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子以德——古代爸爸的教子佳话(1)
“教子以德”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所以,古人一直遵循着这条原则来教育子女。
1.曾子杀猪教子诚信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凭借自己在儒学方面的建树,曾参得以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合称为“五大圣人”。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曾子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对上孝顺父母,对下关爱孩子。他总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孩子的成长树立榜样,教孩子做人要诚实。
曾子杀猪教子诚信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集市,她的儿子哭着要跟去,曾子的妻子便骗他说:“你回去,等一会儿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连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都被他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便一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而曾子的妻子却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掉呢?”
见母亲出尔反尔,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便去拿了菜刀,准备杀猪。妻子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母亲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哪怕面对年幼无知的孩子,也应做到言而有信、诚实无诈,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所有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2.司马光:教育孩子力戒奢侈
司马光是北宋名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他教育儿子“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到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却因俭约而遭到讥笑,实在要不得。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只有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下面是《训俭示康》译文的部分内容。
司马光写道:“我本来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世世代代以清白的家风相继承……我一生穿衣服只求抵御寒冷,吃饭只求饱腹……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却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而不通达,我则不以此为缺陷。孔子说:‘与其因为奢侈而骄傲,不如因为节俭被人看作固执与不通达。’又说:‘因为俭约而犯错误的,那是太少了。’又说:‘读书人有志于道义,却认为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是羞耻,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把节俭看作是缺点,唉,真奇怪呀!”
“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品种繁多,食具如果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就会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成这样,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心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
“张文节当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跟他亲近的人中有人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却这样节俭。您虽然自信也确实是清廉节俭,但外人对您很有讥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习惯做法才好。”张文节叹息说:‘我今天的俸禄这样多,即使全家穿绸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不能做到吗?但是人们的常情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困难。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一旦处境跟现在不一样,而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的地步,哪比得上我做大官或不做大官、活着或死亡,都像同一天这样节俭好呢?’唉,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鲁国大夫御孙说:节俭是人类共同的好品德,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凡是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中培养出来的。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不会为外物所役使,不会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费,避免犯罪,丰裕家室。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最后败家丧身。因此,做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会盗窃他人财物。”
为了说明奢侈的教训,他写道:“卫国大夫公叔文子在家里宴请卫灵公,大夫史知道公叔文子一定会遭到灾祸。果然,文子去世后,文子的儿子公孙戍就因为奢侈招罪,出国逃亡;到了孙子一代,则因为奢侈而家人死光。西晋大官石崇以奢侈浪费来向人夸耀,终于因此而死在了刑场上。宋真宗时的宰相寇莱公的豪华奢侈,在当代人中堪称第一,但因为他的功业大,所以人们不批评他。可是他的子孙习染他的家风,也豪华奢侈,现在多数穷困。”
司马光最后写道:“因为节俭而立下好名声,因为奢侈而自招失败的事例还很多,不能统统列举。上面姑且举几个人用来教诲你。你不但本身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以节俭教诲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生活作风习俗。”
3.陆游:用诗陶冶孩子的性格
南宋诗人陆游特别注意用诗陶冶孩子的性格。他用诗作《冬夜读书示子聿》来教育孩子,一定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总结自己学诗的体会,明确告诉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在临死之前写的《示儿》感人肺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情绪是悲壮的,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坚信最后能获得胜利的乐观精神,显示出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没有因其生命的结束而终结,它永远有力地激励和感召着后人。
相关链接:
古代的“示儿诗”
在我国古代,不少诗人留下了情真意切的教子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诗词值得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阅读学习,认真深思和细细品味。
西汉时的东方朔是朝中大臣,一向以幽默风趣著称。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是隐于山林,而是隐于朝廷,因此,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做到这一点。请看他的《诫子书》:
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唐代的诗圣杜甫,希望他的儿子宗武能够“饱经街”、“爱文章”,向圣贤看齐。请看他的《又示宗武》诗: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诗中的“紫罗囊”指东晋谢玄少年时喜欢佩带紫罗囊,他的叔叔谢安看了,觉得是很不好的习气,就将紫罗囊烧了。
唐代诗人孟郊终生贫困潦倒。唐元和初年,他的3个儿子因无钱治病相继夭折,他为此悲痛至极。诗人兼散文家韩愈当即写了一首题为《孟东野夫子》的诗寄赠孟郊,诗云: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有子且勿喜,无子固无叹。
韩愈借此诗劝说孟郊不要因丧子而忧伤,同时娓娓道出了这样一番道理:有子无子不是祸福之源,关键在于成不成器。有子成器则喜;子不成器,即使生一大群也无福可言,甚至可悲可叹。
据说,孟郊收到这一首启迪性的诗后,顿时消除了忧愁,振作了精神。但毕竟爱子心切,过了些时候,他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诗通过一位慈母给远行的孩子密密缝衣的生活原型,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真挚感情,家喻户晓,老少咸诵,成为古今必读的教子名篇。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才高难为用,一生沉沦下僚。他不想让儿子学自己的样子,而希望他去读兵书,学万人敌,将来做“帝王师”。他的《骄儿诗》很长,摘其中的几句: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北宋诗人张耒13岁就能吟诗作对,17岁写下了当时脍炙人口的《函关赋》。少年时,他学于苏轼,颇得东坡居士的赏识。20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史馆检校、起居舍人等官职。他为人正直,做官清明,还写下了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了教育儿子张秬、张秸,以卖烧饼的邻居为榜样,专门写了一首七言诗。
张耒的邻居是位卖烧饼的,他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卖,哪怕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不间断。久而久之卖饼人的艰辛深深感动了诗人。他想,业过三百,行超三千,不论干什么,只要立志求远,不懈地努力,终究会取得成功。为了教育儿子,学习卖饼人不畏艰难的品质,他写下了《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其中写道: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
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
意思是说,读书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思考问题不会分神。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胜过十遍,而且不至于太劳累。
清代诗人袁枚的小女儿天资聪慧,不少名门望族前来求亲,他均未允,却将她嫁给了姑苏城一个百姓之子,并作了一首《嫁女词》相送:
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
女遵父训,把这首词作为传家宝世代相传。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