。例如,促使禾谷类作物能像豆科作物那样进行固氮,那么就可不必再施化学氮肥,这意味着既能避免施肥造成的污染,也可消除氮肥厂这样的污染源。如果能把玉米等作物由一年生变成多年生,就可减少耕作,并防止土壤过多损失。假如能将动物的基因拼接到植物中,也许会产生含有动物蛋白的植物,到那时就用不着再通过饲喂家畜来获得动物蛋白,从而有可能避免因过度放牧而造成的草原退化。还有,人们是否可以动用生物技术培育特殊微生物来消除某些污染物质呢?当然,虽然有些事情还只是科学家们的设想,但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设想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

技术风险问题说到底乃是技术不完善或缺乏认识(安全意识、安全科学态度),以及安全对策不力所造成的。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已显示出对提高技术风险的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生产继续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意外事故率(如交通安全的万车死亡率、亿客公里死亡率,职业工伤的万人死亡率、百万工时伤害频率等)逐年下降,这些多数是采用新技术和完善安全法制、强化科学管理的成果。因此我们应相信,在日益发展的新技术推动下,技术意外问题将同整个人类的前途一样,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3.必须立即行动

现代安全问题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人的生命与健康损害,二是对社会、企业、家庭的财产危害,三是对环境的破坏。

由于技术风险是在人造系统中发生的,因此,从哲理上讲,所有由于技术风险造成的意外事故都是可防和可控的。但是,由于技术危险的客观存在,要绝对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又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技术风险控制水平应多大才是合理的。一位世界著名的安全科学家说:如果人造系统中引发的意外死亡率低于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的死亡率,这样的人造系统就是安全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以及经济基础的差别,政府制定和社会可接受的意外事故率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尽一切力量去有效地防范由于技术风险造成的意外事故,为社会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安全健康水平基本上能够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相适应。

实现一个理想的安全目标是人们的热切愿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的,是生活质量的需要。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困难也相当大。例如,据我国原国家劳动部对20个省市和16个产业的权威调查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工业生产各行各业存在可能导致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隐患有982项。公安部门的调查表明,我国的厂矿、城市公共场所和家庭存在有13.82万处重大火灾隐患。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安全科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完成这样的任务,无论财力、物力,都有相当大的困难。由此可见,我国安全生产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工作将是多么艰巨!

当前,我国的经济力量仍比较薄弱,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安全法制建设和管理不善等都是导致意外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虽然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许多新兴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将使本质安全有所提高,但这种硕果大多会发生在发达国家里,发展中国家想要达到这一步,似乎还需要度过不少的艰苦年月。目前,发达国家正在致力于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以高超的技术产品去占据市场,将许多危害性较高的传统产业,如采矿、钢铁、造船、冶金、化工等移向第三世界。这种转移,对发达国家的环境将带来益处,但对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人类的安全来说,究竟如何,人们正拭目以待。

安全生产、安全生存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已越来越明显。现代人类的物质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度,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迅速增长。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已成为企业、社会和家庭非常关注的问题。安全就是生活质量,珍惜生命,健康胜金,这些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保护我们的生命与健康,创造安全健康的生存世界,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因而在任何生产活动中,都必须“目中有人”,既有生产观点,又有安全观点和环境观点。如果说,过去人们为了经济而不顾生命与健康的价值,那么今天需要的却是为防范技术的风险和保护脆弱的生命与健康而奋斗。就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还不断传来重大意外事故发生的不幸消息,如“大舜号”沉船事故,200多人丧生;河南焦作娱乐场所火灾,70余人死亡;江西萍乡数月间连续发生三次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令人震惊,发人深省。惊心不仅是因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更主要的是因为人们的无知行为。想想我们的目标,看看我们的现状,差距有多大!因此,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增强安全科学的意识,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强化科学的安全管理,加大技术风险的防范投入,保护我们珍贵的生命、健康与财富,保护有效的技术生产力。愿广大读者都投身到这一有益于人民、造福于子孙的伟大的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