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微表情:见微知著的快捷方式

微表情最早是由美国首席识谎专家、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来的,他可谓是全球研究微表情的第一人。在国内,一些高校、心理学研究机构和微表情爱好者都在研究微表情,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阐述微表情。尽管如此,在微表情的界定方面,在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概念。根据艾克曼对微表情的研究结果,微表情是人们在通过面部表情向他人传递内心感受时,在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一个表情中间,流露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这个表情往往持续时间极短,约为1/25~1/5秒,但是他所表达的意思却和一个完整的表情是一样的,人的真实内心感受和状态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暴露出来的。那么,微表情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艾克曼的经历说起。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艾克曼在研究识谎的过程中曾经以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过系统分析,期望寻找出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间说谎的差异,结果却幸运地碰到了一个重要的案例。

这是一个女性抑郁症患者,叫玛丽,42岁,家庭主妇,由于家庭问题,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曾经三次企图自杀都没有成功,在最后一次服用安眠药自杀时被人发现,然后送到医院,因为抢救及时,才活了下来。她刚住进医院的三周时间里,一直在接受药物治疗和团体治疗,恢复得非常快,也不再考虑和谈论自杀的事情了。一个周末,她告诉医生,想请一个假,周末回家去陪丈夫。主治医生和她进行了简短的会谈并录像后,同意了她的请求。结果,她很快又说,自己刚才说谎了,事实上,她想今天回去之后就此了断,不想再活下去了。然后医院就将她留了下来,继续接受治疗。经过多年的治疗之后,她最后身体几乎完全恢复了正常,才出院回家。

许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都看了玛丽接受访谈的录像,但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艾克曼在拿到这个录像后,反复观看了几百遍,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反复地检查,最后,终于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这条线索就表现在面部。当医生问她未来有什么计划时,她在回答问题之后,迟疑了片刻,同时脸上闪过一丝绝望的表情,那是一个极其悲伤的表情的变形,由于时间太短,幅度太小,不仔细看,人们很容易忽略这个表情。按照这条线索他继续看完了录像,发现了许多这样的表情,基本上都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由此,艾克曼认为,这种表情非常重要,由于它出现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幅度比较小,所以就将这种表情称为微表情。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们经常会在交流的时候脸上流露出微表情,这种表情能够很好地预测一个的行为发展。

北斗应用识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微表情是真实情绪情感的无意识流露,它通常会夹杂在两个表情之间,或在极力控制某个表情失败时在无意间流露出来,一般人很难观察到,普通人中约有8%~10%可以捕捉到微表情,但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之后,微表情的捕捉率会大大提高。

微表情有五大特点:一是很完整。微表情不是一个微弱的表情,也不是一个残缺不全的表情,而是一个非常完整表情的微缩版,它的完整程度与基本表情是等同的。如果将微表情放慢,我们可以看到静止的微表情和基本表情并没有本质差别,因此,微表情所传递的情绪情感色彩也是与相应的基本表情完全一样的。

二是时间短。微表情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呈现时间极短,在1/25~1/5秒之间(也有研究表明微表情的时间在1/15~1/4秒之间),稍不留神,微表情就会消失,如果不仔细观察,或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很难捕捉到微表情的。

三是幅度小。微表情虽然在本质上与基本表情一样,面部肌肉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是基本相同的,但在表达时,往往表现的幅度比较小,不够饱满。饱满的微表情通常比较少见,但它们出现时,往往时间会略长一些,容易被观察。

四是能预测。通常情况下,人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可以通过八种基本表情来表现出来的,当人没有用基本表情来表达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而采用微表情的形式来表达时,说明相应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被极度压抑了的或者是被有意隐藏起来了。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微表情,可以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言谈举止。微表情就如同冰山的尖一样,我们在大海里看到冰山山尖的高度,就能预测其下面的山体有多大。

五是难控制。人类基本表情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人的意识去控制,比如,我们可以忍住不哭、不笑、不生气,但是微表情则不受意识的控制,而受潜意识控制,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因此,微表情是我们洞悉一个人内心情绪情感体验的安全窗口,也是谎言识别重要的突破口。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给微表情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所谓微表情就是一个正常的表情被完整压缩并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在极短的时间里表达一个人情绪情感体验的一种特殊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