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检查
高血压导致肾衰竭
“40岁之前拿命挣钱,40岁以后拿钱买命”,这句顺口溜很形象地道出了当下不少人的生活状态。在年轻时,不重视对身体的维护,一味地工作、娱乐,结果身体透支严重,年龄稍微大点,各种毛病就会逐渐暴露出来。人的身体其实也和汽车一样,如果平时不注重保养,不对一些小毛病及时修理,那么早晚就得去4S店大修。
王女士的父亲患有高血压多年,一直靠吃药维持。在两年前单位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体检中,王女士也不幸被查出患上了高血压。平时身体还不错的她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及时医治。
前几天,在连续加了几天班的情况下,王女士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心、脑、肾都不太好,尤其是肾功能已经出现衰竭。王女士这才后悔,应该早听朋友的劝告,重视自己的身体。
高血压现在是一种常见病,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
这种病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人们通常很难察觉到自己已患有高血压,但这种病的危害却很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这种病会破坏肾脏血管,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坏。当肾功能完全丧失的时候,就患上了肾功能不全,发生肾衰竭、尿毒症。另外,高血压也容易提高卒中、心脏病的发作风险。
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的有效控制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肾病的发生更应加以预防。
健康人群在日常饮食中应减少盐的摄入,适量饮酒,多做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而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压,以便于医生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认清血压检查
除了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测血压外,近年来电子血压计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成为高血压患者和许多中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用品,能够帮助他们随时检测自己的血压。即使不是高血压患者,也应通过科学地测量血压值,达到预防的目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血压的检测指标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被称为脉压。
血压的数值用kPa来表示,日常生活中常用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所以也用水银的高度,也就是mmHg来表示,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mmHg=0.133kPa,7.5mmHg=1kPa。
测量血压的时候,情绪要稳定,可以深呼吸以放松心态,不要穿过于紧小的衣袖以防压迫上臂,手掌向上不要握拳,手臂的高度应等于心脏的高度。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会出现舒张压和收缩压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对判断自己的血压情况都同等重要。
正常血压值是多少
一般以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139mmHg(12.00~18.53kPa),舒张压60~89mmHg(8.00~11.87kPa),脉压30~40mmHg为正常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于1999年颁布的高血压指南中,把正常血压的标准(收缩压/舒张压)改为低于120/80mmHg。如果血压超过140/90mmHg,属于高血压;介于120~139/80~89mmHg之间属于正常高值。
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时,属于低血压。低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病理性低血压是指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血压的高低除了受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的影响外,神经、体液等因素也可影响到血压。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但不论怎样,正常人的血压值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安全范围内波动,而高血压则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达到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水平。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想在家里随时检测血压,最好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时间可以选择每天的早晨和晚上,每次测2~3遍,最终取其平均值。有的人血压控制较平稳,可每周测量一次。
高血压患者要科学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血压偏高,一定要重视起来。有的人也不去看专科医生,自己去药店买点降压药了事,这种方法并不科学。最佳的方法应该是找医生详细检查,医生会对症开出合适的药物,与此同时还要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得了高血压的人,平时要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多摄入羽衣甘蓝、菠菜、甜菜和甜菜根汁等富含硝酸盐的食物是有好处的。硝酸盐在人体内会变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天然的血管扩张器,能够明显降低血压。此外,还要控制体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防治高血压莫入误区
误区一:血压值降低得越快越好。有的人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恨不得立马吃药将血压值分分钟降下来,这种想法实际上很危险。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降血压不能太着急。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龄小、患病时间短的人,速度可以稍微快点;但60岁以上、患病时间较长或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一定不要太快。万事万物,一定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误区二: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身体有害。“是药三分毒”,不少人害怕长期服用降压药影响身体的健康,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低,对于大多数患者可长期服用。即便是出现了不良反应,也不要擅自停药,最好找医生咨询后才决定。
误区三:不重视血压检测。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对于高血压潜在患者,也就是年龄较大、家族有高血压患者等情况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风险。
误区四:血压降到目标值就算康复了。有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服用药物后,血压降低到了正常值,就认为自己康复了。其实,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至正常并不能说明病已治愈。
一旦停止服药,或遇到过度疲劳、紧张和情绪激动等情况,血压还会重新升高。所以,要定期检测血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遇不适,要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