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十月革命、内战与苏联时期
1917年俄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各地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临时政府的地方机构。哥萨克委员会和哈萨克上层人士构成政权的基础。这些政权支持俄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同年3月,在哈萨克斯坦一些地方也成立了工人和士兵苏维埃;5~6月,开始建立农民代表苏维埃。当时,各种革命组织和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劳动群众组织有“维尔内市穆斯林工人联合会”、“扎尔肯市工人联合会”以及南部的“穆斯林劳动者联盟”等;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组织有“鄂木斯克青年学生联合会”、阿克莫拉市的“青年哈萨克”、塞米巴拉金斯克市的“曙光”等。这些组织按政治和阶级属性分别站在两面大旗下:布尔什维克与社会主义革命大旗和阿拉什党大旗。阿拉什党是1917年7月在奥伦堡召开的第一届全体哈萨克人代表大会上成立的,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其基本主张是谋求哈萨克斯坦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框架内实行民族自治。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在彼得堡取得胜利后,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彼得罗夫斯克的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接着图尔盖、希姆肯特等地的无产阶级陆续建立了苏维埃,并组建了武装。1917年10月底至1918年3月,在哈萨克斯坦主要城市和大的居民点陆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7年12月,阿拉什党在奥伦堡召开全体哈萨克人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宣布哈萨克人自治,成立资产阶级阿拉什政府,与哥萨克军团结盟,不承认苏维埃政权,并与其对抗。哈萨克斯坦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哈萨克斯坦两个政权的斗争是当时俄国国内斗争的一部分。
哈萨克斯坦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然而,此项工作却被1918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内战中断。叛乱的捷克军团占领了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和东北部。哥萨克军团是白卫军的主力。阿拉什政府始终与白卫军站在一起,反对苏维埃政权。
随着俄国国内战事的变化,哈萨克苏维埃政权在俄罗斯红军的帮助下逐渐站稳脚跟。1919年夏,白卫军在东部战场被打败,哈萨克斯坦大部分领土被解放。从1919年3月起,被解放的地方重新恢复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7月10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命令,决定组建哈萨克边区革命委员会,其任务是为在哈萨克斯坦实现苏维埃自治创造条件。在内战持续期间,哈萨克边区革命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1920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哈萨克共和国法令草案。同年8月26日,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的法令,成立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隶属于俄罗斯联邦,首都设在奥伦堡。10月4~12日,在奥伦堡召开了哈萨克苏维埃成立代表大会,通过了《吉尔吉斯(哈萨克)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自此,哈萨克斯坦以自治共和国的形式存在,隶属于俄罗斯联邦。
1924年,苏联政府决定按民族构成将中亚地区重新划界。当时将锡尔河省和七河省划归哈萨克斯坦。1925年,哈萨克斯坦恢复了历史名称,即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使本不发达的哈萨克斯坦经济蒙受重大打击。1920年,大工业产值只相当于1913年的1/2,采油量只相当于1913年的1/4。交通运输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内战结束后,哈萨克斯坦和全俄一样转入经济恢复时期。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恢复工作较全俄要慢。到1925年工业产值只达到1913年的2/3,只有60%的冶金企业恢复了生产。哈萨克斯坦根据苏共中央的方针,即由封建主义跨越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思路,对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1925年,哈萨克斯坦工业国有化比重达到64%,在大工业中占到97.2%。
由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哈萨克斯坦主要发展采油、采矿、煤炭工业。1926~1940年,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拔地而起,如著名的希姆肯特铅厂、巴尔喀什铜冶炼厂、阿奇萨多金属联合企业、杰克里多金属联合企业、杰兹卡兹甘铜联合企业、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铅锌联合企业、卡拉干达煤田、恩巴油田等。这些企业的建成对苏联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希姆肯特铅厂的铅产量占苏联的73.9%。此时,哈萨克斯坦的有色金属产量已占苏联第二位。化学、电力、轻工、食品工业也有较快发展,但远不如重工业发展快,大量日用消费品仍靠其他共和国供应。这种经济结构一直延续数十年不变。
1926~1940年,哈萨克共和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要快于全苏联的平均水平。根据哈萨克斯坦历史学家提供的资料,1913~1940年,全苏采油量增长3倍,哈萨克斯坦则增长5.9倍。相应的煤炭为5.7倍和70倍,电力为23.7倍和486倍,新建铁路为1.4倍和3.1倍。
农业却不像工业那样顺利。内战期间,由于局势动荡,特别是受错误政策的影响,哈萨克斯坦发生饥荒,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1921年,俄共(布)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改行新经济政策。同全俄一样,这一政策变化对哈萨克斯坦农业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在一些传统粮食产区,如乌拉尔省、阿克莫拉省、塞米巴拉金斯克省,粮食生产已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1922年,哈萨克斯坦粮食产量为4600万普特,1925年则达到9200万普特。畜牧业情况也明显好转。1925年大牲畜存栏数较1922年增长一倍。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农业因此蒙受重大打击,一些地区再度出现饥荒。在哈萨克斯坦,受自然灾害和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1928~1932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畜牧业遭受严重损失。此间,牛从650万头锐减至96.5万头;羊从1860万只减至130万只;马从350万匹减至30万匹;骆驼从100万峰减至6万峰。在这次大饥荒中约170多万人死亡;100万人迁居国外,其中60万人没有返回哈萨克斯坦。这一段历史连同后来发生的大清洗,给哈萨克斯坦人民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1936年12月5日,哈萨克自治共和国退出俄罗斯联邦,升格为加盟共和国,即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
1936~1937年,在苏联大清洗年代,哈萨克斯坦许多民族干部和民族知识分子受到迫害。苏联历史学家罗·亚·麦德维杰夫在其所著的《让历史来审判》一书中描述了这段历史:“哈萨克斯坦的镇压活动也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1937年,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常务局的全体成员(共和国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的)无一例外地都被捕和被枪决了。牺牲的人有:哈萨克斯坦中央书记Л. И.米尔佐扬和С.努尔皮伊索夫,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У.库鲁姆别托夫,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У. Д.伊萨耶夫,哈萨克斯坦中央常务局成员、著名科学家和理论家И. Ю.卡布洛夫。同时被捕的还有:哈萨克斯坦中央多数委员,州党委书记和州执委会主席,几乎所有的市委书记和区委书记。在牺牲的人中有许多老革命家,他们都是哈萨克斯坦苏维埃政权的创建者。他们是:У. К.姜多索夫、С.谢基兹巴耶夫、Ю.巴巴耶夫、А.罗兹巴基耶夫、А. М.阿瑟尔别科夫等。现在这些共产党员全部都予以平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萨克斯坦人民奋起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当时哈萨克共和国共有人口620万,直接参战的有119.6万人,被动员参加军事工业劳动的还有67万人。在战争中死、伤、被俘、失踪的哈萨克人达41万人,约占上前线者的1/3。约80万人受奖,497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哈萨克斯坦人民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战争期间,哈萨克斯坦人口数量和民族构成发生很大变化。约150万人因各种原因被疏散到这里,其中53.25万人是随被疏散企业来到这里的;36.1万德意志人、10.25万波兰人因不受苏联当局信任被强制驱赶到这里;50.7万北高加索人是受苏联政府惩罚来到这里的。
同时,苏联将西部地区约220家企业迁移到哈萨克斯坦,使其成为苏联军队后勤供应基地之一,从而带动了该共和国机器制造、轻工、食品工业的发展。
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工业方面,埃基巴斯图兹煤田、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水电站和一批大型热电站、额尔齐斯化学冶金企业、卡拉干达钢铁联合企业等一批大型企业建成和扩建投产,哈萨克斯坦工业实力大增。1960年,该共和国工业产值为1940年的7.32倍。1954年苏联政府做出了垦荒的决定。哈萨克斯坦是主要垦荒区。垦荒使该共和国农业有较快发展。1958~1960年,哈萨克斯坦耕地面积扩大了76%,谷物产量增加3倍,其谷物产量占到全苏的12.1%。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东部的粮仓。
1954年之后直至60年代初的苏联大垦荒期间,有近百万人从苏联各地移居到哈萨克斯坦,该共和国民族人口结构进一步发生了变化。
1970~1985年,哈萨克斯坦和全苏联一样,经济仍在发展。此间工业领域又有数百家企业建成投产。农业也在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哈萨克斯坦粮食年产量基本上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1971~1975年年均粮食产量为2166万吨;1976~1980年为2750万吨;1981~1985年为2132万吨。1971~1985年农业生产增长了23%。但同时也出现了国民经济发展趋缓的情况。工业产值的年增长速度由“九五”(1971~1975)计划期间的8.4%降至“十一五”(1981~1985)计划期间的3.8%。同期,国民收入的年增长则由4.4%降至1.4%。“九五”计划完成87.4%; “十五”(1976~1980)计划完成75%; “十一五”计划完成96.4%。农业方面,国家投入很大,但产量不高,人均食品占有量变化不大。
这一时期,哈萨克斯坦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发生很大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十月革命前,哈萨克斯坦是文盲充斥的地区,哈萨克人中识字者只占2%。当时这里没有高等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不仅消灭了文盲,而且10岁以上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的人数占相当高的比重,1982年千人中达到665人。高等学校从零发展到55所。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达到176人,这个数字超过许多发达国家。
科学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立起科学院和一系列科研机构;一些科研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化与卫生的情况也同教育和科学一样,取得巨大的发展。
20世纪20~80年代,苏联社会结构变化很大。从城乡结构来看,1922年,哈萨克斯坦城市人口只占8.9%,而到1982年已占到54%, 1992年又占到58%。阶级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20年代工人很少。30年代,工业化政策带来工人数量迅速增加。1939年,工人占全国人口的34.8%,到1979年增加到68.8%。农民由1939年的47.5%降至1979年的6.5%。职员由1939年的16.4%增加到1979年的25.5%。30年代后期,哈萨克斯坦和全苏联一样消灭了地主和资本家。
1985年3月,米·谢·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不久,开始调整中央和加盟共和国的领导班子。1986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会,会议根据苏共中央的决定撤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哈萨克人津·库纳耶夫的职务,任命俄罗斯人Г.科尔宾担任这一职务。这一决定引起哈萨克上层人士的不满。12月17~18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当局派军队驱赶和镇压,发生了流血事件。在苏联当局声称苏联已经“解决”了民族问题的情况下,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引起全苏联和世界的震惊。后来人们称这一事件为“阿拉木图事件”。
哈萨克斯坦和全苏联一样,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开始转向政治改革。1989年6月,纳扎尔巴耶夫取代科尔宾成为哈共第一书记。
1990年2月,哈共中央召开第19次中央全会,讨论哈共地位问题。3月,哈共第20次中央全会做出修改哈共地位的决定。4月,哈共第21次中央全会做出了修改哈萨克斯坦宪法第6、7、9条的决定,即取消关于哈共领导地位的条文。
1990年2月,纳扎尔巴耶夫出任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主席;4月24日,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990年10月25日,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主权宣言,声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在本共和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独立的和全部的权力”。哈萨克斯坦学者认为,“哈萨克斯坦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时间”,应从通过该宣言的时间算起。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将这一天定为国庆日。1991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将国名由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宣布国家独立。同年12月21日,哈萨克斯坦以创始国身份加入“独联体”。1991年12月26日,随着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成为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