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哈萨克汗国与沙俄统治时期
哈萨克汗国是由原白帐汗国成员——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在反抗阿布海尔汗国失败后率部东迁至楚河和塔拉兹河流域,于1465年建立的。哈萨克汗国的建立,使“哈萨克”这个词成为该民族的正式称谓。当然,哈萨克民族的形成要早于汗国的成立,它是塞种人、突骑施、葛逻禄、奥古兹、喀喇汗、喀喇契丹、钦察、乃蛮、克烈和其他一些部落的集合体。由于地域、政治、经济等因素,在哈萨克民族中形成了3个民族地域联合体,即大、中、小玉兹。中国清代文献称作左、中、右部。玉兹是集部落联盟形式和行政管理制度于一体的特有形式。每个哈萨克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玉兹。与玉兹有关而产生的部族观念迄今仍对哈萨克斯坦政治和经济生活产生影响。
1457年,阿布海尔汗国军队被瓦剌人击败,其属下和臣民成批逃往楚河和塔拉兹河流域,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的势力趁机扩大。1468年,阿布海尔汗率军队进攻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阿布海尔汗在一次激烈战斗中战死,阿布海尔汗国很快衰落,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军到达锡尔河北岸。阿部海尔汗国的许多臣民归顺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
哈萨克汗国出现过一些著名的汗,其中有:哈斯木汗(1511~1518年在位)、哈克·纳扎尔汗(1538~1580年在位)、塔吾克勒汗(1582~1598年在位)、额什木汗(1598~1628年在位)、头克汗(1680~1718年在位)等。
哈斯木汗是贾尼别克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哈萨克汗国逐渐强盛起来。1509年,他率领哈萨克汗国军队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布哈拉汗国的昔班尼汗所率的大军。自此他的声名大震。他很有治国才干,在他统领下,哈萨克汗国逐渐强盛起来。值得一提的是,他执政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后人称之为《哈斯木法典》,该法典在哈萨克斯坦早期国家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518年哈斯木汗亡故,哈萨克汗国出现争夺汗位的斗争,汗国一度衰败。1538年,哈斯木汗的儿子哈克·纳扎尔成为汗。这是哈萨克斯坦历史上又一位有作为的汗。在他统治下,哈萨克汗国又逐渐强盛起来。继纳札尔汗之后,塔吾克勒汗是一位头脑机敏而且务实的汗。他领导哈萨克汗国摆脱了乌兹别克人的控制,使哈萨克汗国在四面强敌的包围下生存下来。他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其兄弟额什木汗继承汗位。额什木汗在位期间曾想统一哈萨克汗国,但并未如愿。他修改了《哈斯木法典》,颁布了《额什木习惯法典》。当时汗国内部群雄割据,外遭卫拉特蒙古人的入侵,形势严峻。额什木汗之子杨吉尔汗继位后,在抗击卫拉特蒙古人的战斗中阵亡,哈萨克汗国重新陷入分裂。
1680年,杨吉尔汗之子头克汗即位。头克汗是哈萨克斯坦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他执政后着力加强汗国的统一,在18世纪初基本上实现了这一目标。他执政期间制定了被称为“草原宪法”的《七项法典》,又称《头克法典》,该法典对维护汗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是哈萨克汗国最强盛的时期。在头克汗统治时期,哈萨克斯坦产生了按“玉兹”管理的形式。
在哈萨克汗国建立的同时,哈萨克斯坦的近邻——准噶尔人和俄罗斯人正在崛起。1718年头克汗去世后,哈萨克汗国发生内乱。1723年,准噶尔人大举进犯哈萨克汗国。哈萨克人因不敌而蒙受惨重损失。哈萨克斯坦史书称准噶尔人入侵时期为“大灾难年代”。
1726年,三个玉兹的首领在奥尔达巴沙山丘聚合,商讨联合抗击准噶尔人的办法。会上选出了哈萨克军队统帅,从此战事有所好转。特别是在1729年安拉凯战役中哈萨克人大败准噶尔部,成为哈萨克斯坦引以为自豪的历史事件之一。趁哈萨克人抗击准噶尔人之机,俄罗斯人也不断入侵哈萨克斯坦,蚕食其领土。1732年,小玉兹的阿布海尔汗迫于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率部投靠俄罗斯。
沙俄对哈萨克汗国的征服是从18世纪开始的。头克汗逝世后,赛买克汗继位。此人无治国能力。各玉兹首领为争夺汗位互不相让,汗国已处于分裂状态。沙俄采用修建军事要塞、步步为营的政策蚕食哈萨克汗国的土地。今日哈萨克斯坦北部的一些大城市,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的前身即为1718年修建的要塞;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的前身是1720年建的要塞。沙俄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用政治诱迫的方法。小玉兹首领阿布海尔汗于1732年首先被迫宣誓效忠沙皇。1742年,中玉兹首领阿布勒班毕特汗也表示归顺俄国。
18世纪50年代,中国清朝政府发兵平定了准噶尔人叛乱。1757年,为追剿准噶尔残部,清军进入中玉兹,中玉兹首领阿布赉汗表示归顺清王朝。1758年,大玉兹首领阿布勒比斯和吐里泽等也表示归顺清王朝。
沙俄并不满足哈萨克斯坦各玉兹形式上的宣誓,尤其是对它们归顺中国更不能容忍。沙俄通过扶植亲俄派充当玉兹首领达到控制各玉兹的目的,同时继续采用修建军事要塞的方法对哈萨克斯坦各玉兹施加压力。例如,哈萨克斯坦当今的首都阿斯塔纳的前身就是1830年建的要塞,当时称作阿克莫拉。俄国的侵略扩张遭到哈萨克人的反抗。1822年,在小玉兹曾爆发抗俄起义,但起义在俄军围剿下失败。1824年,小玉兹被沙俄完全吞并。
1781年,中玉兹首领阿布赉汗病逝。大玉兹趁机侵占中玉兹南部牧场。中玉兹继任首领瓦里汗希望借助俄国势力抵御来犯之敌。沙俄趁机要挟瓦里汗,要他服从俄国。瓦里汗并不顺从。俄国于1816年扶持前巴拉克汗的儿子布克依为第二可汗,准备取代瓦里汗。1818年,瓦里汗与布克依同年亡故,俄国便废止中玉兹汗号,完全吞并中玉兹。
18世纪后半叶,沙俄通过武力将当时属于中国今归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入自己的版图。大玉兹解体,其臣民一部分进入中国,一部分进入俄国,其一大部分领地被浩罕汗国占领。1876年,浩罕汗国被俄国所灭,大玉兹领地也随之并入俄国。
沙俄吞并各玉兹后,从19世纪20~40年代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了汗国的封汗制度,取消了汗国封号与管辖办法,代之以总督统治。1822年,沙俄政府颁布《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条例》,将中玉兹作为俄国鄂木斯克省的外围区,由西伯利亚总督直接管理。区下设波勒斯(乡)、阿吾勒(村)。波勒斯和阿吾勒的官员(巴斯)在当地人中选举,由沙俄政府任命,按沙俄政府旨意办事。设立警察制度,用俄国法律代替哈萨克习惯法。1824年,又在小玉兹推行《西西伯利亚条例》。此后,1848年俄国政府颁布了《大玉兹吉尔吉斯人的管理及谢米列契边区的管理条例》;1869~1870年颁布了《草原和突厥斯坦边区管理条例》,将俄国内地的管理办法全部搬到了哈萨克斯坦。
改制工作遭到哈萨克人的反对。俄国只好派军队强行实施。仅中玉兹的改制工作就进行了30多年,直到1858年才完成。1866~1868年,俄国进一步改变了哈萨克斯坦的行政区划。1870年,哈萨克斯坦被分成6个州:阿克莫拉州、塞米巴拉金斯克州、七河州、乌拉尔州、图尔盖州、锡尔河州。下设县、波勒斯(乡)、阿吾勒(村)。
随着俄军的推进和占领,大批俄罗斯移民从西部迁来。仅1891~1892年就有100多万俄罗斯人迁至哈萨克草原。1897年,哈萨克斯坦土地上的哈萨克人占81.1%,俄罗斯人占11%。到1914年哈萨克人降至58.5%,俄罗斯人占到29.6%。
随着俄罗斯人大批迁入和俄国资本的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开始在哈萨克斯坦萌芽和发展起来。一些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矿工业、黄金工业、煤炭工业陆续建立起来,它们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东部、北部和中部。随着土西铁路(即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哈俄联系进一步密切。
俄国吞并哈萨克斯坦后,在当地大力推行殖民统治。各种赋税摊到牧民身上。同时,哈萨克人还要无偿地为沙俄军队服劳役。沙俄实行的改制不仅引起汗的后裔的不满,更遭到哈萨克人的反抗。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哈萨克斯坦地区不断爆发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25年萨尔赞·喀齐莫夫和额贝都拉·瓦里卡诺领导的中玉兹起义;1836~1838年伊萨来领导的起义;1837~1847年肯尼萨尔领导的起义;1856年努尔马哈默多夫巴图鲁领导的起义;1867年在乌拉尔斯克和图尔盖发生的具有伊斯兰色彩的起义等。这些起义都提出了反俄口号,具有反殖民统治的性质,最后都在沙俄军队和哈萨克贵族军队的镇压下遭到了失败。
1905年,俄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哈萨克斯坦农民和工人参加了罢工和起义活动。佩洛夫斯克和乌拉尔的铁路工人、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和乌斯佩斯克的矿工、卡拉干达的采煤工人都参加了罢工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沙俄政府在中亚地区征兵,引起中亚各族人民包括哈萨克人的不满和反抗,爆发了阿曼盖勒丁·伊马诺夫领导的农民起义。
19世纪下半叶,在俄国受教育的一批哈萨克族知识分子返回哈萨克斯坦。他们带来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哈萨克斯坦新文学奠基人阿拜·库南巴耶夫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从政,他们当中多数人成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哈萨克斯坦的代理人。1917年7月成立的阿拉什党,即是哈萨克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与此同时,社会民主党人也开始在这里活动。著名革命者П. М.维诺格拉多夫来到维尔内,从事革命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