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创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平民现实主义动画

19世纪达到高峰的现实主义创作潮流从诞生起就把目光从神、英雄和达官贵人转向普通平民,反映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以及悲欢离合的日常生活,从而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现象,有着强烈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流派更多地继承了其对现实的关注、反映和解析。在19世纪中后叶出现的自然主义流派就强调对生活照相式的记录和作家退出作品,强调作品的实录性,反对作品的倾向性。电影出现后,对关注现实的创作态度的继承一直延续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中,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代表流派,其追求真实性和记录性的美学价值观对当今电影艺术的创作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巴赞就评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对真相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客观、克制而诚恳的态度,他说:“所有的影片都或明或暗抨击了影片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有幽默,有讽喻,或有诗意,但是,即使是立意最明确的影片也善于不把这个现实当作一种手段来使用。为了谴责这个现实,不必心存恶意。这些影片没有忘记,世界在应该受到谴责之前只是一般的存在……”新现实主义流派讲求客观再现,而不是主观评判,创作观发展的趋向是从批判社会向观察分析社会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作品中人道主义和人性关怀的视角。从而出现了一大批描写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的作品,表现他们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平凡普通的生活,再现他们所具有的正直和善良的本性,挖掘平民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关注平民生活的酸甜苦辣,遵循着生活的逻辑,用细腻的笔法去描述社会。

由此可见,现实主义理念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作为电影分支的动画片在创作中融入纪实风格由来已久,目前中国的平民现实主义动画贴近现实、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与人生,改良主义、人道主义的结合,贯穿着对当代生活的关注态度,缩短了动画形象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审美感受是其他题材动画所不可比拟的。

一、平民现实主义动画的内涵特点

(一)契合社会现实

平民现实题材动画对社会现实进行解析和再现,直指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将视角触及现实社会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真实情感,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非常切合社会现实,具有直接的社会功用。

动画长片《麦兜故事》主要讲述了香港九龙大角嘴猪样小朋友麦兜的成长故事。麦兜单纯乐观、资质平平,甚至有些愚笨。妈妈麦太是单亲母亲,胖胖的中年妇女,住在狭小的公寓里。麦兜从出生、上幼儿园、上中学、再到长大,麦太对他寄予了无限梦想,但总是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一个一个最终都是失败,但麦兜还是凭着乐观和坚毅的品质,从不气馁,永远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努力地创造着属于他的世界。《麦兜故事》中许多真实的细节描写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圣诞节吃火鸡是曾经作为殖民统治时期香港的习俗,然而这习俗却全然不适合麦兜和麦太这样的单亲家庭。在别人的大家庭里可以在一顿圣诞大宴上大快朵颐掉的火鸡,在麦兜的家里需要第一顿烤,第二顿鸡丝煮粥,接下来把剩余的火鸡冷冻在冰箱再一点一点地消耗。于是麦兜恍然醒悟,原来“火鸡最好吃的时候在吃不到与吃第一口之间”。把这样的节庆饮食民俗引用到电影中,使电影的含义进一步加深了。殖民统治的历史造就了香港“中西文化的融合”,也带来了香港人心态上的尴尬。而大多数香港人的心态就正如麦兜,对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羡慕着,为其追逐着,到手却发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举得起放不下,永远在拥有和不能拥有之间徘徊。见图3-5。

图3-5

香港动画的《老夫子》系列虽然也有一些奇幻的成分,如主人公可以进行时空穿越,遇见神仙、外星人和吸血鬼等,但这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动画系列更多的是表现平民生活,针砭社会时弊。《老夫子》系列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是香港历史连载最长的本土漫画,主要角色有老夫子、秦先生、大番薯、老赵、陈小姐等。动画片延续了漫画的精髓,主要讲述以老夫子为代表的香港小市民的生活,其中既有平实的生活,如勾心斗角、精于算计、见钱眼开等小市民心态,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竞争、冲突等桥段。老夫子还会时常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包括乞丐、政客、演员和古代侠客等,通过身份的转变,更真切地透视出生活的本质。《老夫子》系列还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老夫子2001》是一部真人与动画角色合演的影片,讲述了漫画社关门,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不幸失业,他们分别到各处找工作,尽管施展浑身解数却徒劳无功,在阴差阳错之间拯救了一对恋人,促成了他们的爱情。虽然延续了一贯喜剧性的风格,但在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三个人物找工作的过程中,许多香港人也体会出同样的辛酸和无奈。《老夫子》系列在香港面世以来,它的选材和人物形象一直贴近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博得华人世界的广泛欢迎。见图3-6。

图3-6

许多动画短片短小精悍地以社会某一现象和问题为表现题材,用写实的技法演绎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的小世界》创作灵感来自自闭症儿童。讲述了五岁的小女孩云云心中藏着的心事和小秘密。她常常疑惑人是从天上来的还是土里长出来的,是不是因为地球戴上了帽子遮住了阳光才出现了冬天,而夏天是因为地球盖上了棉被。她讨厌吃南瓜、枸杞,害怕过马路,最喜欢做的事是撕纸。虽然别人不理解这些怪癖,但云云却在自己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里乐在其中。

还有的作品对社会现实发出了相当有力的反思。如《民工》描绘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讨不到工钱的民工,他们背井离乡、辛勤付出,用劳动装点了这个喧嚣而繁华的都市,但他们却在城市中找不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常常只能受到工头的欺凌和所谓的城里人的歧视;《贩管》讨论的则是中国社会现今比较普遍的社会矛盾——城管和小摊贩的矛盾。城管在中国因暴力执法饱受舆论争议,作品从一个城管的角度叙述了他们也具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对小摊贩谋生的艰难也深表同情,另一方面是他们维护城市清洁和安宁的责任,如何取舍有时也往往处于两难之中。

(二)贴近时代特点

现实主义动画创作与时代氛围紧密相连,受特定的政治环境、时代精神、社会风貌、文化思潮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定,不同时代往往有不同时代的主题,也促使动画作品捕捉时代热点,触及社会敏感话题。获得第11届东京动画大奖公募单元最高奖项的《卖猪》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精品动画,作品故事来源于作家贾平凹写的《祭父》一文中的情节。创作者基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把这种感受和体会进行艺术的现实还原,反映了中国陕西地区老百姓曾经的一种生存状态。猪是家里主要的生活来源,能否卖个好价钱至关重要。但猪排泄的一坨屎却打破了大娃二娃想吃一顿饱饭的美好愿望,卖猪的一段经历非常典型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中国老百姓生存的艰难与无奈;《搭车》是一部颇具趣味的喜剧小品,这部充满陕北乡土气息的短片,讲述了男子在相亲路上一路骑行,穿梭在大山间的公路上,为了省力搭了一个顺风车的幽默遭遇,调侃了一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爱占小便宜的人;《孩子来了》则以计划生育这样的时代性主题,描述一对黄土高原上的新婚夫妻对于生男生女的不同见解;《想要啥》关注了男人出轨的社会热点问题,男人经不起诱惑,一直堕落下去,最后才发现温暖的家才是他最好的去处。这些从日常生活出发,涉及社会热点话题,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缅怀曾经岁月

中国的新媒体动画由于大多是学院派师生的作品,抒发怀旧情感,反观自我成长,宣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挫折等,反映强烈的个人情怀的作品就比较多。短片《有那么一首歌》记录了个人成长,同时对一代人的记忆和经历进行了真实的反映,体现了强烈而真挚的现实主义情怀,令有共同生活经历的观众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一种对青春岁月的感怀油然而生;《茗记》三部曲,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座小城市里,一个中学生青春期萌动的感情历程;《云上》故事有一群孩子在正准备拆迁的街区中玩耍,他们在废弃的房子里找到了一块可以反光的布,蓝天和白云印照在布上,他们就像真的在云上奔跑玩耍一样。作品描绘了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每个人都曾经像他们一样有过那样如水般纯净的青葱岁月;《树上的鸡》描绘了我和弟弟在温州时的童年生活。流着鼻涕的弟弟总是在哥哥上学时捣蛋,他们一起淘气,向女厕所里扔鞭炮。兄弟俩一起露天电影,哥哥去买冰棒,回来时却发现弟弟走丢了……童年的点点滴滴回忆串在一起,温馨而动人。

(四)爱情亲情的表达

爱情亲情是人情感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现实主义动画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短片《诺言》以倒叙的方式和唯美的画风叙述了一个老婆婆一生的等候。在一个小乡村,一位老婆婆坐在家门口,一只橘子从怀里滚落。由这只橘子,她想起七十年前同样的凉夏,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稚嫩的约定,他们要种一棵能够够到月亮的橘树。于是他们一起种了一棵小苗,一起培育它。橘树一天天长大伸展着枝叶接近月亮,他们也成长为少男少女。战争爆发了,男孩被选去当了飞行员,他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女孩一直等待着,等待着,守候着他们曾经的约定;短片《南茜的早晨》是一部三维动画,以两个家庭中的父女关系,来探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在亲情交流上的冷漠与疏离,提出了情感沟通的重要性;《爷爷在天上》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北方的一个小城镇,小孙女和爷爷有着深厚感情,爷爷去世后,她坚信爷爷还活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有着爷爷的身影,深厚的亲情令人动容。

(五)家庭生活中对少年儿童教育的探讨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在一向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的本质和价值标准的变迁。现实主义创作要通过对现实家庭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生活片段勾勒出家庭伦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在平凡往复的生活细节里,如不断重复的穿衣、吃饭、睡觉之中流露出生活态度与人际互动关系。

中国表现细腻的家庭生活的动画创作作品中,主要还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由于面向的观众对象多是少年儿童,年龄层次偏低,所以这一类家庭生活的表现一方面强调温馨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另一方面则多以社会教化为主,主要表现如何教授知识,教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在这样的教化中也会出现许多矛盾冲突,但亲情伦理往往会冲淡一切,回归家庭幸福和谐。

短片《吃早饭啦!》讲述了上学前妈妈逼迫“我”吃早餐的情景,为了保障孩子的营养,许多中国式家庭都会出现类似的场景。一些生活习惯细节暗示着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写照。此外,如系列电视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快乐小东西》《达达和妮妮》等,都从家庭生活的视角,讲述了许多趣味横生,温馨感人的生活琐事,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着家庭中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动画片讲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中的许多小故事,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浓缩了中国当代家庭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浓厚亲情以及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这个家庭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格局和特色,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大耳朵图图》表现了一个机灵淘气的三岁小朋友胡图图如何快乐成长的故事。图图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好奇,并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超强想象力,在每个故事后面,他都会总结出幼稚可爱的道理。

2010年出品的系列电视动画片《快乐小东西》描写20世纪80年代,住在胡同里的老东这一家的快乐生活。通过小东和小西两个孩子上学、考试、春游、和家人相处、过年、过节等日常生活,感觉到孩子们的天真有趣和20世纪80年代胡同里老百姓普通的生活气息。2010年的《达达和妮妮》讲述的是一对6岁的双胞胎兄妹达达和妮妮的故事。顽皮任性、活泼可爱的妮妮麻烦不断,总是提出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稳重好学的哥哥达达则承担起小老师的责任,耐心十足而又充满智慧地用各种点子来引导和帮助妮妮解决问题,并不断克服一些诸如挑食、任性等小毛病,二人一同健康成长。

二、平民现实主义动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中国现阶段的现实主义动画整体上缺乏长片力作,表现得比较突出的大多是一些新媒体短片。它们在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些现实主义原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成为平民现实主义动画中的精品。

(一)角色塑造的典型性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中最重要的理论是恩格斯所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为相互依存的关系,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是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而典型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方面要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是独特的“这一个”,另一方面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要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

动画角色的设定,主要是性格的设定。语言和动作等都是性格的外化表现。现实主义对叙事艺术中的人物塑造要求典型性,对强调叙事的动画创作亦然,尤其是追求如实反映的现实主义动画创作。其角色的性格必须真实可信,角色的性格不能过度类型化,过度的类型化会使角色的性格比较单薄,缺少丰富性和动人的力量。而典型性则既要突出个性,又要其性格中带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共性的因素,是要让观众在角色上找到自己或者是身边人的影子,并产生认同,达到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要求的对角色真实感的诉求。

《麦兜故事》中麦兜的性格和造型的设定体现了一种动画创作中常见的手法——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加上夸张化的外表。虽然麦兜是一头小猪,但它除了长了一副猪的面孔,其他在思想、行为等方面都与人无异,而且猪的外貌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作为草根阶层的代表,麦兜有些愚钝,但又知足常乐的性格特征。可以说,麦兜这个角色的设计,从根本上是现实主义的,而且整个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超现实的成分,而且还十分真实地表现了香港草根阶层略带辛酸的生活和社会的现实。作品在严格遵循生活逻辑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对人物个性的细致描写。麦兜猪的外形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他的傻傻笨笨、资质平平和运气欠佳却永不气馁的精神,也非常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对大多数草根阶层来说,只能像故事中的麦太一样如超级玛丽一样辛苦打拼,而现实带给他们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们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追求远处若有若无的希望。可见,麦兜的性格特征形成与香港乃至大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个形象才会引起世界许多地方观众的共鸣。同时,虽屡遭挫折,但麦兜却把生活过得举重若轻,认真地完成每一件事。许多观众都喜欢麦兜,就是因为他虽不完美,但很执着,代表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见图3-7。

图3-7

《南茜的早晨》通过父女两个人的性格刻画,还原了两代人之间缺乏沟通的现状。父亲上车时连关两次门提醒司机,从这一细节显示了他为人的刻薄,从言谈中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说大话的人,而南茜又有青年人一贯的对这个世界的冷漠与不屑。她脾性乖戾,和父亲平时肯定冲突不断,才造成现在难以沟通的状况,但从心底他们还是深爱着对方的。父亲在车祸后接到南茜电话时,只字未提自己的状况却仍然嘱咐着南茜。而南茜被卖花的小女孩触发,从一开始不爱搭理父亲的电话到主动打电话给父亲。通过这些细节,创作者使人物性格逐渐丰满,有了人物真实的含量和魅力。但他们的对白仍旧保留彼此的性格,还是东方人对感情的含蓄表达,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煽情的对话,只是寥寥数语,但其背后浓厚的亲情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写实写意皆真实的典型环境

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也很重要。环境是人物活动的空间场所,现实主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脱离了环境的人类活动、人际关系是无法存在的。在动画片中,由于动画特殊的艺术形式,有的动画片风格比较讲究写实,以现实主义原则来严谨地把握造型设计和景物设计,对于绘画性要求较为严格地接近现实生活,力求基本遵照正常人的脸部、身体比例来创造角色,与之搭配的景物也与现实世界中的相仿,视觉效果忠于现实原型。

这类动画创作塑造的环境是真实可信的,浓缩、截取或改造自现实生活,为片中的角色的生活服务。《卖猪》中留着鼻涕的二娃淘气而率真,去卖猪的路上想到就要有钱吃好吃的了,他一路赶猪催促猪快跑。但最后因不够秤猪没卖成,他失望地哭嚎,回家路上骑猪一路狂奔,这些细节都形象地塑造了野性十足的二娃形象。只有在广阔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在山峦沟壑纵横交错的广阔环境中才能孕育出这样的个性。而大娃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与吃不饱的生活中变得麻木,他的语言和行为都非常少,两个人的形象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卖猪》的情节来源于作家贾平凹的亲身经历,所以颇具真实性,创作者还通过认真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动画片里还原了黄土高原上一个真实的村镇集市的方方面面:民间艺人敲敲打打地演唱,市集上五彩缤纷的手工制品,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小吃。屋舍村镇、地貌环境、人物的造型和衣着无不体现浓郁的陕北风情;《搭车》《孩子来了》同样都选择了西北的风物地貌。群山之间的公路,路两旁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阳光下辉映的黄土高原十分壮观。人物面貌、衣着以及交通工具都在写实基础上绘制,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严格参照现实环境,以真实性原则对现实世界做艺术化还原。

写意类风格的动画则有一定的夸张变形或类似漫画式的简化勾勒,不追求过度真实,但同样尊重现实时空的客观存在。短片《我和爷爷》无论人物还是环境都采用了漫画式的手法,线条简单,风格幽默,描绘了爷爷伴我一起成长中的趣事,其中环境、人物服饰和许多物件,如电风扇、竹凉席、电子琴、放大镜等都来源于生活真实。动画系列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快乐东西》等也是简化式地勾勒,片中简单朴实的影像风格正像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素描。这些作品讲的是一家人的家庭生活,主要场景发生在家里,此外还有购物中心、菜场、街道、小区、学校和医院。邻里、同学、老师、朋友等每一位成员都是观众在现实世界里方方面面要交往和接触的,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都是现实世界中任何家庭都会发生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代表着现代中国社会中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生活。

还有的动画片把写实和写意有机地结合起来。《麦兜故事》一方面在学校、家庭等地方比较简化,场景仅仅数笔勾勒出轮廓,人物的造型也是如此简略。但有的场景如街道等地方则比较写实,较为真实地还原了香港这个城市的味道,动画背景出现了不少香港街头风景,高楼大厦,街道风物,甚至公寓楼中贴满的小广告都无不细腻真实。《二泉映月》是一部颇有中国古典韵味的水墨动画片,配合凄婉哀怨的乐曲,描绘了乐曲的创作者,盲艺人阿炳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的思绪情感。动画片的整个场景和环境是一种写意的勾画,寥寥数笔,江南白墙黑瓦的民居小镇,弯弯的小桥流水,细雨蒙蒙的河边小亭,都无比真实。而阿炳和他抚养长大的弃婴则是用了真人的影像,一实一虚配合得相得益彰。

(三)悠远深刻的主题

主题思想从故事的叙述中提取,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者要本着对社会和人的关心,对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分析,从生活中来,与生活贴切,从而把自己的感受注入作品的表达之中。对社会和人的分析既要客观,又要有真情实感。而动画片中的角色、情节、细节、对话、结构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现实主义动画往往都和当代生活有深层次的联系,有着深刻而悠远的立意,令人反思和回味。

短片《追》以一个失业的中年男人与一条流浪狗的故事来阐述人与动物的关系,呼唤人们对流浪小动物的关注。《诺言》一方面控诉了战争对爱情的戕害,一方面探讨的是人在社会的动乱中不能自主的无奈命运。《风蚀》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流浪老人捡到了一个弃婴,他把小女孩千辛万苦地抚养长大,为了女孩的前途又离开了她。作品关注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和他们善良高尚的本性,告诉人们真正的情感不是物质所能给予和衡量的。《芒种》比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贪玩的小男孩是如何被教育成“合格”的学生的。作品没有对白,用无声的方式,符号化的演绎表现了个体从异化到被同化的过程。争斗的蟋蟀、认真的女老师、好学生的代表小女孩,以及墙上醒目的蓝色字:“遵守纪律”等,构成了一个压抑个性、令人窒息的场景。

这些作品的主题以深厚的人文底蕴,真切地表达了创作者对个体与社会矛盾的关注,展现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影响,在作品的叙事中表达创作者的道德准则和立场,体现了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四)现实题材视听语言的真实原则

现实主义动画还采用了不同方式的视听语言来捕捉和表现生活的真实。《追》使用数码绘画软件绘制出偏写实风格的造型设计,但是人物的面部表情、身体结构比例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适当的变化与夸张,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河阳的处理既符合本片现实主义风格的故事内容,又具有一定的绘画艺术美感。

《南茜的早晨》是一部3D动画片,这种技术手法能够在人物塑造和场景绘制中更好地接近真实。为了追求细节的真实,以三维技术的虚拟现实还原了毛发和布料在自然状态下的物理表现,使角色的真实感更强烈,展示出三维技术对现实题材创作的技术优势。但同时该片并没有在人物造型上完全写实化,而是追求在动画的艺术假定性下对造型的精简及部分夸张,如对角色眼睛比例的放大使整个形象更为灵动。见图3-8。

图3-8

长镜头对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有着重要作用,使其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动画片中对长镜头的运用同样更能体现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芒种》的叙事调子是缓慢的,配合主题有一种压抑的气氛。导演使用了几个长镜头来传达他对故事的更深一层思考。如代表好学生的小女孩在老师的招呼下跑到老师面前,听老师讲完话后转身昂起胸脯踏步走出画面,过了一会又跑回来,对老师行了个礼后才又踏步走出去。在这个镜头中通过小女孩的肢体动作塑造了一个被当做教育榜样的好学生的形象。对比在老师的教育下仍不听话的玩蟋蟀的小男孩,反讽了机械化的教育制度对童真和个体性格的抹杀。而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个长镜头:小男孩在老师的教育下决定痛改前非,他将蟋蟀吞下,含了许久后下咽,轻微咀嚼的动作在长镜头的表现下更为震撼。

有的作品还用生活化的语言增强作品的现实性,如许多动画片采用了方言配音的方式,使作品充满着朴实的生活味。如《我和爷爷》中爷爷武汉话的配音生动有趣,《对另一个自己说》的上海话配音具有的强烈感染力,此外还有《南茜的早晨》的广东话配音,《孩子来了》的陕西话配音等,显示出了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性。