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一、居家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1.生活中意外事故知多少

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种状况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的生存增添了许多危险和危害因素。现代生活方式比起传统生活方式对人为意外事故更为敏感,意外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更难与控制。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现代生活中的意外事件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生活方式及内容的变化,越来越成为人类最为烦恼的事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狂风暴雨中的一个宁静的港湾。无论是层楼突起,还是巷陌深深,家无不以安全、舒适给人们以温馨的感觉。因此,人们都认为家庭、居所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对于现代家庭来说,由于技术的不断引入,高层建筑、家用电器、新材料与新能源的利用,使家庭在获得舒适的环境、方便高效的用具、快乐刺激的设施后,却把灾祸的“幽灵”引入了家庭和居所。坠落、中毒、割伤、烫伤、起火等意外事故成为家常便饭,特别对于孩子,家庭已失去“安全大后方”的意义。在美国,死于家庭事故的占全部意外事故的60%。

生活意外事故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为原因(直接或非直接的)造成的不期望或意想不到的人的生命与健康危害及损害的事件,如交通事故、火灾、触电、溺水、坠楼、中毒(煤气、石油气、天然气体中毒,食品中毒等)、刺割、运动伤害、爆炸(燃气爆炸,高压锅爆炸等)、气管异物、烫伤,等等。

2.各领域的安全事故现实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事故,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8%,是除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在很多经济发达国家,生活意外伤害事故已经成为人类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死因。美国1993年生活意外事故死亡人数高达40530人,其10万人的死亡率是8.7,是劳动生产事故死亡率的2.5倍;失能伤残人数800多万人,是生产事故伤残人数的2.6倍,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活事故是生产性事故的2.3倍。正因如此,非生产性意外事故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国家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意外事故实情”统计分析报告中,生活意外事故一直是其重点统计和分析的内容。在日本,社会非常关心家庭的安全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生活意外伤害事故死亡高达4万人,其中除了交通事故(占生活意外事故的一半)以外,就是家庭意外事故。20世纪80年代在新加坡,全社会一年发生的意外事故中,生产性事故仅占16%左右,公路交通占17%,家庭事故也高达14%;新加坡的整个社会一年死亡原因统计中,生产性意外事故仅占4%左右,非生产性意外事故高达10%。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还在于: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性意外事故由于政府管理和技术工作的重视,其事故率在逐年下降,而非生产性意外伤害事故,特别是家庭及社会生活意外事故在逐年上升。

据我国有关管理部门的统计,最高峰的2002年,我国每年由于职业工伤、交通事故、火灾三大领域的意外事故死亡高达14万人,其中交通事故约1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统计中未包括家庭、学校等生活领域的意外事故。按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结论,生活意外事故导致的生命风险是生产性意外事故的2~3倍。

在所有的生活意外事故中,老人和儿童是重点受伤害的对象。据统计,在所有生活意外事故中,老人和小孩受伤害的比例高达60%,而其中,儿童占三分之二。在所有的交通意外事故中,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比例占8%。根据上述的比例推断,可得到如下有关少年儿童意外事故状况的统计推断数据:

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约130万人;

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约8万人;

我国少年儿童年10万人意外事故死亡率约23人,几乎是职业意外死亡率的2倍;

我国每年死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约8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现象及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89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儿童意外伤害”大会,确认意外伤害为20世纪儿童重要的健康问题;国际疾病分类(ICD-9)中,意外伤害被单独列为一类疾病;国际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提出在20世纪末把意外伤害事故率相对于1990年下降25%,意外事故伤残率下降50%的目标。上述现象、经验、动向或进展都应引起我国全社会的重视。由此可以说,由少年儿童基金会推出的少儿安康成长计划是件及时而有重大意义的事。

二、技术风险就在我们的身边

1.无所不在的声音

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声音。风声、雨声、沉雷的隆隆声、海涛的怒吼声,还有那蝉儿鼓翅、鸟儿和鸣、虎啸猿啼,这一切汇成了一支大自然“交响曲”。后来,人类又创造了更加多样的声音,如悠扬的琴声、激昂的鼓号、甜润的歌喉……它们或使人感奋,或使人畅想……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无比丰富的声音世界里。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声音就没有脱离过人类生活。—躺卧在慈母怀抱中的婴儿能和着母亲心脏跳动的节律而安然入睡,若是放在寂静的房间里,就会惊恐得哭闹不休。科学家们通过对狗、狼等高等动物的观察发现,噪音和某些吵闹声会使动物消瘦,食欲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神经错乱,但是,过度安静的环境又会使它们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寿命缩短。如果没有声音,地球也许会同月球一样,成为一个死寂的凄凉世界。

声音由物体振动发出,通过空气传播,引起耳膜的共振,于是人就会感受到它。音乐有一定的旋律,强度也适当,所以人会感到悦耳动听;车辆和机器等嘈杂的声音则会让人感到厌烦,成为令人讨厌的声污染——噪声。

什么样的声音对人和动物有益呢?实践证明,只有大自然的动静规律才最有益于生物和人类生活。有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单细胞动物放在空气充足、营养丰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但不断给以振动刺激,这个小动物的生命并未维持多久。继而,他又做了进一步实验:在同样优越的环境下,杜绝任何振动并除去外面的“吵闹”因子,让这个小动物生活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中,结果它不仅不能很好地成长,反而很快就死去了。从而人们推测,可能只有大自然的声响才最有益于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慢,声音就低。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小,声音也弱。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通常是振动频率在每秒20次到2万次之间的声波。超过每秒2万次的超声波和低于每秒20次的次声波,虽然人耳听不见,但它们也都对人类生活和健康有重要影响。

1502年,探险家哥伦布第四次去美洲时,在魔鬼“百慕大三角”曾遇到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风暴。这位航海家写道:“浪涛翻天,一连八九天不见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见过各种风暴,可是从来没有遇到时间这么长,这么猛烈的风暴。”几百年来,已有成百上千的船只和飞机在这一地区神秘地消失,成为一大“自然之谜”。近年来,据一些科学家研究,“百慕大三角”的气候之所以奇特,是由于赤道热空气和北极冷空气在这里相遇,形成强烈的风暴;而飞机、船只的遇难,则是由于风暴产生的次声波造成的。

次声波对人有不可忽视的危害。据说,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位声学家曾把一台次声波发生器带进剧场,悄悄打开,结果本来安静的观众出现了惶恐不安的情绪,并很快蔓延到整个剧场。当关闭次声波发生器后,观众很快又恢复正常。次声波对中枢神经有不良影响,当它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产生恐惧、目眩、恶心、平衡失调等症状。据研究,每秒振动5次左右的次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能引起神经混乱、视觉模糊、血压升高、四肢麻木。强烈的次声波能损伤人的五脏,甚至可使机器运转失灵,船舶和飞机遭破坏。

次声源随处都有。自然界的闪电雷鸣、浪涛拍岸;生产活动中的飞机飞行、火车急驰、大炮发射、鼓风机轰鸣、柴油机运转、打夯机撞击等都在发出可听见声音的同时,也发出人耳听不到的次声。人体的某些感觉,如风暴来临前的不适感,往往是由较强的次声引起的。地震爆发前,都先有次声发生。强次声可使青蛙跳出井,老鼠逃了洞,鸡不进窝,牛不入圈。这些生物反应,现在已被人用作预报地震的参考依据。

次声不易被水或空气吸收,因而能传播得很远,这一点增加了次声的作用范围。次声如同噪声一样,都能造成声污染,危害有机体的健康。因此在研究和防治噪声污染的时候,对次声污染也不可完全忽略。

2.沐浴在磁场中

一块马蹄形的磁铁能将几厘米远的铁钉吸引过来。一块巨大的电磁铁能将成吨重的散碎废铁“抓”起来,装上运输车辆或投入熔炉。这都是由于磁铁具有磁场的缘故。

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地球的磁场强度为0.28~0.71奥斯特[1奥斯特=(1000/4π)安/米]。磁场对生物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认为,地球上许多生物的灭绝,就是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巨大变化的后果。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的磁场之中,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磁场作用,因而从未感觉到它的存在。

现在,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人为地创造了许多磁场,这些磁场的强度比地球磁场要强很多。例如,发电机内的磁场,其强大程度从所发出的电流就可以想象出来。磁场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人们可以巧妙地运用磁场的生物效应来治疗疾病。但是,强磁场也会损害有机体的健康。由于电与磁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往往同时发生。电的应用既然如此广泛,那么在生活中也就到处存在着磁场。

若把特制的磁体贴敷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就会形成一个局部的恒定强磁场,它作用于肌体,达到治病的效果,这种方法被称为“磁疗”。实践证明,磁场有一定的通经活络作用,可治疗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风湿关节炎等。磁场还具有消毒、抗感染、防浮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管病、骨折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如果1000~2500奥斯特的磁片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体部位,还具有麻醉作用,可应用于某些手术,据说成功率达90%以上。

在进行磁疗时,人们已经发现,过强的磁场能引起头晕、嗜睡等副作用。长期暴露在强磁场环境中,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衰退及荷尔蒙的失调。

近年来,许多国家对强磁场下工作的人员进行过不少调查,证明强磁场确有不良的作用。苏联人调查过一些经常接触300奥斯特磁场的人员,发现他们常有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和头痛、眩晕、耳鸣、起立时头昏及急躁等异常现象。我国也调查过强磁场下工作的18~30岁的部分人员,同样发现有人感到精神紧张、易疲劳、心率过速、失眠和毛发脱落等症状。

在强电流设备附近均有较强的磁场。在电流为3000安培和16000安培的设备附近,磁场强度可达50~300奥斯特[1奥斯特=(1000/4π)安/米]。工作在这种环境下,也有人感到头脑发胀、耳鸣、无力,以至引起心率过速和血压升高等异常现象。

磁场对人的作用一般较弱,不过某些人对磁场比较敏感。磁场对其他生物有何作用,如鸟类怎样利用磁场来判断方位等,是目前人们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3.生活在电磁波辐射下

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功率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在广播、通信、医学、工业、国防以及家用电器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成为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电磁波的广泛应用,也造成了生活环境的电磁辐射污染。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还将其列为“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之一。

电磁波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当人体承受超量的电磁波时,会导致出现头晕、恶心、工作效率降低、记忆力减退等病状。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与其频率、强度和作用时间长短等有关。一般来说,它所造成的现象在脱离其作用场后几小时即会消失。受电磁波严重影响的人,也可在几天内恢复正常。

一些学者研究指出,微波频段(300兆赫~300吉赫)电磁波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要比射频段(0.1~300兆赫)电磁辐射强。其作用可分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两类。

组成人体的细胞和体液分子大都是极性分子,外加的微波场力可使排列混乱的极性分子因定向作用而发生频率极高的振荡运动;为了克服介质的黏滞性,就出现因能量消耗增加而发热现象。如果外加微波力场过强,就会使调节系统承受不了,从而导致体温失控、上升,并引起—系列高温生理反应。巧妙地利用这种作用,可以对有机体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如使血液流动加速,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等,从而促进机体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这就是电磁波理疗的基础。但是,当电磁波辐射太强、人体暴露在100毫瓦/平方厘米以上的功率密度中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病理不可逆变化。

电磁波辐射的生物效应是复杂而又精细的,有很多现象不能用单纯的热效应来解释,这类作用统称为“非热效应”。环境电磁辐射通常都是低强度的长期慢性作用,它对人体的作用都归为非热生物效应。

据实际调查证明,在环境电磁辐射作用下,人体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生理反应。反复的低强度电磁辐射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诸如头昏、嗜睡、无力、记忆减退等病状。当辐射强度超过100毫瓦/平方厘米并长期照射眼睛时,由于热效应,可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形成“微波白内障”;即使是低强度电磁辐射,也会引起视觉疲劳、眼不适感和眼干燥等现象。电磁辐射对于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亦有影响,如通过对雷达操纵手进行健康调查,发现多数人的白细胞数偏低。此外,电磁辐射污染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亦都有一定的效应。

环境电磁辐射除了对生物体具有广泛而复杂的作用外,还会干扰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功能,也可能使自动控制装置失灵、飞机和船舶导航发生误差,甚至还可能使军事上使用的电爆兵器失控及某些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发生意外燃烧,等等。因此,在人类活动中,电磁辐射已成为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因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当对有关电器采取接地、屏蔽等预防措施,以避免这种看不见、听不到的污染的危害。

4.噪声刺耳

潮涌般的人流、隆隆的机动车、噪杂的工地、刺耳的汽笛、轰鸣的飞机,这一切似乎都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然而这些“噪声”也正是现代城市的通病。

噪声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世界各国每年发生的污染诉讼案件中,有近半数是噪声诉讼案。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首先是破坏听力。经常在噪声环境里工作的人,内耳听觉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引起听觉衰退,甚至耳聋。长期处于噪声影响下,还会引起心血管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噪声对神经系统的伤害更为常见,如引起头痛、头晕、心神不安、记忆力变弱、失眠等。噪声甚至能使人失去自我控制。在城市里,往往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有由于噪声污染引起的神经官能症。

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是“分贝”。50分贝以下的环境是安静的;75分贝以下对人体健康没什么影响;85~90分贝对人有轻度影响;95分贝以上的噪声对人可构成危害;130分贝会引起病态感觉;150分贝是人体忍受的界限;180分贝能够破坏金属;190分贝,就足以把铆钉从金属结构中拔出来。

街道上隆隆驶过的机动车辆,其噪声可达80~100分贝;大型球磨机可达120分贝;风铲、风铆、大型鼓风机、锅炉排气放空等甚至达130分贝。

我国城市噪声污染比较普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对20个城市进行噪声监测,发现全部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在交通干线附近和铁路两侧,居民尤受噪声危害。噪声是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噪声污染与交通拥挤有密切关系。交通拥挤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也给居民的心理和精神带来沉重负担。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平均每人只占有道路面积2.8平方米。由于道路不够,导致车辆行驶速度大大下降。上海市内货车的行驶速度由1964年的平均每小时30公里下降到现在的20公里左右,每年由此造成的营运损失达4亿元。天津市中心区汽车行驶速度更慢,平均只有11公里,每年的营运损失也达2亿元;职工上下班乘坐公共汽车单程时间超过1小时的大约占乘客的四分之一。据估算,全市职工每天上下班乘车时间如果减少10分钟,每年就可多创造4.4亿元的价值。

5.“热岛”效应

现代化城市总是与密集的高楼大厦、广布的公用设施、林立的烟囱和纵横交错的柏油街道相联系。这样的结构多半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白天,在太阳的辐射下,结构面很快升温,滚烫的路面、墙壁、屋顶把高温很快传给大气;日落后,加热的地面、建筑物仍缓慢地向市区空气中播散热量。此外,人口密集、耗能集中、排热量大,也使气温上升。因而,市区的气温常常明显高于郊区。众多的城市犹如一个个“热岛”,散布在广阔的大地上。据世界上20多个城市的统计,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3~1.8℃。例如,北京和南京市内的气温都比郊区高0.7℃;贵阳则高0.4~0.5℃;杭州高0.4℃。每到夏季,城市气温升得更高。1963年的一次实测,证明杭州市内官巷的气温比近郊的杭州大学高3.2℃,比苏堤高3.9℃。

城市“热岛”气候是一种利少弊多的现象。市区温度高,周围地区的冷空气就会向市区汇流,结果把郊区工厂的烟尘和由市区扩散到郊区的污染物又重聚集到市区上空,久久不能消散。对于诸如我国长江流域的城市来说,“热岛”气候使夏季的市区更加闷热难耐,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在城市环境中,除了温度升高之外,湿度也比郊区低。坚硬的路面、屋顶,不易存水,良好的排水系统又将雨水很快排定,因而市区的蒸发量大为减少,空气要比周围地区干燥。据欧洲的一些城市调查,其相对湿度比郊区低4%~6%。我国南京城内的相对湿度比郊区低3%,杭州低6%,贵阳低4%。在炎夏季节,最大相对湿度甚至达28%。随着城市的扩大和“热岛”气候的强化,城市不仅热,而且越来越干燥,逐渐成为不适于人生活的地方。

城市特殊气候的形成与空气污染亦有很大关系。城市上空烟尘的增加,不仅使太阳辐射减弱,而且在有烟尘时,空气中凝集水气的“凝结核”大大增多,容易形成雾。英国伦敦在1871~1910年内,人口增长了200万,雾日随着增加46%。南京市内年平均雾日也比郊区多32%,尤其在冬季较多80%以上。此外,露还招致云和雨的形成,从而阴天增多晴天减少。据统计,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从1861年起,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年平均晴天日数减少18天,阴天日数则增加41天。

三、生活中的化学

1.生活用品化学化

自石油化学工业兴起以来,人类的生活中便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化学制成品。从衣服、鞋、帽到餐具、洗涤剂、化妆品,从桌布、床罩到各式装潢、小孩玩具、交通车辆,几乎人们接触的一切物件多少总与合成化学有关。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代表的化学成品,因在发达国家价廉,所以其使用已到无可替代的程度,以致如果没有这些合成品,也许就没有现代化的繁荣和现代化的生活。2009年,单是塑料的消费量,比利时就达到人均200公斤(1公斤=1千克,下同),其次是美国170公斤,其他发达国家都达到了120公斤以上,中国人均达到了46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水平6公斤。

塑料制造容易,加工方便,具有质轻、坚实、绝缘、耐热等特点。用塑料薄膜包装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罐头食品、医药品等,易保存、不碎、重量轻;用泡沫塑料、酚醛树脂泡沫等做建筑用的绝热材料,可以建成省能、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化的家庭中,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多数取材于塑料。这些产品近年来的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塑料的应用。

但是,加工塑料时,为了赋予其适当的柔性,必须加入大量增塑剂,此外还要根据情况加入适量润滑剂、安定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等各种物质。这就使塑料成分大大复杂化了,而且所加物质大都是低分子类物质,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蒸发或逸出,并污染环境。1970年,侵越美军岘港野战医院发现,接受输血治疗的伤兵出现呼吸困难、缺氧、血压下降,以至休克死亡的现象。医生们分析了各种情况,并用犬进行试验,证明这是由于使用聚乙烯输血袋保存血液时,增塑剂酞酸酯溶解到血液中所致。酞酸酯与血液中的血小板有很高的亲和性,能结合形成微小凝集体。这种含有微小凝集体的血液输入人体内,会引起微小的血栓塞,从而导致伤兵的死亡。

塑料制品应用于食品包装和食具,更增加了某些物质经口摄入的危险。聚氯乙烯塑料成分中可能混有致癌的氯乙烯,因而不能用于包装食物;聚苯乙烯塑料可制成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的用具,但所含的有机物在水中会溶出,所以不能用来存放湿性食物;小儿有嗜食癖,喜欢啃咬拿在手里的东西,因而应注意不要给儿童用含毒塑料制作的玩具。

合成纤维也是近三四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合成纤维在许多方面已代替了棉布,成为主要的服装原料来源之一。大约从1965年开始,就不断有人提出家庭用品对健康的影响问题。穿着合成纤维衣服的人常出现疹子、瘙痒、湿疹等皮肤症状,有的还发生头晕、支气管炎等疾病。这是纤维中化学物质离解出来造成的。

纤维加工制造时,要加入防缩防皱剂、抗燃剂、防菌防霉剂及防虫剂等。其中,防缩防皱剂中的甲醛是公认的有害物质。吸入低剂量甲醛气体可引起结膜炎、鼻炎、咽炎、喉炎、顽固性皮炎等。有的抗燃剂可能有致癌性;防菌防霉剂所用的是用机汞和有机锡化合物;防虫剂常采用有机氯化合物,这些化学品都是有害物质,只是由于用量少,接触不多,所以才不致造成明显恶果。

所以,在现代生活中,只有充分了解各种化学物质的特性,正确利用这些东西,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目前,已经有数万种化学物质进入环境中,每年还有约3000种新化学物质从实验室或工厂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这么多化学物质对人类的威胁不仅表现在降低生活环境质量,引起中毒和疾病,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化学物质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从而殃及子孙后代,危及人类的未来。

2.食品化学化

如果有人提议给你的饭菜中加些化学物质,你也许会拍案惊呼,认为这是“害命”行为。其实,现代人类的食物早就化学化了,而且是人们主动将大量化学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去的。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早已摆脱了那种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庄园式生活。粮食、蔬菜、果品、肉类,无一不通过长途运输、长期储存,或多次加工处理,然后才送到人们面前。在这些过程中,食品里常常需要投放各种添加剂。此外,现代人过分追求食品的“色、香、味”,于是又向食物中添加名目繁多的“佐料”、色素等物质。这类添加剂大部分都是化学物质。据日本科学技术厅调查,日本人每天要摄入六七十种食物添加剂,总量达几克至10克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化学合成品。截至2014年,日本政府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达442种;美国FDA批准的可直接用于人类食品的添加剂种类达790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涵盖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共2200余种,其中直接使用的添加剂有290种,香料有1800多种,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100多种。这些化学物质虽然满足了人们各方面的要求,但食物却变得不安全了。

现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花样百出,如防腐剂、杀菌剂、漂白剂、抗氧化剂、甜味剂、调味剂、着色剂、发色剂等。实践证明,它们中的多数都有一定的毒性,过多地摄入,会在人体内积累,甚至会产生致癌、致畸等不良作用。例如,防腐剂水杨酸有积累性,过量摄入会引发呕吐、下痢、中枢神经麻痹,甚至有致死的危险。安息香酸能使受试验的动物死亡。用于柠檬和橘子防腐的联二苯,对心脏、肝、肾均有慢性损害。肉类发色保鲜用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我国烹调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味精,可能是一种能刺激神经的物质,食用过量会引起头痛、眩晕等神经症状,对有些人还会造成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对着色剂和甜味剂的安全问题进行过相当长时间的争论。多年的“人体试验”证明,一些广泛使用的着色剂原本都是有毒化学物质,如奥拉明有致头痛、心悸、脉搏减少、意识不清等的副作用;罗丹明B、菊橙、孔雀绿及人造奶油用的甲基黄都对肝、肾有害,现在均已禁用。我国在1960年规范食品中准许使用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苏丹黄等五种合成色素,这些都曾被公认为基本无毒无害的添加剂。可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报告说,苋菜红导致大淋巴肉芽肿、肠癌,对卵有催畸作用等,因而这种广泛使用的色系已面临“危机”。合成染料出现后,曾被广泛用作食品色剂,至今世界上仍有50多种这类染料被“自觉”地加到食品中。后来,由于人们不断发现它们对食品的污染,对其使用的限制也越来越严了。

食品的化学化看来已走到它的顶峰,人们对它的热情早已大大衰退,但为追求食品的“商品价值”而过量加入添加剂的事情还在继续进行。因此,食品化学添加剂的污染仍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

几年前,河南省曾发生过一起“鼠鱼奇案”:两个农民在从集市上买的鱼肚内发现了死老鼠。事情报告到工商管理局,但卖鱼人不承认自己作弊,于是官司打到了公安局。公安人员经过认真探查后推测,过程可能是:生产队在农田里施药,被鼠食入,老鼠吃药后干渴难忍,跑到河边喝水,并死于河中。死鼠被鱼吞食,鱼又被农民捕捞、上市,于是“鼠鱼奇案”发生了。近年来,化学物导致食物污染,甚至引起人畜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类一次性大量含入化学毒物而致死的事,还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各种类型“潜移默化”的积累污染,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和难于引起人们的警惕。

在就餐时,人们常常只注意藕丝是否香脆,米饭是否适口,鱼肉是否鲜嫩,而不去考查食物里是否会有什么毒性或其他问题。其实,当代广泛存在的污染物质同样弄脏了那些精美可口的饭菜。食物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生长于土地并需要水和空气,因而空气、水体和土地的污染必然会导致植物产品的污染,最终造成食物污染,危及人体。

农药是现代农田的“守护神”。但是,过量的农药常常残留在粮食里。山西曾发生过在高粱收获前施用3911农药,使高粱有机磷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造成人畜中毒的事故。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的有机氯农药是一种高残留的农药。长期使用的话,不仅粮食,饲料,而且畜肉、禽蛋等都会含有机氯农药,人体残留农药的积累量也十分“可观”,甚至胎儿未出世就已受到农药的污染了。浙江省曾测定过90份人体样品,六六六平均含量为21.31毫克/公斤,有一个出生两天的婴儿,脂肪中六六六含量竟达53.2毫克/公斤。

种类繁多的化学污染物还通过污灌、雨水、尘降、气体交换、固体废物弃置等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作物、粮食中,或者通过水体进入鱼虾体内。湖北鸭儿湖受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不少鱼变形,烹调后药味浓重,人们称之为“药水鱼”。这些“药水鱼”曾造成数百人中毒。因此,环境污染是现在食物污染的根源。此外,从作物收获、粮食运输、储藏、加工,到食品制作、储运、销售,周期甚长。在这样漫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而且还会发生各种沾污、霉变,很难保持洁净。日本的著名“米糠油事件”就是食品在加工过程受污染的典型例证。它的发生主要因为在米糠油的生产过程中混入了多氯联苯,人吃后中毒,发生眼皮浮肿、手掌出汗、脱发、呕吐恶心和全身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

除了这种加工设备带来的偶然性污染外,正常的食品加工或烹调也可能导致污染。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海岛居民多发胃癌。据研究,这是由于岛民常食烟熏食品造成的。加热是食品加工的主要方法。现在人们已经知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加热后,会产生众所周知的致癌物——苯并(a)芘。例如,用普通的方法焙干的咖啡豆含有极少量的苯并(a)芘(只有0.3~0.5微克/公斤);但在焙焦的咖啡豆中,苯并(a)芘的含量要高20倍。用烟熏烤食物更可能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

粮食或加工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仅可能因防虫灭菌需用一些有毒药剂熏蒸而造成污染,霉变也是主要的污染途径。现在人们已知,一部分霉菌能产生剧毒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它是致癌的剧毒物质。霉菌毒素的污染,可能是造成世界上某些湿热地带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食物污染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有人种植不施农药的作物,产品颇受消费者欢迎。有人企图寻找不受人类影响的无污染食品,因而求助于野生植物。不过,在目前的地球环境里,这些努力往往收效甚微,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地方绝对不受到化学物质的沾污,甚至连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由于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沿着苔藓→驯鹿→人的食物链富集,从而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毒害。因此,要获得真正洁净的食品,只有在人类的生存环境彻底改善之后才有可能。

总之,由于人类发展至今,各种生理功能大都已趋完善,环境中的致突变剂导致有益基因突变的概率已相当小,致突变剂带来疾病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为了保护子孙后代健康成长,必须尽量消除有害突变的各种因子,这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和国家盛衰的大事。

四、家庭意外事故风险

意外伤害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头号杀手,家庭意外是意外伤害的“重灾区”,在现代社会已成为现实和共识。意外伤害主要包括伤残和致死,其伤残的主要类型是:车祸、火灾、溺水、窒息、中毒、烧(烫)伤、跌伤、撞伤和击伤、动物咬伤、异物卡入喉鼻、针刺、踩到铁钉、割伤、其他伤害等;致死的主要类型有:车祸、淹溺、跌倒和高处坠落、噎塞、火灾、触电、物击、窒息、危房倒塌、自杀、他杀等。

据报载,1998年青岛市一户居民在搬进刚装修完新房后的第二天,全家三口人全部深度中毒,其中男主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专家分析,中毒死亡是由屋内的装饰材料所引发的。在内墙涂料中,乳胶漆是一种较安全的装修材料,因它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溶剂(包括水)、颜料和少量的助剂。在这些成分中,树脂、溶剂和颜料基本没有毒性,乳胶漆中有千分之三是助剂,只要其挥发不到一定的量,就不会对人产生危害。与油漆相比,乳胶漆的污染要小几千倍。研究表明,107涂料和有的家具上的聚氨酯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尤其是劣质的107涂料会使人致癌甚至死亡。所以,专家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使用那些不合格的107涂料,同时也必须关注家具漆和地板漆中所含的毒性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国生产的聚氨酯漆中所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TDI,其含量为5%以上,国际标准是0.3%以下。由此可见,我国生产的聚氨酯漆中的有毒物质超出国际标准的十几倍。

再看危险的氡。20年来,美国的科研人员一直在研究氡对人体的危害。氡是一种放射性物质,某些岩石和土壤中含氡。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使用含有氡的岩石及土壤制成的建筑材料,就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在美国,每年因建筑材料受到氡辐射导致肺癌的人数达15000~22000人,占整个肺癌发病人数的12%。美国国立研究院(NRC)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氡辐射仅次于吸烟,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杀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院的J.萨梅特说:“这项研究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不吸烟也患肺癌。”专家呼吁,人们应注意氡辐射给健康带来的危害。美国环保机构对氡的安全标准是:30%的人的住宅内氡辐射超过安全标准;40%的住宅内氡辐射平均值在1.25~4皮居里/立方米。研究人员称,对氡辐射是否还带来其他危害,如导致矽肺(硅沉着病,下同),还在进行深入研究。

总体讲,住宅居室内的风险涉及火灾、坠物、煤气中毒、跌倒、砸伤、触电、公害、污染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并不是单纯地指疾病或病弱”。因此,“健康住宅”就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具体来说,“健康住宅”的最低要求应达到:①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很低;②为满足①的要求,尽可能不使用容易散发出化学物质的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③设有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质排至室外,特别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住宅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④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⑤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走廊、浴室等温度要常年保持在17~27℃之间;⑥室内的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⑦二氧化碳浓度要低于1000×10-6;⑧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毫克/平方米;⑨噪声级要小于50分贝;⑩一天的日照要确保3小时以上;⑪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⑫住宅具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能力;⑬住房具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私密性;⑭住宅要便于护理老龄者和残疾人;等等。

居家意外事故中,儿童是主要伤害对象。石家庄市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在整理1997年10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326名意外事故患者病历时发现,儿童患者占27%,且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多。尽管抢救成功率很高,但仍有3%的小生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10.4%的孩子终生残废或留下后遗症。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是误服药物或药物过量中毒,占30.2%;其次为食物中毒和误服鼠药、农药等,分别占24.5%和19.8%;死亡率最高的是车祸和电击伤,占死亡儿童的56%。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家长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长自身就缺乏保健意识和医疗预防知识,所以在孩子健康保护方面很难实施有利的防护措施。用药不慎、药品乱放、食物不洁、鼠药农药无严密隔离措施,这些都使许多孩子受到了由家长引起的伤害。儿童误服药物和药物过量中毒也涉及医院和医生的部分责任。医生为堵塞漏洞,在为儿童开药时必须认真核查用药是否恰当,服法剂量可曾写清或交代清楚。因此,谨慎、周详、细致、醒目标记、多加说明仍然是医生努力的目标。一些儿童也是交通意外、劣质的电器商品漏电和啤酒瓶爆炸的受害者。

广州市妇儿工委2000年8月在全市12个区、县级市进行了一次儿童意外事故的调查,结果是每年死于各种意外的儿童都超过100人!调查显示,近年来在建筑工地、洼地水塘意外丧生,或因火患火灾、交通肇事、电击、食物中毒、烫伤等造成伤亡的儿童不计其数。其中1997年死亡201人,伤133人;1998年死亡167人,伤161人;1999年死152人,伤184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环境中存在着不少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隐患。有的建筑工地的拌泥池和石灰池都很深,且无任何护栏,一旦下雨积水就很危险;有些街面上的沙井无盖,当水浸街时就会形成一个个险恶的“陷阱”;有些农村地区的电线残破不堪,甚至霉烂得露出线芯;有的农户在高压线下盖房子;有的汽车保管站就紧挨着变电站。如海珠区马路边的变电器迁移后遗留下一个两米深的大水池,黄埔区的多数鱼塘和水塘均无护栏,黄埔大道跑马场前没有人行斑马线,等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对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的儿童形成生命威胁。

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对多年来儿童意外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5~9岁的儿童中,道路交通意外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类型;淹溺是第二种常见的意外死亡类型,多发生于0~4岁的幼童;高处坠落是造成意外死亡的第三种类型,也多发生于0~4岁的幼童。总的来说,意外死亡的儿童以0~4岁的幼童这一组占比例最大,占儿童意外死亡的40%,5~9岁的儿童占34%,10~12岁的儿童占26%。

从安全科学的原理出发,构成事故的4个因素是:人的因素、物态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的管理和协调。人的因素包括:个人所具有的安全知识,掌握的安全技能,以及人的安全意识,甚至人的观念、态度、情感、伦理、生理、心理等本质性素质。人的因素体现了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物态因素包括:生活、生存过程中的技术安全性,使用的工具和手段的安全可靠性,人造环境的本质安全化等。物态条件不仅受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制约,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对安全防范重视意识的产物。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人工创造的物理、化学环境等,如气候、地形、气温、季节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工的照明、物流、声环境等。环境因素一方面是人类如何科学地利用和协调,另一方面是人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改造、创造和利用。社会的管理和协调包括:社会的安全立法、监督完善方面,社会的安全教育、宣传能力,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等。

五、居家意外的防范

从各种意外的直接表现分析,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表现出:家庭和社会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儿童在意外防范方面的关爱不够;缺乏对家长和儿童本身的必要的安全初级教育,甚至训练,因而导致对简单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在一些娱乐、公共生活活动中具有盲目、侥幸的心理,缺乏防范的意识;在儿童用具、玩具和设施,甚至生活用品及设施的设计上,只重视功能而忽视安全性。

居室气候是一种与人体健康最密切的人造气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调节居室气候的电器产品(如空调、加湿器等)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居室气候已变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不受自然气候的制约。但和无边无际的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微气候”。人的许多活动还必须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出入居室,其实就类似于出入不同的“气候带”,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居室病症,“空调病”就是其中一例。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呢?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多变”应“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事实上,生活或工作在气象条件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人(例如经常出入高温车间或冷库的工人),患感冒的概率要比在正常环境下工作的人小得多;常在空调居室(一般保持较低恒温)的人,患感冒的概率则大得多。俄罗斯的医疗专家就曾采取变化“微气候”的方法,用了3年的时间,将莫斯科第十九住宿学校某一班学生的“感冒率”降为零。

居家意外防范的主要策略是:

一是政府要制定科学的住宅安全设计标准体系。在国家科委组织的《2000年小康住宅产业系统工程》专题研究中竟未涉及住宅安全与防范问题,这无疑是个遗漏。居家健全,不应仅仅包括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有居家安全的方方面面。联合国有关社会及人口统计体系都明确规定,社会安全、个人安全、危险事故是必须考虑的生活质量测度。住宅安全设计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安全减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若在住宅规划设计时对灾害的发生没有足够的估计,缺少防范措施,那么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仅仅是枉说。因此需要提请建筑(工程)师关注如社会安全、室内安全小气候等问题,充分估价并认识现代城市系统及住宅系统的脆弱性,从根本上提高住宅系统的安全功能及应付意外事故的能力。为此,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研究和监管家庭意外伤害事故,建立特定的法律来控制生活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生活用品和设施,规定严格的生产及质量检验标准,禁止事故伤害概率较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全社会应增强生存的安全意识,广泛应用教育、宣传等手段,发展全民的安全文化,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掌握必要的防护技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无论是生命的丧失还是身体的伤残,对于个人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给社会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应重视生活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只要我们能够主动落实应有的措施,特别是我们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提高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重视家庭事故的预防和控制,那么人类安全生活的目标就能得以实现。

二是要建设公共安全文化。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将迈着前所未有的坚实步伐,健康、稳步地走向世界民族之林。2010年的远景规划展示了国家统一富强、经济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的美好蓝图。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高。酒店、宾馆、商场、购物中心、公园、娱乐广场、夜总会、高尔夫球场、桑拿中心、通宵电影院、歌舞厅、桌球城、保龄球馆、健身房、酒吧、冲浪游泳馆、美容厅等在各大中城市星罗棋布,人们在双休日的休闲娱乐保健和夜生活将非常丰富多彩。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人类前所未有的安全新问题。根据公共场所和休闲保健的特点,从安全减灾的角度出发,应形成完善和发展其独特的安全文化工程。21世纪的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海上快艇、空中大型客机等海、陆、空交通网络将日趋完善,人们休闲旅游时,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快捷方便。但是对于富裕了的中国人来说,旅途中的交通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不论是汽运、铁运、海运、航运都要求舒适、快捷、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各营运系统要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营运装置的可靠性,培养技术熟练、心理素质高的驾驶员,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在特殊条件下或复杂的气象环境中,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灾难或伤害,要宣传安全性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例如,如何使用高速汽车、火车、飞机上的安全带?如何使用飞机上的氧气罩?在船上、飞机上如何取救生衣、救生圈?大巴、火车、轮船、飞机的紧急出口如何打开?这些知识都是现代中国人在公共交通装置上应该熟练掌握的安全文化知识。人们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在紧急状态下人人都是救护队员,人人都懂得逃生。

三要加强全社会公民的消防意识。公安部1995年11月发布《消防安全二十条》,这二十条可以说是消防安全文化的缩影。具体内容如下:①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灭火灾。②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③室内装饰装修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④消防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⑤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⑥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交通工具。⑦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记,记住疏散方向。⑧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⑨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以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⑩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⑪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⑫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⑬电器线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⑭不能超负荷用电。⑮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⑯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困人员及易燃易爆的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⑰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⑱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服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⑲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服覆盖压灭火苗。⑳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消防安全二十条》的内容包括火灾预防、管理和火灾发生后如何报警逃生,语言简练,通俗易记,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现代中国人应该将上述的规范变成自觉行为,在公共场所里形成浓郁的消防安全文化氛围。

四要有生活娱乐安全技能。一家三口双休日到公园、游乐园、冲浪游泳馆去娱乐健身将是未来中国人休闲娱乐的新内容。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娱乐设施不断推陈出新,迷你过山车、航天飞机、碰碰车、太空飞船等娱乐设施在公园、游乐园中真是数不胜数。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安全与不安全的因素也在同时增长。近几年来游乐园多次发生事故,大多是娱乐器械安全可靠性低造成的。就目前我国娱乐场所的游乐设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抽查的结果是,游乐设施合格率为42.3%。安全带、安全把手、安全距离及车辆连接器的二道保险装置等都是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国家标准均有明确规定。但是,目前游乐设施自动控制不合标准,焊接与螺栓连接不合标准,站台及安全棚栏尺寸不合标准,游戏机未做电气连接,游乐园车辆硬度低,游乐园重要受力部门探伤不合标准,游乐园的机械传动不合标准等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缺陷将直接影响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对游乐设施的安全监察、检测的力度,时刻不能放松。虽然科技进步将给游乐设施的安全可靠增加保险系数,但设施运营、设备维修、设备保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身的安全。因此,安全保障系统达不到标准时,要采取强有力措施,禁止运营。

另外要加强对人民大众的安全教育,教师、家长带小孩去游玩,首先要注意游乐设施的安全保障设施是否完好,安全保障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可带小孩去玩。另外教育孩子们在游玩中一定要遵守游玩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