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经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勤奋:成功10%靠运气,90%靠勤奋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成正比。李嘉诚认为,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他告诫创业者:“生存考验只是一种挑战,年轻人更应自觉加强吃苦锻炼。”

1.吃苦耐劳,是创业的精神食粮

一些创业新手,一心想干番大事业,有大成就,却无奈时运不济,事事受挫,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做生意的劲头,借口多多,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你只能凭借一双手和聪明的头脑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波浪起伏的商海中摸爬滚打。

李嘉诚曾说:“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李嘉诚14岁担负起了养家的重任。面对人生的转折,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不想寻求他人的荫庇和恩惠,只依靠自己自立自强。

刚开始找工作时,李嘉诚确实有几分倔强,两天来遭受的种种挫折,使他产生了一个顽强的信念:我一定要找到工作!苍天不负有心人,李嘉诚终于在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工作,这是一个清苦艰难却磨炼人意志的工作。

茶楼的工时,每天都在15个小时以上。茶楼打烊,已是半夜人寂时。李嘉诚回忆这段日子,说:“我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这对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少年,实在是太苦了。后来,李嘉诚对儿子谈他少年的经历时说:“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3天3夜。”

苦难的生活并没有就此结束,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李嘉诚先后在舅舅的钟表公司、五金厂和一家塑胶公司工作,逐渐从自强自立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难让人丰富、成熟而又善良。人们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性格也变得平和而达观。从现实来看,大凡在单位里受到领导重视,在事业上有大发展的人,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

一个吃不起苦的人,就算野心勃勃,有雄心壮志,也会在最开始的艰苦创业中败下阵来。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李嘉诚的意志,锻炼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正如李嘉诚所说:“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小树,则更富有生命力。”来自生活的磨难让他勇气倍增,努力地改变现状,不向生活低头,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1995年马云创立中国黄页时,只租了一个房间当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一块钱一块钱地数着花。

1999年3月,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公司时,马云面临的环境依旧很艰苦。为了节约费用,他的家庭住宅成了公司住址,他同他的创业伙伴,夜以继日地工作,地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无论有多困难,马云从不会向命运低头。

马云曾在“西湖论剑”的论坛上,阐述浙商成功的原因:“在中国,浙江的创业者非常多,他们百折不挠,万难不怕,不放过任何发展机会,他们用自己开创新天地的勇气和精神,给中国乃至世界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创业的成功除了强大的实力以及资金,更需要耐力,需要克服千辛万苦的耐力。吃苦耐劳是大多数创业者的竞争优势,更是创业者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1974年,当盖茨还在哈佛大学上二年级时,常常在哈佛大学的艾肯计算机中心钻研电脑,疲惫不堪时便趴在电脑上酣然入睡。他的同学说,常在清晨时发现盖茨在机房里熟睡。

在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时期,盖茨除了谈生意、出差,就是在公司里通宵达旦地工作。有时,秘书常看到他躺在办公室的地板上熟睡。那时,盖茨和合伙人艾伦经常光顾阿尔布开克的晚间电影院,他们把看电影当作一种休息,看完电影后又回去埋头苦干。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结果是无法预料的,想要成功我们就必须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生存考验只是一种挑战,年轻人更应自觉加强吃苦锻炼的能力”,“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的钱”,那些已经站在世界顶端的富商,无一不是用自己辛劳的汗水奠定自己的基业。

因此,要成功必定要历经“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炼,在这之中不断升华自身,积蓄能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一心想要不劳而获者,终究一无所成,须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不只为薪水工作,才能收获更多

大部分人做生意的初衷,是为了多赚取些钱财,但苦于竞争的压力,以及创业的各种艰辛,他们退而求其次,只看重力所能及的小本买卖,有点小收获,保证衣食无忧便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生意不能只为了糊口度日的有限收入,既然创业,不闯出一番天地,如何对得起拉自己走上创富之路的人生目标?

16岁的李嘉诚突然辞别舅父庄静庵的钟表店,选择在五金厂当推销员。

一次,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李嘉诚的几个同事建功心切,抢先找到旅馆老板,结果无功而返,原来老板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交易。

李嘉诚迎难而上,他先与旅馆的一个职员交朋友,然后从那个职员口中套知老板的有关情况,以选择突破口。据他了解,那老板有一个儿子,很喜欢看赛马。老板虽然很宠溺他,但旅馆开张在即,根本抽不出时间陪儿子。

李嘉诚随后让这个职员搭桥,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跑马场看赛马。老板的儿子玩得兴高采烈。李嘉诚的举动令老板十分感动,不知如何答谢才好,于是,爽快地同意从李嘉诚手中买下380只铁桶。此事让李嘉诚获取了五金厂“一等英雄”的赞誉。

仅为了有限的报酬而付出努力,无法获得更多财富。没有更高远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意识,所有事情只知被动接受,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财富自然会将你拒之门外。

公司或许可以掌控你的薪水、影响你选择工作,但却无法阻挡你在工作中去思考、去学习、去提高、去下定创造更多财富的决心。

美国娱乐传媒巨子萨默·莱德斯通说:“实际上,钱从来都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个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它。”

台湾著名企业家陈茂榜,获得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而事实上,他只是小学毕业,只有小学生的文化水平。

陈茂榜15岁辍学,随后在一家书店当店员,他的成功之路从此时开始铺就。陈茂榜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左右,下班后,他不是马上躺下休息,而是抱着书,不断地学习,书店成了他的书房。他在书店工作了八年,读了八年书。时至今日,他每天晚上都在不间断地自修,哪怕成为商界精英。

陈茂榜有着一流的演讲口才,而他的记忆力更是令人折服。举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

李嘉诚在1981年被香港电台评为“风云人物”的时候,很谦虚地说那是“时势造英雄”。事隔17年,当再次被香港电台采访时,他坦白地说:“最初创业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是靠勤奋,靠辛苦,靠努力工作而赚钱。投入工作非常重要,你要对你的事业有兴趣,工作就一定做得好!对工作投入,才会有好成绩,人生才更有意义。”

齐瓦勃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你向一块面包努力,只能得到一块面包,想得到的更多,就必须做更多的付出,否则你无法看到薪水背后能够获得的成长机会,也无法在工作中获得技术和经验,只会无形中将自己困在装着薪水的信封里,永远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3.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伟大的事业是由汗水浇灌的,勤奋才能铸就成功。

一些人试图挖掘成功的秘诀,投机取巧或者耍耍小聪明,自然收获微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水滴石穿的典故揭示了“勤奋”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做生意需要掌握的东西还有很多,成功靠的不仅仅是智慧,不聪明不一定不是做生意的料子,须知勤能补拙。

李嘉诚随父亲来到香港后,进入了香港的一所中学念初中。然而那时,他坐在课堂里听课,仿若听天书。其他同学从小学起就开始学英语,李嘉诚深知自己的不足,心底泛出难言的自卑。父亲在了解他的情况后说:“在香港,想做大事,非得学会英语不可。”李嘉诚点点头,领会父亲的苦心。此后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学放学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夜深人静,李嘉诚怕影响家人的睡眠,独自跑到户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蒙蒙亮,他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的,还是英语。

李嘉诚经过一年多刻苦努力,终于逾越了英语关,能够较熟练运用英语答题解题。就算他辍学,也坚持自学英语,这使其在日后的商战风云中,受益匪浅。

曾经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推销的秘诀,他当众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啊!’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李嘉诚曾说:“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业后的李嘉诚依然不动声色地去实现他的抱负,仍是当初做“行街仔”的老作风,不认为自己有超出他人的智慧。

名满天下的志高空调创始人柴少青出生于农村,那时,他家境贫寒,自幼放过牛,种过菜,捡过一斤才卖几分钱的铜线和小橘子卖,卖过鸭蛋、鱼虾和自编的竹器,赚取微薄的钱补贴家用。

1982年,柴少青走街串巷地卖了一年的冰棍,没有像样的冰棍箱,他便用棉絮包、绳子扎起来放冰棍,一年下来也赚了上百块钱。

1983年,柴少青用赚来的第一笔钱,办了一个碎布厂,实际规模只是个小作坊,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支撑着这家小作坊。从纺织厂买来碎布,撕成纱,再卖给工厂擦机器用。采购、生产、推销全靠他一人完成。每天他骑着单车,跑遍以广州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寻找机会。

柴少青正是凭着这股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与勤能补拙的智慧,卖冰棍,然后卖碎布,卖五金零件,开酒楼,卖空调,一步步走向成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高尔基有这么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更曾激励我们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在事业初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脚踢。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辛苦,总是勤勤勉勉地把每一件事都处理好。

李嘉诚在少年时代算过一次命,算命人说他天庭饱满,双目有神,生辰属龙命,保护星乃水星。然而,李嘉诚并没有相信什么龙命,却始终相信只要勤劳能干,坚持不懈,定有所成,并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躬行不辍,还常常以此来告诫儿子。

当李泽钜和李泽楷长到八九岁时,李嘉诚召开董事会,就让两个儿子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列席会议,从儿时便教育他们勤奋方是迈向成功的为人之道。

做生意不能畏惧困难与艰辛,每一个苦难的到来是对你人生的磨炼。智慧虽能减少艰辛,但不是唯一能解决苦难的途径,勤能补拙,真正能够与苦难相抗衡的是坚强的意志力,耍小聪明、投机取巧只能获得一时的成功,持久的成功还需勤奋汗水的灌溉。

4.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一些生意人,最怕的是时运不济,他们认为,再好的生意若碰上运气不佳,也无法顺利完成。实际上,到嘴的肥肉不翼而飞,并非完全是运气作祟。想创业,做好买卖,需要个人的努力。运气再好,天上掉下的不明财物,想必会让你寝食难安。

运气只在成功中占了一些分量,“天道酬勤”并非虚妄。李嘉诚说:“我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在李嘉诚14岁,还是穷小子的时候,目标很简单,赚取足够一家勉强度日的费用。他很清楚没有知识就无法改变命运,也知道当时的他没有本钱好高骛远。他也想飞得很高,脑海中常常记起他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李嘉诚可不想像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Icarus)一样,凭仗蜡做的翅膀翱翔而最终堕下。他一方面紧守角色,虽然只是小工,但他坚持将交托给自己的每件事都做得妥当出色,一方面绝不浪费时间,把任何剩下来的一分一毫都购买实用的旧书籍。他知道要成功,不能光靠运气,欠缺学问知识,程度与人相距甚远,运气来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

李嘉诚的一生都在得与失之间角逐。他认为,事业上谋求成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式,但如果依赖某些原则的话,能将成功的希望提高很多,成功是相对的,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发展的过程。

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基础条件,好运只是缩短了与成功之间的距离,辅力永远无法成为主导。李嘉诚是白手起家,靠着不懈的努力,赤手空拳打下了属于他的天下。一个商人要想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奋斗一生才能收获一生。

有这样一句话:“要造就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许只需要数年的功夫;但要造就一个成功的商人,尤其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

三星电子数码媒体及通信(DMC)部门社长崔志成一直认为“三分技能,七分运气”是无稽之谈。

崔社长于1977年进入三星,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在德国推销一万块64KD RAM芯片。到达德国后,他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只找到一本当地的电话簿,凡是公司名称前带“电子”或者“PC”字样,他都会去拜访。为提升推销技巧,他购买了一本总页数达1000页的英文半导体书籍,背下大量有关半导体的理论和知识。

他经常从法兰克福奔往法国巴黎、意大利都灵,约见客户、洽谈业务,晚上开车回德国。在这样披星戴月的出差生活里,崔志成为了避免自己在驾车途中犯困,会故意饿着肚子。

崔志成曾笑着回忆,那真是段名副其实的“拼命的日子”。皇天不负苦心人,当年他一人销售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半导体。第二年他的销售业绩达到了500万美元,第三年销售额达到2500万美元,第四年更是销售了1.25亿万美元,每年销售额递增的幅度高达500%。

做生意没有捷径可走,努力进取、奋发向上是致富的第一把钥匙。买卖就是做推销,如何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让顾客满意,并完成商品交易,有赖于出色的推销技巧。而做好推销工作,最终实现销售目标,离不开“努力”两个字。

李嘉诚的成功来自于“成功10%靠运气,90%靠勤奋”。“很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都为如何扮演好商人角色而苦恼。我要说的是,你只要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怎么把产品卖出去?因为,一个好的商人,首先是一个称职的推销员。”李嘉诚如是说。

当同事们已经酣睡时,李嘉诚却在挑灯夜读,勤奋思考,不断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也正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使他日后鹤立鸡群,耀眼夺目。

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足够的资金与实力,没有好环境,不一定就与成功无缘,运气是促使成功的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基本条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努力是成正比的。

5.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要有更刻苦的准备

梦不会成为现实,想成功,必须付诸行动。我时常看到那些成功人士,西服革履,出入富丽堂皇的酒会宴厅,容光焕发,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在他们心底有着说不清、道不尽的苦难人生。

预支财富,等于博弈苦难。想奔着成功的道路走,就必须作好刻苦的准备,能在苦难来临之际不被击垮,保持镇定、奋勇而上。

李嘉诚曾说:“一个人做得再成功,也仅仅是生存了下来。况且,那些成功都是过往的成绩,不代表你明天一觉醒来,生意还在。我唯一相信的是,未来之路还会崎岖不平,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面对明天。”

李嘉诚在其创业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波折和考验,这使得他对每一次经商的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每一次准备扩展自己事业的时候,李嘉诚总是对各种苦难有充分的估计,时刻做着准备。

从李嘉诚的发家史可以看出,不管是收购九龙仓,还是并购和记黄埔,李嘉诚每次都干得干净利落。他的成功在于他懂得掌握时机,逢低吸纳,在最有利情况下达成交易。仅有梦想好比雾里看花,唯有作好刻苦奋斗的准备,方能在机遇到来之际紧紧抓住。

李嘉诚说:“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比在奥运会上参加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他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时间永远是最可宝贵的,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攻势会越来越猛烈,因此,在梦想成功之前,你先要想清楚自己有可能遇到哪些磨难。

李嘉诚说:“我开会很快,45分钟。其实是要大家做功课,当你提出困难时,请你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告诉我哪一个解决方法最好。”

李嘉诚的手表总是拨快15分钟,每天早晨5:45分起床,听6点钟的早间新闻。不午休,倦了,就喝点咖啡。此外,李嘉诚从不在网上浪费时间,上网也就是查查最新的资讯及看看公司的有关资料。他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从来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经常保持着进取精神。他表面上看着轻轻松松,实则内心时刻思考着将要发生的危机。

一些人在创业之前,总幻想着前景如何美好,生意如何越做越大,财富如何源源不断,却不曾想自己会遇到何种困境,只是认为成功必定水到渠成,只要有好的规划,一切不成问题。这成为很多创业者很快失败的原因。

一位美国作家总结那些企业巨人所共有的特性时说:“他们独具慧眼,能在别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看到挑战的机会。有些企业家反应迅速,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现机会;有些企业家则干脆自己去主动创造机会。无论是谁,他们都能不顾一切地坚持新的想法,然后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不顾一切地去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他们冒着风险,可是他们常常可以找到创造性的方法来化险为夷。”

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后备支援的情况下闯天下,遇挫折、遭苦难是肯定的,没有任何一位成功者,随便做个小生意就能平步青云,位列财富排行榜。想与现实永远是两回事,当你憧憬着美好事业的前景时,必须同时想到苦难。

前IBM总裁Gerstner先生曾说:“长期的成功只是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时才可能。不要骄傲地回首让我们取得以往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保持虚心、学习的饥饿及足够的灵活。”

6.双脚踏到实地,才能跳得高远

做生意,随时随地会遇到新的矛盾、挑战或者挫折。偷奸耍滑、投机取巧能获得暂时性的胜利,却无法获得长久的成功。

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在汕头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上致辞时表示,要“比成功更成功”,就不能只追求财富和权力,而是要成为脚踏实地的做梦者,既有理想、又有爱心,活出自己的价值。

李嘉诚的成功经验足以向我们诠释这样一个答案:幸运之手不在上帝,而在自己手上,那些脚踏实地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财富人生的主人。

李嘉诚记得父亲多次讲述过的《伤仲永》。他不想跟故事里的仲永一样,在安逸的环境中磨掉自己的斗志。他不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更要加倍勤勉,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每天一大清早,李嘉诚就外出推销或采购。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双脚行走。

中午时,李嘉诚会匆匆地赶回工厂,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起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李嘉诚和大家一样蹲在地上吃。

李嘉诚招聘的第一批工人,全是门外汉,唯一懂行的塑胶师傅就是他本人。机器安装、调试,直到出产品,都是李嘉诚带领工人一同完成的。在用人方面,李嘉诚深知此时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以工厂前途为己任的人才,于是盛颂声、周千和成了李嘉诚的首选,跟着李嘉诚创下了长实的业绩。

想要成功,你所能依靠以及依赖的只能是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沉稳扎实,才能将事业的根基扎得稳、固得牢。没有踏踏实实、精密的作业,没有雄厚的精神储备能源,便无法应对商场上残酷的竞争与困境。

兢兢业业、踏实沉稳是商人必备的成功因素。有记者在采访李嘉诚时问道:“您的企业在选拔、使用年轻人的时候,掌握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人您喜欢用?什么样的人您不敢用?”

李嘉诚语重心长地回答:“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我看人并不保守,但我认为,一个根基不好的人,不脚踏实地,信用就有问题,你无论有何才能,都是第二位的。”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曾经有过一番精辟的论断:“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都要先从销售做起,如果六个月之后还能留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因为,我想给他们多点时间进行历练,沉得低才能跳得高。”

如果人生有跳板,估计谁都想一跃而上,但那样的成功真的让你感到踏实与心安吗?

李嘉诚当总经理时,塑胶公司的产销已步入正轨,而他自己却是白手起家,完全从零做起。

尽管平时很忙碌,李嘉诚依然不忘业余自学。他心中一直存有危机感:塑胶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如果不尽快补充新知识,公司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李嘉诚既要忙厂里的事务,又要抽时间学习新知识。为节省时间,他吃在厂里,住在厂里。待到厂子规模稍大一点之后,他在新蒲岗租了一幢破旧的小楼,那里既是长江厂的写字间,又是成品仓库,还是他的栖身之处。那时的李嘉诚,心里只有厂子。

李嘉诚如此作为,不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也使他对全厂每一个环节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使管理到位且细致。老板这般拼命,全厂员工也是干劲十足。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亲自出马做推销,随着第一批产品顺利地销出去,一批又一批订单纷至沓来。

李嘉诚谱写了一个青年奋斗成功的典型励志故事:一个赤手空拳的年轻小伙子,凭着一股干劲和勤俭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基础。

马云曾在一次讲座中说:“如果你不去把这事情变成现实,那么什么都是浮云。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就不是浮云。我有时候很浪漫,想很多事,但我会问自己,愿不愿意现在立刻马上去干?如果我愿意,它就会变成真的东西。什么是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

脚踏实地地工作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下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才能为即将开始的事业攒下足够的能力,创造更大的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创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量力而行,勤勤恳恳,从最初的开始,以身作则。只有在现有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去做,不断地去解决问题,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工作能力,从而迎来更加美好的职业前景。

7.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

想创业、想成功、想获得更多的财富,要去大胆尝试,没学历、没文凭,并不能阻挠一个奋发图强,一心一意要成功的人。每一位创业者都应该清楚,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上白手起家的人不计其数,而其中,创业之初没文化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李嘉诚说:“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

李嘉诚的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不久便与世长辞,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辍学,用他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他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一干就是三年。之后,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总是十分紧张。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倔强的李嘉诚拒绝了舅舅的资助仍然打工挣钱。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再一次体会到世态炎凉。但他依旧没有放弃,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出身寒门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李嘉诚通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商界名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让世界的塑胶同行侧目。

据2008年3月《福布斯》杂志的统计,李嘉诚的总资产值高达265亿美元,折合2000亿港元。

李嘉诚的成功告诉我们:文凭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的最重要因素。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与李嘉诚有异曲同工经历之人有很多。他们给自己设定赚钱的大目标,有长远的规划,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慢慢积累资本,一旦时机成熟就自己单干,逐步缔造一个商业帝国,实现人生价值。

只有初中文化的茅侃侃14岁开始在《大众软件》等杂志发表数篇文章,并自行设计开发软件。在经过六份工作的摸爬滚打后,2004年正式创业,时任时代美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兼首席运营官。茅侃侃曾说:“我不在乎别人说我的学历低,我认为这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具备的能力、勇气、发散性思维、观察力和毅力,这些更重要。”

茅侃侃的办公室是全公司唯一光线昏暗的地方,习惯终日开着台灯,通宵达旦的工作方式让他只有在黑暗中才能静下心来。

作为管理者,茅侃侃对人员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第一要聊得来,第二要尽职尽责,第三要说得少做得多,当然说得多做得多更好,如果光说不练就byebye,我不需要军师。”对学历、工作背景、社会资源这些东西,他并不关心。

文凭只是你接受教育的凭证,并不能代表你的能力。工作中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拥有再高的学历,没有工作能力也是没有用处的。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商业奇才。他们没有什么文凭,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从最底层的打工仔做起,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成就辉煌的事业。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3岁参加工作;“美国出版大王”爱德华·波克只上过六年小学;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当他的朋友科莱特读完了博士后,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富。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许多人并非生来含着金钥匙,而是先做打工仔。纵使天纵奇才,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即使被称为天才神童的比尔·盖茨,也并非一步登天。

与财大气粗的竞争对手相比,白手起家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想要成功,就必须做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准备,市场是用抢来而非等来的,白手起家者一般都事必躬亲。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学历高低,成功都不会只是遥不可及的梦。

8.第一能吃苦,第二会吃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刘墉曾说过:“年轻人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暂隐形,寻找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毫无畏惧,成功地‘浮出水面’。”这就是说要成功必须经历苦难。

但吃苦,并非是让你固执己见地埋头苦干,现今是经济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人吃尽了苦头,却不一定收获甜果子。吃苦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过程,但不是最终的目的,选择做生意,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

李嘉诚曾说:“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如此才能达到吃苦的真正目的,苦尽甘来。

李嘉诚能够从一个街头推销员成长为今天举足轻重的商业领袖,绝不仅仅因为能吃苦那么简单。从14岁开始肩负起家庭的开支一直到成为今后的商业巨头,他经历了无数的人生苦难与挫折。

然而,富甲一方后,李嘉诚也不忘记吃苦。他穿的是普通的黑色西服、皮鞋,坐的是普通的轿车,吃得也很清淡,一碟青菜、几条小鱼就算美味佳肴了。

李嘉诚在教育子女时,通常会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这并不是向孩子们诉苦,也非炫耀,而是让他们知道是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让他们懂得,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做生意是一个不断历练与成长的过程,如果换一种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能吃苦并且会吃苦的人,会不断为自己创造商机,在苦难中摸索出一套赚钱的路子,不断创新,不断累积财富。

李时珍历时四十年的辛苦著述,才著述了医学圣经《本草纲目》;诺贝尔多次死里逃生,废寝忘食数年,终于成功研制出TNT炸药;爱迪生失败了10000多次,终于发明了电灯泡……他们在拼搏过程中吃了太多苦,但他们更懂得,既然无法摆脱苦难,不如在苦难中找到人生的曙光。命运因此垂青于他们,给他们以苦难的甜食。

孟乔因家道贫穷14岁便辍学就业。一开始她在镇上的农贸市场卖茶水。来市场消费的人虽多,但这里的竞争却很大,再加之她个头小,摊子小,很容易被偌大的市场掩盖住,因此一天下来,卖不了几杯茶水。但她并没有因此苦恼,她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把杯子换成比别人大一点的,还给杯子加了盖,客人想喝茶时,她给免费添加,客人喝完茶后,便认真清洗杯子。久而久之,光顾她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很少有人再喝便宜的茶水。孟乔干脆到益阳城里卖保健茶,开始生意不好,孟乔波便将茶碗换成大腕,只卖五元钱。同时,她还精心研制不同风味的保健茶,几年以后,孟乔又在长沙开了茶庄。她在店旁设了一个卫生间,供路人免费使用。大部分人借用过厕所后,会到店里喝上一杯茶,或者出门时买点茶叶。而现在,孟乔的茶庄已遍布全国四十多家。

创业要经历苦难,但只知埋头苦干,不可能做得大事业,劳苦不一定功高,而会吃苦的人,苦难会是他们创造财富的捷径。正如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李嘉诚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更是一个会吃苦的人,两者的结合使他在商场里如鱼得水。在几十年的商场生涯中,他从来都不是一味地猛冲猛打,而是会巧妙地躲避危险,适时投资,最终赢得胜利。

李嘉诚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他以后的自主创业在作准备,因此吃苦要有收获。你要想成就事业,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将精力花在有用的事情上,有思想,也要有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更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