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常见的产品分类维度

《淘宝十年产品事》里有一节的标题叫“产品经理都是分类控”,因为分类是认识、理解世界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世界本为一体,我们为了便于理解,把原子及以下层面的事情叫作物理学,原子组成分子则进入了化学领域,有机大分子,又和生物沾边,生物越来越复杂,有了人类学,人类个体研究叫心理学,一群人就是社会学,从而衍生出经济、政治、文化……从以上学科分类的由来可以看出,其实分类是人类寻求高效认识世界的一种简化方式。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试着对产品进行分类。对了,先想一下给产品分类的目的,它其实是为了产品经理们给自己定位,以便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

通过多维度的分类,了解各种产品都有什么特点,以及对应产品经理的任务有什么区别,可以获知自己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哪方面能力,进一步可以用来指导自己日常的努力方向。举个例子,比如做智能硬件,就要懂开模、打样、小批量、量产等概念,而要在B2B行业做一个钢铁的Saa S加交易平台,就得对相关产业有很深入的认识。

但分类清楚确实很难。所以我们先做个设定,分类的是互联网类,最多扩大到IT类产品。分类的角度包括:用户关系、用户需求、用户类型、产品形态和其他。

2.2.1 用户关系角度

从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角度,分为三类:单点、单边、多边,其中多边又可以分为双边、三边等。下面各举一例以方便理解。

计算器是个典型的单点用户型产品。只要有一个用户使用,就能产生完整的用户价值。虽然启动简单,但没法形成网络效应,用户的转移成本很低。

电话是个典型的单边用户型产品,需要有一群人同时使用。只有一个人有电话是没有意义的,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越多,每个用户的价值越大,产品也就有了网络效应,可以像黑洞一样把用户都吸引过来。

多边用户型产品一般都是平台级产品,需要几群不同的人一起使用才能产生价值。最典型的就是知乎这个问答网站——由提问者、回答者、围观者构成三边,沉淀了很多内容和关系,任何一个类似的产品,就算在功能上完全抄袭,也很难把用户吸引过去。

图2-3为以上描述的要点。纵向上越往下的用户关系种类,其产品越难启动。假想一个多边产品,比如O2O餐饮:一个使用社会化资源配送的订餐平台。一边是闲置大妈做饭,另一边是小白领买家点餐,还有一边是闲置的大爷配送。做饭的大妈、送餐的大爷和订餐的大爷大妈的儿女,少了任何一边都不行,可想而知有多难。但这样的产品一旦启动起来,惯性也更大,壁垒也更高,更难被干掉这个话题,还可以看曹政(微信公号:caozsay)从冷启动的角度写过的一篇文章《[caoz谈创业]聊聊四种冷启动》。,而且市场也更倾向于集中,更容易出现垄断巨头。

图2-3 单点、单边、多边产品的关键特点

图2-4 几种产品的演变路径

有了这个概念,就可以讲下一个角度了。因为,将用户关系与用户需求这两个角度结合起来,更容易理解。

2.2.2 用户需求角度

先说结论,从用户需求角度,把产品分为6大类:工具、内容、社交、交易、平台、游戏。但必须提前说明,这个分类的界限并没有那么严格,很多产品是多个分类的混合体。

工具,解决单点问题

工具用来解决特定的单点问题,可以“用完即走”。计算器、词典、解压缩软件,以及现在常用的支付和看天气的应用,都是典型的工具。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有很多的个人、工作室做的软件,大多数都符合工具简单有用的特征,比如下载工具网络蚂蚁、微信之父张小龙早期的作品Foxmail等。其基本的产品逻辑是:用户要解决特定问题→需要做一个任务→使用工具→达成目标。

大多数工具是典型的单点产品,启动容易,可以快速解决流量问题,但弱点在于黏性。

因为用户对工具的态度是“有事儿了才会想到你”,甚至希望用的时候最好不需要注册。对产品来说,每一次的新用户使用只是增加了一个UV(unique visitor,独立访问者),并不知道背后的用户到底是谁。由于使用不会、也不需要留下任何信息,所以用户的转换成本极低。以看天气的工具为例,对于用户而言,用哪个工具来看天气区别很小,从一个工具换到另一个工具基本没有任何障碍和顾虑。

于是,工具通常都想找理由让用户留下点东西,比如个人信息、用户关系等,以便生成用户的画像,然后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这样,用户就更有可能黏在这个产品上了。通常,让用户留下信息不能采用强制措施,而应该鼓励和诱导,让用户因为留信息的行为而明显受益。比如,高德地图让你留下常去的地点,这样你在操作导航时会更加方便;今日头条通过算法越来越熟悉你的阅读习惯,让你看到的新闻都是你想看的;搜狗的输入法让你留下个人词库,当你下次再输入一些朋友名字、专业名词时可以更便捷;大姨吗、Keep等让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留下用户关系,渐渐地从工具变成了一个社区,你也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先把流量做起来,再解决“知道来的都是谁,抓住Ta们”,这是工具“从流量到用户”的转化套路。

盈利模式层面,好的工具可以直接卖钱,但很容易被别的产品用“工具免费,作为引流手段”的市场策略干掉。所以,工具通常是一种比较初级的产品形态。

内容,价值观过滤器

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用户想打发时间,那么“可打发时间也算一种价值。

内容产品和用户的关系也多是单点的,表现为单向和中心化的信息传递,由供应方生产内容,提供给用户消费,是自上而下的UGC产品,即用户产生内容的产品,比较特别,与典型的内容型产品不同,它是非中心化,自下而上的,这类产品社区属性更强。。传统的媒体,后来的三大新闻门户、视频网站,比较新的网红、IP概念都可以算“做内容”,而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都是常见的内容形态。

其基本的产品逻辑是:主动(搜索、订阅等)或 被动(推送、推荐等)接触内容→消费内容→消费后行为(评论、点赞、打赏等互动,以及分享、传播等扩散行为)。

单纯的内容,很难独立形成商业闭环,传统的变现模式是广告,相对低效,只是做了薄薄的一层“导流”工作,把用户转卖给别人,后面发生什么与你无关。

但到了2016年上半年,大家似乎找到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这是因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人,更有共性,对产品经理来说,意味着可以更懂用户,可以拥有更多数据。比如,你很难说每天都要看天气的人有什么共同点,但看《罗辑思维》的人,都可以算是“爱智求真”的。筛选出一群三观接近的人之后,就更容易做出“用户画像”,更容易了解他们的深层需求,于是除了“卖用户”,还可以给用户“卖东西”。

于是,我们看到了内容产品的各种变种强势上升的局面,传统做内容的高手纷纷与互联网亲密接触,并大红大紫,比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与得到App、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系列产品、冬吴相对论的吴伯凡也做了新的“伯凡时间”,等等。

他们通过优质的内容,大大降低了获取流量和用户的成本,接下来各显神通从用户身上获取收入。很多人选择直接交易,比如罗辑思维向热爱知识的用户卖书,吴晓波做了符合中产阶级口味的“美好的店”。还有一些,采用更直接的“供养”变现,用高级的内容筛选出“认可好内容本身就值钱,并且有支付能力和意愿”的用户,直接卖内容本身,如:得到、喜马拉雅等App里的专栏,知乎Live,甚至是微信公众号的赞赏。

内容作为一种产品,其供给也经历了匮乏到过剩的演变。现在如果大家想做内容产品,既需要一个能迅速吸引注意力的“有趣”表象,也需要一个能提供真正价值、长期沉淀用户的“有用”内核。

社交,彼此互相吸引

用户与用户互相玩,彼此吸引并建立关系,最终因此而留下来。

社交的前提是有一大批用户,让用户彼此建立关系。这个概念下,可以容纳早年的论坛、聊天室,后来的社区、社群等。与工具和内容型产品相比,社交产品更像是去中心化的产物。

社交产品常见的模式是单边启动,需要同时有一大群人一起来用,才能产生价值,人越多价值越大。但也有时候是双边启动,比如某些婚恋交友类的社交应用,需要同时有一群美女和一群帅哥,才能玩得转。

社交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用户黏性相对高,最大的劣势是离钱比较远。

资本环境火热的时候,人们更加乐观,看得长远,所以乐于投资长链条的产品模式,比如“先做个工具获取用户,再培育出一个社区留住用户,再做电商,通过交易变现”。而社交产品正好符合长链条的特征,潜在用户量大,可获取的用户数据多,但怎么赚钱不确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就是故事的想象空间更大。

但资本收紧的时候,人们就想要更快看到收益,喜欢更有确定性的产品模式,会不停问如何实现“用户变现”。常见的一些直接用社交变现的玩法,有卖虚拟礼物、道具的,比如秀场直播App里的虚拟豪车游艇;有巧妙设置社交障碍必须付费破解的,比如花钱才能看到对方的联系信息;也有手握流量卖广告的;更多的就是转电商,给用户卖东西了。

社交产品也有很多维度的细分,比如从是否认识可分为熟人和陌生人两种社交,从社交介质可分为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很多种社交,从用户共性在哪里又可分为地域、同学、同好等不同种社交,大家有兴趣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产品去研究。

交易,做生意卖东西

线上的交易,就是电商和O2O概念下的各种收费服务。

交易产品是天然有现金流的,看到了现钱,离盈利模式就更近一步。最最传统的“生意”,其实就是典型的交易,本质即“低买高卖”。前面提到的内容和工具型产品,本身也都可以直接作为商品来卖,只要生产成本低于售价。

需要提一下的是,号称自己做交易的产品分两种。有的是真正做“交易”,即自己卖货,这种相对容易启动,属于B2C模式。有些做的其实是“交易平台”,自己不买东西,通过服务卖家、买家让双方在平台上成交。“交易平台”是典型的双边启动,需要同时有足够多的卖家和买家,才能跑起来。

做交易产品,就不得不提到“供应链”这个词。你要卖的东西,如何获取,是自己生产还是去采购?如何做品控?如何管理库存和资金?……这一系列问题都和供应链相关。另外一端,要考虑如何获取买家,如果做好购买转化。简单地说,就是一手抓供给、一手抓需求,两手都要硬。

而利用互联网来优化原有供应链,需要的更多是“商业智慧”,你会发现,新手产品经理们更擅长的“IT系统、用户体验”在交易产品的初期,其实没那么重要。如果说社交类产品是腾讯系出来创业最牛,那交易类产品就是阿里系出来做相对靠谱了。也许可以有个推论,阿里系创业者在资本市场收紧的时候会更有优势,因为“腾讯更懂体验、阿里更懂商业”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平台,复杂的综合体

这是一种同时满足多种角色的产品形态,也可以说是“生态”。

各国的政府就是一个平台,最常见的盈利模式是抽佣——收税。这是最难启动的产品,越来越觉得没有根基的团队,一上来做平台必死,必须要先从一种简单明确的用户需求启动,比如先把供给抓在手里,做B2C,等有需求的买家群体养好了,再逐步开放第三方卖家入驻。

现如今,很少有只单纯满足一种用户需求的产品了,而平台产品就是最典型的综合体,里面可能有工具、内容、社交、交易、游戏等各种元素。

比如微信,它在满足一对一沟通或用来扫码时是个工具,群、朋友圈是典型的社交场景,公众号、朋友圈里面有内容,微店开起来是交易,还有微信游戏,整体又是个综合平台。

再如大众点评,如果你只是找个餐馆,它是工具,上面的店铺信息又可以视为内容,买优惠券可以算交易,评论内容有点社交属性,整体也是个平台。

天猫,是个平台,很多商家在上面卖东西,交易属性很强,可以叫作交易平台。

爱奇艺,是个平台,很多内容提供方把自己的影视作品放在上面,内容属性很强,可以视为内容平台。

平台的竞争优势,不在于IT系统本身,而在于平台的各种用户角色在平台上的内容、关系等沉淀。

游戏,打造平行世界

可大可小,一切皆可包容,是真实世界的副本。

千万不要小看了游戏,它可不仅仅是一个手机上无聊时打发时间的小东西,游戏里面可以融合进社交、交易等元素,往大了想,游戏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在创造平行世界,释放人类富余的生产力。

随着实体世界越来越成熟,虚拟世界中越来越有可能诞生更大的增长点,很多科幻作品都给出过这种预言。2016年V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AR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么火,也让这个平行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了更多的交融,让游戏行业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不过,我对游戏类产品研究很少,本书中就不班门弄斧了。

最后小结一条常见的产品发展路径,把上面说到的几种用户需求串起来。如图2-4,从一个小工具单点启动,快速获取用户,然后让这些用户彼此吸引,留下个人信息和用户关系,转社交,黏住他们;或者从内容转社交,建立互动探讨的机制;接着设法转交易,给他们卖一些符合调性的东西;继而引入各种合作方,成为平台……越往后想象空间越大。

2.2.3 用户类型角度

虽说产品的用户多种多样,但最常听到这两大类:2B与2C,分别是英文to Business与to Customer的缩写。最典型的,百度产品经理就分两大类:2B的商业型产品经理和2C的用户型产品经理,因为这两种产品区别真的很大。还有些小众的,比如2G,面向政府(Government);2D,面向开发者(Developer),其实它们也都可以归类到2B或2C中。

我自己做过给内贸企业用的CRM和进销存,应该算2B;做过给淘宝运营员工用的营销后台系统,也算2B;做过阿里内部在线学习平台,这个很难定义;做过天猫的某些垂直市场,和卖家、买家都有关系。既然并不容易分清楚,那有必要来分析一下B与C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没有任何成型的社会组织,只有C,没有B,个体自给自足。最多,为了生存需要,产生了一些简单协作,比如配合狩猎、分工种地等。至少在工具层面上,只有供个人使用的,而并没有需要集体协作的。所以,2B一定是随着“拥有很多人的组织”出现以后才有的。这种组织,最典型的就是商业公司,也就是2B,Business的指代对象。

第一个角度:企业vs个人

目标用户不同,2C的产品是个人用,2B的产品是企业使用,典型的如ERP及各种Saa S系统、协作工具、客服工具、HR财务系统等。但企业使用的产品最终也是某个具体的个人来用。所以,这里2B的意思是,产品至少要同时面对企业代表(要不要买、要不要用的决策)和终端用户两种角色。当然,这两种角色可能重叠。很显然,2B产品的购买和使用决策相对复杂,可能必须通过见面才能找到关键决策者。打个比方,当一个销售人员面对企业,需要考虑的是:老板手下的外贸经理看你不爽说你坏话;你和老板娘套的太近乎老板吃醋;你的软件抢了IT部门经理的饭碗;你催财务那个小子的态度不好,却不知道他是老板的小舅子;你对看门大爷特别客气,幸运的是他是老板的老丈人……很多关系,很多角色,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购买。这也是为什么2B的产品,经常会有顾问型的销售团队,要设计复杂的销售路径。

而典型的2C产品,相对简单,自己买自己用。但也有特例,比如各种礼品,就是买给别人用的。

所以,和下面的各种角度一样,没法用一个对比把2B和2C完全划清界限,只是从各种角度来加深认识。那么,是不是2B的产品,还有“需要一群人一起使用,才能完成任务”的特点呢?

第二个角度:群体vs个体

一个典型的OA系统,需要公司里各种角色一起用,包括提交人、业务审批人、财务审批人等;一个B2B供应链的工具、平台,需要上下游一起用,才能产生效果。而2C的产品,经常是自己一个人用就可以了,比如用播放器看电影、用浏览器上网。

不过,这样的定义还是不够完美。有的产品,比如“查询公司信息的工具”,一个人就能用,但更像2B的产品;而一群人一起玩网游,也需要协作,但大家不会把网游看成2B产品。貌似2B还需要有个“工作需要”的属性。

第三个角度:工作vs生活

2B的产品是生产资料,2C的产品是生活资料。比如,各种2D(to Developer,也可视为2B的一种特例)的工具,包括各种后台系统,是工程师们吃饭的家伙,是生产和效率工具。这类产品的用户多为专家,对效率的需要超过了一众简单易用、轻松上手的产品。而后者,就是典型的2C产品,如美颜、拍照、社区等。

所以,基本上,后台产品偏2B,前台产品偏2C。生产工具的用户量通常不大,多为熟练用户,生活工具的用户量大,多为小白,于是有了这个推论:2B重商业价值,2C重用户体验。

工作为了赚钱,是渠道,是投资,是积累;生活需要花钱,是零售,是消费,是消耗。于是,我又想到一个新的角度。

第四个角度:男人vs女人

这个角度有些奇葩,2B像男人,2C像女人,男人在乎目的与结果,女人在乎过程与感受。研究一下如何让男人、女人开心,对如何做好2B、2C产品会颇有启发。而近年来,最受欢迎、成就最大的往往是“中性人”,Ta们同时拥有双性的优势,比如经常听到“小鲜肉”、“女汉子”的说法。

类似地,2B、2C也没有完美的分类方法和清晰的分类界限,我们应该综合两者的优势来做产品,它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一条线的两端。

一端是to大B,接近于做定制项目,有甲方乙方,在这种情况下,客户作为甲方,甚至承担了很多产品的决策,充分体现出“用户是产品团队的一部分”。个人认为,在乙方公司里做产品经理,个人发展比较容易碰到瓶颈,因为更多是在执行任务。另一端是典型的C类应用,腾讯的很多产品都是。中间有to小B的产品,有的采用了很多2C产品的设计,比如为上百万小企业做的钉钉;也有含2B属性的个人工具,比如有道云笔记,加入了多人协作的元素。2B的产品原来过于重视价值,而忽视了体验,这是因为选择没有那么多,属于不得不用、用来干活的家伙,但这两年开始,2B市场的竞争也激烈起来,所以体验也越来越好了。

最后,提一句2B产品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2.2.2节对用户需求的6种产品分类,更像是对2C产品的划分。

► B2D,云储存、大数据等开发者服务,帮助开发者提升效率的基础设施。

► Saa S1.0,通用管理型Saa S,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软件。

► B2B,垂直行业交易平台,是信息撮合+在线成交。

► Saa S2.0,垂直行业Saa S工具+交易,是Saa S1.0和B2B的综合,2015年左右开始成为新趋势。

2.2.4 产品形态角度

互联网、IT行业,常见的产品形态有手机App、网站、智能硬件等。试着把它们分为四种形式:BS结构、CS结构、软硬结合、大实体。

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

对研发团队来说,大部分工作在服务端,或者说云端,客户端借助一个浏览器来做展示。各种PC网站,都是这种模式。用户端可以做到无知觉升级,所以,这种产品特别敢于尝试新功能,有问题只需要在服务端修改即可搞定。它的研发过程相对简单,最大的优势就是“快”,甚至可以做到每天发布升级,比如2016年二季度很火爆的现象级产品“分答”。

相对客户端,Browser模式还有个跨平台的优势,不用Windows、Mac,或者i OS、Android分开做。

CS结构:Client-Server结构。

它有一个需要安装的客户端,还会有一个服务端,手机里的App、电脑里安装的软件就是这种。当然,也有一种无服务端的纯客户端应用,但现在能见到的相对较少,而且也太不“互联网”了。这种产品出了问题,经常需要改客户端,那就得重新通过渠道发安装包,用户还得升级后才能改正。事实上,有时产品都更新到了5.0版本,用户还在用2.0。

软硬结合:除了软件部分,还有硬件实体。

这种形式更复杂,比如各种手环、智能家居的电器。可以想象,它对质量的要求更高,如果硬件上有Bug,要么召回,要么只能变废品。所以,有了硬件部分的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会明显降下来,能做到6个月左右升级一次就已经很快了。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已经进入深水区,大家普遍认为的下一个大发展——物联网,就要把各种实体硬件也拉进这张大网来了。

大实体:有软硬件更有服务。

虽然上述几种形式或多或少都涉及服务部分,但这种产品形式的服务比重更大。以造汽车为例,要做出一个超级复杂的实体,会牵涉到很多的配件供应商,还有代码量极大的行车电脑系统和应用软件,更有复杂的服务体系,比如大家很熟悉的4S店。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实背后就是一个产业,只能以年为单位缓慢进化。

这四种形式的总体规律是,前面的轻,做起来快,迭代周期短,试错成本低,对质量的要求没那么高,有问题容易改正。当然,相应的进入壁垒也就比较低。

顺着这个话题,最后再和大家探讨一个移动App有关的实用话题:一个App的某个功能,到底是用Native(Client模式)还是Web(Browser模式)更好呢?

偏交互的用Native,偏浏览的用Web:交互指复杂操作,包括输入、选择等,Web往往支持得不好。

已稳定的用Native,试错中的用Web:H5页面适配各种手机系统、浏览器简单,用来做低成本验证很方便。而已经固化的功能,用Native更节省手机本地资源,使用起来更流畅,而且因为不依赖网络,也会更稳定。

访问硬件的用Native,信息展示的用Web:硬件包括手机里的各种传感器等,Native的访问权限更高,安全性也更高。

核心功能用Native,周边辅助用Web:Native的工作量相对大,应该把时间多用在刀刃上。

变化少的用Native,经常变的用Web:比如电商的活动页面,经常需要变,做在Native应用里就会很被动。

各种模式,一定各有优劣,否则,就不会长期并存了。关键在于,作为产品经理,要理解不同模式的优劣,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有些App,采用Hybrid即混合模式,就是为了结合Native和Web两种模式的优点。2016年下半年微信推出的“小程序”,也在不少特点上做到了兼顾,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2.2.5 各种其他角度

最后,简单地从几个其他角度讲讲产品的不同,这部分限于篇幅原因没有充分展开,也可能还有一些角度,我没有想到,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并找我交流。

行业分类角度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各行各业,与具体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想做出出彩的产品,对领域知识的了解越发重要。我们都知道,金融、教育、医疗、娱乐等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但要做好这些行业的产品,没有多年的行业沉淀,恐怕是不行的。

关于行业的具体分类,大家可以去参考公司注册时需要选择的行业类别,这里不再赘述。而在某个领域的产品大类里,也会因上文提到的各种分类维度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产品。下面结合2.2.2节中从用户需求角度的分类标准,对娱乐行业里的音乐行业进行分类。

工具:音频播放器、音乐制作软件。

内容:歌曲库,以及早年的百度MP3。

社交:音乐讨论社区。

交易:版权市场,以及供个人付费购买高品质音乐的产品,如QQ音乐。

平台:阿里音乐(阿里总是倾向于做整个生态)。

游戏:节奏大师、太鼓达人等。

盈利模式角度

盈利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俗称卖货的行当与卖人的行当。

卖货采用前向收费,直接向用户要钱。比如,面向信息使用者或浏览者收费,包括用户包月费、点播费等,运营商向手机用户收取服务费,电影院、公园卖票,以及QQ的一些付费功能等。作为个人用户,在互联网上使用各种产品时直接付的钱,基本都属于这种。

卖人采用后向收费,即2B的抽水模式,主要向对企业单位或信息提供者收取费用,包括广告发布、竞价排名、冠名赞助、企业会员等费用。该收费模式是互联网网站采用最多的盈利方式之一,具有代表性的是搜索引擎类网站(如谷歌、百度)、大多数视频类网站的广告(如优酷、土豆)及电子商务网站(如天猫、京东商城)。

这个分法也可以映射到2C和2B的区别,卖货的基础是货要好,卖人的基础是人要多,但人多的本质还是产品好。

关键资源角度

不同产品能不能成,需要的关键资源不同,主要有如下五种。

资本驱动,对应着需要大笔资金做准入门槛的产品。比如金融行业的某些业务,没有足够多的钱,根本没法进场。再如拼价格战,补贴大战时,资金不够多的公司也会被迅速淘汰。

技术驱动,意味着拥有核心技术能力,成为别人无法模仿的壁垒。比如Google的搜索引擎算法。如今的人工智能领域,谁拥有最牛的算法、海量的数据、强大的计算能力,谁就能取得领先。

产品体验,产品本身要好,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就是用户体验很爽。比如很多社交应用,有漂亮的界面、流畅的交互、快速的响应、丰富的内容,用户用过之后会触发口碑传播,一传十十传百。我们常说的“消费升级”,也要求产品本身升级。

运营服务,对应着需要很多“人肉”参与的产品,强调运营效率、服务体验等。比如在O2O类产品的早期市场争夺战中,大家都很强调“地推”,就是靠人海战术迅速获取商户、用户资源的手段,谁的人不够多、执行力不够强、速度不够快,谁就会被淘汰。

垄断资源,取决于获取资源的能力。拥有一座矿山、一个油田、一片土地,或者是专属经营权等。比如只有12306可以卖火车票,某某公司成为谁的独家合作伙伴等。

当然,一个产品的成功往往需要多个因素都具备,少了任何一个,都可能掉链子,即“成功都是相似的,失败却各有不同”。

行业成熟度角度

这个行业,属于新兴的还是成熟的,对应着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初创期、爆发期、平台期、衰退期,本书第09章会展开细说。简单地说,是“从0到1”和“从1到N”的区别。产品的侧重点也不同,相对而言,前者重研发,强调创新突破,后者重营销,强调复制扩张。比如电商行业,现在相对成熟,而智能硬件,还只能说在很早期。

整体而言,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处于“从0到1”阶段的比较多,而传统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理念的渗透,也开始在一些细分市场里出现了新的机会。比如图书出版,现在的一本书,已经不再是完全线下的实体,而是会想各种办法尝试线上与线下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