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上册)(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言律诗 五十一首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近体诗的一种,源于七言古体。兴起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之境。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每句七个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七言律诗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是变格。通常押平声韵。其押韵的音韵标准为中古音韵系统,即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根据其平仄,定格为四式:首句平起入韵式、首句平起不入韵式、首句仄起入韵式、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七言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成熟的一种体裁,最为唐以后历代文人倾心,可以充分表达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唐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刘长卿等。

崔颢

人物简介

崔颢(约七〇四至七五四),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七二三)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崔颢以才力著称,边塞之作“风骨凛然”(殷《河岳英灵集》),其乐府歌行富赡委婉,情致真切。尤其是《黄鹤楼》诗,极负盛名,被严羽评为唐人七律之首。有《崔颢诗》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黄鹤楼[1]

昔人已乘黄鹤去[2],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3],芳草萋萋鹦鹉洲[4]

日暮乡关何处是[5]?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 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黄鹤山西北黄鹤矶上,面江而立。传说是因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路经此地而得名。

[2]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

[3] 历历:分明的样子。汉阳:在今武汉汉阳,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4] 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沙洲,在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因东汉祢衡曾作《鹦鹉赋》而得名。

[5] 乡关:故乡。

赏析与点评

此诗揽胜抒怀,寓情于景,冶神话与现实于一炉,虚实古今相勾连,一气转折,舒卷自如,“意得象先,神行语外”,格调苍莽高远。被严羽称为“唐代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沧浪诗话》),为题黄鹤楼之绝唱。

行经华阴[1]

岧峣太华俯咸京[2],天外三峰削不成[3]

武帝祠前云欲散[4],仙人掌上雨初晴[5]

河山北枕秦关险[6],驿路西连汉畤平[7]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

注释

[1] 华阴:今陕西华阴县,城在华山脚下。

[2] 岧峣(tiáo 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华山。因潼关西面有少华山,以示区别。咸京:即咸阳,因咸阳为秦之京城,故称。此处代指长安。

[3] 三峰:指华山最高的莲花、玉女、明星三峰。削不成:意谓非人力所能削成。语本《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

[4] 武帝祠:指巨灵祠,为汉武帝登华山仙人掌峰时下令所建。相传是巨灵神为使河水畅流,将华山劈开,分为太华、少华。

[5] 仙人掌:即仙人掌峰。相传为巨灵神劈开华山时的手迹,在华山东峰。

[6] 秦关:指秦函谷关。

[7] 驿路:即大路。汉畤(zhì):在今陕西凤翔县。畤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赏析与点评

诗人在天宝年间曾经二进长安,此诗写诗人路经华阴时的所见所感。前六句全为写景,最后抒写意欲出世之慨,表现出开元之世时,俊彦渴望一展所长,却又厌恶尔虞我诈之官场、心羡隐居生活的矛盾心情。全诗大气磅礴,风格峻峭。

祖咏

人物简介

祖咏(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七二四)进士。颇有文名,与王维、储光羲、王翰等唱和,终身未入仕。所作多山水田园诗,凝练精致。殷评其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河岳英灵集》)。有《祖咏诗》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望蓟门[1]

燕台一去客心惊[2],笳鼓喧喧汉将营[3]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4]

沙场烽火侵胡月[5],海畔云山拥蓟城[6]

少小虽非投笔吏[7],论功还欲请长缨[8]

注释

[1] 蓟(jì)门:蓟门关,在今北京市。

[2] 燕台:即幽州台。一名蓟北楼。相传燕昭王在此筑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士。

[3] 汉将营:指唐将军营。

[4] 三边:古称幽、并、凉三州为三边。危旌:高扬的旗帜。

[5] 胡月:指边地之月。

[6] 海畔:因蓟门关地近渤海,故称海畔。蓟城:即蓟门关。

[7] 投笔吏:典出《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原为抄写文书的小吏,一天投笔叹道:“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8] 论功:指论功封赏。请长缨:典出《汉书·终军传》。终军出使南越,对汉武帝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因以请缨谓自告奋勇。

赏析与点评

诗人遥望蓟门边地的山川形胜,吊古而感今,生发投笔请缨、立功疆场的报国热情。诗由登上燕台远眺起笔,“惊”字总领全诗,在遮天蔽月的烽火中,边城孤拔卓立于云天之间。如此悲壮的气氛下,顺势而出,连用典故,写出投笔从戎、建功边地的雄心壮志。结构谨严,意脉清晰,写景辽阔状伟,抒情豪健慷慨。

崔曙

人物简介

崔曙(?至七三九),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寓居宋州(今河南商丘)。有诗名,与薛据友善。殷选其诗六首入《河岳英灵集》,并评论曰:“署诗多叹词要妙,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有《崔曙集》一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1]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2],二陵风雨自东来[3]

关门令尹谁能识[4],河上仙翁去不回[5]

且欲近寻彭泽宰[6],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释

[1]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之旧俗。望仙台:汉文帝所筑,在今陕西陕县。刘明府:其人不详。明府,县令的尊称。

[2] 三晋:战国时晋国被韩、赵、魏三家所分,后称此三国为三晋,地属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部地区。

[3] 二陵:崤山的南陵北陵合称二陵,在今河南洛宁县北。

[4] 关门令尹:此即指尹喜,为函谷关掌关门的官吏。据说老子至关,关尹子(尹喜)留他著书,成《道德经》授之。后关尹子也随他而去。

[5]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晋人葛洪把他写入《神仙传》中。

[6] 彭泽宰: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此处指刘明府。

赏析与点评

此诗为重阳怀古投赠之作。全诗转承自然,一气呵成,意境雄阔。

送魏万之京[1]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2],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3]

关城曙色催寒近[4],御苑砧声向晚多[5]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6]

注释

[1] 魏万:又叫魏颢,天宝、大历年间诗人,隐居王屋山。之:往。

[2] 游子:指魏万。

[3] 客中:客游四方途中。

[4] 关城:指潼关城。

[5] 御苑:皇家宫苑,此指长安城。砧声:捣衣声。

[6] “莫见”二句:不要因为长安城是行乐之地,就让岁月白白浪费掉。

登金陵凤凰台[1]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2],晋代衣冠成古丘[3]

三山半落青天外[4],二水中分白鹭洲[5]

总为浮云能蔽日[6],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凤凰台:在今南京凤台山。相传南朝元嘉年间有三只状如孔雀的彩鸟集于山,人谓凤凰,因筑凤凰台,山也因此得名。

[2] 吴宫:三国时吴国建都于金陵。

[3] 晋代:东晋南渡后即建都金陵。衣冠:指名门望族。古丘:指古墓、坟丘。

[4] 三山:指金陵西南临长江的三座山峰。

[5] 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穿越金陵城而入长江,江中有白鹭洲,分水为二支。白鹭洲:长江中沙洲,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6] 浮云能蔽日:古诗文中多有以“浮云蔽日”来作比喻,有的喻乡关之念,《古诗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语。有的喻奸邪之蔽贤良,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有的喻未得帝王垂幸,《载记》:“秦苻坚幸慕容垂夫人,宦者赵整歌云: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李白此诗用何意,历代说法纷纭。

赏析与点评

诗人这首登临吊古之诗,历代常以之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评。诗人借晋明帝语,又参用陆贾之言,将历史典故与眼前景物融合交织,既为六朝兴衰作结,又融入自身的坎坷之感与不平之意,感事写景,虽感慨淋漓,却是怨而不怒,写出独特的感受。思想内容较崔诗更为丰富深远,自有胜处。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1]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2]

巫峡啼猿数行泪[3],衡阳归雁几封书[4]

青枫江上秋帆远[5],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6],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1] 少府:官名,指县尉。李、王二人事迹不详。峡中:泛指四川东部。长沙:在今湖南。

[2] 衔杯:喝送别酒。谪居:贬官之地。

[3] “巫峡”句:此句出古巴蜀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衡阳:在今湖南。相传南飞之雁到衡阳的回雁峰即折回北方。又古时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5] 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

[6] 雨露:喻指朝廷的恩泽。

赏析与点评

诗人为遭贬的朋友送行,妙在一诗同赠分贬二地的两个人,并且分疏得当,非常难得,是送别诗中的翘楚。诗以反问嗟叹而起,“意何如”三字,至微至隐,无限含蓄,惜别之意浩然而生。三、四联两两分写,承首联“问谪居”而出,“巫峡啼猿”、“白帝城”切李少府贬峡中,“衡阳归雁”、“青枫江”则写王少府贬长沙,以贬途中景色之凄凉寓伤别之悲情,意象两相交错,交互回荡,形成凄凉怅惘的况味。尾联合写,响应首句,表达劝勉之意,但似怨似嘲,大无聊赖。全诗章法严密,一气舒卷,格调高华朗曜。

和(hè)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1]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2],莺啭皇州春色阑[3]

金阙晓钟开万户[4],玉阶仙仗拥千官[5]

花迎剑佩星初落[6],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7],阳春一曲和皆难[8]

注释

[1] 又作《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贾至赋诗后,杜甫、王维、岑参都有和诗。和:以诗互相唱和酬答。贾至:字幼邻,洛阳人,天宝末年随玄宗入蜀,肃宗即位,为中书舍人。舍人:即中书舍人,官名,专掌草拟诏旨、宣旨奏表等事,为文士之极任。大明宫:即唐时东内,又名蓬莱宫。

[2] 紫陌:指京师的街道。

[3] 啭:鸟啼声。皇州:京城。阑:晚。

[4] 金阙:金殿。万户:指皇宫中宫门。

[5] 玉阶:指大明宫的台阶。仙仗:天子的仪仗。

[6] 剑佩:带剑、垂佩绶,都为高官之饰物。

[7] 凤凰池上客:指贾至。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

[8] 阳春:古曲名,即宋玉《对楚王问》中提到的《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以之比喻作品高妙而懂得的人很少。

附录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1]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2],尚衣方进翠云裘[3]

九天阊阖开宫殿[4],万国衣冠拜冕旒[5]

日色才临仙掌动[6],香烟欲傍衮龙浮[7]

朝罢须裁五色诏[8],佩声归到凤池头[9]

注释

[1] 参上诗注。

[2] 绛帻(zé):红头巾。鸡人:据《汉官仪》,古时宫中不得养鸡,负责报时的卫兵戴鸡冠状的红头巾,于朱雀门外高叫,如鸡鸣报晓,故称鸡人。

[3] 尚衣:唐时有尚衣局,专掌皇帝的服冕。翠云裘:饰有绿色云霞纹的皮衣,为天子之衣。

[4] 九天:喻皇宫。阊阖:指宫门。

[5] 万国:泛指中原四裔。冕旒:此处指天子。旒指礼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为十二旒。

[6] 仙掌:承露金盘上的仙人手掌,汉武帝时立铜仙人舒掌擎盘以承甘露。此处可能支灯架或烛台作仙人舒掌擎盘之状。一说指天子身后的障扇。

[7] 香烟:指宫中香炉之烟。衮龙:指天子龙袍上的龙。衮,天子礼服,上绣龙,又称龙衮。浮:指香烟在龙袍周围浮动。

[8] 五色诏:用五色纸书写的诏书。

[9] 佩声:玉骊碰击之声。唐五品以上官员可佩玉佩。

赏析与点评

此诗与岑参同题诗写作视角不同,改以描写天子视朝贯穿全诗。未写早朝具体行事,而是着力于刻画早朝时的新鲜气象与恢弘气势,正大中见精工新丽。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2],蒸藜炊黍饷东菑[3]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4],松下清斋折露葵[5]

野老与人争席罢[6],海鸥何事更相疑[7]

注释

[1] 积雨:久雨。辋川庄:诗人晚年隐居的辋川别业。

[2] 烟火迟:久雨后烟火之燃徐缓。

[3] 藜:一种野菜。黍:黄米。饷东菑(zī):把饭送到东边新开的田地里。菑,新开一年的土地,此泛指田地。

[4] 习静:道家静坐守一的方法。观朝槿:静观槿花,可以体悟人生短暂、荣枯无常之理。朝槿,木槿花早开午谢,故称朝槿。

[5] 清斋:素食之意。露葵:葵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指新鲜蔬菜。

[6] 野老:王维自称。争席罢:是说自己已没有倨傲损人之心,已与世无争。争席,典出《庄子·寓言》。杨朱倨傲骄矜,自见老子之后,学会了谦恭礼敬,人们也敢于与他争坐席了。

[7] “海鸥”句:我已无好胜损人之心,海鸥为什么还怀疑我呢?海鸥,典出《列子·黄帝》,有海边好鸥者,每天与海鸥相亲。后其父要他捉海鸥来玩,第二天,海鸥再也不与他亲近了。

酬郭给事[1]

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晖[2],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3],省中啼鸟吏人稀[4]

晨摇玉佩趋金殿[5],夕奉天书拜琐闱[6]

强欲从君无那老[7],将因卧病解朝衣[8]

注释

[1] 酬:一作“赠”。郭给事:其人不详。给事,门下省之属官,正五品上。

[2] 洞门:指宫殿或深宅中重重相对又相通的门。霭:形容盛、多。

[3] 禁里:指宫中。

[4] 省中:指门下省内。

[5] 趋:小步急走,以示恭敬。

[6] 天书:指皇帝诏书。琐闱:有雕饰的门,此指宫门。

[7] 无那:无奈。

[8] 解朝衣:辞职之意。

赏析与点评

此诗为与郭给事唱和之作,背景为暮夜寓值省中,诗先描写宫禁晚春、黄昏薄暮的情景,庄严富丽中却有幽深凄迷之感。其中省中啼鸟,以动写静,反衬出官署内之闲静。接着由景入事,由早朝趋殿到省中寓值,直写郭给事的忠于职守、恭敬严谨,最后转而抒写归休之志。雍容典雅,清华闲适中有富贵气象。

蜀相[1]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3],两朝开济老臣心[4]

出师未捷身先死[5],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1] 蜀相:指诸葛亮。

[2] 锦官城:成都别名,古代成都以产锦著名,设专官管理,故称。武侯祠在成都城南门外,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所建。

[3] 三顾: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刘备三请方出。顾:访问。频繁:一再烦劳。“三顾频繁”另本作“三顾频烦”。——编者注

[4] 两朝:指蜀汉刘备、刘禅两朝。开济:指诸葛亮佐刘备开国,助刘禅继业。

[5] 出师:出兵伐魏。建兴十二年(二三四),诸葛亮兴师伐魏,据五丈原,与魏司马懿相持百余日。八月,病死军中。

赏析与点评

此诗是谒祠诗,句意沉挚悲壮,所悲者岂止是诸葛一人,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都为其同声一悲,言有尽而意无穷。

客至[1]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2],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3],樽酒家贫只旧醅[4]

肯与邻翁相对饮[5],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释

[1] 原诗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访问。客: 指崔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

[2] 缘客扫:因为有客来而打扫。

[3] 盘飧(sūn):泛指菜肴。飧,熟菜。无兼味:指菜少。兼味,多种味道。

[4] 旧醅(pēi):未经过滤的隔年陈酒。

[5] 肯:能否之意。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1],南浦清江万里桥[2]

海内风尘诸弟隔[3],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4],未有涓埃答圣朝[5]

跨马出郊时极目[6],不堪人事日萧条[7]

注释

[1] 西山:即雪岭,在成都西面,终年积雪,是岷山主峰。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此三城为蜀边要镇,为防吐蕃侵犯,有兵戍守。

[2] 清江:锦江,在城外南郊。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3] 风尘:指战乱不息。诸弟隔:与诸弟分隔。

[4] 迟暮:比喻晚年,时杜甫五十岁。

[5] 涓埃:一点点、丝毫。涓为细流,埃为微尘。

[6] 极目:极尽目力远望。

[7] 人事:世事。

赏析与点评

忧国思家是此诗的主题,国患未靖,战乱连年,导致家破人亡,骨肉离散。诗人独居蜀中,远望西山三城,心忧吐蕃连年扰边;低望万里桥,勾起出蜀归乡之思。不仅为兄弟天涯相隔不得相见而悲,更为自己迟暮多病、无力报国而深感惆怅。只见江山依旧但物事全非,不堪之感油然而发。言极伤痛,但意气悲壮,自有宽广苍茫的气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1],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2]?漫卷诗书喜欲狂[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4]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5]

注释

[1] 剑外:剑门以南地区称剑外,即蜀地。收:收复。蓟北:河北北部地区。

[2] 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儿女。

[3] 漫卷:随手卷起。

[4] 青春:明媚春色。

[5] “即从”二句:这是杜甫想象中的还乡路线。巴峡,指巴县(今四川重庆)一带江峡总称。巫峡,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襄阳,今湖北襄阳。杜甫先世为襄阳人。洛阳,杜甫家在洛阳。“洛阳”句下原注云“余田园在东京”,唐代东京即洛阳。

赏析与点评

广德元年(七六三)春,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兵败而死,其部将归降,河南、河北地区相继收复,安史之乱终于结束。经过八年等待,诗人闻听光复蓟北后,狂喜而泣,写下此诗。整首诗全由这个忽传的喜讯而生发,记录了诗人在闻讯后一连串的感情变化。诗句大幅跳跃,意象频繁转换,直写还乡之路,节奏极其轻快。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可谓“一气如注,并异日归程一齐算出,神理如生,古今绝唱也”(《砚斋诗谈》)。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

艰难苦恨繁霜鬓[3],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 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2] 百年:一生。古人以上寿为百年。

[3] 繁霜鬓:鬓边白发日增。

赏析与点评

此诗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被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境沉郁悲凉,但笔势雄峻奔放,构句精心,意象流动,形成开阔雄浑的气象。对仗精密,声律谨严,无论章法、句法、字法皆以奇为称,但无限悲凉之意却已溢于言外。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1],玉垒浮云变古今[2]

北极朝廷终不改[3],西山寇盗莫相侵[4]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5]

注释

[1] 锦江:即濯锦江,一称浣花溪,岷江的支流,流经成都城西。杜甫的草堂临近锦江。

[2] 玉垒:玉垒山,在今四川灌县西。

[3] 北极:北辰,北极星,比喻北方朝廷。

[4] 西山寇盗:指吐蕃。

[5] “可怜”二句:杜甫怀念诸葛亮,叹息唐王朝没有诸葛亮一样的英雄济世匡君。刘禅后主祠在刘备先主祠的东边,西边为诸葛亮武侯祠。梁父吟,乐府曲名。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好为《梁父吟》。“梁父吟”另本作“梁甫吟”。——编者注

宿府[1]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2],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3],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4],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

[1] 宿府:宿于幕府。古时军队出征,将领以幕帐为府署,称幕府,后用指地方长官或节度使的衙门。

[2] 永夜:长夜。

[3] “音书绝”另本作“音书断”。——编者注

[4] 伶俜(línɡ pīnɡ):飘零困苦之意。十年:指自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乱起至今已十年。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1],天涯霜雪霁寒宵[2]

五更鼓角声悲壮[3],三峡星河影动摇[4]

野哭几家闻战伐[5],夷歌数处起渔樵[6]

卧龙跃马终黄土[7],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1] 阴阳:指日月。短景:冬季日短,故称短景。

[2] 霁:雨雪后天气晴朗。

[3] 鼓角:更鼓与号角。

[4] “三峡”句:银河星辰之影随三峡之水而摇动。一写江中夜景,另亦暗喻战乱未已。三峡,长江之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古时认为天上星辰位置动摇往往是有战事的征兆。

[5] 战伐:指此时蜀中崔旰、郭英、杨子琳等的混战。

[6] 夷歌:当地少数民族之歌。

[7] 卧龙:诸葛亮又号卧龙先生。跃马:指公孙述。公孙述在西汉末年乘乱据蜀,称白帝。晋左思《蜀都赋》有“公孙跃马而称帝”句。二人在夔州都有祠庙。

赏析与点评

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正值秋冬之时,诗人感时忆旧,记下所闻所感。长久的离乱生活,诗人常是彻夜不眠。蜀中战乱,五更时分,军鼓号角声从夜空划过,雄壮而悲怨,三峡中星河的倒影也因之而振动。晓色朦胧中,时时传来战伐野哭之声,但在这凄切的悲声中,却也伴随着疏疏落落的渔樵夷歌之音。远眺蜀中英雄祠庙,想及愚贤同归一路,也曾各领风骚,如今亦皆是黄土白骨。诗人借古人以自慰,虽是人事不遂,又何需嗟叹计较。正是这种在身世之感外对历史兴废的深沉思考,使此诗超越了一时一地的感受,而有俯仰天地之慨与怅然无穷之思。

咏怀古迹 五首

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1]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2]

羯胡事主终无赖[3],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4]

注释

[1] “支离”二句:指作者在安史之乱期间,逃离长安,入蜀往来漂泊。支离,流离之意。风尘,指战争。

[2] “三峡”二句:意谓作者在三峡、五溪地区都居住过。楼台,泛指房屋。淹日月,指经历久远。五溪,指雄溪、溪、酉溪、沅溪、辰溪,在今鄂贵交界处,为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地。

[3] 羯胡:指安禄山,亦指反南朝梁的侯景。

[4] “庾信”二句:梁朝诗人庾信,早年诗赋风格绮艳,梁元帝时出使北周,被留不归,常怀乡国之思。作《哀江南赋》、《伤心赋》等以寄国仇家恨,风格转为苍凉刚健。

赏析与点评

此五首诗为杜甫于大历年间流寓夔州时所写的组诗,五首分咏五处古迹,但所咏古迹不专为怀古而作,对于古迹的描写很少,而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寄意于微远之间,借题发挥,以浇诗人心中块垒,富含蕴藉之致。

其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5],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6],云雨荒台岂梦思[7]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

[5] 宋玉:战国楚人,其所作《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6] 故宅:宋玉在归州与江陵皆有故宅,归州即今湖北秭归。

[7] 云雨荒台:宋玉曾作《高唐赋》,赋中写楚王夜梦巫山神女,欢会之后,神女辞曰:“妾在巫山之阳,商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8],生长明妃尚有村[9]

一去紫台连朔漠[10],独留青冢向黄昏[11]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12]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3]

注释

[8] 荆门:荆门山,在湖北宜都县西北。

[9] 明妃:即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朝廷与匈奴和亲,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晋时为避司马昭名讳而改称明妃。尚有村:昭君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唐时还留有昭君故居遗址,故说“尚有村”。

[10] 紫台:帝王之宫。朔漠:北方沙漠。

[11] 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

[12] “画图”二句:省(xǐnɡ)识,认识。春风面,指美貌。据《西京杂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环佩,指女子的装饰品,此借指昭君。

[13] “千载”二句:千年来流传的《昭君怨》虽然是胡人音乐的风格,但曲中幽怨怅恨的乡思还是听得很清楚的。相传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曲中论,曲中所倾诉之意。

其四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14],崩年亦在永安宫[15]

翠华想象空山里[16],玉殿虚无野寺中[17]

古庙杉松巢水鹤[18],岁时伏腊走村翁[19]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

[14] 蜀主:指刘备。窥吴:企图伐吴。幸:旧称帝王驾临曰幸。

[15] 崩:旧称帝王死亡曰崩。永安宫:三国蜀汉章武二年(二二二),刘备率蜀军经三峡攻东吴,被陆逊击溃,退至鱼复(今重庆奉节)白帝城,改鱼复为永安,建永安宫居之,次年四月病死。

[16] 翠华:皇帝的仪仗。“想象”另本作“想像”。——编者注

[17] 玉殿:此句下有原注:“殿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18] 巢:筑窝。

[19] 岁时:一年中的节日。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六月,腊在十二月。

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20]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21]

伯仲之间见伊吕[22],指挥若定失萧曹[23]

运移汉祚终难复[24],志决身歼军务劳[25]

注释

[20] 宗臣:为后世所尊仰的重臣。肃清高:为其清高的节操而肃然起敬。

[21] “三分”二句: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立。纡(yū)筹策,周密的筹划谋略。羽毛,形容如云霄鸾凤。

[22] 伯仲:原意兄弟,引申为不相上下。伊吕:指商之伊尹和周之吕尚,皆为辅佐贤主开基立国的名相。

[23] 失萧曹:意谓萧曹有所不及。萧曹,指辅佐汉高祖的萧何、曹参,皆一代名臣。

[24] 祚:帝位。

[25] 身歼:死亡。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1]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2],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3],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4]

注释

[1] 江州:今江西九江。薛六:或指薛弁,曾为水部员外郎。柳八:或指柳浑,曾任祠部员外郎。员外:员外郎之简称。

[2] 优诏:朝廷优容之诏。

[3] 沧洲:水滨之处。

[4] 遣:使,叮咛之意。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

长沙过贾谊宅[1]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2],万古惟留楚客悲[3]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4],湘水无情吊岂知[5]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1] 贾谊宅:即今湖南长沙濯锦坊的屈贾祠。

[2] 三年谪宦: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栖迟:居留。

[3] 楚客:指客留长沙之人,长沙为故楚之地。

[4] 汉文:汉文帝,他虽有明君之称,仍不能重用贾谊。

[5] 岂知:哪里知道。贾谊渡湘水时,曾作赋吊屈原。

赏析与点评

本诗写于诗人贬谪去官之时,贾生谪长沙三年,诗人亦是遭贬南方多年,才子不遇之伤,万古而相连,“悲”字更是全诗的基调。本诗笔法顿挫,极沉挚而以澹缓出之。

赠阙下裴舍人[1]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2],龙池柳色雨中深[3]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4]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5]

注释

[1] 裴舍人:其人不详。

[2] 长乐:长乐宫为汉宫殿名,此借指唐宫。

[3] 龙池:泛指宫中之池。

[4] 捧日心:指效忠皇帝之心。

[5] 华簪:指高官华美的冠饰。此指裴舍人。

赏析与点评

此诗为诗人投赠裴舍人以求援引荐举之作。前四句以典雅得体的语言,描绘雨中宫禁秾丽春景,状物细腻而包蕴丰富,“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有情、有味、有体,色深可观。曲笔喻情,含蓄而不露,烘托出对舍人沃恩、官职显要的恭维。后四句抒发求宦无成的遗憾,表达效忠朝廷之心,以老而未遇、羞对友人,含蓄地表达渴求援引之思。手法隐微巧妙,格调天然富丽,气象宏远。

寄李儋元锡[1]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2]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3]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4]

注释

[1] 李儋(dān):武威(今甘肃武威)人,曾任殿中侍御史。元锡:字君贶(kuànɡ),曾任淄王傅。二人皆韦应物之友。

[2] 黯黯:形容心神暗淡沉闷。

[3] 邑:指滁州属境。流亡:逃荒之灾民。俸钱:指自己所得的薪金。

[4] 西楼:指滁州西楼。

同题仙游观[1]

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2],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3],人间亦自有丹丘[4]

注释

[1] 仙游观:道士潘师正在嵩山逍遥谷所立之道观。

[2] 五城楼: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后人以“五城楼”、“十二楼”为神仙之居处,此处指仙游观。

[3] 方外:即世外仙居。

[4] 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昼夜常明。

皇甫冉

人物简介

皇甫冉(约七一七至约七七〇),字茂政,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皇甫冉诗名早著,张九龄爱其所作,称“清颖秀拔,有江、徐之风”。高仲武评其诗“巧于文字,发调新奇,远出情外”(《中兴间气集》)。有《皇甫冉诗集》三卷,《全唐诗》编其诗二卷。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1]

家住层城临汉苑[2],心随明月到胡天[3]

机中锦字论长恨[4],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5],何时返旆勒燕然[6]

注释

[1] 马邑:边城名,在今山西朔县西北。龙堆:即白龙堆,在今新疆。

[2] 层城:指京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汉苑:此指唐时皇宫。

[3] 胡天:指丈夫征戍之地,即上文马邑、龙堆。

[4] 机中锦字:典出《晋书·窦滔传》。苻坚时,窦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其妻苏蕙能文,思念窦滔,织锦为回文诗寄给他,共二百余首,回旋反复,皆成文意。

[5] 元戎:主将。窦车骑:指东汉车骑将军窦宪。

[6] 返旆:班师回朝。勒燕然: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而归。

赏析与点评

诗人以温柔缠绵的笔触,代闺妇写思念征人的怨情。前四句两两对照,以明丽春景起笔,乐景衬哀情,愈觉征路迢迢,遥遥不可相见。明月高楼,雕栏玉砌,反衬其内心寂寞,思念悠长;织锦回文,表其知书能文,思之愈深,恨之愈长。“楼上花枝笑独眠”无理之妙,构思新颖,尽写思妇无限悲苦。尾联以典故为问语,表达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但以反问而出,怨怅不胜,尤增深味。巧用细节,一气蝉联而下,流丽曲致。

晚次鄂州[1]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2],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3],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4]

注释

[1] 次:留宿。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2] 估客:商人。

[3] 三湘:此泛指今湖南一带。愁鬓:指鬓发因愁思而变白。

[4] 鼓鼙声:战鼓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1]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2],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3],密雨斜侵薜荔墙[4]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5]

共来百越文身地[6],犹自音书滞一乡[7]

注释

[1] 顺宗永贞元年(八〇五),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与刘禹锡等八人一起被贬为州郡司马,史称“八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其中的五人又另有任命: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韩泰为漳州刺史,韩晔为汀州刺史,陈谏为封州刺史,刘禹锡为连州刺史。此诗是柳宗元初到任时,寄赠其他四人的。柳州:在今广西。漳州:在今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封州:今广东封川。连州:今广东连县。

[2] 大荒:荒远之地。

[3] 惊风:急风。飐(zhǎn):吹动。

[4] 薜荔墙:爬满薜荔的城墙。薜荔,一种蔓生植物。

[5] 九回肠:语本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比喻愁肠弯曲缠绕。

[6] 百越:泛指岭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南方少数民族风俗,在身上刺刻花纹图案。《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7] 音书:音信。滞:阻隔。

赏析与点评

诗人十年前南贬永州司马,十年后奉诏返京,随即又因奸臣谗害而远放柳州,初到贬所,想念四位同遭贬谪的难友而作此诗。诗人写惊风飐水、密雨侵墙,言在此,但意不在此,而是以眼前的风雨实景,写心中逐臣之忧思烦乱。将心境与环境相连,既描绘出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象,也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无辜被贬的悲愤。

西塞山怀古[1]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2]

千寻铁锁沉江底[3],一片降幡出石头[4]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5]

从今四海为家日[6],故垒萧萧芦荻秋[7]

注释

[1]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为长江中流要塞,三国时东吴曾在此设防。

[2] “王濬”二句:王濬奉晋武帝之命出兵益州,吴国都城的王气便黯然消散,国运将终。王濬,一作“西晋”。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人,官益州刺史。益州,今四川成都。金陵王气,金陵即建业,今南京市。相传战国楚威王时,有人见此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名金陵。东吴也以金陵为都城。黯然,形容伤神,一作“漠然”。

[3] 千寻:形容长。寻,古时八尺为一寻。铁锁:为防守晋国战船的进攻,吴国在江面上拉起铁锁,横绝江面,但被王濬用大火烧断。

[4] 降幡:降旗。石头:石头城,在今江苏江宁,为吴都的屏障。王濬率军攻入石头城,吴主孙皓亲至营门投降。

[5] 寒流:指长江。

[6] 从今:一作“今逢”。四海为家:四海为一家所有,即天下统一。

[7] 故垒:旧日的营垒。

赏析与点评

诗人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情,借咏晋、吴兴亡事迹,吊古而抚今。诗以王濬攻吴起笔,前四句描写西晋灭吴之事,第五句总括立都于建业之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命运。以简驭繁,用典型事迹括代其他,剪裁得法。第六句写西塞山之景,承上启下,以山形“依旧”,反托人类历史的兴衰巨变。兴发尾联居安思危,故垒仍在,历史勿忘的怀古之叹,将历史兴亡倚于人事而不恃于地形之险的哲理沉思,熔铸于苍茫雄阔的景象之中,简洁洗练,气象宏大。

元稹

人物简介

元稹(七七九至八三一),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内(今河南洛阳)人。长庆二年(八二二)由工部侍郎拜相。大和五年(八三一)以武昌节度使卒于任所。元稹与白居易为至交,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唱和极多,“擅名一时,天下称为‘元白’,学者翕然,号‘元和诗’”(顾陶《唐诗类选后序》)。其乐府诗遵循“美刺”传统,最为警策。善咏风态物色,风格轻艳,流传最广的则是其悼亡诗和艳诗。今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行世,《全唐诗》编其诗二十八卷。

遣悲怀 三首[1]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2],自嫁黔娄百事乖[3]

顾我无衣搜荩箧[4],泥他沽酒拔金钗[5]

野蔬充膳甘长藿[6],落叶添薪仰古槐[7]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8]

注释

[1] 题一作《三遣悲怀》。元稹原配韦丛,字茂之,死于元和四年(八〇九)七月,仅二十七岁。

[2] 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谢安最偏爱其侄女谢道韫,此比韦夏卿(韦丛之父)与韦丛。

[3] 黔娄:为春秋时齐国贫士。此处元稹用以自比。乖:不顺利。

[4] 顾:看。荩箧(jìn qiè):草编箱子。

[5] 泥(nì):软语央求。

[6] 藿:豆叶。

[7] 薪:柴禾。仰:依靠。

[8] 营奠:操办祭奠。营斋:请僧人斋会,超度亡灵。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9],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10],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11]

注释

[9] 身后意:有关死后的事。

[10] 施:施舍与人。行看尽:看着就要没有了。

[11] 贫贱夫妻:元稹与韦丛共同生活时,境况贫困,故称。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12],潘岳悼亡犹费词[13]

同穴窅冥何所望[14],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15],报答平生未展眉[16]

注释

[12] 邓攸无子:晋河东太守邓攸,字伯道,战乱中曾保侄舍子,后终无子,时人叹道:“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韦丛曾生五人,仅存一女,故元稹如此慨叹。寻知命:眼看到了知天命之年。

[13] 潘岳悼亡:晋人潘岳为大文学家,妻子死后,作《悼亡》诗三首,世所传诵。费词:浪费笔墨,意谓多说无用。

[14] 同穴:指夫妻死后合葬一处。窅(yǎo)冥:形容渺茫深远。

[15] 终夜长开眼:传说中鳏鱼的眼睛终夜不闭,而无妻之人又称鳏夫,此处用作长鳏不娶之意。

[16] 未展眉:指心情不快,眉毛紧蹙。

赏析与点评

此为元稹悼念亡妻韦丛的组诗,被誉为千古悼亡之冠。三首诗随情而取,以时间先后为序,撷取生活中最深刻的回忆断想成诗,意脉相通,悲君且又自悲,可前后关照而读。

所谓语到真时,不嫌其琐。诗人以真切的语言、凄婉的声韵表达了沉痛的感情。“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都是与贫贱生活和丧妻之痛血肉相连的平常事、自然语。正因其平常与自然,所以更加感人肺腑。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1]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2],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3],辞根散作九秋蓬[4]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1] 河南经乱:指建中三、四年(七八二、 七八三)朱泚、李希烈兵乱。一说为贞元十五年(七九九)二月,宣武军节度使董智部下叛乱;三月,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叛乱。关内:关内道,在今陕西、甘肃一带。阻饥:因时世艰难而致饥荒。浮梁大兄:白居易大哥白幼文曾任浮梁主簿。浮梁,在今江西景德镇。于潜七兄:为白居易之堂兄,曾任于潜尉。于潜,在今浙江临安市。乌江十五兄:为白居易之堂兄,曾任乌江主簿。乌江,在今安徽和县。符离:唐时属宿州,即今安徽宿县符离集。下邽(ɡuī):即今陕西渭南县之下邽镇,为白居易家乡。

[2]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此指代战争。

[3] 吊影:顾影自怜之意。千里雁:古人常以雁行比作兄弟。

[4] 辞根:指蓬草离根飞散。九秋:深秋。蓬:蓬草。古人常以草木同根比作兄弟,以蓬草离根飞散比喻游子离家、兄弟分散。

赏析与点评

四方多乱的时代,诗人伤时感人、思亲思乡,以白描手法,直叙漂泊流离之苦。诗由“时难年荒”起笔,对应诗题,揭示骨肉离散的背景与原因。千里孤雁,九秋飞蓬,形象地比喻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的景况。尾联以共望明月、身在异乡而心相通,紧扣题意,笔有余情。全诗语言浅切,不加藻饰,如叙家常,但浅而有致,朴实无华的诗句蕴含深切之情。

锦瑟[1]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2],一弦一柱思华年[3]

庄生晓梦迷蝴蝶[4],望帝春心托杜鹃[5]

沧海月明珠有泪[6],蓝田日暖玉生烟[7]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1] 此诗以首二字命题,与“无题”相似。锦瑟:绘有织锦纹饰的瑟。瑟是古代一种弦乐器。

[2] 无端:没来由。五十弦:据《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3] 柱:支弦的木柱。华年:青年时光。

[4] “庄生”句:典出《庄子·齐物论》:“不知周之梦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生,庄周。

[5] “望帝”句:典出《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据说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暮春啼鸣直至口中流血,其声凄苦哀怨。望帝,蜀帝杜宇,号望帝。

[6] “沧海”句:典出《博物志》,据说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哭时眼泪成珠。

[7] 蓝田:山名,产玉,在今陕西蓝田县。据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赏析与点评

此诗诗意扑朔迷离,历代多有猜测:悼亡、赠佳人、自伤身世、讽喻政治、诠释音乐等等,莫衷一是,但诸说都没有有力的证据。通观全诗,或以闻锦瑟而引发身世之感较为切实合理。诗歌寓言假物,用典浑化工巧,辞采富丽,一唱三叹,意韵朦胧深邈。

无题[1]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3]

隔座送钩春酒暖[4],分曹射覆蜡灯红[5]

嗟余听鼓应官去[6],走马兰台类转蓬[7]

注释

[1] 此题下原有诗二首,此为其一。

[2] 画楼、桂堂:指富丽的屋舍。

[3] 灵犀:旧说犀牛角为灵异之物,中间有一条白纹贯通上下。

[4] 送钩:又叫“藏钩”,一种游戏,人分两队,一队传递一钩,令另一队猜钩所在,猜不中则罚。

[5] 分曹射覆:分两队互相猜。射覆,也是一种游戏,猜盖在器皿下的东西。

[6] 听鼓应官:唐时,官府五更二点击鼓召集官员。

[7] 兰台:即秘书省。转蓬:指随风吹转的飞蓬。

赏析与点评

诗人之无题诗,内容不着重记叙具体人事,而是以精美华丽的语言、回环反复的结构,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以表达人生经历的深层体验,以及抒发内心强烈的主观感受,因此诗旨多半晦涩不明。

隋宫[1]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2],欲取芜城作帝家[3]

玉玺不缘归日角[4],锦帆应是到天涯[5]

于今腐草无萤火[6],终古垂杨有暮鸦[7]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8]

注释

[1] 隋炀帝南游扬州,建有江都、显福、临江等宫,通称隋宫。

[2] 紫泉宫殿:即隋宫。

[3] 芜城:即江都,旧称广陵。

[4] 日角:古时把人的额骨中央隆起如日者,称作日角,附会为帝王之相。

[5] 锦帆:隋炀帝南游的龙舟,帆皆锦制成。

[6] “于今”句:现在隋宫荒芜,萤火虫尽绝,腐草也不再化萤了。古人误认为萤火虫为腐草所化。据记载,炀帝曾征求萤火虫数斛,夜游时放出,光照山谷。

[7] 垂杨:指隋堤的杨柳。

[8] “地下”二句:隋炀帝国亡身死,在地下重逢陈后主,还好意思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吗?陈后主,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奢侈,为隋所灭,后人称为亡国之君。《后庭花》,即乐府《玉树后庭花》,为陈后主所作,后人称作亡国之音。据《隋遗录》记载,隋炀帝在江都曾夜梦陈后主,请陈之宠妃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

无题 二首[1]

其一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2],麝熏微度绣芙蓉[3]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4]

注释

[1] 此题下原为四首,此处录前二首。

[2] 半笼:半映。金翡翠:指有金翡翠花纹的被子。

[3] 麝:指麝香。绣芙蓉:绣以芙蓉图案的帐子。翡翠、芙蓉皆为男女欢好的象征。

[4] “刘郎”二句:指刘晨。典出刘义庆《幽明录》,东汉永平中,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邀至仙府,留半年返故里,子孙已七世。后重入天台,踪迹渺然。一说“刘郎”指汉武帝刘彻求仙。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赏析与点评

此类无题诗无论是写自身的相思之情,或是代闺中怨妇抒情,抑或另有喻托,皆是诗人本于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写出,且爱情与政治上的失意,形态基本上相通,因此视为爱情诗而解读,虽不中亦不远。这首诗抒写与所思之人相隔遥远,思之而不可得的相思之苦。诗境哀丽绵邈,构思精巧,以梦写别情,更显凄婉。

其二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5],芙蓉塘外有轻雷[6]

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7]

贾氏窥帘韩掾少[8],宓妃留枕魏王才[9]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5] 飒飒:风声。

[6] 轻雷:隐约的雷声,又指车轮声。

[7] 金蟾啮鏁(niè suǒ):形容的形状。金蟾,因蟾善闭气,古人用蟾来装饰锁。啮,咬。鏁,同“锁”,香炉鼻钮,可启闭放入香料。玉虎:井上的辘轳。丝:指井绳。汲井:从井中打水。

[8] “贾氏”句:贾氏爱韩寿是因为他年少美貌。贾氏,典出《世说新语》。晋人韩寿美貌,被贾充辟为掾。贾充之女从窗格中见韩寿,爱上了他,私与之通。后贾充得知,便把女儿嫁给了韩寿。韩掾(yuàn),韩寿。掾,僚属。

[9] “宓妃”句:典出《文选·洛神赋》,李善注。曹植曾求娶甄逸之女而未成,后甄氏为曹丕皇后,被郭后谗死。黄初年间,曹植入朝,曹丕取出甄后玉镂金带枕,曹植见之泣下。曹丕便把枕送给曹植。曹植返回时停于洛水,忽见一女子来,赠以在家时所用枕,自言即甄氏,遂欢会,后隐身不见。曹植遂作《洛神赋》。此事为后人附会。宓妃,即洛神,相传为伏羲之女。留枕,此指幽会。魏王,指曹植,他曾为魏东阿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

筹笔驿[1]

李商隐

鱼鸟犹疑畏简书[2],风云常为护储胥[3]

徒令上将挥神笔[4],终见降王走传车[5]

管乐有才真不忝[6],关张无命欲何如[7]

他年锦里经祠庙[8],梁父吟成恨有馀[9]

注释

[1] 筹笔驿:即今朝天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诸葛亮出兵伐魏,曾在此筹划军机。

[2] 简书:古人把文字写在竹简上,称简书。此指军令。

[3] 常:一作“长”。储胥:驻军用的篱栅。此指军营。

[4] 上将:指诸葛亮。

[5] 降王:指后主刘禅。魏景元四年(二六三),邓艾伐蜀,后主刘禅出降,东迁洛阳,经过筹笔驿。传车:古代驿站用车。

[6] 管:管仲,春秋时齐相,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乐毅,战国时燕国大将,曾大破齐国。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常自比管仲、乐毅。不忝(tiǎn):不愧。

[7] 关:关羽。孙权派吕蒙袭荆州,关羽遇害。张:张飞。刘备伐吴时,张飞被部将所杀。无命:谓关、张命运不佳。

[8] 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9] 梁父吟:古乐府名,一名《梁甫吟》。诸葛亮在南阳时,好为《梁父吟》。此处作者借《梁父吟》代指自己的咏史诗。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与点评

这首传诵甚广的无题诗,写情曲折深挚,缠绵回环;写悲恨入骨销魂,感人至深。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1],白门寥落意多违[2]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3],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4],万里云罗一雁飞[5]

注释

[1] 白袷(jiá)衣:即白夹衣。白衫为唐人闲居时的便服。

[2] 白门:据《南史》记载,建康宣阳门称作白门。此处指南京,或兼取白门杨柳之意。

[3] 晼(wǎn)晚:日落黄昏之时。

[4] 玉珰:耳珠。古时男女常以玉珰作为定情信物。缄札:书信。

[5] 云罗:如罗纹般的云彩。

赏析与点评

诗题虽为“春雨”,却非咏诵春雨,而是借丽句写离怀,将别离的寥落与怅惘融入凄冷迷蒙的春日雨景之中,抒发访旧人不遇而无限相思之情。词句清丽自然、不用典,抒情缠绵深挚。

无题 二首

其一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1],碧文圆顶夜深缝[2]

扇裁月魄羞难掩[3],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4]

斑骓只系垂杨岸[5],何处西南待好风[6]

注释

[1] 凤尾香罗:即凤纹罗。

[2] 碧文圆顶:绿色纹理的圆顶帐子。

[3] “扇裁”句:指用团扇掩面。

[4] 金烬暗:形容残烛。烬,指烛花。石榴红:石榴开花时节。

[5] 斑骓(zhuī):青花马。

[6] 好风:指西南风。语出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赏析与点评

诗写幽闺女子深夜情思,以夜缝罗帐起笔,点明女子心中极盼好合的心理,再以追思往事的手法,描写初遇的情景。扇裁月魄,车走雷声,二人遇而未遇,因羞怯而未通言语。颈联写当初别后相思,“金烬暗”写出夜不能寐的寂寥,“石榴红”道出春光虚度的怅恨。以强烈的色彩,精练的笔致,寓情于景,抒发幽情。尾联化用典实,表现女子执着而深情的等待。

其二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7],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8],小姑居处本无郎[9]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10]

直道相思了无益[11],未妨惆怅是清狂[12]

注释

[7] 莫愁: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此处泛指年轻女子。

[8] 神女:指巫山神女与楚王在梦中欢会。

[9] 小姑: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10] “风波”二句:意谓自己如柔弱的菱枝,偏遭风雨之欺凌,又如芬芳之桂叶,却得不到月下甘露的滋润。

[11] 直道:即使。

[12] 清狂:痴情。

利州南渡[1]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2],曲岛苍茫接翠微[3]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4],五湖烟水独忘机[5]

注释

[1] 利州:今四川广元,嘉陵江绕利州城而过。

[2] 空水:空阔的水面。“对斜晖”另本作“带斜晖”。——编者注

[3] 翠微:青翠的山坡。

[4] 范蠡:春秋时楚国人,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乘舟,泛湖而去。

[5] 五湖:指太湖及附近的湖泊。机:机心。

苏武庙[1]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2],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3],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4],去时冠剑是丁年[5]

茂陵不见封侯印[6],空向秋波哭逝川[7]

注释

[1] 苏武:西汉人,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前一〇〇)出使匈奴,被扣留逼降,始终不屈,乃流放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达十九年,历尽艰苦,忠心不渝。汉昭帝时,与匈奴和亲,汉使臣与匈奴交涉,苏武方得回国。

[2] 魂销:心情万分激动。

[3] 雁断:指音讯不通。汉使向匈奴询问苏武时,匈奴诡称苏武已死。后有人教汉使对单于说,汉帝射雁,在雁足上得苏武之亲笔信,称在某泽中。单于这才承认苏武尚在。

[4] “回日”句:回国的时候,汉武帝已死,楼台宫殿已非出国时的样子。甲帐,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以琉璃、珠玉、宝石等为帷帐,分为甲帐和乙帐,甲帐居神,乙帐自居。

[5] “去时”句:当年出使的时候,冠冕佩剑的人正当壮年。丁年,壮年。汉制,男子二十岁至五十岁须服徭役,谓之丁年。

[6] “茂陵”句:苏武不能在汉武帝在世时见到他,得到封侯之赏。茂陵,汉武帝陵墓,此代指汉武帝。

[7] 逝川:比喻流逝的岁月。

薛逢

人物简介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元年(八四一)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终秘书监。薛逢以才名著于当时,辛文房谓其“天资本高,学力亦赡,故不甚苦思,而自有豪逸之态。第长短皆率然而成,未免失浅露俗”(《唐才子传》)。诗以七律为工,《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1]

锁衔金兽连环冷[2],水滴铜龙昼漏长[3]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4]

注释

[1] 望仙楼:唐宫中楼名,此非实指,意同“十二楼”,喻仙人居处。

[2] 金兽连环:宫门上铜制的兽头形门环。

[3] 铜龙:指铜制龙形的滴漏,是古时的定时器,水从龙口滴下,观刻度以知时。

[4] 袍袴(kù)宫人:指穿袍套裤的宫女。短袍绣裤是当时宫女的装束。

赏析与点评

此诗写宫妃望幸不得的寂寞,全诗团绕“望”幸而兴发。“尽晓妆”、“望君王”、“昼漏长”、“还对镜”、“更添香”、“遥窥正殿”,一举一动都是侧写后宫佳丽盼望得幸于君王;而“十二楼”、“望仙楼”、“锁衔金兽连环冷”,传达了宫廷中华美富贵却又孤清凄冷的氛围;“晓妆”、“昼漏长”、“扫御床”则是表达时间的挪移,以及由晨至夜的期待。全诗构思巧妙,富于暗示性。以动作暗示心理,透过典型生活细节,写尽宫妃顾影自怜的哀怨之情。

秦韬玉

人物简介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湖南人。屡试不第,后交通宦官,为神策军判官。随唐僖宗入蜀,为工部侍郎。中和二年(八八二),特赐进士及第。秦韬玉“有词藻,工歌吟,恬和浏亮……每作人必传诵”(辛文房《唐才子传》)。《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1],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2],共怜时世俭梳妆[3]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4],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

[1] 蓬门:蓬草编的门,指贫女破败之居。绮罗香:指富贵女子的服装。

[2] 风流:举止潇洒。高格调:指气质品格超群。

[3] 怜:爱。时世:当代。俭梳妆:俭朴的打扮。

[4] 压金线:指刺绣。

赏析与点评

此诗比兴意义明显,借咏贫女而自伤身世。首句以“蓬门”扣题,次句“自伤”为全诗抒情所在。中间二联阐明“自伤”之原因,颔联写美丑不分之世态,颈联写自身貌美节高。前者衬托后者,突出贫女的美好形象,使尾联中贫女的不公平遭际,更具典型意义。诗中贫女正如不遇之寒士,格调超卓,才能出众,却无法一展怀抱,只得孤芳自赏,自怨自伤。全诗婉转比附,贴切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